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探索改革二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2018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探索改革二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2018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探索改革二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2018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探索改革二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2018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探索改革二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探索、改革一、选择题1.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3. 1892年,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专环球旅行来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到的话题是( )。A北洋海军的训练情况B黄海海战的最新战况C维新派的变法主张D同盟会会员的革命活动4. 近代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涌现出各种思潮和主张,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自强、求富B戊戌变法马克思主义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D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5. 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属于( )。A思想改革B。经济改革C政治改革D。对外开放6. 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 )。法国大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中国辛亥革命俄国十月革命ABCD7. 根据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的革命。第一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光明的前景。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思想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 )(2)材料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3)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革命”均取得辉煌的胜利。( )(4)通过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属于“第三次革命”取得的显著成果。( )(5)在“第三次革命”中,我党始终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共产党不但能救中国,而且能发展中国”是上述材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8.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成。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材料二: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材料三:百年求新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1)材料一提及了哪些给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五例)(2)材料二中,“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性质。(3)材料二中,“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你从他身上学习到了什么精神?(4)材料三中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国家危亡分别作了怎样的努力?对比一下它们之间有何异同。(各答出一点即可)(5)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你得到什么启示?9. 19世纪60年代,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材科二: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三:1 9世纪60年代,中国有人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怎样“懂得改变”的,这一改变有何作用。(2)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哪些积极作用?(4)有人认为,以上三次变革都与距今200多年的一场革命有关,这场革命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革命是什么?10.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深圳“敢闯”有什么重大举措,并说明这一举措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或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的探索中,你获得了什么认识?11.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不少中国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图片展(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2)材料二中,图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图2材料,举出1940年在敌后战场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图3所示的时间,有什么标志性意义?(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12. 阅读下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中国近代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时期留学方向和人数学习目的A:1871-1889年幼童留学生美欧共198名“师夷长技”B:1890-1911年留日学生2万人以上拯救中华留美欧学生600人左右C:1912-1930年留学欧学生万人以上寻找救国救发真理留苏学生1500人以上留日学生2万人以上 (1)从A时期的学习目的看,当时中国正在进行什么自救运动?这场运动前期的口号是什么?(2)B时期留学方向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于哪次成功改革吸引?19世纪末中国进行的与之性质相同的探索事件是什么?(3)C时期留学方向中增加了哪个国家?受该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鼓舞,中国开始宣传什么思想?(4)当今我国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你认为留学生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参考答案1.【答案】 D2.【答案】 B3.【答案】 A4.【答案】 B5.【答案】 B6.【答案】 C7.【答案】(1) (2) (3) (4) (5) (6)8.【答案】(1)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或黄海战役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2)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3)邓世昌。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4)戊戌变法、幸亥革命。相同点;如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目的都是为了挽救国家危亡;都主张改变社会制度等。不同点:如阶级派别不同,前者是维新派,后者是革命派等。(5)落后就要挨打;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勇于反抗,不屈不挠等。9.【答案】(1)南北战争(或废除奴隶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2)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4)工业革命。10.【答案】(1)洋务运动。采用先进技术,引进机器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堂等。(2)探索活动: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举措:建立经济特区。地位或影响: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4)认识: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向外国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社会管理经验等。11.【答案】(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南昌起义;百团大战;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