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四部分二产毒药用昆虫.ppt_第1页
课件:第四部分二产毒药用昆虫.ppt_第2页
课件:第四部分二产毒药用昆虫.ppt_第3页
课件:第四部分二产毒药用昆虫.ppt_第4页
课件:第四部分二产毒药用昆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 (二) 产毒药用昆虫,产毒药用昆虫的应用历史和现状,昆虫毒素在医药上的应用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中已经有记载。目前已知的产毒药用昆虫有700余种,毒素60余种,其中研究和应用较广的有蜂毒素、斑蝥毒素、青腰毒素等。, 斑蝥,分类地位和种类:斑蝥是鞘翅目Coleoptera ,芫菁科 Meloidae昆虫的统称,目前世界已知119属、2300余种,我国目前已知15属、130余种。 食性:成虫以豆科植物及杂草为食,幼虫取食蝗虫卵或寄生于蜂巢。 作用:斑蝥可治疗癌症。 斑蝥对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并能生发,为生发药水之主要成份,用以治疗头癣、秃发有较好效果。,斑蝥素:斑蝥成虫和幼虫体内均含有剧毒的斑蝥素。遇到惊吓时从足的关节处泌出。 斑蝥素亦称斑蝥酸酐,能侵蚀皮肤,在医药上有消肿破瘀、解毒、消炎、利尿、抗癌、通经、杀虫等功效,主治症瘕、恶疮、闭经、疥癣、原发性肝癌、贲门癌、食道癌、消化道肿瘤等症。198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明确规定斑蝥素含量不低于0.35%的芫菁种类方可入药,目前已经知道斑蝥素含量超过此项规定的种类达十余种。斑蝥素最主要的药理作用是抗癌作用,斑蝥素的类似物去甲斑蝥素、斑蝥酸钠及羟基斑蝥胺等均具有抗癌治癌作用。,1.入药斑蝥主要种类,主要的药用种类为斑芫菁属Mylabris、豆芫菁属Epicauta、短翅芫菁属Meloe、绿芫菁属Lytta的种类。 主要种类有大斑芫菁、眼斑芫菁、曲斑芫菁、锯角豆芫菁、红头豆芫菁、小翅豆芫菁、绿芫菁、地胆等。, 眼斑芫菁(斑蝥)Mylabris cichorri L. 别名 黄黑小斑蝥、黄斑芫菁、眼斑蝥。 分布 河北、北京、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次年春季陆续孵化为幼虫,幼虫捕食性,成虫喜食大豆、番茄、花生、棉花、苹果等的叶片、芽、花。, 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别名 南方大斑蝥、黄黑大芫菁、斑蝥龙尾、大斑蝥、花罗虫、龙苗、放屁虫。 分布 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78月成虫羽化并取食豆科植物,羽化后310d,交尾后一星期左右产卵,8月下旬至9月卵孵化。幼虫在土中取食蝗虫卵,共5龄。成虫多群集取食。蝗虫分布密度较大的地方,如有蝗虫36头/m2,必然有斑蝥分布;此外豆科植物多的地方,斑蝥也多。一头斑蝥的后代,可取食1234块蝗卵,相当4801360头蝗虫。, 豆芫菁Epicauta gorhami Marseul 别名 葛上亭长、锯角豆芫菁、豆白条芫菁、鸡冠虫、豆斑蝥。 分布 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生活习性 在山东1年发生1代,江南2代,以5龄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春季继续发育至6龄后化蛹。第2代越冬代成虫于56月间发生,集中取食早播大豆及蔬菜。第1代成虫于8月中旬至9月发生,常在茄子等蔬菜上取食。成虫有在枝叶上群集取食的习性,受惊时迅速散开或坠落地下,并能从腿节末端分泌含有斑蝥素的黄色液体。成虫羽化后45d即行交配产卵。卵产于地下穴中,每穴产卵70-80粒,呈菊花状排列,每雌可产卵400-500粒。幼虫以蝗虫卵为食,每头幼虫需食蝗虫卵45104粒。如有多头初龄幼虫群集于同一卵块,可引起互残。如无蝗卵,饥饿10d左右即死亡。5-6龄不取食,末龄虫在土中化蛹。,2.斑蝥的人工饲养,斑蝥属于复变态昆虫。 幼虫为肉食性,寄居于宿主的卵袋(块)、蛹壳、蜂类巢穴中,有互相残杀习性。一个寄主室中,一般仅能容留一个幼虫生存,以满足其幼虫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虫多为植食性,对某些植物有一定偏好。 因此斑蝥的人工养殖仍然是利用天然饲料进行饲养。在饲养过程中可以与蝗虫的养殖配合起来。,饲养方法,(1)池养 筑一水泥养虫池,种植斑蝥喜食植物,网罩下饲养蝗虫,使其产卵于池内土中,再向池中放养斑蝥成虫(雌雄各半),也使其产卵于地下,斑蝥幼虫孵出后自动找到蝗虫卵而定居。南方大斑蝥的饲养密度以1000对/m31200对/m3最为适宜。等成虫羽化出土后,及时收集。 (2)瓶养 在野外大量采集蝗虫卵块,储存在5以下的冰箱中备用。在斑蝥幼虫孵化盛期,将蝗虫卵块置于广口瓶中,底铺58cm细土,保持自然含水量(16%20%),每瓶置12块蝗虫卵块,顶端微露出土,以便幼虫寻找。接入12头斑蝥初孵幼虫,以扎孔塑料封口保湿,自然室温饲养,及时检查未被寄生卵块。,采集加工,待饲养成虫羽化即可采收,或在夏季清晨有露水斑蝥不能起飞时捕捉野生斑蝥。 捕捉时带手套和口罩,以免斑蝥分泌液刺激皮肤,引起炎症;日出后可用捕虫网捕捉。 将捕得的斑蝥快速烫死(温度不能超过40,防止药物有效成分的挥发),捞出晾干或烘干。或采用速冻法处死,晾干备用。加工处理后的干燥全虫,要密封保存,严防受潮湿而发霉变质,并防虫蛀。,3.斑蝥的药理作用,斑蝥体内含有的斑蝥素,是一种倍半萜类油状剧毒物质,是斑蝥体 内的防卫性物质。 性味 味辛,性热,有剧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 功效 攻毒、逐瘀、利尿、触肌疗癣、抗癌。 主治 恶疮、顽癣、神经性皮炎、癌瘤、口眼歪斜、狂犬咬伤、疟疾等。 主要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斑蝥提取特在体处能抑制人食管 癌、贲门癌、胃癌 、肺癌及脾肉瘤细胞的代谢。2、抗病毒作用。3、 抗炎、抗真菌作用。4、升高白细胞作用。5、能对抗四氯化碳所致肝 损伤和GPT的升高。6、免疫抑制作用,7、促雄性激素作用。8、发泡 作用。 斑蝥素的类似物去甲斑蝥素、斑蝥酸钠及羟基斑蝥胺等均具有抗癌 治癌作用。,去甲基斑蝥素 是根据斑蝥素的化学结构,去除1,2位甲基人工合成而得, 是我国首先合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及胃癌等,其特点能明显减轻斑蝥素强烈的泌尿系统刺激性,保持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和独特的升高白细胞作用,它同时具有保护肝细胞、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复方去甲斑蝥素 是由斑蝥、人参等组成,既有直接杀伤肿瘤作用,又有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改善循环的作用。血液循环的改善能使肿瘤的乏氧成份减少,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同时有利于正常组织在放射损伤后的恢复,起到放射保护作用。,4.斑蝥的服用方法,以斑蝥属的各种的干燥全成虫入药。用量0.030.06g,入丸散剂。外用适量,不宜多用。市场上已有胶囊制品复方斑蝥胶囊。 斑蝥属剧毒药,微克量的斑蝥素就可使黏膜起水泡,斑蝥素主要影响人、畜的胃肠、尿殖道、心脏和血管。在野外捕促时应带手套、口罩,因为斑蝥在受到人们侵袭时,成虫腿关节部能分泌出黄色毒液,这种毒液,人或动物的皮肤接触上,则会起水泡、灼痛。 斑蝥毒性大,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内服可致消化道粘膜损伤,故内服或外用均须慎用,以免中毒。,斑蝥素中毒剂量及解毒方法: 如果滥用、超量应用、与酒蒜同用、生用(或泡制不当)、外用面积过大、蓄积、肝肾功能不全、冲服会引起中毒,斑蝥中毒剂量为0.6g,致死剂量为1.5g。斑蝥素0.14g能诱发皮肤起泡,10mg可产生严重中毒或致死。 绿豆汤、豆浆、甘草、绿茶或清宁丸可解毒。用斑蝥制剂时服浓绿茶,并多饮开水。因不慎中毒时,忌用油类,以减少斑蝥素吸收。排尿有刺痛感,可加车前、黑豆、木通、泻、猪苓等。,5.斑蝥素的提取,取自然风干的成虫粉碎后用盐酸水溶液溶解,回流加热后用氯仿萃取,重结晶后即可得纯度大于99.5的斑蝥素纯品。 另:拟天牛科中的部分种类如沃黄拟天牛,蜡蝉科中的部分种类如斑衣蜡蝉均能产生斑蝥素。,6.问题与展望,存在的问题 斑蝥素生物合成位点及参与合成的蛋白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斑蝥素对人、畜的毒害防治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案; 药理学研究不深,直接影响医药开发; 斑蝥素的杀虫机理及其作用位点目前仍不清楚; 人工合成仍不能产业化。 人工养殖困难,斑蝥资源短缺。,展望 对昆虫毒素及其他节肢动物毒素的研究大多是从医学的角度去研究,从害虫防治的角度研究相对较少,昆虫毒素已经被发现其具有杀虫活性,且作用机理复杂多样,在杀虫剂开发和毒理机制研究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作为先导化合物,在杀虫剂合成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蚁狮,蚁狮是蚁蛉的幼虫,属脉翅目Neuroptera蚁蛉科Myrmeleonidae, 世界已知1300多种,我国已知70多种。成虫和幼虫都捕食蚂蚁等小昆虫或其它小动物。 中国药用动物志称其有”平肝熄风,解热镇痉,祛瘀散结,拔毒消肿,通变泻下”等功能,”主治小儿高热惊厥,癫痫,中风,跌打损伤,便秘腹泻,小儿消化不良等,外用治痈疮肿毒,骨髓炎,中耳炎等,服用量每次0.51g,外用适量”。 蚁狮治疗秘尿系统结石,胆结石,高血压,有极高疗效; 广西某医院以蚁狮为主药,治疗脉管炎治愈率达87%; 此外,蚁狮还有抗炎消肿作用,广西某医院也以此为主药治疗骨髓炎,疗效达90%以上。 把蚁狮烤干,研成粉末,可治刀伤。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并进行合理的利用,不要过度采集。,1. 主要种类, 蚁蛉Myrmeleon formicarius Linnaeus 别名 咬蜻蛉、蚁狮、沙牛虫、地沙虫、沙钻虫、地牯牛、沙鸡、倒退虫、倒行狗子、缩缩、砂猴、砂王八。 分布 广东、台湾。 生活习性 23年完成1代。幼虫以倒退方式向前走动,会做漏斗形的陷井来捕捉昆虫。生活于没有风雨侵袭的极松的沙土中。幼虫在沙井内等待,捕捉昆虫,如蚂蚁作为食料。它能用上颚把沙挖起,井口的主径及深度不一,与蚁狮的大小成正比,一般深度在814mm之间,直径1323mm之间。取食时,用上颚刺入蚂蚁身体吸取体液,吸尽后把尸体抛出。幼虫老熟后在土中吐丝粘缀沙土,结圆球形茧化蛹。蛹期23个星期。成虫白天停在树林、草丛中,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捕食鳞翅目、鞘翅目等幼虫产卵在干燥的沙土上。, 中华东蚁蛉Euroleon sinicus (Navas) 别名 地牯牛、倒退虫、蚁狮、沙牛。 分布 四川、河北、山西、湖北、陕西。 以干燥或新鲜幼虫入药。 全虫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类、色素等。每只雄虫分泌橙花醇0.5g。雌虫分泌橙花醇氧化物0.05g。,2. 人工繁殖,(1)幼虫的饲养 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不宜过大。2龄幼虫每头约占沙表面积30cm2,3龄幼虫为40cm2,因各虫种而异。 饲养用具:培养盘和饲养杯。用培养盘饲养时,内铺厚约2cm的干沙,将幼虫分散逐头移入。因集体饲养因幼虫的相互干扰或迁移,难免造成损失,因此宜采用单头饲养。饲养工具采用直径约7cm、深约8cm的小瓷杯或塑料杯,内盛干沙,每杯只养1头蚁狮。,饲喂:蚁狮在1龄时由于个体太小,只宜饲喂小型蚂蚁或白蚁,以保证其成活。2龄以后可饲以多种仓库害虫,如米蛾成虫、绿豆象成虫等,这些虫来源易得,且蚁狮容易捕食。在饲喂前可将饲料置于10以下冷冻一段时间,以抑制饲料昆虫的活动能力,便于蚁狮捕食。每次饲食后都应于次日将蚁狮抛弃的猎物遗骸取出,以防下次饲食时与活猎物混淆,干扰蚁狮取食。 光照与温度:幼虫饲养时应注意饲养室有足够的光照,或者人为控制光照在1416h,室温在2530左右。 化蛹:当3龄幼虫接近化蛹时即停止取食,并到处爬动寻找化蛹场所。饲养杯内的幼虫就地结茧化蛹。,(2)成虫的饲养 羽化:在化蛹杯内插1条小树枝,以便初羽化成虫依附和展翅。杯口用纱网封住,或将杯放入纱笼内等待成虫羽化。 饲喂:成虫羽化后需要补充营养,一般需饲养一周以上。将饲料昆虫放入羽化笼内任由成虫取食。羽化饲养笼不宜过小或过大,大约40cm40cm60cm,每笼约放养10头成虫。 产卵:将补充营养后的成虫放入特大交尾产卵笼中,笼内放置产卵沙盘,并且防雨水,同时放置一些植物,以便成虫攀附。卵期约1012d,孵化幼虫立即做很小的陷阱,此时即可移往培养杯内,或在沙盘中先喂1次小蚂蚁再移。在实验时采用半合成人工饲料,亦能正常取食和交尾产卵。 采收加工:全年可捕捉,多在夏、秋季蚁蛉栖息处铲沙筛取,捕捉后用文火微炒至虫体膨胀。,3. 蚁狮的药理作用,性味:味咸、辛,性温,有小毒。入肝、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通淋、消肿拔毒、止疟、抗血凝。 主治:脉管炎、骨髓炎、高血压,疟疾、肾及输尿管结石、小便不通、疔疮、瘰疬、抑制血栓形成等。 药理作用:蚁狮的提取物具有明显缓解血栓形成的作用,抑制率达52.5%。此外还能显著延长凝血和出血时间,并具有收缩外周血管和舒张心房肌效应,提示有可能开发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4. 服用方法,每次0.51g,作热剂或煎剂服,忌食热物,外用适量。 (1)治疟疾 配方一 地牯牛11个,兑酒吞服,在发疟前半小时服1次,慢性疟疾需服1个星期。 配方二 地牯牛7个,炒香研末,以温开水吞服。主治小儿疟疾。 配方三 地牯牛3g,青蒿9g,柴胡9g,常山9g,草果6g,水煎服,日1剂。 (2)治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地牯牛50只,烘干研末(随症加减),赤小豆30g,桃仁4.5g,泽泻15g,煎水服。 (3)治骨髓炎 地牯牛10只,麝香3g(也可用冰片3g代),共研细末,放风湿药膏上贴患部,34d换药一次。,(4)治痈疮 地牯牛5只焙干研末,用茶油调敷患部,每天换药一次。 (5)治小便不通 地牯牛40只,硼砂8g,宜用急流之水煎,空腹服用。或地牯牛49只,捣烂,滚开水冲服。 (6)治胃癌 倒退虫3000个,僵蚕60g,山甲珠24g,蜈蚣24g,黄药子60g,没药、乳香、雄鼠粪、马前子各24g,苦栋子24g,硇砂15g。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4丸(约0.51g),日服2次。解毒抑癌。主治胃癌,也可治乳腺癌、子宫癌。, 蜂毒,蜂毒(Melittin)是蜜蜂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毒液,贮存在工蜂毒囊中,蜇刺时从蜇针排出。初生的工蜂毒液很少,随日龄增长毒液逐渐增加,到15日龄,一只工蜂毒量为0.3mg。 蜂毒能调节神经系统紧张度,使脑皮层活动正常化,调整物质代谢,促进神经本身的修复。具有抗凝血作用和溶血作用,防治血栓。能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心血管衰弱;改善机体微循环。抗炎镇痛,抗辐射。具有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皆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1996年初,“神针牌”蜂毒注射液正式生产。目前已有100余万支产品投放市场。,1. 蜂毒理化特性,淡黄色透明液体,味苦,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pH为4.55.5,相对密度1.1313。 蜂毒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常温下毒液很快挥发、干燥成骨胶状块质,精制蜂毒在解剖镜下呈黄白色不规则透明晶体。 精制冻干粉呈白色或淡黄色,在4的低温条件下,活性稳定,可保存数年活性不变,高温会严重破坏蜂毒中的有效组分。,2. 蜂毒成分及中毒反应,成分:蜂毒是由多肽、酶类及生物胺和其他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中毒反应:蜂毒干粉对人体的鼻粘膜、眼角膜和口腔粘膜有极强的刺激作用。有少数人对蜂蜇过敏,蜇后头痛,呕吐,腹泻,全身不适,起荨麻疹。受蜇部位肿胀、充血、皮肤温度升高26,有烧灼感。因受蜂蜇可获得免疫性,养蜂者的血液中具有抗体,可抑制过敏。通常一般人同时受200只以上蜂蜇即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可使心血管系统紊乱,面色发青,呼吸困难,脉搏加速,呼吸麻痹,甚至引起死亡;但对蜂毒免疫者,可同时经受300只蜂蜇而无明显反应。一般认为500l000只蜜蜂蜇刺是人体致死量。,3. 蜂毒的药理作用,性味:性平,味酸、苦,有毒。 功效:镇痛、消炎、祛风湿、抗凝血、抗辐射、抗肿瘤、降血脂。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神经痛、脑血栓、腰肌酸痛、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荨麻疹、支气管喘息等。,4. 蜂毒用法,有活蜂螫刺法、蜂毒针剂皮下注射法。应用部位有痛点、穴位及四肢轮换注射等几种。 注意:用前须做过敏试验,在前臂注射蜂毒注射液0.20.5ml,20分钟后检查,若注射部红肿,直径在10mm以上,并伴有全身反应,如皮疹、头昏、呕吐、全身不适、疲乏无力等为过敏,不能用蜂毒治疗。,5. 蜂毒采集,化学制品刺激使之排毒(原始的蜂毒采集方法) 在一广口瓶内装溶剂(蒸馏水或中性植物油),上加一张动物薄膜,使膜与液体接触,将蜂放入,使蜂向膜螫刺,毒液便溶入溶剂中。或将蜂巢中的蜂抖落在玻璃缸中,每次取20005000只蜂,用医用棉花浸乙醚放入玻璃缸中,蜜蜂受乙醚麻醉时便排放蜂毒,用注射用水200300ml倒入缸中,轻轻摇动,使附着在缸壁和蜂体上的蜂毒溶入水中,经过滤后成为蜂毒水溶液,最后加工制成蜂毒注射液。,电刺激法采毒(现今所用的蜂毒采集方法) 以低压弱电流刺激蜜蜂,引起蜇刺,排毒于玻璃板上。电刺激采毒器有多种型号,初期为单元板,蜂毒收集在蜡纸上,后期为多元板式,同时可采集多箱蜜蜂,采集板可放在巢门前或蜂箱顶板上。这些采集器均对蜂群产生持续的干扰,引起蜂群混乱,造成饲料消耗及蜜蜂遗传特性的改变。 1988年,中国农科院北京四海农村技术开发研究所引进封闭式蜜蜂蜂毒采集器,这种采集器由电源控制盒、电网箱,抖蜂漏斗和贮蜂笼四个部分构成。,6. 蜂毒的质量控制, 粗蜂毒检验 首先除杂,即挑出用肉眼可见的杂质,如棉纱、纸屑或较大块状物。 然后通过产品颜色、气味及溶解度等外观性状的初测,再用化学、物理及生物测定方法细测; 在确认为合格蜂毒粗品时,进行称重,登记数量;再用光谱扫描与蜂毒标准品比较,确定其有效成分含量,以便确定产品的优劣,分类付款、入库。, 粗蜂毒纯化 将粗蜂毒准确称量后溶解成水溶液,再将毒溶液通过滤纸进行过滤,除去杂质,成为棕黄色半透明蜂毒溶液。 经冷冻干燥后,制成全蜂毒冻干粉,严密封装,遮光、低温、干燥保存。,大斑芫菁,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21-31mm,体色与斑纹与眼斑芫菁相似,主要区别是: 体长大得多,鞘翅黑色和黄色部分均被黑毛,无淡色毛;鞘翅基部1对黄斑 较大,形状不规则。,大斑芫菁饰品,眼斑芫菁,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11-19mm,头、胸、体腹面和足黑色,被黑毛。鞘翅黑黄 两色相间,黑色部分被黑色细短毛,黄色部分被黄色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