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学》读书报告.doc_第1页
《经济伦理学》读书报告.doc_第2页
《经济伦理学》读书报告.doc_第3页
《经济伦理学》读书报告.doc_第4页
《经济伦理学》读书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报告)读书报告 题 目:读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有感姓 名:李雪梅学 院:公共事务学院 系:政治学系专 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年 级:10级学 号:138201057052962012年5月26日读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有感经济伦理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进程中提出的一个重大实践性课题,是当今学术界,尤其是伦理学和经济学界共同面临的一个理论前沿问题,研究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图书馆找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时,没有借到这本书,反而无意中发现了万俊人老师主编的另外一本书也就是我现在所要写的这一本道德之维,看到书的题目时我就有想读一读的冲动。目前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等不道德行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恶性膨胀,这都充分证明我国经济生活面临着严重的经济伦理问题,如何克服和矫正这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是摆在学术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近年来频发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在威胁了我们健康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经济生活中伦理道德在被人们逐渐抛弃,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经济利益,而置道德于不顾!本着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选择了这本书籍作为写读书报告的材料。伦理经济学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应用伦理学研究领域,但是后起劲很足。道德之维这本书涉及了很多经济学知识,比如市场经济、效率、公平交易和消费等等,此外作者还分析了许多国内外著名的理论研究,比如“亚当斯密”问题、帕累托效率概念等,所以读起来有些吃力,对一些问题和概念不管读几遍依然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接下来我就详细说一下读书的体会以及我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本书首次出版是在2001年,十年之后在2011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并被列入作者主编的“清华哲学研究系列”,主要解释了经济生活的合道德性或者道德合理性问题。由导论和七个章节组成,导论部分阐释了“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市场经济本身的道德性及其理解这一概念,并且重新分析了“亚当斯密”问题,最后提出市场经济存在自身的缺陷和风险,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这其中包括必要的道德规范。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基础性的知识,是在读全书之前必须搞清楚的一些概念,分“上”“下”两部分讲了一个问题“市场的附魅与祛魅”,着重阐述“市场”“市场经济”两个概念,扶正了对市场经济的曲解,并且分析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理性精神的关系。比较生涩难懂一些,经济学本身并不枯燥,但是如果单单仅从概念的理解层面去学习解读经济,就枯燥无味了。第三章讲述了“效率与目的”,作者批判了三种典型的效率论证理论,即自由主义论证、功利主义论证和帕累托效率论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效率的道德论证主要是是给效率和效率原则提供一种合理的价值辩护,效率本身具有目的善的价值意义,也具有手段善的价值意义,不仅有物质利益或实质性价值的价值表现形式,也具有物质或非物质的价值表现形式,同时还具有社会制度和组织的中介花价值表现形式,因而是值得欲求的。第四章的标题是“公正与道义”,作者首先从经济伦理角度解释了公正概念,然后对两种公正模式权力资格论和公正道义论进行价值证明,接着抛出一个疑问“效率与公正是择优选择还是综合平衡”?但是结果也没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在这里我暂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检讨了几种典型的分配理论,按“道德应得”的分配理论和按权利分配的理论等等。第五章讲了交易伦理中需要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相互性、公平、信任。个人觉得这一章节比较简单,也比较符合伦理学的语言特点,读起来也比较容易。第六章讲的几个重要问题是劳动、“工作伦理”和“义务劳动”,工作伦理是一种职责或者说是责任,比较接近“目的论”,而义务劳动作为非强制性和非自利性的劳动,是“工作伦理”的一个特例,是工作伦理的一个必要的补充,笔者觉得更符合“义务论”,更符合道德,最大善。最后一章论述了一个超经济学问题“消费?还是生活?”试图解决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根本性问题:消费作为生活方式,如何实现人类享受生活或者幸福地生活之人生目的?也就是人们以怎样的消费方式才能幸福地生活。在本章中,作者阐述了几种主要的消费方式“需要”的消费和“欲望”的消费,节俭与奢侈,“消费主义”倾向,最后作者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消费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却不只是消费。”本书的最后还附录了一节“全球化的另一面”的文章,在这里不多做介绍了。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关于书本本身内容的东西,我接下来想着重就我在阅读本书时的困惑和感想发表一下看法。导论中提到的“亚当斯密”问题,另外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否能够或是否应当将人类经济行为与其道德行为完全隔离开?人格能否截然分裂?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显而易见的,任何纯粹的“经纪人”或者“道德人”都只强调了人性的一面,毋庸置疑这是很不完善的。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讲,完全的“经济人”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弃集体利益于不顾,这种人是注定要失败的,注定要被社会所抛弃。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融合与统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人”与“道德人”也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一致,但是“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却是可能的。理性、自利的“经济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诚然,人的自利本性确实是交易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经济人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无意识地增进了社会整体利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这表明经济人与市场经济的逻辑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也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正如诺斯所说:“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合作、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经济人”应该是“道德人”,但不能强求“经济人”都成为尽善尽美的“道德人”。我国食品、药品问题中的案例是很好的说明,那些黑心的老板们最终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害人又害己。完全的“道德人”也获得不了最大善,无论是自身的还是社会的,最终也会被社会遗弃,中国有句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然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是出自自私自利的“小人”之口,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道理的,自己的利益都不关心,还能指望他关心被人的利益吗?或许有些善良之人作出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善事,但是其最终的结果也是很悲惨的,比如“感动中国人物”白芳礼老人,我在这里并不是要抨击他,虽然资助了很多学生,自己生活得却十分困苦,饮食居住条件很差,九十多岁高龄的人没有享过福。我们在阅读他的感人事迹时被感动了,同时也会觉得很悲痛,很心酸。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完全的道德人”,奉献了社会,却苦了自己。我不推崇这种做法,凡事过犹不及,不管是“道德经纪人”还是“经济道德人”,都比“完全的道德人”或“完全的经纪人”好得多,二者都过于极端。所以,在市场经济中,需要的是“处于中间”的人,把握好“度”是最关键的。导论中还提到:“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问题”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便是“市场经济本身的合道德性,即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尺度或道德考量。”笔者觉得这个问题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市场经济是时代的产物,必然是符合时代潮流,是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说过:“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作为时代的产物,市场经济符合时代背景和历史潮流,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不可能选择“不道德的”经济方式。在第三章谈到效率问题,笔者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有效率的,经济学有一个重要的原理是“交易使每个人的情况都变得更好”,市场经济作为新的经济模式取代了旧的经济模式,生产效率提高了,全社会成员的福利也就得到提升了。经济本来就是“经世济民”之学,追求的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这一点和“功利主义”的观点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善是完全一致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历来都是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关注的重点。公平和效率都是目的,同时又都是手段,二者是享相辅相成的,追求公平是永远的目标,但是没有以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作为基础的公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提高效率也是我们的目的,但是在不能公平分配的社会中,物质财富再丰富,也不会带来社会的和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村医疗改革问题、“房奴”现象等等,都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这又与我国以前实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是分不开的。分配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问题。分配伦理,就是指人们在从事产品分配和收入分配过程中的行为准则,以及作为分配行为准则基础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分配伦理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实现财富增加、分配公平。公平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公正、合理程度的反映和评价。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新型公平观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把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凸现出来。从经济学角度看,收入分配应该符合要素投入的回报原则和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合理与否的评判标准在于能否在等价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率和经济收入的最大化。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收入分配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或人类发展的基本理念,合理与否的评判标准在于能否接近这个道德标准和伦理要求。从两者的结合上看,收入分配伦理的核心内容和价值目标,就在于能否合理地解决好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分配伦理原则也有所调整,从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都表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过程中,经济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趋于合理。 谈到“需要”的消费和“欲望”的消费,二者主要区别是“需要”总体而言是客观的,是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消费,有着自然倾向;而“欲望”则是主观的,是源自人内心的,具有不确定性和无限性。由此又可以引申出节俭与奢侈,反映在中世纪是禁欲主义与享乐主义,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是过于节约会抑制消费的增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奢侈是一种浪费,是不必要的行为,虽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个人觉得这种“炫富”行为是没有必要的,如果这些有钱人把钱捐赠给贫穷的人,拉小社会贫富差距的话,他们的知名度肯定会大大上升,但是他们的道德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层次。总之,过于节俭不利于自己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地消费则会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适度消费是最合理的。最后,笔者想谈谈关于本书编写的一些看法和意见。首先,我认为作者引用、说论证别人的东西太多了,每一章节都会涉及对前人的学说或者观点进行论证的内容,以揭示前人观点的不足之处。其实我们真正想看的是作者的观点,或者说是作者能够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方向、明确的说法,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才是正确的。比如在第四章中的第三节,作者在论证了好几页的篇幅之后,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到底是优先考虑效率还是优先考虑公平。读到最后,我们不知道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更是被弄得一头雾水,他先把问题抛出来了,最后却不给我们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反正我是被搞得很郁闷,好奇心被调起来了,结果到了最后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其次,我觉得书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