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白先勇、余光中.ppt_第1页
现当代文学白先勇、余光中.ppt_第2页
现当代文学白先勇、余光中.ppt_第3页
现当代文学白先勇、余光中.ppt_第4页
现当代文学白先勇、余光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港台文学简介,一、白先勇与台湾“现代派小说” 二、余光中与“现代散文”,现代派,现代派在中国形成某种气候,是20世纪30年代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 30年代现代派的一个重要成员纪弦,他将大陆30年代的现代派引到台湾,发起成立台湾的“现代派”,办起了台湾的现代诗诗刊。 1956年1月15日“现代派”在台北市正式成立,当天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50年代末,台大外文系学生陈若曦、王愈静等组织了一个交友性的组织“南北杜”。一年以后,该组织改为“现代文学社”,推选白先勇为社长。 1960年3月创办现代文学杂志,白先勇任主编。其主要成员有陈若曦、欧阳子、李殴梵、王文兴、王愈静、叶维廉、刘绍铭、张先绪等。,现代文学发刊词,我们打算有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近代艺术学派与潮流、批评和思想,并尽可能选其代表作品。我们如此做并不表示我们对外国艺术的偏爱,仅依据他山之石之进步原则我们感于旧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不足于表现我们作为现代人的艺术情感,所以我们决定试验、摸索和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我们可能失败,但不要紧,因为继我们而来的文艺工作者可能会因我们失败的教训而成功。 我们尊重传统,但我们不必模仿传统或激烈地废除传统,不过为了需要,我们可以做一些破坏的建设工作。”,白先勇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谪仙记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 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屋、第六只手指; 长篇小说孽子; 剧本:游园惊梦二十年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等。,白先勇小说创作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金大奶奶发表到赴美前夕,是他的创作前期。 寂寞的十七岁 玉卿嫂,第二时期:白先勇到美国留学,这是其创作的分水岭。 芝加哥之死谪仙记上摩天楼。,六年来的求知狂热,像漏壶中的水,涓涓汩汩,到毕业这一天,流尽最后一滴。他一想起莎士比亚,他的胃就好像被挤了一下似的,直往上翻。他从前把莎氏四大悲剧从头到尾背诵入心,可是记在他脑中的只有麦克佩斯里的一句: 生命是痴人编成的故事, 充满了声音与愤怒, 里面却是虚无一片。 芝加哥,芝加哥是个埃及的古墓,把几百万活人与死人都关闭在内,一同销蚀,一同腐烂。 “吴汉魂,中国人,卅二岁,文学博士,一九六年六月一日芝加哥大学毕业”那几行自传又像咒符似的回到了吴汉魂的脑际,他心中不由自主的接了下去: “一九六年六月二日凌晨死于芝加哥,密歇根湖。”,第三个时期:从永远的尹雪艳开始,白先勇的小说艺术探索臻于成熟的境界。 永远的尹雪艳 孽子:上篇在我们的王国里;下篇安乐乡,白先勇:“我一直觉得文学写的是人性、人情。我们经常在挣扎,人的内心都有不可言喻的痛,我想文学可以写出来”、“教人一种同情、一种悲悯”。 夏志清教授说:“旅美的作家中,最有毅力,潜心自己艺术进步,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给后世朗诵的作品的,有两位:於梨华和白先勇”。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那血一样的海棠红 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那信一样的雪花白 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那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散文与诗是我的双目”,“以右手写诗,以左手写散文”。 “诗是我的妻,散文是我的情人,评论和翻译则是外遇”。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美国是弃妇”。,一、文化的自豪感、爱国之思与游子之恋 二、余光中对“现代散文”的革新 三、余光中散文名篇品读,一、文化的自豪感、爱国之思与游子之恋,“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的血系里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我“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长在” , “我觉得,中国文化是一个大圆,而中文是其半径,半径愈长则圆周愈大。我希望自己能把中文写好,写美,把半径更加延长。”,听听那冷雨,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 方块字的形象性和平仄声,神而化之,竟凝结为一幅绵绵密密、千丝万缕的雨景,一阵阵远远近近,紧敲慢打的雨声,甚至那潮潮湿湿的雨意,清清冷冷的雨味,飘飘忽忽的雨腥,一齐进入读者的眼耳鼻身,同时渗透每根神经。,中国文字“虽历经变迁,仍较欧洲各国文字为纯。中国文化,不但素来比近邻各国文化为高,抑且影响四邻的文化”,是“历久而弥新的活传统”。 “今日的中学生,读四百年前的西游记,或一千多年前的诗,可以说毫无问题,甚至两千年前的史记,或更古老的诗经的部分作品,藉注解之助,也不难了解”,而“在欧美各国,成为文言的拉丁文已经是死文字了,除了学者、专家和僧侣以外,已经无人了解。”,“秋,确实是奇妙的季节。每个人都幻觉自己像两万呎高的卷云那么轻,一大张卷云卷起来称一称也不过几磅。又像空气那么透明,连忧愁也是薄薄的,用裁纸刀这么一裁就裁开了。”(望乡的牧神) “我在法国的露娃河中游,就经过这么一大片接一大片的向日葵田。那天风日晴美,我把车停在田边,为这无尽的明艳摄影。一时满田的绿发金童都回过头来对我灿笑,笑成了一幅童话的插图。”(驶过西欧),“一壶清茶或一樽美酒,斯斯文文的坐而论道。从李白到徐志摩,从莎士比亚到泰戈尔,从秦始皇到毛泽东,胡适到鲁迅,无不放言褒贬,阔谈终夕。” “我从小就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至于中国古典诗词,我也是从小就爱好的。”朗吟中国古典诗,“是可以终身享受的一种高级乐趣”(岂有哑巴缪斯)。,“身为中国人而不识关公、包公、武松、薛仁贵、孙悟空、林黛玉,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说庄、骚、李、杜、韩、柳、欧、苏是古典之葩,则西游、水浒、三国、红楼正是民俗之根,有如圆规,缺其一脚必难成其圆。”(自豪与自幸) “我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 (自豪与自幸),“当暝色登上楼的电梯,必有人在楼上忧愁。摩天三十六层楼,我将在哪一层朗吟登楼赋?可想到,即最高一层,也眺不到长安?当我怀乡,我怀的是大陆的母体,啊,诗经中的北国,楚辞中的南方!当我死时,愿江南的春泥覆盖在我的身上,当我死时。”(逍遥游),怀乡,台湾作家齐益寿说:“那些在民国三十八年后从大陆漂洋过海来到台湾的人,整整三十年过去了,还不能回到那叶秋海棠上去,那故园的景物,慈蔼的亲人,儿时的伴侣,美丽的恋情,以及那种剪不断挥不去的鲜明的记忆,是怎样的使他们魂牵梦系!因此他们写出怀念故园的作品,那是自然不过的”。,“为自己招魂”,“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物是人非,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其愁更甚。我当年离开大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20年前来这岛上的,是一个激情昂扬的青年,眉上睫上发上,犹飘扬大陆带来的烽火从沈阳一直燎到衡阳,他的心跳和脉搏,犹应和抗战遍地的歌声嘉陵江的涛声长江滔滔入海浪淘历史的江声。20年后,从这岛上出发的,是一个白发侵鬓的中年人,狼烟在对岸,长江的涛声在故宫的卷卷轴轴在一吟三叹息的念奴娇里,旧大陆日远,新大陆日近。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可爱的是旧国的山不改其音,可悲的是异乡人的发不能长保其不白。长长的20年,只有两度,他眺见了旧国短短的青山,但那是隔着铁丝网,还持着望远镜。第一次在金门。望远镜的彼端是潺潺的烟水,漠漠的船帆,再过去是厦门的青山之后仍是渺渺的青山。20年前厦门大学的学生,鼓浪屿的浪子,南普陀的香客,谁能够想到,有一天会隔着这样一湾的无情蓝,以远眺敌阵的心情远眺自己的前身?母校、故宅、回忆,皆成为准星搜索的目标,155加农炮的射程。卡车在山的盲肠里穿行,山的盲肠,回忆的盲肠。司令官在地下餐厅以有名的高粱享客,两面的石壁上用对方的炮弹壳饰成雄豪的图案。高粱落到胃里,比炮弹更强烈,血从胃底熊熊烧起,一直到耳轮和每一个发根。那一夜,他失眠了,血和浪一直在耳中呼啸。”,当我死时,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学者评论,“那种梦魂牵绕的愁绪,那种去国怀乡的离愁,那种发自内心的呼唤,那种岁月流经的伤怀,那种半辈子断奶的痛,别人无法感受,而台湾的余光中感受到了,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真切地表达了出来。”(李星阁) “这乡愁表现了他对中国一往情深的怀想,是一种怀国与乡愁的精神的延续。他可说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被放逐者”。(张振金),二、关于“现代散文”的革新,剪掉散文的辫子 ,1963年 其一、食古或食洋不化的学者散文。“对于他们,含糊等于神秘,噜苏等于强调,枯燥等于严肃” 其二、花花公子散文 。“即使高明些,也失之做作”。 其三、浣衣妇的散文 。“她们把自己的衣服洗了又洗,结果污秽当然向肥皂投降,可是衣服上的花纹,刺绣,连带着别针等等,也一股脑儿统统洗掉了”,“现代散文”,“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修养,眼看着一代不如一代;熟谙旧文学兼擅新文学,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的学者,已成凤毛麟角。退而求其次,我们似乎又不能寄厚望于呢呢喃喃的花花公子,和本本分分的洗衣妇人。比较注意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的读者,当会发现,近数年来又出现了第四种散文 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一种新散文。在此我们且援现代诗之例,称之为现代散文。”,“弹性”,所谓“弹性”,是指这种散文对于各种文体各种语气能够兼容并包融和无间的高度适应能力。文体和语气愈变化多姿,散文的弹性当然愈大;弹性愈大,则发展的可能性愈大,不致于迅趋僵化。现代散文当然以现代人的口语为节奏的基础。但是,只要不是洋学者生涩的翻译腔,它可以斟酌采用一些欧化的句法,使句法活泼些,新颖些;只要不是国学者迂腐的语录体,它也不妨容纳一些文言的句法,使句法简洁些,浑成些。有时候,在美学的范围内,选用一些音调悦耳表情十足的方言或俚语,反衬在常用的文字背景上,只有更显得生动而突出。,“密度”,所谓“密度”,是指这种散文在一定的篇幅中(或一定的字数内)满足读者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分量愈重,当然密度愈大。一般的散文作者,或因懒惰,或因平庸,往往不能维持足够的密度。这种稀稀松松汤汤水水的散文,读了半天,既无奇句,又无新意,完全不能满足我们的美感,只能算是有声的呼吸罢了。然而在平庸的心灵之间,这种贫嘴被认为“流畅”。事实上,那是一泻千里,既无涟漪,亦无回澜的单调而已。这样的贫嘴,在许多流水帐的游记和睛三话四的书评里,最为流行。真正丰富的心灵,在自然流露之中,必定左右逢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步步莲花,字字珠玉,绝无冷场。,“质料”,所谓“质料”,更是一般散文作者从不考虑的因素。它是指构成全篇散文的个别的字或词的品质。这种品质几乎在先天上就决定了一篇散文的趣味甚至境界的高低。譬如岩石,有的是高贵的大理石,有的是普通的砂石,优劣立判。同样写一双眼睛,有的作家说“她的瞳中溢出一颗哀怨”,有的作家说“她的秋波暗弹一滴珠泪”。意思差不多,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