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二章文字.ppt_第1页
现代汉语--第二章文字.ppt_第2页
现代汉语--第二章文字.ppt_第3页
现代汉语--第二章文字.ppt_第4页
现代汉语--第二章文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文字,现代汉语,2,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 汉字的产生和性质特点 第三节 汉字的造字方法 第四节 汉字的形体 第五节 汉字的改革和整理 第六节 写字和正字法 第七节 识字正音 ,3,第一节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一、文字的性质 二、文字的作用,4,一、文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 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自从人类社会出现的第一天起,语言也就产生并为整个社会 服务了。语言的历史究竟有多久呢?人类的最初阶段是猿人阶段,约生存于300万年至五六十 万年以前,也就是说,语言至少也有五六十万年的历史了。文字比语言年轻得多,世界上最 早的文字距今也只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他们自己的文字,但是 都 各有自己的语言。据统计,全世界已被承认为独立语言的有4200多种,其中有文字的只有 1/4。这也可以说明文字的产生要晚于语言。 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语言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一发即逝不能留 传到异时异地。为了突破语言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人类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在口语的 基础上创造了文字。有了文字,口语通过文字的记录而转化为书面语,从而使语言产生了口 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5,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形、音、义统一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语言是文字的基础,文字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文字是在 已经存在的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从属于语言的。语言是和人类社会相始终的 ,它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语言,社会不能存在;而没有文字,社会仍可以存在,所 以文字只是人们交际的辅助工具。,人类辅助性交际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如手势、旗语、红绿灯、号角声等等,但它们无一可以 同文字相比或取代文字,不能把作为辅助性交际工具的文字同其他辅助性交际工具等量齐观 ,因为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语言没有阶级性,作为工具,文字也没有阶级性。尽管文字是在社会出现了阶级以后的产物 (一般说来,人类到了奴隶社会才产生了文字),但不能因此得出文字有阶级性的结论。,6,某种具体文字的性质,指的是这种文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本质特征。要确定某种具体文字的 性质,就要看这种文字的基础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文字的基本单位是指文字体 系中能和语言成分相对应的最小的单位。英文的基本单位是字母,日文的基本单位是假名, 汉字的基本单位是单字。英文的字母记录的是英语的音素,所以 英文是音素文字(又叫“音位文字”);日文的假名记录的是日语的音节,所以日文是音节文 字;汉字的单字记录的是汉语的语素,所以汉字是语素文字。,二、文字的作用 文字使语言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辅助语言更有效地发挥其交 际作用。虽然现代社会有记录语言的录音机,有传播语言的通讯广播设备等,但文字 仍然是扩大语言交际功能的最重要、最简便、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工具。,返回,7,第二节汉字的产生和性质特点 一、汉字的产生 二、汉字的特点 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四、汉字的历史功绩,8,文字在人类社会继承文化遗产、积累和传播科技知识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有了文字,人 们的经验、知识和科学文化才能长期积累下来,这对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丰富人类文化宝 库,对促进社会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对文字在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 用给予 了很高的评价。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 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因此,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字给语言以一定影响,有助于促进语言的规范化,促进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语言和文字是相互影响的。语言的发展变化比较快,而文字比较保守,跟不上语言的发展变 化。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某种文字不能满足社会要求,不能适应语言的发展变化 ,不能忠实地记录语言的时候,就要改革这种文字,这是语言对文字的影响。文字改革就是 解决文字跟不上语言的发展变化这种矛盾而采用的一种革命的手段。反过来,文字也给语言 以一定 的影响,文字扩大了语言的作用,使文化能更广泛地传播,社会能更快地进步;因为有了文 字而产生了书面语,而书面语言可以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便于对语言的加工、提炼,有利 于语言的纯洁和健康,促进了语言的规范化和民族共同语的形成。,9,文字在人类社会继承文化遗产、积累和传播科技知识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有了文字,人 们的经验、知识和科学文化才能长期积累下来,这对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丰富人类文化宝 库,对促进社会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对文字在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 用给予 了很高的评价。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 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因此,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字给语言以一定影响,有助于促进语言的规范化,促进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语言和文字是相互影响的。语言的发展变化比较快,而文字比较保守,跟不上语言的发展变 化。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某种文字不能满足社会要求,不能适应语言的发展变化 ,不能忠实地记录语言的时候,就要改革这种文字,这是语言对文字的影响。文字改革就是 解决文字跟不上语言的发展变化这种矛盾而采用的一种革命的手段。反过来,文字也给语言 以一定 的影响,文字扩大了语言的作用,使文化能更广泛地传播,社会能更快地进步;因为有了文 字而产生了书面语,而书面语言可以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便于对语言的加工、提炼,有利 于语言的纯洁和健康,促进了语言的规范化和民族共同语的形成。,10,巫、史这一类人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除了整理已有的一些文字,还会因实际需要不断添造 一些新文字。这样,约定俗成,渐渐形成了文字的体系。因此汉字绝不可能是由某一个人或 几个人创造的,它同其他文字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伟大 创造。为什么传说汉字是仓颉创造的呢?我们推想仓颉可能就是巫、史一类的人物,并且创 造 文字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于是就把仓颉推出来作代表,而且把他神化了,因此出现了种种 类乎神话的传说。 汉字产生的确切年代,现在还不能断定。从考古研究的资料来看,汉字的历史可以远溯到 五 六千年之前。1952年在西安东郊半坡村氏族文化遗址(即通常说的半坡文化)发现的陶器上, 共有二三十种重复出现的符号,人们认为这些可能就是汉字的前身。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古的 成批 的汉字资料,是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大约有3500个汉字。从文字结构来 考察,除了象形以外,会意、形声、假借等方法都已经应用,可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了。这 种文字,距离现在也已有3000多年了。在汉字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从原始文字演变为商代的 相当发达的文字的具体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1,二、汉字的特点 (一)从形义上来看,汉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语素的. 世界上通行的文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表形的象形文字实际 上也属于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是用字母来 表示语言中的音节或音素的, (二)从语音上来看,汉字是代表音节的 在表音文字中,字母是表示语言的音素的。除少数音节是由一个音素(即一个字母) 构成外 ,多数情况下一个音节要用几个字母来表示。 (三)从书写习惯上来看,汉字是不实行分词连写的 用表音文字来记录语言时,大多数都是实行分词连写的,也就是以词为单位连着写, 词与词之间分开写。用汉字记录语言时,不用空隙表示词和词的界限,究竟是词还是语素,没有明 显的标志。写在纸上的一段话,只见一个个字挨次排列下去,中间没有任何空隙。这也就是 说,汉字不像表音文字,它是不实行分词连写的,这一特点对我们学习语言有些不利,它使 我们不容易确立词的界限,不容易掌握句子里的停顿。例如“我们学习汉语”中的“学”只 是一个语素,但在“我们学英语”中的“学”就是一个词了。这是我们今后学习中应该注意 的。,12,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由于汉字有上述的三个特点,用它来记录汉语时,就不能完全同汉语相符合,汉字和 汉语就形成了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汉字不能直接地明确地表示汉语的词或语素的读音 (二)汉字和汉语里的词不能完全相对应 (三)同一个词有时可以用不同的汉字来表示,这就形成了一大批音、义全同而字形 不同的异体字 (四)同一个音节,为了表示不同的义而用不同的形来表示,于是形成了一大批形、 义全异而音同的同音字,13,四、汉字的历史功绩 (一)汉字记录、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主要是靠汉字记载下来的。汉民族的文化 历史悠久 ,记载古代文化的文献典籍异常丰富,这是一份珍贵的遗产,现在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和全世 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二)汉字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书同文”,统一了文字。有了统一的文字,就有了统一的 书面语 言。这种统一的书面语言,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居住地广、方言复杂的民族大家庭的成 员,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由此可见,汉字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约束方言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种精 神力量、凝聚力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汉字在同兄弟民族交往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语、汉字现在不仅仅是汉族人民通用的语言文字,也是汉族人民同兄弟民族交际的 工具 (我国的兄弟民族为了同汉族人民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也在学习和使用汉字)。同我国相邻 的朝鲜、韩国、越南、日本也都使用过汉字,现在日本还用部分汉字配合在一起记写日语。汉字也是联合国法定的六种工作文字之一。因此,汉字在促进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方面都曾发挥过并将继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返回,14,第三节汉字的造字方法 一、象形 二、指事 三、会意 (一)同体会意 (二)异体 会意 四、形声 五、关于“转注”和“假借” ,15, 第三节汉字的造字方法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围绕字形所形成的字形、字义、字音之间的关系,决定 了汉字造 字的基本方法。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字义从字形上直接显示出来,只有把握了字的造字 法,才有可能对字义作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只有真正弄清了汉字的造字法,才说得上深 入了解了汉字的基本特点。 数量众多的汉字是用什么方法造出来的呢?东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总结了前人造字 经验,提出了“六书”的说法。所谓“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 种造字方法。这六种造字法是古人在研究汉字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来的,是先有实践然后才 有理论的,而不是先立下了六种造字法,然后才按照这些方法造字。根据一般的解释,“六 书”当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确实是汉字的四种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只是汉字的 两种用字的方法。,16,一、象形 象形就是描摹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法。用这种造字法造出的字,叫象形字。这里所说 的象形 ,是就古汉字来说的。现代汉字已完全失去了象形特点。象形这种造字方法最古老。象形字 跟图画很相似,人们一看就知道它表示什么。例如: (日):像太阳的轮廓。 (月):像一弯新月。 象形字同图画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象形字只是记录语言的一种形象符号 ,不 同于图画,不可能也不需要画得很细致,它只需要把某一种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来就行了。 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常常是构成其他非象形字的基础。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法。这种造字法 的局限性很大,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的概念又无形可象,而客观事物无限纷繁,要一 律造出象形字,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数以万计的汉字中,象形字总共只有300多个( 说文解字里的象形字只有364个,只占全书所收9353个汉字的4%左右), 而且这300多个象形字绝大部分造于远古时代,秦以后两千多年来造的象形字,只有“伞” “凸”“凹”等几个。,17,二、指事 指事一般是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或用纯符号组合来创造新字的方法 。用指事方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简单的符号(最常见的符号是“、”和“”),用 来指示所要说明的事物。例如: (刃):在刀口上加一点,指出刀刃的部位。 (本):在木下面加一短横,指出这儿是树根。 这类指事字都是指示事物的具体部位的,是在象形字上附加指事符号来表示词义的 。这类指事字是指事字的主体,在所有指事字中占绝大多数。 (二)用纯粹的符号来指明或象征某种事物、某种意义。,18,三、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合起来另造新字、以表示一个意义的方法。用会意方法造的字,就是会意字。 会意字是合体字。会意字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偏旁组合起来的,也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 不同偏旁组合起来的。前一类叫同体会意字,后一类叫异体会意字。会意字以两体为基本形 式,三体、四体的较少,五体以上的更少。下面按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两类举例说明。 (一)同体会意这是用相同的偏旁组合成新字。 (二)异体会意这是用不同的偏旁组合成新字。 但会意字也有严重缺点:会意字的表意是造字人主观规定的,缺少客观标准。比如“休” 字 ,表示人在树旁休息的意思,可是人休息不一定在树旁,在树旁也不一定就是休息;同时, 会不会使人误会作“木头人”呢?又如两“人”在“土”上为什么一定是“坐”呢?不可以是 “蹲”或是“站”吗?更主要的是,会意同象形、指事一样,还是只能纯粹地表意,造字的 局限性仍然很大。因此,现行汉字中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类字加起来只占10%左右。 为了记录汉语的需要,后来又产生了一种半意半音的造字方法,大大发展了汉字,这就是形声。,19,四、形声 形声是一种半意半音的造字法。表示意义的部分叫“形旁”或“意符”,其作用是指 出字的 意义类属;表示声音的部分叫“声旁”或“声符”,其作用是标明字的读音。利用形 旁和声 旁组成的字就是形声字。例如“柑”便是一个形声字,“木”是形旁,表示“柑”字字义所 属的类别;“甘”是声旁,表示“柑”字读“甘”的音。 形声字同会意字一样,都是合体字。但形声和会意的组合方式大不一样,组合部分的作用也 不相同。会意字里每一个偏旁都是表意成分,它是会合两个意思来形成一个新的意思;形声 字里一般只有一个偏旁是表意成分,另一个偏旁是表音成分。会意字里表意成分的意义同该 字字义关系直接,是新字字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形声字里只是形旁跟字的意义有一定的联系 ,起提示新字字义范围和类属的作用,而声旁与字义无关。 形声字中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左形右声:如校、哼、蝗、城、爬、胸、河、犷。 2右形左声:如功、期、剃、顶、欣、鸠、领、切。 3上形下声 4下形上声: 5外形内声:6内形外声,20,五、关于“转注”和“假借” “六书”当中,“转注”和“假借”不是造字方法,而是用字方法。 所谓“转注”,根据一般的说法,是指部首相同、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共同点可以互 相注释的一组字。如说文解字里“老”字的解释是“考也”,“考”字的解释是“老也 ”,以“考”注“老”,以“老”注“考”,于是“老”和“考”就成了意义相同、形体相 近而声音有了转变的一组字,所以叫“转注”。但就这两个字的造字法来讲 ,按说文解字的分析,“老”是会意字;“考”字的形旁从“老”省,声旁是“NE03 D”,属形声字。又如“喊”和“唤”、“颠”和“顶”也都是义同、形近、音转的转注 字。要注意的是转注不单是互相注释,还必须“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类”指“形”, 就是事物的类别,“一首”就是指同一部首;“同意相受”就是几个字是同一个意思),也 就是说,转注字必须部首相同,不然就不是转注字。由于转注并没有另外造出新字来,所以 它只是一种用字的方法。 所谓“假借”,就是一种同音代替的方法,即借用同音字表示意思,借用的字就叫假借字。 许慎对假借的解释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说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例如“来”的本义是小 麦,借作来往的“来”;“求”(即“裘”字)的本义是皮衣,借作请求的“求”。这种借字 标音的方法,也就是同音代替。,返回,21,第四节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大篆 (四)小篆 (五)隶书 (六)草书 (七)楷书 (八)行书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简化和繁化的矛盾,22,第四节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的形体,即汉字的字体,是指汉字在书写或印刷上的体态形式。汉字从 产生到现 在,虽然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汉字的形体却一直按照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着, 逐渐由直接 表意的图形变成了间接表意的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 汉字形体的 历史演 变,主要包括字形构造、笔画繁简和笔势方圆曲直等方面的变化。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和社 会的需求有关,也和书写的工具材料的变化有关。 汉字在近四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根据现在能见到的材料,它曾出现过甲骨文、 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 八种各具特点的形体。,23,(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用刀子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的文字。 由于殷商时代还没有纸笔,因此遇事要记录时,就用刀雕刻在龟甲兽骨上。这种刻在甲骨上的文字 就叫做“甲骨文字”,简称“甲骨文”(见图一)。甲骨文有以下特点: 1由于当时的书写工具是刀笔骨板,因此字体线条细瘦,笔画多直少曲,不像后来的汉字 那样圆转。例如“鱼”字,甲骨文的写法是: 2字的排列不太整齐,同一段文字,字形大小不一致,有些笔画繁多的字可以占几个字的位置。 3多数字的形体还没有完全定型化,书写较为灵活自由,字的方向可以变换,偏旁可有可 无,点数可多可少,同一个字往往有好些种写法,因此形成了许多异体字。 这些都反映了甲骨文具有古老的象形字的特点。,24,(二)金文 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故有“金文”之称。(见图二)金文多见 于当时主要的乐器钟和主要的礼器鼎这类青铜器上, 所以又叫“钟鼎文”。至于铭文,那是指铜器上铸的辞,而不是指这种字体。 金文也有自己的 一些特点: 1金文大部分都是在模子上刻好再进行浇铸的,所以可以细细地加工,笔画大都宽而粗, 肥厚圆浑,和甲骨文的细瘦特征相比,就更显得粗壮丰实;有曲折的笔画但不是方直的而是 圆转的。 2金文字形大小方正匀称,排列整齐,这个特点在晚期金文中尤为明显。可见周代 中晚期汉字的方块形已在逐步形成中。 3金文没有甲骨文那样突出的象形特征,甲骨文中有许多繁复的象形字。金文减少 了笔画 而代之以虚拟的线条,简化了图像而代之以象征性的轮廓。因此,文字的符号特征得到了进 一步加强。 4金文中增加了大量形声字,甲骨文的一些非形声字到金文中也变成了形声字。而 且出现 了不少简体字,异体字也比甲骨文少一些。据统计,金文中的形声字已超过了象形字和指事 字的总和。 尽管金文的形体结构仍不够定型,但从以上特点看,它比甲骨文前进一步。,25,(三)大篆 大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秦国通用的字体。它 大约产生于公 元前七八世纪,又叫“籀()文”“籀书”,因著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 许慎说文解字指出:“篆,引书也。” “引”是“引长”的意思,“引书”就是一笔一 画引长来写。篆书的特点在于字体结构整齐,无论笔画多少,都是一笔一笔引长来写,构成 一个完整的方块字,笔画的疏密长短都要求配合得很好。 大篆是针对小篆而言。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六国文 字在内。这里所 说的大篆,专指籀文即春秋战国时代秦国通用的一种字体。大篆是秦国 早期应用的文字 ,是小篆的前身,以石鼓文为代表。石鼓文是唐朝初年在现在陕西宝鸡市发现的十块鼓形石 上面所刻的文字。(见图三) 大篆是在金文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只是字形比金文更工整匀称,笔画圆曲而富有篆意 。大 篆与六国古文有同有异,与金文接近,一般比较容易认识;六国古文是当时带有地域性的文 字,有的难以识别。 (四)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是由大篆演变而来的。,2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李斯的意见,推行统一 文字的政策,“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把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稍加简化,作为正字,同时淘 汰了通行于其他地区的异体字。这种经过整理和规范的秦国文字就是小篆。(见图四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有领导的文字规范化 运动,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小篆也叫“秦篆”,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大篆的笔画和结构比较繁复,小篆对它作 了简化, 去掉了一些繁杂和重复的部分,保留了篆书的圆转笔画。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许多异 体字,在小篆中被淘汰了。虽然仍有异体字,但小篆已经是比较规范、定型的字体了。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第一是线条化,使用圆转匀称的线条,形体整齐,确 立了汉字的符号性,汉字的书写因此有了规律。第二是统一化,把原来没有固定 形式的各 种偏旁 统一起来,一个偏旁只有一个形体,为汉字定型打下了基础。第三是定型化,确定 了每个 偏旁在汉字形体中的位置,每个字形所用的偏旁固定为一种,每个字的书写的笔数 也基本固定。 ,27, (五)隶书 隶书是为适应书写急速的需要,对小篆简化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秦始皇用小篆统一文字之后,为了适应当时社会越来越多的记事需要,于是产生了一种在小 篆的基础上省易快写的应急字体“隶书”。“隶书”由当时使用它的人多为“徒隶”(下级 胥吏)而得名。也有人称它为“左书”,“左”即“佐助”的“佐”字,左书是佐助篆书的 意思。隶书主要是在秦汉两代使用,秦代使用的隶书称为“秦隶”或“古隶”,汉代使用的 隶书称为“汉隶”或“今隶”。由于今隶的波磔()向左右分开,像个八字,因此又叫 做“八分”或“八分书”。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形体发展的一次大变革,是汉字演进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隶书对它 以前字体的笔画、结构都进行了改造,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它改 变了古代汉字的象形特点,它把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成了不象形的今文字,使汉字完 全符号化了,所以它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见图五、图六)。汉字经过隶变后,形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特点有: 1改变了小篆的笔势,把小篆圆弧形的笔画变圆为方, 2为了书写方便,也为了使汉字结构更匀称、美观,隶书把不同位置的偏旁进行了改 造,使偏旁和独体字的形体不完全相同。 3在隶变的过程中,许多原来不同的偏旁,简化归并为同一偏旁。,28,(六)草书 汉字的字体在隶书的基础上,沿着两个方向平等发展:隶书草化,发展为草 书;隶书楷化,发展为楷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连笔写的一种字体。正如隶书对于小篆那样,草 书也是为了书写快速,草率地书写隶书而发展起来的。 草书的形体是比较潦草的。它的得名,是从“草稿”的“草”字来的,“草”是草创的意思 。文章才创就,没有写定,所写的字自然不必十分工整,叫做“草稿”,因而草书也叫做 “稿书”。 广义地说,自有汉字以来, 各种字体都有工整和草率的分别,也就是说,都有草书。不过, 小篆以前,文字没有定型化,分不出什么是正体,什么是草体,草意不显,一般就 算作繁体和简体的分别。东汉以后,才有“草书”字体的名称。 一般说草书,是就章草、今草和狂草而言。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即草隶,也就是书写急速草率的隶书,流行于东汉章帝的时候。,29,今草即一般所称的草书。今草是由章草演变而来的,是章草的继续,是楷书的快写 体、便体 ,从东汉末年流传至今。这种草书体势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脱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隶 书笔画形迹,上下字常相勾连。今草书写起来灵活流畅,简易快速,但往往难以辨认。(见图八)。 狂草兴于唐代,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写得更加放 纵,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这种字体 ,牵连宛转,上下相属,滥借偏旁,形体混淆,任意增减笔画,书写诡奇疾速,人自为体, 千态百变,缺少规律性,难学难认。因此,狂草已脱离了广大群众日常的书写需要,丧失了 文字进行交际的实用功能,只能作为一种书法艺术供人欣赏。(见图九) 章草是从隶书发展而来的,今草和狂草是从楷书发展而来的,当然也不能忽略今草是章草 的直接演变,狂草是今草的直接演变这一情况。它们的发展演变可用下表表示: 隶书 楷书 章草今草狂草,30,(七)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见图 十) 楷书萌芽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魏晋 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现在,已有 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今天,楷书仍是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来的,它的结构与隶书基本相同,只有少数地方略有改动。就整个字势看 ,隶书向外摊开,楷书向里集中;隶书笔画波动,楷书笔画平稳;隶书是“八”字形的横宽 扁平的方块字,楷书是“永”字形的竖长的方块字。 楷书使每个字体有一定的笔画顺序,即所谓“笔顺”。每种笔画又有一定的形式,主要分 为 点、横、竖、撇、捺、提、折、钩等八种笔形,即所谓“永”字八法“永字八法” 八种笔画的原来名称是:侧(点)、勒(横)、弩(竖)、NE043(钩)、策(提)、掠(撇)、啄( 短撇)、磔(,捺)。,从而形成楷书的一整套笔画系统。 楷书是兼采隶书之长而形成的字体。它笔画平直、清楚,结构方正简化,比隶书更便于书写 。楷书对隶书来说是化繁为简,对草书来说是化草为正; 楷书写起来没有隶书那样费事,又比草书工整易认。由于楷书形体严谨、端庄、美观,因此 近两千年来一直被作为正式的字体广泛应用。,31,现代楷书印刷体常见的有三种:一是宋体,又称老宋体,是最通用的印刷体,特点是:形 体 方正,笔画严谨,横细竖粗,有装饰性点线。这种字体起于明朝中叶,叫做宋体是出于误会 。二是仿宋体,比较接近于宋朝刻书的字体。它比老宋体秀丽,笔画粗细均匀,顿笔讲究, 常用于排印诗词的正文、一般文章的引文、序言和图版说明等。仿宋体还有一种变形叫长仿 宋,一般用于表格的题头,或用于排印诗词和正文中的夹注等。三是正楷体,同手写体接近 ,比仿宋体丰满,多数用来印扫盲识字课本、通俗读物、小学课本和儿童读物等。 印刷体中另有一种黑体,又称方头体、粗体,供表示着重用,作为文章的标题一般也用黑体 字,很少全篇都用它来印刷的。 印刷体根据形体的大小还有特定编号,常用的有头号、二号、三号、四号、小四 号、五号、 小五号、六号等(见下表)。印刷中常用变换字体、变更字号的手段来区分文章的性质、逻辑 层次、地位的轻重等。,32,(八)行书 行书是为了补救楷书的不便书写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它是楷书的草 化或草书的楷化。行书既不像 草书那样潦草,又没有楷书那样端正,它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见图十一) 行书是楷书通行之后才产生的。由楷书演进为行书是一种自然的趋势,因为楷书虽然比隶 书 方便,但是一笔一笔写起来仍旧费时费事,写得快时自然会把几笔连成一笔,但是行书的连 笔只是局部的,不像草书那样一笔连到底,所以不至于写得像草书那么难以辨认。行书没有 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一般称作“行楷”;写得放纵一点,比较接 近草书的,一般称作“行草”。行书的特点是近楷近草,不拘不放,笔画连绵,字字独立。 用草书如飞、楷书如立、行书如行的形象比喻,正好生动地说明了草、楷、行这三种字体之 间的关系。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今草和楷书盛行的时候产生的。行书兼有楷书和草 书的优点,字形清 晰易辨,书写效率较高,在实用方面差不多和楷书一样受到重视。所以自魏晋以来一直成为 手写体的主要形式,至今普通写信、记账、起草稿、抄文件、作记录、写日记、开药方,几 乎没有不用行书的。行书作为楷书的辅助字体,应用极为广泛,实用价值不在楷书之下。,33,二、汉字形体演变的简化和繁化的矛盾 从汉字近四千年的形体演变历史来看,总的趋势是简化。简化的过程反映了人们运用 文字的 基本要求。由甲骨文、金文发展到小篆,是一个简化的过程,小篆又简化成隶书,隶书又简 化成草书和楷书,楷书又简化成行书。广义的草书,则是各种字体的简化。 在汉字八种字体的演变简化过程中,最重大的变革有两次:一次是小篆的推行,这是历 史上 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次汉字简化运动;一次是隶书的产生,这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的一 次字形定型化运动。汉字由不定型到定型,异体字大大减少,也是一种简化。两次大的运动 都是使汉字趋简避繁,趋易避难。 但是,汉字字形还有繁化的一面。比如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出现了同音替代的假借字。假借 字使得一个字不止一种意义,从而变为多义字。后来为了分化多义字,便大量地使用形声造 字法给一些字增加偏旁(主要是形旁)。这样一来,除了增加字数和笔画外,字体结构也变得 复杂了,使原来简化的倾向又转而趋于繁化。例如“然”字,原为“燃烧”义,后来借作“ 答应声”,为了区别字义,于是“燃烧”义的“然”另外加形旁“火”变为“燃”,而“答 应声”的“然”又另外加形旁“口”变成“NE044”字。又如“暴”之为“曝”,“莫 ”之 为“暮”,“冥”之为“暝”等等,都是繁化。在其他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繁化问题。,34,汉字有过伟大的不可磨灭的功绩,有很多优点,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 仍将是 我们法定的文字,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但是,汉字本身存在着缺点 。汉字字数多,笔画多,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随着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汉字同现 代社会不相适应的一面越来越突出地暴露出来了。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文字工作就 是主要围绕汉字改革来进行的;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对现代汉字进行研究和整理,制定出各 项有关标准。 一、建国以来的汉字改革工作 我国的汉字改革工作经历了一个很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1892年卢戆章的切音新 字的 问世,揭开了中国近代汉字改革运动史的帷幕,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变革 ,这个运动波澜起伏地继续到今天,已100多年了。100多年的汉字改革运动,设计了上千 种改革方案,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改革实验,丰富了汉字改革的理论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改革经验。,返回,35,第五节汉字的改革和整理 一、建国以来的汉字改革工作 (一)简化笔画 (二)精简字数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 期汉字改革的方针 三、新时期汉字改革的任务 (一)进一步研究和整理 现行汉字 (二)进一步整理异体字 (三)制定现行汉字的 各项标准,36,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总结了60年来汉字改革运动的经验,根据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群 众科学文化水平、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把汉字改革作为新中国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并于50年代初期专门建立了主管文字改革的国家职能机构中国文字改革 委员会(最初称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制定了积极而稳 步地进行汉字改革的方针,确定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为当时汉字改革的三大任务。从而使汉字改革,由一个群众性的活动,发展成一个由国家专职机构领导的全国范围内的社会运动。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 语文文字法,这是我国历史上关于语言文字的第一部专门法律。它的诞生确定了普通话和 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过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和使用范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 大事,它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开始走上法治轨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时期。它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科学文化、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水平、增进各地区各民 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7,现将50多年来简化汉字的情况介绍如下: 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简化汉字。简化汉字的方针是“约定俗成,稳步 前 进”。约定俗成就是说确定规范的简化字必须贯彻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 着重选取那些群众创造的并且已为社会普遍承认的简化字;同时也可以按照群众简化繁体 字的通行方法,适当地创造一些简化字。稳步前进就是说简化字要分期分批地逐步推行,使 人们有一个熟悉、掌握的过程。那种企图一下子就把所有繁体字都简化掉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50多年来,在汉字简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简化汉字的工作,包括简化笔 画和精简字数两个方面。 (一)简化笔画 (1)简化偏旁。 (2)保留局部。 (3)草书楷化。 (4)同音代替。 (5)另造简字。 (二)精简字数 精简字数是通过整理并废除异体字来减少字数,从汉字的数量上精简。,38,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汉字改革的方针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出现了“四化”建设的新形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 各项方 针政策,为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和根据新的认识,作了切合实际的调整,大大加快了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的文字改革工作,也面临调整的形势。1984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 委员 会在北京召开了文字改革工作座谈会,就新时期的文改工作广泛地听取了意见。1985年12月 ,国务院决定将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从而扩大 了它的工作范围和职责。1986年1月,中央批准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语 言文字工作会议,制定了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的中心,是促进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它更好地为两 个文明建设服务。,39,三、新时期汉字改革的任务 当前汉字改革的任务,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进一步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 (二)进一步整理异体字 (三)制定现行汉字的各项标准 1定量 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 2定形 定形就是确定每一个现行汉字的字形。 3定音 定音就是规定每个现行汉字的规范化的标准读音,消除异读现象。 4定序 定序就是按照一定的序列方法确定现代汉字的排列顺序,规定标准的检字法。,返回,40,第六节写字和正字法 一、写字 (一)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二)汉字的偏旁和部首 (三)汉字的间架结构 (四)写字的基本要求 (五)写毛笔字的基本方法 二、正字法 (一)正字法的含义 (二)纠正错别字,41,第六节写字和正字法 一、写字 这里所说的写字,与书法含义不同。写字是每一个运用文字的人都要从事的日常活动 ;而书法的范围要窄一些,它是一种写字的艺术,不包括一般的书写在内。 写字是属于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写好字,除主要靠实践外,也必须掌握汉字字形结构系统的 基本知识。汉字的结构系统包括笔画系统、偏旁系统和部位系统(间架结构)三个方面,笔画 和偏旁是汉字的两级结构单位,而笔画、笔顺、偏旁和间架结构,是掌握汉字字形的几个重 要方面。,42,(一)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1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 2笔顺 笔顺就是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绝大多数汉字,是由多笔画组成的 ,书写时总有一个先后次序。汉字笔顺的一般规则是: (1)从上到下,如“主、空、李、章、旦”等; (2)从左到右,如“语、则、街、极、海”等; (3)从外到内,如“月、问、句、风、同”等; (4)从内到外,如“画、凼、延、远、道”等; (5)先横后竖,如“十、下、井、丰、王”等; (6)先撇后捺,如“人、余、文、夫、又”等; (7)先横后撇,如“左、大、厂、在、有”等; (8)先中间后左右,如“小、水、办、亦”等; (9)先外后里再封门,如“因、目、田、回、国”等。 此外,还须注意写点的笔顺:点在左上先写,如“斗”“头”;点在右上后写,如“戈” “发”;点在里边后写,如“瓦”“凡”。,43,(二)汉字的偏旁和部首 1偏旁 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较大的构字单位,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偏 旁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笔画组合而成的。 2部首 编纂字典时,常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编在一起,称为一部,并把每部相同的偏旁作为该部的 标目。这种作为标目的、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就叫部首。例如凡是从“ 木”的字编为一部,以“木”为首;凡 是从“火”的字编为一部,以“火”为首。“木”和“火”就是两个部首。部首不属于汉字 结构系统的范畴,而是用部首排列法编纂字典时给汉字归类的一种手段。,44,(三)汉字的间架结构 汉字的间架结构,常见的有下列几种类型: 1独体结构:一个字分不出偏旁的,例如“水”“火”“土”“木”“人”“手”“刀” “马”“牛”等。 2上下结构:由两个偏旁重叠而成,例如“昌”“些”“字”“笔”“思”“台”“需” “照”等。 3上中下结构:由三个偏旁重叠而成,例如“意”“冀”“蜜”“曼”“赢”等。 4左右结构:由两个偏旁并列组合而成,例如“江”“姓”“林”“础”“记”“致”“ 期”“鹅”等。 5左中右结构:由三个偏旁并列组合而成,例如“街”“辙”“膨”“概”“谢”“树” 等。 6半包围结构:指外面的偏旁从两面或三面包围着里面的偏旁,例如“厌”“庄”“病” “近”“廷”“旬”“同”“区”“凶”“闲”等。 7全包围结构:指外面的偏旁从四面全部包围里面的偏旁,例如“回”“因”“团”“困 ”“园”“圆”“国”“固”等。 8品字形结构:由三个偏旁呈品字形组合而成,例如“晶”“众”“森”“磊”等。,45,(四)写字的基本要求 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工整、熟练。 写得正确,就是要写得对,不写错字,不增笔,不减 笔,不改变字形。一点一画的差别,就会造成错误,因此要按规范字体写得笔画分明 ,横要 像横,捺要像捺;哪里起笔,哪里收笔,都应合乎一定的规则。形体相似的字要写 出笔画上的差别,使人一目了然。所写的字别人一看就能认识,才能理解意思,才能达到文 字书写书面交际的目的。 写得工整,就是要写得端正匀称,行款整齐,纸面干净;不潦草,不歪斜,不大小悬殊,不 高低参差,不让笔画多的字出格,也不让笔画少的字缩在一个角落里。这样,不仅可以使字 形美观,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字形的轮廓更清楚,别人看了易于辨认。,46,(五)写毛笔字的基本方法 写字,通常用的是铅笔、钢笔、圆珠笔和毛笔。师范院校的学生, 还应熟练使 用粉笔。其中铅笔、钢笔、粉笔和圆珠笔属于硬笔,毛笔属于 软笔。毛笔是我国人民书写汉 字的传统工具。毛笔柔软而有弹性,可以写出轻重粗细有变化的点画,并能写出各种大字。 不用毛笔写,就不能充分体现汉字的笔画和结构特点。而且 练好毛笔字是写好其他各种硬笔 字的基础,是学习写字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这里主要介绍写毛笔字的基本方法。 1点 (1)上点:逆锋起笔;接触纸面向左推;随即铺开笔毫,转笔向右下移作顿; 回锋向左下收笔。 (2)左点:顺笔向左下;让笔毫铺开;顿笔向下;回锋向右内收笔。 (3)右点:藏锋向上落笔;转锋向右;转锋向下;稍一按笔;回锋收笔。 (4)俯点:逆锋起笔;铺毫转下;随即向右顿;提锋向左下轻快挑出。 (5)仰点:逆锋起笔;铺毫转下;回锋向左;提笔向 右上挑出。 (6)长点:顺锋向右下;逐渐铺毫;向下微顿;转锋向左上收笔。,47,2横 逆锋向左;急顿笔成点向右;提笔顺势稍轻快行笔,横引至末;提笔稍向 右下;顿笔成圆;回锋向左收笔。 无论长横短横,取势都应左稍低,右稍高。 3竖 (1)长、短竖:逆锋起笔向左;顿笔成点;铺毫行笔;至末端顿笔; 顿笔成圆角,并上下迎送一二回;转笔向上提收。右面的长竖,收笔末端形圆如垂露 ,故叫“垂露竖”。 (2)垂竖:写法与长竖的相同;至末端轻轻提锋向下,不停 顿,轻快收笔,使竖末短而尖。右面的垂竖,因末尾收笔像一针尖,故叫“悬针竖”。 4撇 (1)斜撇:逆锋向上;转笔向右下顿笔成点;引笔 向左下逐渐提笔;撇成尖端轻快提笔。 (2)平撇:运笔方法同上,但取势较平,左稍低,笔 画较短。 (3)竖撇:运笔方法与斜撇基本相同,但起笔不宜过重,取势细长。,48,5捺 (1)斜捺:起笔逆锋向上;转锋向下;渐渐用力行笔;顿笔;提笔 向右捺出收笔。 (2)平捺:逆锋起笔向左;转锋铺开;渐渐用力向右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