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提纲.doc_第1页
学校管理心理学提纲.doc_第2页
学校管理心理学提纲.doc_第3页
学校管理心理学提纲.doc_第4页
学校管理心理学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管理心理学面授提纲第一讲(第一章第三章)第一章 绪论一、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在管理科学与心理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为学校管理心理学提供了管理理论基础;心理科学的发展为学校管理心理学提供了心理原则与依据;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为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见识的实践基础。二、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学校领导者为事先预定目标、实施管理职能时与被领导者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它包含团体与组织心理、领导心理、教职员工的个体心理、学生心理等。三、学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研究与揭示成员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研究与揭示团体、组织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四、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应用学科、边缘学科,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学校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学(管理概论)和学校管理学、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有: 管理、学校管理、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理论第二章 个性心理与管理 一、心理学中的个性是指个体的基本精神面貌,即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差异主要是指人们稳定的心理特征的差异,即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二、气质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人的各种活动中的心理活动上。因此,气质不会单独存在,而是体现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气质无好坏之分,具有中性的特点;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成就大小;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组成团体,可以产生互补作用;气质是人最稳定的心理特征,但并不是不可以改变和控制的。 三、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人们在性格上的差异是通过性格特征和性格类型表现出来的,性格具有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性格类型可分为机能类型、内外倾向型、独立型与顺从型、优越型与自卑型等。性格是人个性特征的核心成分,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 四、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的差异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能力是人最主要的个性特征,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实际价值,是管理者在实践中量才为用的根本依据。管理者在管理中既要注意教师已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更要注意挖掘、发展教师潜在的能力。第三章 教师积极性的激发 一、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的源泉。动机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目标使需要这一潜在的行为推动力变成动机这一现实的推动力。所谓积极性就是人的动力的动力状态。 二、激励就是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内容型(需要)激励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成就激励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有强化理论。有分析地借鉴上述理论并联系实际进行应用,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四、激励的方式主要有目标激励、奖惩强化激励、竞争和评比激励。 五、挫折食人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感不能克服的障碍时,所产生的沮丧、失意、焦虑、紧张或愤懑的心理状态。遭受挫折后会产生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了解遭受挫折后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及对挫折的管理,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管理心理学面授提纲第二讲(第四章第六章)第四章 教师心理与管理一、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力量,好学校的特点就是有好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好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出来的。个体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只是、经验、能力和个性品质上不断适应教师角色的过程就是教师职业社会化的过程。教师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师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教师成长经历的几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教师成长的内部心理机制是反思与更新,外部条件是学校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学校管理者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化水平。二、态度影响人的行为,因此,管理者要高度关注教师的工作态度,尽量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减少或避免教师产生不满意,同时,要知人善任,使教育工作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教师的满意度。为了使教师更加符合教育工作的要求,学校管理者经常要做改变教师态度的工作,因此,掌握教师态度改变的理论和技术将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要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先要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有证据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这与教师的角色有关。过度的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学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五章 学校中的群体心理 一、管理经常是通过群体活动来实现的。学校管理者要考虑对领导班子、教师和学生三个群体的管理。为了进行科学的管理,管理者必须了解群体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二、群体是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可见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群体具有生产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群体的价值和力量在于其成员思想和行为上的移植性,而这种一致性取决于群体规范的特殊性和标准化的程度。群体规范具有维持群体、评价和导向成员思想和行为以及限制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功能。在群体中,与正式规范同时存在的还有非正式规范。当非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一致时,人们往往按照非正式规范行为。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表现为服从和从众。群体规范通过内化外化的机制影响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是管理上通过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群体规范培养师生好思想、好品德的心理依据。 三、在任何正式群体中都存在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工作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可能有积极作用,也可能有消极作用。管理者应善于利用和引导,使其对正式群体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四、群体中的个体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刺激。个体对这个刺激必然要做出反应,于是表现出与个人独处时不同的行为方式。群体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责任分散、去个性化、决策的极端化等方面,管理者应善于建设性地利用这些规律,发挥群体心理的优势而克服群体情境可能带来的局限性,从而提高管理效能。 五、建立有效的工作群体时管理者的共同追求,成员认同群体目标、有较强的工作动机、良好的精神状态;群体中有良好的意见沟通、有适当的授权和较高的生产性是有效工作群体的特征。领导者的影响力和工作效率、群体目标完成的情况、群体在组织中的地位、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健康的舆论是影响工作群体有效性的因素。群体凝聚力和士气是影响群体工作效率的因素,但它们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第六章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对人的知觉是人际交往的开端,而且贯穿于始终。人们经过对人的外表、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有关信息的加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人们都希望能够准确地知觉他人,然而,在对人的知觉中却存在着若干效应,这些效应导致偏见。了解各种知觉效应,并加以建设性地利用,即克服其消极影响,利用其积极影响,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的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建立的惟一基础是实现教育目标,这是师生关系区别于其他任何关系的根本特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师生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自我意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师生关系对教师工作的有效性和身心健康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事先教育改革的关键。 三、合作和竞争是人际互相作用的两种主要形式。在不同的目标结构中个体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合作和竞争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同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活动和教学时,应在适度才去竞争的同事,提倡合作学习。而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则应善于灵活地进行竞争和合作,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校管理心理学面授提纲第三讲(第七章第九章)第七章 学生心理与管理一、学生年龄特征是指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龄地心理特点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二、心理健康是指人具有良好的持续稳定地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及其对自己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良好的适应状态是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中小学生地心理健康标准,根据其表现可描述为: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情绪乐观稳定,心境轻松、愉快;意志坚强,有一定的挫折耐受力;人格完整,与学生角色相称;有自知之明,能严格要求自己,并接受自己。能与同学、老师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互助、热爱集体;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三、班级群体是指将学生按年龄、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班级群体的基本特征是:成员身心发展水平的一致性、组织的稳定性、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班主任的权威性。班级群体的功能有:教学功能、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达到集体水平的班级群体称为班级体。其特点是:有明确的集体目标,且集体目标具有社会意义;有在集体目标指导下的凝聚力;有交往中的集体主义原则和同志关系;有保卫集体利益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班级体的形成要经过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和形成期四个阶段。第八章 学校领导心理 一、学校领导是通过学校组织机构、指引和影响教育、教学和行政职能等专业人员的活动,明示学校的方向,才去适当的途径和措施,提高办学效能达到教育目的的行为活动。其含义可以从人格品质、团体历程、自我实现、能动操作、社会人际关系等不同观点加以理解。其主要角色意识是:法人代表、组织决策、学校利益维护、人际协调、信息沟通、把握办学方向、教育专家、教师的知音与学生的良师益友等。其主要功能有:组织功能,激励功能。 二、权力是人们认定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指挥、影响、控制与服从的能力。其基本特征是:权力与职位的统一性;权力与威信的关联性、差异性;权力的强制性和自愿性;权力的有限性与规定性;权力观的社会性和时代性等。其仲来可分为神授权力、世袭权力、法理权力三大类。学校领导者应享有办学、决策、认识、经费与财物、行政管理与指挥等自主权。 三、学校领导者得影响力分为权力性与非权力性两大类。提高学校领导者的影响力应从正确使用好权力性影响力、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组织气氛、遵循领导法则等方面入手。 四、学校领导行为的研究主要有:密执安大学的领导研究、四分图模型、管理方格模型等;学校领导行为的权变(或情境)因素主要有:领导者、下属、群体、组织及外部环境等特点;权变理论主要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费德勒模式、道路目标理论等。 五、学校领导的原理有: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与权变原理、效能原理;主要原则有目标导向、整体性与整分合、心理投入与参与、心理动力、心理平衡、信息沟通与反馈、弹性、有效性与经济性等原则。 六、学校领导者的个人素质特征主要含政治思想素质、能力与知识素养、个性素质等;学校领导个人作风研究主要有:勒温的“专制、民主、放任”领导作风研究,利克特的极端专制、仁慈专制、民主协商、民主参与四种类型等。 七、学校领导者个人考核测评的作用是:识别、激励、自我实现与成长、奖励与晋升等;考核的基本内容是:品德标准、才能标准、勤奋标准、业绩标准等;考核与评价的方法有:校长测评法(或测评量表法)、校长情境模拟测评发、直观定量鉴别法等。 八、学校领导集体的心理结构含知识与专业、智能、个性、年龄等结构;学校领导集体不团结的心理原因有: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因素;不团结的现象可从时间的变化、心理品质、言行方式等进行分类;领导集体的协调方法有:心理认同、心理相容与个性互补、情感和谐、心理置换、行动一致、校长的作用等。第九章 学校组织心理一、从静态的角度理解,组织是在统一管理下,具有共同目标,并为达到这些目标相互合作、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一组群体。从动态角度理解,组织可以定义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通过各部门的劳动和职务的分工合作和不同等级的权力与责任的制度化,有计划地协调衣裙人的活动。对于学校应该成为一种科层化的组织还是松散组织,目前尚有争论,但它应该发展成一种学习型组织并增进有效性,对这一点大家比较公认。二、校园组织文化是学校群体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群体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其核心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是校风。校园组织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很多方法可以增进学校组织的管理文化。三、变革(或变化)被分成两类。计划中的变革是指由目标只想组织变更的细致决策产生的组织改变。这些变化多数来自管理者的希望,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未来计划的变革则是指未预测到的强加在组织上的变化。变革可能有不同的开始信号,并可以有三步或五步模式。如何克服变革中的心理阻力,是做好变革的关键。学校组织开发是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