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东陵区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1页
2011东陵区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2页
2011东陵区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3页
2011东陵区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4页
2011东陵区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东陵区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5日在东陵区(浑南新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东陵区(浑南新区)人民政府代区长赵世宏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东陵区(浑南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工作回顾2010年是东陵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三区合署、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全面繁荣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区合署”、“建设大浑南”、“双5000亿任务”的工作主线,正确研判形势、群策群力、勤勉施政、合力攻坚,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增速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481亿元,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0亿元,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2亿元,增长22.9%,其中税收收入44.7亿元,增长3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8亿元,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7.2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75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6元。一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三区实现顺利融合平稳完成区域合并。年初,市委召开三区合署办公动员大会,原东陵区浑河以南区域和浑南新区、航高基地有机整合,形成了区域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居全市中上水平,地处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重要结点,辐射沈阳经济区的大浑南开发建设新格局。在这次区划调整中,全区各级组织和干部顾全大局、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实现了顺利交接、平稳过渡,为全市发展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顺利完成机构整合。按照市委、市政府“把大浑南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最新,活力动力最强地区”的要求,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政府机构整合。新组建沈抚新城、浑南新城、三好街高科技园区三个管委会,成立汪家、营城子街道办事处,王滨沟乡撤乡建街,原东陵区、浑南新区的81个机构整合为31个,“一区、三城、四园、十一街”的行政架构、“三区合并、有机一体”的全新局面基本形成。高效完成重点工作。三区合署后,各项工作超常规推进。浑南新城暨全运会建设项目迅速启动;创新举措有效突破了土地和资金瓶颈;高起点完成浑南新城各项规划20余个;引进绿城全运村、LG平板电视生产线等重大项目33个;高水平建设路网80余公里,仅用57天建成4.6公里双向六车道白塔河路,创造了浑南速度,为明年重大项目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坚持规划与基础设施先行,基本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区域规划编制。精心编制完成全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发展规划。通过国际招标,高标准完成浑南新城总体规划、控详规划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启动了景观水系和绿化规划设计工作。对全运会运行中心、省图书馆、省科技馆等重点建筑和标志性建筑群的城市设计、建筑概念设计进行了国际招标。拆迁工作全面展开。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按照“惠民、阳光、依法、和谐”的拆迁工作理念,积极利用省市有关政策,完善了集体土地拆迁补偿办法,全面完成全运村、沈阳新南站、桃仙大街等重点项目拆迁工作,启动了张官、上深等25个村屯、2.4万户村民的高标准回迁房建设。浑南新城建设全面启动。新城12条82公里“五横四纵”核心区道路主体框架初步确立,桃仙大街、航空路和白塔河路竣工通车,全运路、全运南路和全运北路已具备通车条件。管网、管廊建设工作陆续展开,部分路网管线开始预埋、铺设。全运村及运行中心、沈阳新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三)深入推进园区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园区建设重点突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全域纵深发展,园区与产业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初步确立。沈抚新城总体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投资350亿元的高力汽车博览城项目先期用地已经摘牌;投资60亿元的大连亿达新城项目进展顺利。航高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市政府与中航工业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Q400飞机大部件转包项目投产,沈飞民机公司钣金生产线等5个项目全线开工,南航沈阳维修基地新机库等3个项目即将开工。新加坡工业园向东湖产业区延伸,地域范围扩大至57平方公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园区软、硬件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成为“高、新、优、强”项目的承载平台。出口加工区地域范围扩大至30平方公里,向综合保税区发展,突出保税加工功能。入园企业实行灵活的海关监管模式,提升了企业发展空间。三好街高科技园区采取“一区多园”模式,地域范围扩大至15平方公里,经营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跻身全国IT科技街三强,荣获“中国北方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中心商务区”称号,我区成为“中国北方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林果、畜牧成为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产值9.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树莓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率达到70%。我区成为国内最大的树莓种植基地,被授予“中国树莓产业之乡”称号,“东陵红树莓”成为全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工业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科技型企业达到2726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2%。电子信息类企业达到600余家,占全市70%以上,已经形成以软件、计算机、视听产品、集成电路等产品为主导,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半导体装备产业园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IC装备特色高科技产业基地。第三产业瞄准“高聚焦度、多业态”,形成了集乐购、沃尔玛、红星美凯龙等20余个项目的奥体商圈。以服务外包、创意研发为主体的昂立信息园、国际软件园继续领跑全市信息服务业。沈阳动漫产业基地原创作品超过2万分钟,居全国第三。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围绕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发展,多批次组团赴欧美、日韩、长三角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举办了香港大浑南开发建设推介会、美国硅谷成功人士恳谈会,引进了EMC、普洛斯等世界500强企业,不二越精密仪器、文思软件等高新技术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全年投资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15个、竣工89个、签约落地77个,城镇投资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5个。高科技产品出口取得新突破,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四)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备。续建了沈中线,维修了沈营线、十大线,新建了柏叶基地连接线、南堤东路及其它市政道路20条,新建和维修农村公路105公里。主要街路清扫和除运雪全部实现机械化。完成配套给排水管网32公里,电、气、通信管网25.4公里。实施了白塔堡河、杨官河、沈抚灌渠等河道水系改造,防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拆违17.6万平方米,新增节点绿地5万平方米,道路绿化植树20余万株。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万元GDP能耗下降4.5%,在全国率先启动“环保110警务车”执法模式,全国环境样板城和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取得新成绩,通过省级生态城区验收,被国家环保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区。民生工程取得新成绩。深入开展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双提升”活动,浑南一小、二小成为全国闻名特色学校,61中学跻身全国名校共同体,嘉华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我区成为全省第一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验区。中考成绩蝉联全市郊区冠军,高考本科升学率达到93.8%。积极推行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全市率先实行合作医疗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付费方式改革,为12.6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新农合农民受益度继续保持全市领先。计划生育奖扶政策兑现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试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成功举办第四届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困难家庭住房实现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障,超额完成企业和个体养老保险基金收缴,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困难群体供养标准保持全市领先。区中心敬老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我区荣获“省双拥模范区”称号。高标准建成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全面达标,城镇实名制就业580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399人,普惠制培训3297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区委领导,自觉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件、政协提案32件,满意率达到100%。“五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制定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信访稳定工作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完成68个村改社区和第十届村委会换届工作。狠抓生产、消防、交通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各类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启动了创新型城市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督查工作。机构改革和体制创新进一步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廉政建设、行政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值得留恋和难忘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牢固树立了“又好又快、求变求新”的理念,统全局、增总量、优结构、转方式,保持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完美收官;始终坚持抢抓机遇、借势发力,牢固树立了“困中有机、事在人为”的信念,抢先机、越瓶颈、解难题、增后劲,把各项工作逼上了新水平,实现了新跨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牢固树立了“专于创新、敢打必胜”的信心,干成了一批难事、急事、大事,不断创造出一批增长点和新亮点。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为建设大浑南付出艰辛努力和辛勤汗水的思想者、建设者、创业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浑南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要求、与全区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城市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对全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产业基地和重点项目建设还需加快;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还需大力培育和发展;政府部门主动服务的意识和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很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二、“十二五”发展目标和2011年主要任务“十二五”将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又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区争先进位、建设全国一流高新区的关键时期。基于对发展态势的全面分析和把握,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的基础上,编制了东陵区(浑南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人代会审议。纲要提出,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大浑南、迎接全运会”为主题,以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两化”融合,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城市建设,努力将浑南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增强、高端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发展的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区,打造沈阳经济区城市新中心。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可以概括为“五个明显提高”。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长20%以上,经济总量三年翻一番,五年进入全市三甲。二是产业素质明显提高。建成工业布局合理、先进发达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聚集区,科技研发、现代物流、软件业、动漫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的都市农业实现新突破。全区三次产业比例调整至1:59:4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以上。三是城市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完成浑南新城和沈抚新城第一阶段的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与第三代智能城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四是对外开放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把我区建成沈阳市对外开放最活跃地区。五是社会发展明显提高。社会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各项社会保障达到全覆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位代表,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建设大浑南、迎接全运会”的关键年。从外部环境看,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深入实施,沈阳经济区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双5000亿”目标的如期实现,沈阳已经处在加速发展的黄金期。从自身情况看,大浑南地区是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重要节点,沈阳城市重心已经南移,大浑南地区即将成为沈阳行政、科技、文化中心,全运会场馆、沈阳新南站、T3航站楼即将建设,高新技术企业、高端城市综合体、高档商铺密集落户,大浑南地区必将释放巨大能量,成为加速推进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引擎。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也要正视面临的压力。一方面,第十二届全运会已经进入倒计时,800天内要完成基础设施和全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另一方面,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入提速提升时期,但是赶超先进、再造辉煌还有压力。因此,政府工作必须在高平台上实现高起步,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开创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2011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区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新城区、发展新产业、打造新农村“三大任务”,以“迎全运”为核心,以“抓高新”为龙头,以“惠民生”为根本,以“新机制”为动力,全面完成“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任务,推动大浑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8亿元,增长20%,其中税收收入54.5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80亿元,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亿元,增长2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7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增长11.1%;实际到位内资90亿元,增长2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12220元,增长15%。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以“迎全运”为核心,全力推进大浑南地区建设“建设大浑南,迎接全运会”是2011年全区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区上下要全力抓好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绿化、水系改造等景观工程,推进比赛场馆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建设全运项目。认真执行浑南新城建设总体规划、控详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全力保障“三村三中心”(即官员村、运动员村、媒体村,运行中心、接待中心、新闻中心)和省柏叶训练基地等全运场馆建设,加快沈阳新南站、农民回迁小区等重点工程建设步伐。积极协调省、市相关部门,推动省科技馆、省博物馆、会议中心等公益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为“十二运”胜利召开奠定基础。努力保障要素供应。切实做好财税资金供给。以税源建设为重点,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建立财政增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良性增长机制,切实增强财政增收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加强国资、融资、投资管理,壮大可支配财力,为基础设施、全运会配套工程、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资金保障。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广泛收集项目用地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用地的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积极跟踪用地审批进度,尽快完成全运村、行政中心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实施方案报批工作,以及三环路、四环路和沈阳新南站、T3航站楼、机场停机坪等重点基础建设项目的用地预审、征地组卷报批工作。扎实完成基础设施工程。全力推进路网建设,确保“八横八纵”主干路网全部具备通车条件,新建和维修农村公路100公里。投入17.8亿元新建和改造桥梁14座,投入16.7亿元建设市政道路42条、排水管网41条、泵站5座、66千伏变电所两个,加快建设地下综合管网工程及人防设施。投入4.5亿元做好沈抚大道、沈营路等44条街路和6块绿地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新增绿地154万平方米、改建绿地38.8万平方米,完成公路沿线绿化77公里。投入4.4亿元全面做好辖区内河流规划和治理,上半年要完成白塔堡河及支流、桃仙河、沈抚灌渠的综合改造,并同步做好浑河南岸景观堤坝建设。强化城乡综合管理。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对列入“黑名单”的建设和管理企业实行一票否决,从源头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加大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的整治力度,综合治理乱设摊、乱搭建、乱张贴等城市管理顽症。加强交通组织管理,统筹考虑道路建设、设施配置、交通疏导等因素,进一步优化交通秩序。建立并实施“区级主导、街道主体、社区为基础”的城市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扫保、除运雪、供暖等管理措施。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切实加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管理,维护良好的城市秩序。(二)以“抓高新”为龙头,推动全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充分发挥高新区在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发展、体制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辐射带动大浑南全域创新发展。做优三次产业。农业要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通过引入高新科技、生态、休闲观光等元素,着力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功能,逐步实现生产者向经营者、农业园区向观光景区、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变,倍增农业附加值。促进“农超对接”,搞活农产品流通。探索树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路子,扶持合作社建设3座冷库,引进大连毅都等深加工企业。新发展寒富苹果3500亩,培育3个国家级示范园。加快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到80%以上。工业要突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航空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形成高端、低碳、高效、低耗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通过实施提升工程,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要从18家提升到28家;实施项目工程,推进LG平板电视、富士康科技园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实施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总产值要增长30%以上;实施企业并购和上市工程,实现国内外并购项目3-5个,上市2-3家;实施节能及淘汰落后产能工程,单位GDP能耗确保下降4%。第三产业要立足高新产业基础优势,以动漫基地、浑南综合物流园区为龙头,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扶持游戏动漫、创意设计产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20个,生产原创作品3万分钟,央视播出10部以上。突出抓好浑南新城、南金廊奥体中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培育金牌商业街。重点建设农贸市场等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启动朝阳山旅游项目,打造辽沈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示范标杆。整合并推广全区精品资源,开展“市民看浑南”等特色活动,充分展示浑南“宜商、怡居、逸生活”的魅力之区形象。做强六个园区。沈抚新城要确保高力汽车博览城项目开工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要全方位筹措资金,加大土地储备整理和出让力度,做好东陵桥、汽博桥和“两横三纵”主干道路、给排水管网、绿化、水系、景观环境建设工作。航高基地要全面推进与中航工业和南航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调推动桃仙机场T3航站楼和2号跑道等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沈飞航空工业园、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基地,推进沈飞C系列商用飞机装配厂房建成使用,加快大型客机C919全机电缆、沈飞民机制造等重大项目建设。新加坡工业园要启动生物医药产业园、普洛斯现代产业物流园建设,推进激光先进制造、美联复合材料等项目建设。出口加工区要重点扶持SOI硅基科技和富创得太阳能电池片等企业,并以此支撑形成半导体材料及光伏产业园;要快速启动保税物流功能,推动保税物流园建设。三好街高科技园区要放大品牌效应,创新产业发展体系,完善空间发展布局和产业规划,向南拓展空间,加快数字识别园和国际软件园建设,打造宜工、宜科、宜商、宜居的第三代产业社区。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要先期启动1平方公里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引进清华、浙大等10家国内名校及科研院所,在科技城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及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使之成为科技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辐射源。做实开放工作。继续扩大引资总量,强化择商选资,走“零地招商”新路,实现引资总量与质量双提升。加快储备引领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建立高端产业项目信息库。积极主攻日台、拓展欧美,瞄准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和央企、领军型民企,狠抓内资外资民资引进。不断完善“三城四园”载体功能,立足我区产业门类和基础,梳理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吸引更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空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落户园区,推动项目特色化集聚、集约化发展。更加注重发展惠民经济和税源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全年要引进3000万元以上签约落地项目80个、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20个、1000万美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积极组织企业到国内外进行产品展销,加快培育我区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举办我区各业态产品网上展会。做好科技创新。紧紧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突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特色,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建5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加快科技人才高地建设,新建2个院士工作站和3个博士后工作站。重点打造新松机器人等7个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扶持金属所关键结构新材料、仪表院智能传感器2大创新基地。深入推广“专业孵化创业导师风险投资”孵育模式,健全软件、天然药物、IC装备、动漫等投融资平台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继续开展企业高管培训工作,辅导科技企业走“新三板”之路,确保20家企业签约,为中小高科技企业上市奠定基础。(三)以“惠民生”为根本,确保发展成果全区共享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体系,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稳定。统筹城乡全面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围绕景观水系和路网改造,全面推进营城子组团等新农村试点项目区建设,带动东南山区发展。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良种、农机具等惠农政策,切实增加农民补贴性收入。进一步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省级示范社达到3家、市级标准社达到20家,辐射带动2万户农民。完成东靠山、尖山子、佟家峪等3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推广农村户用沼气等新能源技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十二运”为契机,建设大气自动监测站,率先启动一批在全市具有示范与指导意义的绿色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高起点规划学校布局,新建白塔、汪家教育园区,改造实验学校,启动浑河站中心小学建设。通过购买服务、合作办学等方式,引进并创建一批优质公办、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做大做强51中学,筹建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继续开展合同制教师聘任工作,建立适应区域教育快速发展的全新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国际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在白塔地区新建一所综合性医院,实现区中心医院和红十字会医院的整合运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农合付费机制,确保百姓受益程度全市领先。加强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启动“健康、文明、和谐”为主题的迎全运活动,争创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积极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加快王滨沟书画写生基地建设。切实完善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方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保证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障,普惠制培训2300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4000人。完善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积极做好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准备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创建全国残疾人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大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力度。落实城乡最低保障制度,完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和养老事业。做好第八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和“村改社区”工作。在维稳保障方面,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