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ppt_第1页
课件: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ppt_第2页
课件: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ppt_第3页
课件: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ppt_第4页
课件: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郭明,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概 述,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概 述,按CCMD3,神经症含以下几种类型: 焦虑症 恐惧症 强迫症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伴随于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所出现的各种神经症症状只能诊断为“神经症样综合征”。,概 述:神经症的共性,(一)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二)症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神经症的症状的产生必须是“功能性的”; (三)一般自知力完整,有求治要求 :有无自知力却不能作为判断精神病与神经症的唯一或特别的指标;,概 述:神经症的共性,(四)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起病不与严重的精神创伤有联系,发展也不取决于精神应激的强度; (五)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六)患者病前常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和人格基础 :如有强迫型人格特征者易患强迫症,有A型行为倾向者易患焦虑症等。,概 述,明确神经症性障碍诊断前最为重要的是首先排除下列疾病: 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 心境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概 述,神经症性障碍的治疗原则: (一)药物治疗 (二)心理治疗 (三)联合治疗,恐 惧 症,恐惧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病人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症,恐惧症患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的趋势,病程越长预后越差。 儿童期起病、单一恐惧症预后较好,恐惧对象广泛者预后较差。 女性多于男性。 恐惧症患者所恐惧的对象达数百种之多。通常将其归纳为三大类: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病因及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广场恐惧和特定恐惧症患者有遗传倾向,尤其是女性。 神经生化 心理社会因素,临床表现,1.广场恐惧症:最常见,又称场所恐惧症、旷野恐惧症等 。多起病于25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为对某些特定环境的恐惧,如高处、广场、密闭的环境和拥挤的公共场所等。,临床表现,2.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主要特点是害怕被人注视,回避社交。常见的恐惧对象是异性、严厉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亲等,也可以是熟人,甚至是自己的亲属、配偶。,临床表现,3单一恐惧症:指患者对某一具体的物件、动物等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 最常见的为对某种动物或昆虫的恐惧,单一恐惧症的症状较恒定,多只限于某一特殊对象。常起始于童年,以女性多见。,诊断,1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符合以下各条: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发作时有焦虑和植物神经症状;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2对恐惧情境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的症状。 3排除焦虑症、疑病症和精神分裂症以及正常人的恐惧。,自主神经系统的典型症状,(1)易激惹; (2)难于入睡; (3)集中注意的能力下降; (4)气短、心悸或头晕; (5)出汗过多,脸红或口干; (6)尿频,恶心或腹泻; (7)肌肉疼痛或紧张; (8)运动性不安或颤抖; (9)疲劳或很难松弛。,鉴别诊断,正常人的恐惧: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植物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没有回避就不算病态)等来综合考虑。,治疗,(一)心理治疗: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选方法。基本原则: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恐惧症的心理治疗,系统脱敏训练:从等级层次最低的一个恐惧或焦虑事件开始,让病人生动逼真地想象自己身临等级表上的每一个场合,让其保持这一想象中的场景30秒钟左右。 实地适应训练:类似系统脱敏训练,但无放松过程。 暴露疗法:用病人感到最恐怖的对象做“冲击物”,并要求病人在“冲击物”面前不要退缩,直到不感到恐惧、焦虑。,治疗,(二)药物治疗: SSRI类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 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药物治疗可能疗效欠理想,治疗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焦 虑 症,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 焦虑的症状主要包括三方面: (1)基本内心体验是紧张、不安、害怕的; (2)精神运动性不安; (3)伴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病因与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 :广泛性焦虑患者不明显; 2生化因素 :与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等有关; 3心理因素 :如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对可怕情境的条件反射。,临床表现,(一)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障碍): 患者常在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时,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伴濒死感或失控感以及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一般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1个小时,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 发作期间始终意识清晰。,惊恐障碍,惊恐障碍的特点是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和突然性,反应程度强烈,病人常体会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而终止亦迅速。 60的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而产生回避行为,发展为场所恐惧症。,惊恐障碍,惊恐发作很常见,一年中有超过1/3的人发生过; 惊恐障碍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3%。 女性比男性多23倍。,临床表现,(二)广泛性焦虑症(最常见,又称慢性焦虑症): 1.精神焦虑:精神上持续的过度担心是核心症状(自由浮动性焦虑,预期焦虑); 2.躯体焦虑:运动不安,躯体症状,肌肉紧张;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明显; 4.觉醒度提高:表现为过分的警觉,对外界刺激敏感。,广泛性焦虑,广泛性焦虑为一高共病的疾病; 最常合并抑郁(症); 其次为人格障碍和其他形式的焦虑障碍(如惊恐障碍、社交焦虑、强迫障碍等),诊断,1惊恐障碍: (1)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四项:发作无明显诱因、不可预测;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有强烈的痛苦体验;发作突然,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 (2)病人因难以忍受却无法解脱,因而感到痛苦。 (3)一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或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1个月。 (4)排除:排除器质性障碍。,诊断,2广泛性焦虑: (1)以持续性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以下两项: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和运动性不安。 (2)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却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3)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 (4)排除:排除器质性障碍、药物因素等。,焦虑障碍的鉴别,要诊断惊恐障碍首先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嗜铬细胞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惊恐障碍如继发于抑郁性障碍,则不作出惊恐障碍的诊断。 精神分裂症合并焦虑时,诊断为分裂症。 在其他神经症性障碍中出现焦虑,不诊断焦虑症。,治疗,(一)心理治疗: 1健康教育 :给予患者一些有助于解释或减轻焦虑程度的信息。 2认知治疗 :焦虑症病人对事物的一些歪曲的认知,是造成疾病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3行为治疗 :如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暴露)治疗。,(二)药物治疗: SSRI类抗抑郁药:氟西汀、帕罗西汀 、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三环类抗抑郁药; 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其他,强 迫 症,强迫症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观念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和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有社会功能受损。,强迫症,强迫症多发于青春期,男女患病率相近。 具有强迫性人格特征者易患强迫症。 所谓强迫人格,其突出表现为不安全感、不完善感、不确定感,因而表现为小心多疑,事无巨细均求全求精尽善尽美,且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他们往往严以律己,又苛求别人,做事一丝不苟,难得通融。,病因与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具体研究不多; 2. 脑病理改变:无特异性; 2生化因素:与5HT功能异常有关,但结论并不一致; 3心理因素: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强迫症是一种对特定情境的习惯性反应。强迫行为和强迫性仪式动作被认为是减轻焦虑的手段,由于这种动作仅能暂时的减轻焦虑,从而导致了重复的仪式行为的发生。,临床表现,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可以一种为主,也可为几种症状兼而有之。 (一)强迫观念 1强迫思维 2强迫性穷思竭虑 3强迫怀疑 4. 强迫联想 5. 强迫回忆 6. 强迫意向,临床表现,(二)强迫动作和行为 1强迫检查 2强迫洗涤 3强迫性仪式动作 4强迫询问,诊断,(1)至少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正在中的一项。 (2)病人社会功能受损。 (3)症状至少已持续3个月。 (4)排除其他精神障碍。,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强迫症状,但往往不为强迫症状苦恼,无主动克制或摆脱的愿望,无治疗要求,且症状内容多荒谬离奇,对症状无自知力。当然,最主要的特点是分裂症患者还具有精神分裂症的阴性或阳性症状。 恐惧症和焦虑症:恐惧症、焦虑症和强迫症均有焦虑表现,确定原发症状是鉴别的关键。,2019/4/22,39,可编辑,治疗,强迫症治疗较困难,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有时产生良好的效果。心理治疗常用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或精神分析治疗。心理治疗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治疗 1、行为治疗:适应于各种强迫动作和强迫性仪式行为,如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和反应预防。,心理治疗,2、认知领悟疗法:治疗要点和步骤有两个: 从讨论症状的幼稚性入手,向病人指出他的症状核心是恐惧情绪,是幼年留下的, 许多强迫症病人认为他们所怕的事物“万一”可能出现,所以,为了绝对安全,重复动作也是必要的。这一特点是病人幼稚思考方式的体现,让病人认识到它的本质。,(二)药物治疗 1、氯丙咪嗪 ; 2、SSRI类抗抑郁药,如赛乐特、左洛复等; 3、苯二氮卓类,如氯硝西泮(氯硝安定) 。,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接受医师关于其症状无躯体病变基础的再三保证。 患者躯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他们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疑病障碍、躯体形式的自主功能紊乱、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等多种形式。 此类患者最初多就诊于内外各科。 本病女性多见,起病年龄多在30岁以前。,病因与发病机制,1、遗传; 2、个性特征:这类患者多具有敏感多疑、固执、对健康过度关心的神经质个性特征。 3、心理社会因素; 4、神经生理。,临床表现,(一)躯体化障碍(Briquet综合征) 表现为持续至少2年的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女性多见。 疼痛和皮肤异常感 胃肠道症状 泌尿生殖系统 呼吸、循环系统 伴有抑郁、焦虑,临床表现,(二)疑病症 主要临床表现是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其关注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对身体畸形的疑虑或先占观念(又称躯体变形障碍)也属于本症。患者的疑病观念从未达到荒谬、妄想的程度,患者大多知道自己患病的证据不充分,因而希望通过反复的检查以明确诊断。,鉴别诊断,躯体化障碍和疑病症的区别: 女性较多见; 症状多变、表现多样; 病人的注意主要指向症状,并非疾病的预后; 对医生要求消除症状,并非明确诊断。,诊断,凡病人以一种或多种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要表现,而医学检查却不能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就要考虑到躯体形式障碍的可能。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躯体化障碍要求至少2年、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和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要求至少半年以上,疑病症至少3个月)。,治疗,(一)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医患关系; 2重视早期的医学评估; 3尽早引入心理社会因素致病的话题; 4适当控制病人的要求和处理措施; 5给予适当的解释、保证。,(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十分必要。可用苯二氮卓类、三环抗类抑郁剂、SSRI以及对症处理的镇痛药、镇静药等。用药时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应向病人说明可能的副作用及起效的时间以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三)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之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解除或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估。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疗有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等,森田疗法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是指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常伴有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波动。病前多有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大量的研究表明,各种不同人群中,以脑力劳动者患病率最高。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工作、学习任务过重,工作要求严格,注意力要求高度集中的人群,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更易于导致神经衰弱的产生。 生活事件引起的长期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也是导致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主要分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特点是主诉用脑后倍感疲倦,常伴有职业成就或应付日常事务效率一定程度的下降。 另一类型特点是在轻微的体力劳动后即感虚弱和极为疲乏,伴以肌肉疼痛和不能放松。,临床表现,1精神易兴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联想与回忆增多,思维内容杂乱无意义,(思维联想多效率却低)使人感到苦恼;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感觉阈值降低,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反应敏感,情绪易激惹,夜间也较为明显。,临床表现,2.易疲乏是神经衰弱病人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脑力和体力的虚弱和疲乏。 疲乏的特点: 休息后疲劳不能缓解; 疲劳不伴有欲望与动机的减退。,临床表现,3.伴有头昏、紧张性头痛、不安定感以及睡眠障碍。 4.自主神经症状和情绪症状:主要为烦恼,易激惹与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在神经衰弱的病人中一般程度较轻,不持久,不突出,有些患者可以完全没有抑郁情绪。,诊断,1、以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和体力易疲劳,经休息和娱乐不能恢复为特征,至少有以下2项:情感症状,如烦恼、紧张、易激惹等,可有焦虑、抑郁情绪,但不占主导;精神易兴奋症状,如回忆、联想增多,注意不集中,对声光刺激敏感等;肌肉紧张性疼痛,如头痛、腰背痛等;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节律紊乱、睡眠感觉缺失、睡醒后无清新感等;其它心理生理症状,如头昏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及月经不调等。,诊断,2病人感到痛苦或影响社会功能而主动求医。 3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4排除其它类型神经症、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因各种躯体疾病伴发的神经衰弱症状,则只能诊断为神经衰弱综合征。,鉴别诊断,焦虑症的紧张性头痛与失眠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鉴别要点是:神经衰弱最基本的特征是脑力活动减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易兴奋又易疲劳,情绪症状多为烦恼与紧张,焦虑症状少见或程度很轻;而焦虑症突出的是焦虑体验。,治疗,(一)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 放松疗法; 森田疗法。 (二)药物治疗:主要为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无特效药物。 (三)其他:体育锻炼,工娱疗法,旅游疗养,调整不合理的学习、工作方式等也不失为一种摆脱烦恼处境、改善紧张状态,缓解精神压力的一些好方法。,分离性障碍,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歇斯底里,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 临床主要表现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症状)和癔症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症状)两大类症状,但均无器质性病变的依据。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分离性障碍,疾病的共同特点是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以及身体运动控制四个方面的正常整合。 患病者多为女性,男性少见。 文化落后、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封闭的地区患病率较高。 预后尚好。,病因,1遗传:结论未肯定; 2心理社会因素:一般认为,心理社会因素是癔症的主要病因。 具有情感反应强烈、易于接受暗示、表情夸张做作、喜欢寻求别人注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性人格特征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容易产生癔症。,临床表现 1,(一)分离(转换)性障碍 : 1分离性遗忘 2分离性漫游 3分离性木僵 4出神与附体,临床表现 2,(一)分离(转换)性障碍 : 5分离性运动和感觉障碍: 分离性运动障碍 分离性抽搐:注意与癫痫鉴别 分离性感觉障碍,肢体瘫痪 肢体震颤、抽动、肌阵挛 起立不能、步行不能,感觉缺失 感觉过敏 感觉异常 视觉障碍 听觉障碍,临床表现,(二)特殊表现形式 : 1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存在二种或更多种完全不同的身份状态,各种身份完全独立、交替出现,互无联系。 2Ganser氏综合征 3. 情感爆发 4. 集体性癔症,或称为癔症的流行性发作。多发生在共同生活、经历和观念基本相似的人群中。起初为一人发病,周围目睹者受到感应,在暗示和自我暗示下相继出现类似症状,短时内爆发流行。,诊断,1.(1)具有分离(转换)症状表现。 (2)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 (3)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相关。 2社会功能受损。 3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关系,病程多反复迁延。 4排除器质性病变、其它精神病、诈病。,鉴别诊断,1癫痫大发作:癔症性的痉挛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