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2018版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2018版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2018版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2018版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单元检测苏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 生物的进化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拉马克生物进化理论所解释的是()A.鼹鼠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所以视力微弱B.人类的盲肠没有家兔的发达,这是长期吃熟食的结果C.由于草少改吃树叶,经常伸长脖子,鹿逐渐变成长颈鹿D.由于烟煤染黑了树木,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蛾逐渐被深色所代替答案D解析拉马克的生物进化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核心是用进废退。当生物长期连续使用某一器官时,该器官就会得到发展,反之就会退化,这便是“用进废退”;而这种发展是可以遗传的,即获得性遗传。2.自然选择是指()A.生物繁殖的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答案C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称为自然选择。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导致物种形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C. D.答案C解析现代综合进化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4.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A.物种是可变的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答案B解析生物的高繁殖率、低成活率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生物过度繁殖使后代的数目急剧增加,而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空间等)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在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时,进行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生物大量繁殖和少量生存的事实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达尔文用生存斗争的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5.下列关于基因库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答案C解析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每个个体中不可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基因库中只要有一个基因发生变化,则基因库组成一定会发生变化。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基因库随繁殖的进行而不断延续。6.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12C.21 D.31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AAAa12,所以该种群随机交配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3AA1/3AA1/9AA;2(1/3AA2/3Aa)2/9AA2/9Aa;2/3Aa2/3Aa1/9AA2/9Aa1/9aa(死亡)。第一代中AA的比例是1/9AA2/9AA1/9AA4/9AA,Aa的比例是2/9Aa2/9Aa4/9Aa,aa的比例是1/9,因为aa在出生前就已经死亡,所以AAAa11。7.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A.必须与环境相适应B.定向生存斗争C.能传种接代D.变异是定向的答案A解析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各种生物无论以何种方式存在,都“必须与环境相适应”,只有适应环境才能被保留,不适者必然被淘汰这就是自然法则。8.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真的被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B.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中“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D.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答案B解析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不断淘汰不耐药的病菌,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不断上升。9.对于一个被地理隔离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潜在的最危险的结果是()A.丧失基因的多样性B.有害基因的频率将增大C.进一步导致生殖隔离D.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加剧答案A解析这个小种群个体数量减少,生活条件更加充裕,所以种内斗争不会加剧。这种变化对生殖隔离和有害基因频率的变化也不会有直接的影响。而种群数量减少,如果遇到环境条件剧变,则很容易灭绝,从而丧失基因的多样性。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B.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C.生物界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的多样性体现的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B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即遗传物质多样性),它对生物多样性起决定作用。物种多样性是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体现者。11.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S,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对于这个突变基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S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B.S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s纯合子C.S纯合子的生育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D.该种群基因库中S的基因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将产生答案D解析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不能说明新物种将产生,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1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B.应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进行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比普通植株弱小D.在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主要由于基因突变而使子代产生了不同于亲代的性状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属于不定向的生物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人工诱变可大大提高突变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在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1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影响物种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C.隔离是物种形成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答案D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但有的物种如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达到生殖隔离。14.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这一地区可能发生过洪水。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如图所示的假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假说甲认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B.假说乙认为湖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生洪水后,这两个湖中的鱼混杂在一起C.假说甲说明湖和湖由于地理隔离的作用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D.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答案C解析假说甲表明在两个不同湖中的灰色鱼,均进化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假说乙中湖中的原有鱼种为红褐色鱼,而湖中的原有鱼种为金黄色鱼,由于洪水使两种鱼混合在一起;假说甲说明湖中红褐色鱼与金黄色鱼的形成过程中并不存在地理隔离,湖中也是如此;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育的现象叫做生殖隔离。15.下列关于生物共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进化速度是相同的B.所有新物种的诞生是同时的C.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食草动物比食肉动物进化得慢答案C解析生物进化的速度决定于其生存环境变化的激烈程度,不同生物生存的环境不同,环境对生物的选择程度不同,生物进化的速度不同;新物种的诞生是在不断进化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并不是同时产生的;生物的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16.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C.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答案C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但并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故选C。17.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B.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着蓍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D.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态环境的影响答案C解析图示体现的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植株在同一海拔的株高,没有原海拔的株高;不同海拔的植株仍为同一物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植株,要用原海拔处的株高与现海拔处的株高对比说明。1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形成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不受环境控制,环境只是对生物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保留种群中有利的变异类型,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起选择作用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C.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A解析细菌中原本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变个体,接触青霉素后,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存活下来了,其他个体不能生存,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所以并不是细菌接触青霉素后产生突变个体,而是青霉素选择出了抗药突变个体,A项错误;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所以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B项正确;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C项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项正确。20.明代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工选择去掉不好的个体;“分数缸饲养”是指利用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1.(15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填编号)。A.共同进化 B.地理隔离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的结果。(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变小。(5)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基因型VaVbVaVaVbVcVcVcVaVcA种群(个)20050100150100B种群(个)01202005080计算Va在A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是_。(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答案(1)种群(2)D(3)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4)基因库(5)33%(6)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的基因型为4种(或A种群的基因型多于B种群的基因型)解析(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2)两材料中的生物交配后不能产生正常后代或不能交配,说明存在生殖隔离。(3)材料一中,蛾能生存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部分基因消失,种群的基因库变小。(5)Va在A种群中的基因频率为(200502100)/1 200100%33%。(6)A种群中的基因型多于B种群,A种群的生物多样性高于B种群。22.(12分)如图为对一块马铃薯甲虫灾区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1)从实验结果看,甲虫抗药性的形成是_的结果。(2)此实验中,杀虫剂是选择因素,内在因素是甲虫本身就存在着_的变异类型。(3)此实验说明甲虫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其根本原因是_。(4)甲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_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答案(1)自然选择(2)抗药性(3)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的利与害取决于环境(4)甲虫与杀虫剂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在农药的选择下,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经逐代定向积累,抗药性增强,但当使用杀虫剂后,原来已形成的抗药性个体适应不了已变化的环境(杀虫剂),这体现了适应的相对性。23.(12分)根据分类学的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多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物种被发现。近年来在海底 3 000 米的热泉孔周围,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这就说明,生物界的物种还有待人们去继续发现。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根本原因是_。(2)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_的结果,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表现型主要是由于_的结果。(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4)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通过_技术也可以定向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答案(1)蛋白质的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