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适当地不被评价.doc_第1页
孩子需要适当地不被评价.doc_第2页
孩子需要适当地不被评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孩子需要适当地不被评价石柱县临溪小学校 崔坤祥评价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关注,是孩子的一种需要,但这并不等于评价越多越好,而且很多时候孩子不需要被评价。不少家长懂得凡事要适度,然而碰到实际问题就容易走极端。有的家长认为重视教育就必须随时对孩子进行评价,提醒孩子的不足才能进步,于是就把“嘴”搁在孩子的身上,进行种种评价,对孩子任何一个细节都要评价,生怕孩子没有注意到举止是非,惟恐孩子失去自我审视。这样的危害很大。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这种状况与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有关,现在的家庭一般两个成人,一个孩子,甚至四个成人,只有一个孩子,不说是“十羊九牧童”,也算是“官多民少”。只有一个孩子容易导致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形成不正常的教育氛围。家长应该设身处地的去想一想:平日你一抬手一投足,一笑一颦,一句话一件事,看一本书交一个朋友身边总有一个权威式的人物将你评价一二,你还能做什么?难道你还有好心情?“评头论足”在词汇学中是个贬义词,何况时时处处被别人评头论足呢?所以,孩子应该适当的不被评价。这样的好处有下面几点: 第一,从思维能力的发展讲,孩子专心玩耍的时候、闲者的时候,总之,孩子专注于某件活动或内心呈自由状况时,家长最好不要去评价他们。因为孩子的思维发展需要独处,需要没有干扰的宁静,需要持续的思考或想象下去。即使是无意识的或无目的的思维和想象,都是积极可贵的和很必要的。这种状态既用不着家长给予肯定,也用不着否定,只需要家长不评价,并且尽可能保持孩子有这样一个自然状态的空间和时间就行了。心理学的大量事实证明,具有出色创造思维的人往往都有独处的习惯或经常独处的环境条件,城市的生活本来就已经不利于孩子创造思维的发展,再加上家长絮絮叨叨的评价,孩子思维发展的条件就更差了。第二,孩子在学习用脑时,也最好不被评价。有的家长早不说,晚不说,孩子开始做作业他们就开始评价,随意打断孩子的思路。比如孩子正作业,家长突然一句:“你就是粗心,小心一点啊!”或者有事无事走过去,指指点点“今天的字写得不错啊。”这些作法如果偶然一二次或是有针对性还可以,常常如此就不妥当了。随意打断孩子只是为了泛泛而谈地评价几局就毫无意义了,而且最大的害处就是使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因此孩子学习时候,也不需要被评价。第三,孩子的学习成绩进退起伏,也并不一定要评价。一般在这些时候家长最容易犯“非评不可”的毛病。其实,心理学家主张家长要有评价,但大部分评价不要说出来,自己心里明白就行。孩子的进退起伏是正常现象,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和幅度内,就不一定非要给一个评价。例如一张测试卷拿下来,家长看看,只要不是大的起伏变动,就不一定非要评价一番,如果上次是A +,这次是A,也就差不多,不必一定要说个进步或是退步,也不必把测试题逐一评价,将孩子的答案逐一讲究一番。有的家长几乎能把孩子每次的测试题背下来评价半日,有这种必要吗?孩子考差了评价半日,考好了又是半日,一次作业一次评价,一篇作文逐句评价。出门游玩,父母要培养观察力,孩子说出句子来必定有评价。琴、棋、书、画,一年365天,该有多少评价啊!孩子的手足还有地方放么?有的父母还别具匠心,喜欢创造出一种孩子被评价的生硬场景。例如,在某风景区,一个家长要孩子描述景物,孩子不高兴,家长理直气壮的说:“我带你来就是为了看看你当场观察、当场用词的能力怎样!”这种明白无误的把孩子置于一种预定的评价之中。孩子纵然“情满于山,意溢于海”,恐怕此时意境全无,还有什么描述?家长想了解孩子临景发挥的能力,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生硬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