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第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学案.docx_第1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第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学案.docx_第2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第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学案.docx_第3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第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学案.docx_第4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第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网络构建高考透视1.地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高考试卷中常常涉及的考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则是高考试卷中的高频考点。2方法。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区域自然要素特征和人类活动的过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并能运用原理解释地理现象。(2)运用图表、景观图、区域图等提供的综合信息,分析地理环境的不同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现象的形成。3方向。(1)以某一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为载体,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某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常见考查内容。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加以考查。(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这部分内容属于高频考点,常以某一区域图、景观图或模式图为背景,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试卷上。重要考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其表现(1)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貌等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不断地进行着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如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自然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地理环境整体性应用角度分析方法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分析某一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总之,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逐步分析该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分析“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进行分析。其中,人类活动对某一要素的影响往往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应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的内在关联性以及演变运动过程2014福建高考如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1)(2)题。(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解题流程我的解答(1)A(2)C技法点拨冰川面积变化雷达图的判读(1)对比不同年份冰川面积大小的变化,注意不同朝向冰川面积大小分布的差异。(2)分析不同朝向冰川面积大小的影响因素。一般而言,湿润气流的迎风坡、水循环活跃的坡段降水多,积雪冰川分布广。坡度较缓的高山,山顶地带积雪冰川分布广。(3)冰川面积减小往往与区域气候变暖有关。短期内山地冰川大量融化使河流水量增加;从长远看,河流水量会减少。考查角度1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7广东汕头质检某游客在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考察时发现,园内海边一小山的东南沿海一侧植被低矮而稀疏(左图),而背海一侧植被高大而茂密(右图)。读图回答(1)(3)题。(1)该公园所处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高山草甸带 D热带季雨林带(2)山丘东南沿海一侧植被低矮而稀疏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过低 B降水稀少C光照不足 D土层瘠薄(3)该公园每年都会受某自然灾害影响而闭园几天,此灾害最可能是()A火山、地震 B台风、暴雨C滑坡、泥石流 D洪涝与干旱答案(1)A(2)D(3)B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公园位于福建漳州市,地处亚热带地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2)题,山丘东南沿海一侧光热充足、降水丰富,但流水和风力侵蚀作用更强,使土层瘠薄,故植被低矮而稀疏。第(3)题,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地区,每年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引发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不利于游客游览,导致公园闭园。考查角度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重要来源。辽河三角洲是植被类型保存完好、面积较大的芦苇沼泽湿地。(1)分析图示芦苇分布区,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2)过去每年春节前后,当地会在收割后的苇塘里放火“炼塘”,以提高来年芦苇的产量。分析这种做法对湿地、地下水、动物及土壤所造成的影响。答案(1)处于河流下游,地下水位较高;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区,蒸发量较大;地处沿海,湿地水位降低时,易引发海水入侵;沿海地区,地下水盐度较高。(2)对湿地: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对地下水:地表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对动物:失去栖息地,动物种类减少。对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降低。解析第(1)题,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区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首先分析该处的地理位置,临海,容易引发海水入侵;其次分析气候类型,暖温带半湿润区,蒸发量较大,引发盐类物质向土壤表层集聚;从河流位置方面分析,河流下游,泥沙淤积,地下水位较高,引发盐类物质在地表集聚。第(2)题,放火“炼塘”,使地表温度升高,加大蒸发量,可能导致湿地面积减小,地下水量减小;降低植被覆盖率,使部分动物失去栖息地;秸秆无法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降低。重要考点2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1自然带(1)形成提示:除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外,山地地形也是影响水热状况的重要因素,并相应形成垂直自然带。(2)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为例)提示: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就可以准确认识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分析自然带的成因可从分析气候的成因入手。同一自然带内部具有相似性,不同的自然带景观差异较大。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条件影响,自然带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低、高纬度分布明显。(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水分条件影响,自然带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中纬度分布明显。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误区警示(1)沿某线自然景观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并非都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非洲从刚果盆地向南北两侧的变化应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澳大利亚沿南回归线由东向西与非地带性现象有一定的关系。(2)自然带南北延伸的多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有关。但美洲大陆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主要与地形(山地)的阻隔有关。(3)自然带东西延伸的多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有关。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三北防护林的东西延伸与非地带性有关(多位于山麓绿洲地区)。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地面年辐射差额(即地面热量年净收入),n/Lr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1)(2)题。(1)与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A亚马孙平原 B东非高原C江南丘陵 D西西伯利亚平原(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分异规律B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规律解题流程我的解答(1)A(2)D技法点拨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位置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海陆位置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从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西海岸南北延伸);看自然带变化:热带雨林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看主导因素: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看延伸方向:南北方向;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看主导因素:水分。考查角度1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分析2017甘肃张掖诊测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号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据此完成(1)(3)题。(1)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A B C D(2)图中代表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A草原 B苔原C针叶林 D阔叶林(3)图中与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太阳辐射、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地势起伏 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答案(1)A(2)C(3)B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代表的植被所在地区水热环境最佳,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第(2)题,代表的植被位于温带地区,且靠近寒带地区,所在区域干燥度并不是很高,最可能是针叶林。第(3)题,图中代表的植被为热带荒漠,所在区域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代表的植被是温带荒漠,所在区域深居内陆、获得海洋水汽较少。考查角度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原理读亚欧大陆某自然景观(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对图中自然景观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纬度 B距海远近C地势高低 D洋流性质(2)甲处景观与同纬度东部地区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A纬度偏低 B受季风影响大C海拔较高 D处于背风坡答案(1)B(2)C解析第(1)题,从图中分布位置可以判断该自然景观为草原,降水对其影响最大,因而距海远近是最大影响因素。第(2)题,甲处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形成了高寒草原。重要考点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受水热组合条件影响,自然带呈“水平延伸,垂直更替”;高山、高原分布明显。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热量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约6 ,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水分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北坡与水平自然带的关系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与等高线的关系山地中自然带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影响垂直带谱的因素山体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越简单影响雪线因素山地中的雪线的高度与坡向有关,阳坡、背风坡雪线高,阴坡、迎风坡雪线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1)为农业生产多样化提供了条件(比如东南丘陵和横断山区发展的立体农业)。(2)借助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梯次播种,延长作物收获时间,农产品的供应期长。(3)利用山地气温较低优势,作物生长期较长,品质较好。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及积雪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1)该山地()A位于热带 B位于北半球C位于南美洲 D东南部为迎风坡(2)图中森林可能是()A季雨林 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3)四地中积雪厚度最大的是()A B C D解题流程我的解答(1)B(2)D(3)C技法点拨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技法项目内容确定南北半球和阴坡、阳坡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南坡热量更充足,为向阳坡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一般,山地向阳坡热量充足,自然带谱的数量多于阴坡。如果南坡自然带谱数量多于北坡,说明南坡热量更充足,为向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确定纬度高低一般而言,相同海拔高度和基带海拔相同,山地垂直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带谱数量越少,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确定热量带基带是指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垂直自然带更替类似于纬度地带性分异确定迎风坡、背风坡迎风坡对湿润气流抬升增雨作用强,降水丰富,垂直自然带数量多,雪线海拔较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积雪范围小考查角度1垂直自然带中森林带的认知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1)(3)题。(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1 8001 900 B1 9002 000C2 0002 100 D2 1002 200(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A喜光喜湿 B喜阴喜湿C好热耐旱 D耐寒好旱(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答案(1)A(2)B(3)C解析第(1)题,根据各坡向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是1 8001 900 m。第(2)题,读图可知,该森林在阴坡和迎风坡的分布比重最高,推断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喜湿、喜阴。第(3)题,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说明人为原因影响明显,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考查角度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对农业的影响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及农业垂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地区可能位于()A阿尔卑斯山地区 B印度半岛东部C中南半岛 D南美洲西北部(2)图中海拔2 000米以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A地中海农业 B水稻种植业C种植园农业 D混合农业答案(1)D(2)C解析第(1)题,根据该地区有海拔高于4 000米的终年积雪之地,可以排除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东部;坡地和河谷地区以种植咖啡、可可、甘蔗为主,说明该地位于热带,排除阿尔卑斯山地区;南美洲西北部分布有安第斯山脉,且位于赤道附近,符合图示条件。第(2)题,海拔2 000米以下地区以种植咖啡、可可、甘蔗为主,说明该地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故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种植园农业。特殊考点非地带性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地带性现象的几种表现表现实例分析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由于56S65S的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少,因此南半球大陆上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地带性自然带分布的改变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部的东西两侧,同处于温带。因受地形影响,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形成温带荒漠带;西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分布,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自然带的斑块状分布我国天山等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形成众多的绿洲,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南美洲两大沙漠的对比阿塔卡马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巴塔哥尼亚沙漠(温带沙漠气候)位置阿塔卡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主体位于智利境内,部分位于秘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介于南纬1828之间,从沿海到东部山麓宽100多千米位于南美洲南部的阿根廷,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从南纬37伸展到南纬51。荒漠直抵东海岸,但大陆性特征不很强烈,冬夏没有极端的低温和高温,降水稀少,并呈自西向东递减趋势成因地带性因素影响为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盛行来自内陆干燥的离岸风;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强大;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的暖湿空气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为主。安第斯山以东,西风带的背风地带,雨影区;东岸地区盛行来自内陆干燥的离岸风;沿岸地区受福克兰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炎热、干旱。山麓地带水源条件较好的绿洲农业;沿海地带有居民从事渔业活动降水从西部山麓向东部沿海呈减少趋势。西部降水较多的地带可发展畜牧业。多大风,人口稀少下图中甲、乙两地景观不同。读图回答(1)(3)题。(1)甲、乙两地自然带的差异()A与纬度位置有关 B与海陆分布有关C与沿岸洋流有关 D与地形阻挡有关(2)甲地自然带的形成取决于()A大气环流 B地形起伏C沿岸洋流 D海陆分布(3)乙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A纬度地带性 B干湿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解题流程我的解答(1)D(2)A(3)D技法点拨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景观分布差异的影响(1)地形状况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如南美洲南端安第斯山脉的东部和西部自然带不同,就是因为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使温带落叶阔叶林不能继续向东延伸,在巴塔哥尼亚高原形成温带荒漠带。(2)海陆位置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陆地的大小、陆地的纬度分布等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往往约束自然带的延伸,甚至使某些自然带在某一大陆缺失。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的原因是该地区大部分为海洋。(3)局部水分条件变化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干旱地区,如天山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丰富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发育了众多的绿洲,它们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了与周围广大温带荒漠地带现象截然不同的景观。(4)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综合影响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往往不是单一因素的独立作用,而是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综合影响。如大洋洲的东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地区及中美地峡东侧,距赤道较远,形成了热带雨林带。从成因来看,这些地区的热带雨林带分布在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的东岸,位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考查角度1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与地域分异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和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2)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 B光照 C热量 D水分(3)该山脉可能位于()A亚洲大陆东岸 B澳大利亚大陆西岸C南美洲南部西岸 D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答案(1)A(2)D(3)C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大陆西岸山麓自然带为落叶林可知,该地区位于温带地区,山脉东侧山麓植被为荒漠,其对应的气候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山脉西侧山麓自然带是落叶林,东侧山麓自然带是荒漠,体现了水分的差异。第(3)题,根据大陆西岸自然带是落叶林,可知图示区域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结合世界气候的分布,分析题目所给四个选项,可知只有南美洲南部西岸的山脉符合。考查角度2非地带性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7长春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马达加斯加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不发达国家之一。目前该国人口已超过2千万,年增长率为3%。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一些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引起世界的关注。材料二下图是马达加斯加岛位置示意图。(1)说出岛屿东西两侧自然植被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2)分析该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3)简述保护该岛动植物资源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自然植被:岛屿东侧为热带雨林;岛屿西侧为热带草原。原因:岛屿东侧的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暖湿气流,受纵贯南北的山地抬升影响,形成地形雨,加之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因而终年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热带雨林;岛屿西侧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为热带草原气候,发育热带草原。(2)人类活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动植物生存空间(栖息地)减少;掠夺式猎杀、采伐某些种类动植物,致使其数量急剧下降;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3)建立自然保护区;控制人口增长;保护性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保护意识;制定并执行好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国际合作,加大保护投入。解析第(1)题,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植被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其成因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角度分析。第(2)题,动植物种类减少与破坏植被、压缩动植物生存空间导致的动物食物来源减少有关。采伐、猎杀以及环境污染均可导致动植物资源减少。第(3)题,减少人类对动植物及其生存空间的干预和破坏;立法保护,提高居民生态环保意识是关键。2015江苏高考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答案(1)D(2)C解析第(1)题,甲地林线较高,主要是水热条件好。喜马拉雅山东端为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风容易深入,使该地水热条件好。第(2)题,乙地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生长着耐寒的树种,故气温低对该地森林影响不大,而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不利于森林生长,森林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故C项正确。影响雪线、林线高度的因素分析项目影响因素过程原理雪线纬度(温度),山地降水,坡度、坡向,季节变化,人为因素与环境变迁等纬度越低(高),0 温度出现高度越高(低)。同座高山湿润气流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坡度大,冰雪重力作用强,不利于冰雪储存,雪线高。人为因素与环境变迁通过影响气温、降水影响雪线高度变化林线纬度,坡向,海拔;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纬度越低(高),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少),热量越充足(缺乏),山地林线分布越高(低)。一般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阳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一般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同纬度相比,沿海(内陆)地区降水丰富(不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低)考向一坡向变化对山地林线高度的影响2017衡水联考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是将广东省甲(24.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三地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由图可以推测出()A南坡林线甲地高于乙地B北坡林线丙地高于广东均值C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D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答案B解析三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三地阳坡都为南坡,北坡都为阴坡。据图可知丙地阴坡林线要高于广东省平均值,B正确;甲地阳坡林线低于乙地南坡林线;纬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阳坡林线最低;经度数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阴坡林线较丙山低。2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其他山地相比,乙山阳坡林线较高的原因可能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B风力弱、局地多雾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降水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乙山纬度不是最低的,气温并不比其他山地高,A错误;乙山阳坡为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弱,局地多雾,蒸发小,土壤湿度大,适于植被生长,B正确;西北季风属于干冷气流;光照强,利于植被生长。考向二雪线分布图的分析雪线是指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读图,完成35题。3推断数值可能为()A3 800 m B3 600 m C3 400 m D4 000 m答案A解析根据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规律,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天山与纬线近似平行,可推断南部等值线的数值应为4 000米,等值线的差值为200米,故可推断的数值为3 800米,选项A正确。4比数值小的原因是()A热量 B地形 C降水 D光照答案C解析位于天山西部的伊犁河谷地,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降水多,雪线低;地位于天山的中段,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雪线高。5据图可推断我国()A南方雪线等值线密集 B南方雪线高程高于北方C东部雪线高程高于西部 D南方山体高,雪线高答案B解析雪线等值线的密集程度与地形坡度及海拔高度有关。雪线的高度主要与纬度、坡向、坡度有关。我国南方纬度低,温度高,雪线高。我国东部降水多,与同纬度西部相比,雪线一般较低。雪线高低与山体无关。故B项正确。考向三林线与聚落分布2017广东五校协作体诊测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下面的甲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乙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68题。6下列四个坡向中,水分条件最差的是()A东南坡 B东北坡 C西南坡 D西北坡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林树下线指“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在林树下线以下的植被需水量相对较少,说明一般情况下,树木分布海拔高的山坡水分条件较差。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坡的林树下线在2 7002 800米,林树下线海拔最高,即树木分布海拔高,因此该地的水分条件最差。7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A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B随坡度增加而升高C聚落区较高 D非聚落区较高答案D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林树下线并不是随坡度的增加而一直降低或者升高的。坡度在25以下时,林树下线随坡度的增大而升高;坡度在25以上时,林树下线随坡度增大而降低。总体上,聚落区的林树下线比非聚落区的要低。81999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森林火灾 B毁林开荒C修建梯田 D封山育林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2009年林树下线比1999年整体下降。森林火灾、毁林开荒、修建梯田会导致树木减少、林树下线上升;而封山育林会增加树木数量,使林树下线下降。时间:5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2016全国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的海拔在4 300米左右,说明该地土壤中水分充足,流水侵蚀少,热带条件较差,在该条件下,树木难以生长,应发育高山草甸。四川西部山地该海拔附近的自然带应为高山草甸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答案C解析该山坡海拔2 0003 000米处的磷累积量较少。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A项错误、C项正确;该山坡海拔2 0003 000米处为森林植被,生物生产量较高,B项错误;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因此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累积,D项错误。2016全国卷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3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山峰经历的冰期次数不同。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山峰抬升至冰期的时间越早。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4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答案B解析由于冰期是地球上的寒冷期,气温低,而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且其纬度低,气温较高,使得点苍山不易发育现代冰川。2017四川南充模拟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了下面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56题。5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由赤道到两极分异从沿海向内陆分异由山麓向山顶分异由平原向高原分异A B C D答案A解析由AE,10 积温数值减小,由此引起的地理环境分异以热量为基础,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由,年降水量增大趋势明显,由此引起的地理环境分异以水分为基础,属于从沿海()向内陆(其他)的地域分异,故A正确。6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D可能是我国重要的甘蔗种植基地答案B解析D积温数值在4 000 左右,年降水量在600 mm左右。水热组合状况与温带季风气候区基本吻合。2017山东青岛统考雪莲,别名雪荷花,野生雪莲种子在0 发芽,35 生长,幼苗能经受21 的严寒,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勒泰山和昆仑山脉海拔3 000米以上雪线附近的悬崖峭壁之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约有300万公顷,现在仅剩下1/5了,目前,国家已把雪莲列为二级濒危植物。下图示意我国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据此完成78题。7野生天山雪莲生长区主要位于天山的()A山地草甸草原带 B云杉林带C高山草甸带 D高山冰雪带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海拔3 000米以上雪线附近为雪莲集中分布区。与此相吻合的山地自然带为高山草甸带。8导致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结构调整 B地质灾害频发C人类过度采挖 D全球气候变暖答案D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0 以下的范围减小,适合天山雪莲生存空间的范围减小,从而导致天山雪莲减少。2017湖北襄阳调研读我国某山脉主峰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分布及退缩率统计图,完成911题。9该山峰最可能位于()A天山 B秦岭C横断山脉 D台湾山脉答案A解析秦岭、台湾山脉分别位于地势的第二、三阶梯,海拔较低,山顶没有冰川分布,故排除B、D两项;横断山脉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南坡为迎风坡,冰川面积分布应该较大,与图示不符,故排除C项;天山北坡为迎风坡且为阴坡,雪线低,冰川面积广,故A项符合题意。10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地势答案C解析天山北坡有来自于北冰洋、大西洋的湿润气流进入,为迎风坡,冰川面积大,故C项正确。热量、气温主要是通过影响雪线的升高与降低,进而影响不同季节冰川面积的变化,与同一季节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关系不大,故A、B两项错误;地势高低主要影响山地是否有冰川分布,与冰川面积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11近些年,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减少 B地壳运动C风力增强 D气温升高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不同坡向冰川面积都在缩小,说明冰川融化明显,这与气温升高有关。二、综合题(2小题,共46分。)12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