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_第1页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_第2页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_第3页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_第4页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语法实词的活用,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各词类的语法功能相对固定。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注意:活用与兼类区别:临时/经常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第三章 语法实词的活用,例如(1)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2)公赐之食,食舍肉。 前“食”为名词,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如:“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例如: (1)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蔺列传) (2)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西”本为方位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意思是向西推进。 2.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1)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百姓),臣诸侯,非并不可。(战国策苏秦) “子”、“臣”均为名词用作使动,使成为子女,使成为臣子。 (2)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肉”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肉。,(一)名词活用,特点: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3.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 (1)孟尝君客我。“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 (2)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特点: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一)名词活用,4.名词的为动用法。例如: (1)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客”作客,冯谖作孟尝君的客人。 5.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处所、时间、行为的工具或依据、表示对人的态度,也用来表示比喻等。翻译时可根据情况加上介词(见p144-147),(二)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梁惠王上) (2)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如果出现在叙述句中充当谓语(且带宾语),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项羽本纪)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二)形容词活用,(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庖厨远(离得远远的)”。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苏秦连横) 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三)动词活用,使动用法: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都有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一般是作使动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武曰:“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汉书苏武传),(三)动词活用,动词活用作名词。例如: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指出产的东西;“入”指收入的钱财。,(四)数词活用,数词活用作动词。例如: (1)法後王,统礼仪,一制度。一:统一。 (2)诸侯不二。二:产生二心。 有些数词活用後,不再包含数量意思。例如: (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活用的条件,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条件 1、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动宾)、陈述关系(主谓)、或补充关系(动补)。例如: (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王”、“天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王天下”为动宾关系,意思是做天下的王(统治天下)。,活用的条件,(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胜”、“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意思是陈胜为王。 (3)沛公欲王关中。“王”、“关中”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关中为表示地点的补语,构成动补关系,意思是在关中称王2、 形容词用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关系,则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动宾)。例如:,活用的条件,(1)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众贤”为形容词“众”后面带上了名词“贤”,两者不是修饰关系,所以这里的形容词“众”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使贤人增多。 3、 名词、形容词处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后面这类词一般只修饰动词)。例如: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本是名词,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可知已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游水。,活用的条件,(2)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农”本是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可知已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从事农业生产。 (3)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形容词“高”出现在代词“所”的后面,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以为高”(尊崇)。 4、 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前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不受名词或形容词修饰)。例如:,活用的条件,(1)既来之,则安之。“安”本是形容词,在句中出现在代词“之”的前面,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这里是“使安”的意思。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和面目见之?“王” 本是名词,位于代词“我”的前面,活用为动词“使为王”的意思。 5、 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例如:,活用的条件,(1)浴乎沂,风乎舞雩。“风”为名词,在句中带上了介词结构的补语,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吹风、乘凉”。 6、 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1)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王”、“霸”本为名词,句中用连词“而”连接,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称霸”(做盟主)。,练习,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左传) 2.管仲,世所谓贤臣,而孔子小之。(史记) 3.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