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doc_第1页
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doc_第2页
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doc_第3页
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当前,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劳技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在日益激烈的劳动技术竞争中,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社会各个部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认真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劳技教育整合的实践与探索。一、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相整合的现实意义“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劳技教学的科技含量”是我校省级“十五”重点课题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依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相整合,使计算机作为劳动的工具,同时提高劳技教育的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1、信息技术与劳技教学相整合是时代的需要,是竞争的需要。在21世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刻。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与富强,不仅需要领先的科学,还需要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更需要具备现代劳动意识和现代科学素养,能应对未来生产生活挑战的广大劳动者。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信息市场的发展,劳动市场的开放,人的全面素质中劳动技术素质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从小就对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教学,使他们初步获得从事基本的劳动和技术活动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2、信息技术与劳技教学相整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100周年校庆上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劳动技能是当今创新教育的重点。劳动技术教育强调双手和大脑的结合、接收与运用并重。双手的灵巧和头脑的灵巧,是有如表里,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相整合,不仅能够训练和发展双手的操作能力,而且能使人的头脑更加灵活,能够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信息技术是学生终生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紧密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学生在劳技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相整合是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了几个学习领域,其中有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从这一改革纲要中不难看出其重要的基本思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的课程改革,需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要成为师生的互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这对于劳技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改革,一种挑战,将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相整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让师生上网检索信息,还可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劳技教学内容。这对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对于实现师生互动,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十分有效和重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信息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与生活和工作的有关活动,又影响着教学与培训的有关活动。”目前,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教育在我校的出现,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这也为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相整合提供了物质保障。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较快地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它学科的综合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二、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相整合的模式整合不等于混合。它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学科的教学改革。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相整合,是指在劳技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资源、方法与劳技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摸索,我们对整合的模式作出了如下的尝试:1、信息技术与劳技学科内容、知识结构的整合。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的劳动技术学科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是开放的、多元的,而且具有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我们要利用信息资源的这些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来。师生共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有取舍地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以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这样教师的知识面更宽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材也真正地“活”起来。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结构特点是多层次的、网状的,是跨学科的,学生长期处于网络环境下学习,就为其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活动提供了保证和可能,学生的知识面也会更广,知识结构会更合理,更有助于培养复合型的人才。2、信息技术与劳技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整合。传统的劳技教学形式是教师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件工具、一张挂图”把有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灌输给学生,再让学生模仿操作,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这使得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以信息技术整合劳技教育,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景性。另外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决定了教学形式和过程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这样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使他们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实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其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获得了真正的解放,从一个被动听讲、模仿操作的接受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和体验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而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拥有者和传授者,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可提高教学效率。3、信息技术在劳技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很难使学生身临其境、一目了然。教师化了很大的力气,仍然不能把有关疑难问题表述清楚,而运用多媒体制作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便可以多角度、多视点地弄清楚其要领。例如:“我最喜爱的校园环境”一课,上课一开始,教师利用从互联网上搜集到的近年来国内外获奖的校园美景图片,微型实样,并利用计算机把自己设计的图样展现给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深受启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画出了“我最喜欢的校园图”,有的用实物制作了“我最喜欢的学校”。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希望学生能带着一种高涨而积极的情绪从事学习和创作。然而,学生阅历浅,生活空间有限,许多现象、实物难以观察到,再加上他们对有的事物缺少留心观察,对生活现象缺乏深刻分析,所以有时学习还是比较被动的。而将信息技术加以加工,突出重点,对学生解决难题能起到迎刃而解的作用。同时将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进行整合,并以信息系统中的语言、符号、行为、情感协同作用于教学中,可以设计出能够刺激学生的多样化的外部情境,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4、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交互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向学生做演示辅助教学,或者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收看,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去领会知识,掌握技能,这一教学模式使抽象、复杂、“静态”的知识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动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绕学习的要求,对内容加以理解。通过设计相对独立的多媒体操作,学生亲手处理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相关信息,在网上发表个人制作的多媒体见解,并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在相互浏览各自的成果后,做出客观的点评,及时反馈于学生本人或教师,最后教师汇总、点评或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一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十分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的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互相学习,有利于探索能力的培养。网上交流和在线帮助,可以为师生提供交流讨论的一个比较完善的平台,使得参与信息交流的学生更加广泛,参与交流更加方便,信息反馈更加及时。以劳技教育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网上交流,可以类似聊天的形式讨论交流,还可以在提问、回答中运用网络技术,按照研究的方向进行交流讨论。整合的模式很多,例如:整体发展模式、循序渐进模式、共同参与模式、因地制宜模式、灵活多样模式、教学相长模式、与时渐进模式等。总之,通过整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的改革,为学生茁壮成长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以便将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三、信息技术与劳技教育的交融与实践网络教学以具体的“形、声、色、美”,创造了教学的立体化环境,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劳动技术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形成基本的劳动技能。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世界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1、借助网络手段,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但兴趣不是先天的,而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如六年级一课,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上网找各种形状饺子的彩色图片,学生看了激起了食欲,有了兴趣,都想跃跃欲试。水饺的制作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生不仅学会了水饺的制作,而且对劳动产生了兴趣。又如四年级一课,我利用网络和学生们观看了水果店、礼品店、花店里五颜六色的做工别致的花篮,学生被吸引住了。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还烘托了学生想要学的气氛,使学生立刻产生了喜爱和急于动手制作的欲望。2、展现实物画面,克服操作困难。教师的演示是劳动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演示的目的,一是要使学生了解制作过程,二是要学生了解制作方法。我们利用摄像拍出操作过程,再导入网络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在演示过程中放慢,来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如一课,教师演示编的过程,在辫子链接处和环绕过程中放慢,使学生仔细观察,掌握编法。又如四年级几种手工缝纫的针法一课,缭针法是难点。用缭针缭夹里,它要求起针结藏中间,针与缝边成30角,挑穿几根纱丝,缝线不要抽得太紧,针迹整齐,细密、均匀,正面尽量少露线迹,止针结藏在中间。我把起针、挑针、进针、抽针、止针的动作过程放大放慢,使学生观察仔细,掌握要领准确,变难为易,这样学生对动手实践充满了信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3、利用网络技术,再现活动情境。为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我校开展雏鹰争章竞赛活动,通过劳动技能的比赛,树立学生竞争意识,使其养成主动参加劳动的好习惯。为此,设立了雏鹰争章十佳能手,其中包括:学习章、自理章、家务章、种养植章、环保章、电脑章、烹饪章、活动章、卫生章、互助章。我们用摄像机把学生学习、比赛、活动的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在学校“星海”电视台和校园网上进行播放,使全校师生都目睹比赛精彩的场面,对参赛者是极大的鼓舞,对全校学生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对优胜者给予章奖励,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劳动竞赛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家长对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实施劳技教育的认识。4、把握网络功能,提升劳技教育的科技含量。信息技术教育与劳技教育相整合,对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特殊的意义,既发展了内涵,又拓展了外延。在我们农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就对家乡的植物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我们放手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调查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观看大屏幕上的植物样本,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课后,让学生在网络教室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植物。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掌握了许多有关植物的知识。我们又通过办展览会、书画比赛、诗歌朗诵、设计广告等多种形式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考察了解到,芹菜能降血压,枸杞能明目健肾,多吃了韭菜会上火,人们在饮食上要荤素搭配,合理选择。再比如,月季花、鸡冠花能治疗妇科病,饮菊花茶能明目、清火,花卉能陶冶人的情操,让诗人写出精美的诗句。同学们对家乡栽种的芦荟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上网查信息,了解到芦荟体内的凝胶质液体是人间最奇妙、最有效的物质,它含有蛋白质、生活活性酶、治愈激素、酵素等物质,含有19种以上的氨基酸,20余种有机酸,还有纤维素、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芦荟不但能药用、美容,还能食用。通过这样的综合活动设计,学生在探究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