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习题整合练主题六欧风美雨——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docx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习题整合练主题六欧风美雨——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docx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习题整合练主题六欧风美雨——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docx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习题整合练主题六欧风美雨——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docx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习题整合练主题六欧风美雨——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六欧风美雨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河北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28)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A.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B.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C.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是“鸦片战争后”,当时清政府并未进行政治改革,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魏源认识到中国进行变革的必要,但并未认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当时列强侵略,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变革的思想,故C项正确;当时魏源只是提出变革,并未说明向西方学习,故D项错误。2.(2018北京东城期末,10)1867年,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徐继畬曾说过:“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其必传于世无疑也。”据此可知徐继畬()A.倡导君民共治B.赞同西方教育C.主张民主革命D.关注美国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可知徐继畬主张学习美国,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并非君民共治,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对西方教育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维护封建统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徐继畬对华盛顿的态度可知其关注美国的民主政治,故D项正确。3.(2018博文雅道第一次联合质量测评,9)传统的经世思想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变化,“经世思想不仅包涵批判现实、倡言改革的振兴实学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关注夷情的新视角”。以下思想,可以归入鸦片战争后经世思想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世道必进,后胜于今”C.“变法之本,在育人才”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答案:D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强调社会责任感,“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历史进化观,“变法之本,在育人才”是主张教育改革的维新思想,与材料中的批判现实、倡议改革、关注夷情的经世思想无关,故A、B、C三项错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改革,主张向西方学习,符合材料中批判现实、倡议改革、关注夷情的经世思想,故D项正确。4.(2018海南八校新起点联盟考试,8)19世纪60年代,有人以影响风水和怕矿工滋事为由反对开矿,对此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诸夷以开矿为常政,不闻(矿工)滋事。”这一言论()A.表明冯桂芬支持发展工商业B.体现出维新变法的必要性C.摆脱了看待西方的旧观念D.从政治上否定了封建统治答案:A解析:材料中“有人以为由反对开矿,对此冯桂芬为常政,不闻”表明冯桂芬反对这种观点,故A项正确;冯桂芬是早期维新派,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才兴起,与材料中“19世纪60年代”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诸夷以开矿为常政”只提到开矿,未涉及对西方的整体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开矿”是经济,没有涉及政治,故D项错误。5.(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三,9)1892年,宋恕向李鸿章上六斋卑议初稿,提出以“更官制”“设议院”“易西服”为基础的变法纲领。当时的梁启超称宋恕为黄宗羲后反君主专制的第一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时人认识到旧体制的弊端B.黄宗羲思想对近代有启迪C.政治近代化是发展的主流D.结束君主专制已成为共识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宋恕向李鸿章提出了更官制等变法纲领,梁启超对此大加赞赏,体现了当时的人认为旧体制有弊端,应该变法改革,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宋恕的主张,并未体现黄宗羲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体现了宋恕个人的“更官制、设议院”等政治主张,不能说明政治近代化是发展的主流,且“易西服”是文化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恕和梁启超两人的主张,并不能说明结束君主专制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故D项错误。6.(2018全国卷“超级全能生”联考,8)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觉得“西学中源”说没有道理,此后的革命家、改良家就开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而放弃“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退出历史舞台的客观原因是()A.西方文明冲击暴露其不科学性B.没能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C.中国人学习西方的阻力有所减弱D.启蒙思想的传播使中国人更加理性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到西方文明冲击,而非材料中“甲午战争后”才有,故A项错误;没能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主观原因,与材料中“客观原因”不符,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的潮流发展,思想解放已进入更高的制度层面,而不再需要以“西学中源”说作为变革策略,故C项正确;中国人更加理性是主观原因,与材料中“客观原因”不符,故D项错误。7.(2018广东佛山顺德一模,29)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革新者,他不但是儒教的先知般的创立者,而且也是建制之“王”。其主要用意在于()A.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B.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C.减少变法遭遇的阻力D.肯定孔子对建制的贡献答案:C解析:康有为将孔子塑造为改革先师是为维新变法服务,并不是要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故A项错误;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故B项错误,C项正确;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维新变法,并不是为了肯定孔子对于建制的贡献,故D项错误。8.(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中,9)严复在天演论中强调该书与“强国保种之事有关”。据此可知,严复意在()A.揭露清政府腐朽统治B.激励变法图强的勇气C.颠覆儒学的正统地位D.树立民主革命的信心答案:B解析:严复翻译天演论的主要意图是救亡图存,不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故A项错误;严复的天演论以进化论观点宣传维新变法救亡思想,“强国保种之事”,也验证这一目的,故B项正确;严复作为维新派思想家,没有企图颠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C项错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没有宣扬民主革命思想,故D项错误。9.(2018浙江嘉兴基础测试,10)19世纪晚期,有一种从西方引入的理论不仅解答了中国为何败因劣,而且提出了解决的路径即争。该理论的引入者是()A.魏源B.严复C.陈独秀D.李大钊答案:B解析:根据“解决的路径即争”可知该理论为达尔文的进化论。严复引入进化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B项正确;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主张民主与科学,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与该理论不符,故A、C、D三项错误。10.(2018北京海淀期中,32)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一卷刊文中指出:“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辑内御外,以拥护全体人民之福利,非执政之私产也。”此言论在当时直接针对的是()A.清朝君主专制独裁B.各派军阀拥兵割据C.袁世凯称帝的图谋D.列强侵犯中国主权答案:C解析:青年杂志第一卷刊行于1915年,当时清朝君主专制独裁已经终结,故A项错误;各派军阀拥兵割据虽然是事实,但是材料强调的是“非执政之私产”,亦即非独裁,与军阀割据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针对这种情况,陈独秀等人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列强侵犯中国主权的问题,故D项错误。11.(2018全国卷摸底考试二,29)1916年胡适说:“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据此,胡适认为“造新文学”的关键在于()A.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B.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C.传承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优势D.借鉴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优势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胡适认为“造新文学”不仅要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还要有所创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创造中国新文学,不是传承中国文学,故C项错误;据材料“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可知,胡适认为“造新文学”的关键在于借鉴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优势,故D项正确。12.(2018全国卷“超级全能生”联考,10)李明海在偶然与理想:新文化运动的早夭中认为: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化运动,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其社会思潮的主流地位就“早夭”给了“政党革命”。由此可知()A.中国知识分子没有真正参透自由主义B.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C.新文化运动暴露了诸多弊端D.民主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故A项错误;当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与材料中“其社会思潮的主流地位就早夭给了政党革命”相符,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诸多弊端与材料中“偶然”不符,故C项错误;民主革命浪潮在新文化运动前就存在,新文化运动是为辛亥革命“补课”,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5分,共40分)13.(2018河南郑州一模,33)从1915年到1927年,中国思想文化界爆发了一场东西方文化论战。这次论战参加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触及问题之深和延续时间之长实乃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前所未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西文化论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为中国这个东方古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但由于没有从政治、经济上彻底摧毁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更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铲除封建势力的根基,辛亥革命的成果只是昙花一现。民主共和的命运会怎样?国家的出路在哪里?迫切要求人们进行思考和作出回答。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派与杜亚泉、章士钊、梁漱溟等东方文化派之间引发了这次东西文化论战。摘编自谭双泉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材料二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的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他认为“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文明,正是以教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他指责新思想、新文化自西方输入,“直与猩红热、梅毒等之输入无异”。对此,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给予了反驳,陈独秀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显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竞存于20世纪吗?“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章士钊、梁启超、梁漱溟等人指出:中国不应该盲目仿效“病态”的西方文明,而应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的精神文化,中国文化在精神上优于西洋文化,全世界都将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此时胡适、吴稚晖等人仍然坚持其反传统主义的西化立场。摘编自李佩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文化论战发生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西方文化论战。(15分)参考答案:(1)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进一步传播或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赋分)(2)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分别评价。总体评价: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东西方文化;都针对当时民族危亡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办法,对后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双方都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全面、不客观,没有辩证地看待东西方文化,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陈独秀等人: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但忽视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不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杜亚泉等人:肯定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合理成分;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但没有否定封建文化的落后性,不利于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解析:第(1)问,根据题目导言“从1915年到1927年,中国思想文化界爆发了一场东西方文化论战”和材料一“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铲除封建势力的根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出现的时代和人物,可以判断这场东西文化论战发生于新文化运动期间,然后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组织答案:。根据材料一“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成果只是昙花一现。民主共和的命运会怎样?国家的出路在哪里?迫切要求人们进行思考和作出回答”得出论战背景的政治角度,即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以题目所给时间为切入口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结合所学西方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袁世凯尊孔复古倒行逆施,思想界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在运动期间各种思想百家争鸣,可知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进一步传播或新文化运动的发生。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两方观点,一方是杜亚泉、章士钊、梁启超、梁漱溟的东方文化派,对材料二中“吾国固有文明,正是以教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和“应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的精种文化”的观点一分为二进行评价,该主张积极性是肯定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合理成分,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局限性为没有否定封建文化的落后性,不利于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另一方为陈独秀、李大钊的西方文化派,对材料二中“欧洲文明,显然已胜过中国文明”和“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的观点一分为二进行评价,该主张积极性是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消极性是忽视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不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总之双方均有可取之处,也存在局限性。14.(2018山东德州期末,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人物观点1848年徐继畲南洋诸岛国,苇航闽粤,五印度近连西藏。汉以后、明以前,皆为弱小番部,朝贡时通。今则胥(全)变为欧罗巴诸国埔头(码头),此古今一大变局。瀛寰志略1872年李鸿章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1888年康有为近者洋人智学之兴,器艺之奇,地利之辟,日新月异。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臣谓变法则治可立待也。上清帝第一书上表为中国近代以来部分“变局”观。围绕“变局”观,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5分)参考答案:示例论题:“变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近代中国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阐述:近代以来,英、法、美、德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侵略扩张。中国依然固守农耕经济,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9世纪40年代,在亚洲原为中国的朝贡国陆续被迫开放,变成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徐继畲的变局观察觉到这一点。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给中国带来更为严重的冲击,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朝贡贸易体制被彻底打破,同时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