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_第1页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_第2页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_第3页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_第4页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瓯海区实验小学备课资料 王圆圆备用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4 数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正确分段。2、掌握本课4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教学重难点: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正确分段。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审题。(1) 读题,正音:数sh。说出“数”的另一读音。(sh数字,数量,招数。)(2) 题眼是哪个词?想想课文重点该写什么?(用什么方法,怎么样数鸡。)2、课堂自学,略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5分钟),给课文标上节序,想想小作者是怎么样数鸡的?哪些情节写得生动有趣? (2)交流。(了解学生热悉课文程度。)3、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哪几个小节写小作者反复数鸡的?除此之外课文还写了些什么?给课文试分段。 (2)检查分段,点拨第3小节归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3小节由外婆家蛋多引起“我”的疑惑,向听到鸡叫、直奔屋后发现鸡多过渡,意思偏重于启下,并入第二段为宜。4、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正音。 掀(xin)开 牛棚(png) 向屋后奔(bn)去 撒(s)向鸡群 撒(s)谎 一窝蜂(fng)似(sh)的5、检查字词。 (1)同桌互查生字认读,概述课后词语大意。 (2)课堂交流,落实带点字的义和形,理解词语。 迷惑不解 眼花缭乱 争先恐后 (3)当堂听写并订正。6、作业。 (1)读课文10分钟。 (2)抄写生字生词。 (3)给多音字组词。 s( )( ) bn( )( ) sh( )( ) 撒 奔 似 s( )( ) bn( )( ) s(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党的政策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2、归纳各段大意。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党的政策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2、归纳各段大意教学过程:1、讲读第一段。 (1)默读。划出概括外婆招待午饭特点的句子。 (好丰盛 竟是个蛋的天下。) (2)理解句子。 投影(或小黑板)揭示: 瞧,满桌的莱竟是个蛋的天下。 瞧,满桌的莱是个蛋的天下。 比较:句子中多厂个“竟”,意思有什么不同?(竟:出于意料,根本没想到。)“我”想不到什么?(想不到午饭那么丰盛;想不到用蛋做了那么多菜;想不到外婆有那么多鸡蛋;想不到外婆家的生活起了那么大变化。)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地方告诉我们外婆家的生活这两年确实富裕了?(有电扇,鸡蛋有的是。) (4)指导朗读。(第一小节,读出外婆的惊喜与关切;第二小节,读出我的惊奇。) (5)归纳第一段段意。2、讲读第二段。 (1)默读。思考:我在外婆家几次数鸡,每次怎么数,结果怎么样?(动笔在书上作记号。)(2)课堂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投影或板书揭示表格。)时间怎么数鸡结果刚到外婆家(横数竖数)(怎么也数不清)(一星期里)(大鸡数到小鸡小鸡数到大鸡)(一直没有数清)(临走前)(放一只,数一只)(被公鸡啄了手,鸡一拥而出,怎么也数不清) (3)交流填表内容,归纳板书(或投影揭示答案)。学生填表只需要点一致即可。 (4)导读。 综合述说几次数鸡的过程。(语言简洁、流畅。) 为什么几次数鸡结果都数不清?(要点:鸡实在太多了。) 找一找,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词语明的、暗的写鸡多? (蛋多,暗寓鸡多;并排十几个鸡窝里都有鸡在生蛋;院子里,公鸡、母鸡、白鸡、花鸡,大鸡,小鸡使我眼花缭乱;一窝蜂似地拥来。)归纳中随机落实省略号及带点词语意思。 鸡多与外婆家生活的改善有什么联系?外婆家能办起养鸡场靠的是什么?(养鸡致富。靠党的政策,靠勤劳。) 小作者反反复复写外婆家鸡多,怎么也数不清,有一层没有明说的意思,你认为是什么?(外婆家养门口么多鸡,靠鸡致富,生活有了改善,是党的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 小作者就是怀着这样一份欣喜,好奇地要弄清楚外婆家到底养了多少只鸡,并把数鸡当作一种乐趣。请自由朗读体会,并选择一段情节读给大家听听。 自由读准备指名选读,评价有否读出喜悦之情,互相纠正齐读。 借助表格综合归纳第二段段意。 (在外婆家的一段时间,“我”用尽各种办法反复数鸡,但怎么也数不清。)3、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后归纳段意。 (2)回家路上,我“心里乐滋滋的”仅仅是因为我带回三只小公鸡和一篮鸡蛋吗?(不是。)句子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省略了为什么乐滋滋的内心想法。) 请用“我为了什么而心里乐滋滋”的句式把乐的原因说清楚。(展开说。从外婆家富裕、生活得到改善,引导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概括出改革开放,党的政策使农民富裕的结论。)4、作业。 完成作业本上第3、第4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教学“学习提示”,了解什么叫中心思想。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2、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完成部分作业。教学重难点:了解什么叫中心思想。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 (1)完成作业本习题。 作业。反馈订正。表述“随口”、迷惑不解”、眼花缭乱”、“争先恐后”的意思。 (2)小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鸡多?2、指导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1)默读。将“学习提示”按阅读文章的要求什么是中心思想数鸡一文的中心思想划分为三层。 (2)逐层理解。 读懂一篇文章有哪些基本要求?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用:划下这句话。(中心思想就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 提示告诉我们怎样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哪些思路? (想一想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是赞颂什么?批评什么或是抒发什么情感?) (数鸡)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学习提示”的表述与我们课堂说的意思是一致的。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读懂作者写作意图的? (首先热悉、理解内容一抓住重点段,联系课后习题想想为什么反反复复写鸡多,它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强调:理解课文内容是领会中心思想的前提。)3、完成作业本习题6。 核对后指出为什么排除(1) (2) (4)选项? (参考答案:(1)归纳的是内容,不是写作目的。(2)作者写数不清鸡是说外婆家鸡实在太多是通过外婆家养鸡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并非说我数不清鸡是不好好学习。选项(2)不是写作意图。(4)只是作者的次要感受,不能准确表达写作目的。4、读课文,总结,综合训练。 (1)读课文。 (2)如何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学懂了什么? (3)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按作业本习题5表格提示逐项口答。 综合语言口述主要内容。 完成作业。 参考答案:暑假里我在外婆养鸡场数鸡,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数清。 随机辨析: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区别?(主要内容指文章写什么;中心思想指作者为什么写。)5、改革开放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城市面貌也日新月异。请交流自己感受到的变化。(要求事实集中、具体,表达清晰、自然。) 小小组说推荐代表说。6、作业。 (1)完成作业本习题2。 (2)任选一题作业。 写出带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a你只顾吃吧,鸡蛋有的是。( )( ) b正当我没招数的时候,外婆来了。( ) c瞧,满桌的菜竟是个蛋的天下。( )( ) d我数着数着,冷不防一只大公鸡狠狠地啄了我的手。 ( )仿课文第2节围绕主句具体写的方法,写一段反映家乡 (或学校、家庭)近几年变化的话板书设计:午饭丰盛 第一次 横数竖数 数不清 改经4、数鸡几次数鸡 中间几次 大小数不清 革济 最后一次 放一只,数一只数不清 开发 带回鸡、蛋 放展课后反思:第十一册语文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数鸡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赞赏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了。这篇课文的词句较简单,学生学习时没有难理解的字词,因此一教时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布置了一个发挥题,发挥想象,想一想如今外婆家的鸡。就我看来,改革开放初期的文章放到今天来分析已显得“老掉牙”,我们应该结合如今的生活,渗透时代思想,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中的人文因素,我们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应该尽量的去发掘它,倾注我们饱满纯真的情感,作好教材与学生的中介,从而形成“教材教师学生”情感共鸣、情感共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5 梳羊角辫的小姑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梳理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教学重难点:梳理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读题。 (1)指导“辫的书写: “辛”部,作偏旁时末笔竖改撇,17笔;解释“羊角辫”。 (2)题目有什么特点?想了解什么?(以人命题。小姑娘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写了她哪些事?她是怎样一个人?) 2、带着问题读通课文,寻找答案。自学生字新词。 3、检查。 (1)说说小姑娘的基本情况。(姓名,年龄,身分。说出课文依据。) (没有出现名字。她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课文依据:背书包、挂红领巾、说话稚气随机解释o) (2)课文写了小姑娘哪几件事? (了解学生熟悉课文情况,不必求全。) (3)检查课文朗读。随机正音并结合释词。 刻薄b 似s乎 怔zhng 双肩背bi书包驮在背bi上 (4)词语质疑。不理解的提出来讨论。 4、梳理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划出能概括事件或人物态度的短句和词语o(2)投影揭示练习表格。按课文内容摘录填表。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姑娘“少找给我一角钱”,“油条短半截”。“换一下行吗?”“谢谢。”“您多找给我五角钱” 伏着身子 小手用力推着“没什么。”张丽冷冷地“还有完没完?” 不耐烦拣最刻薄的话甩过去;“小家伙,人倒老实。”怔住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竟说不出话。不由自主 师生共同归纳第一件事。(扶持,掌握方法。) 独立或同桌议论归纳第二、三件事课堂交流,揭示答案。随机释词(见带点词)。 (3)利用表格给课文分段,口头归纳各段大意。(评价语言明确、完整、简洁。)5、作业。 (1)完成作业本1、3两题。(2)把字写正确,写匀称并填表。例字币豫拣薄甩叠辫怔漓疑照样写部首笔画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评价人物,领会课文中心思想。2、总结课文,完成部分练习。教学重难点:评价人物,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揭示投影(表格),简要说说课文写了小姑娘哪几件事。2、评价人物,领悟课文中心思想。 (1)你觉得梳羊角辫的小姑娘是怎样一个人?请联系课文事实,说出你的理解根据。自学准备一小小组讨论一课堂交流,归纳板书。小姑娘诚实、懂礼貌,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肯帮助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对此学生概括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难点是第一件事,为什么写小姑娘要求补还一角钱和换半截油条?是办事认真,实事求是,还是斤斤计较?应鼓励学生细读有关段落,展开争论,寻找课文依据。可作以下点拨:少找的钱和短半截的油条应不应该补回来? 孩子是怎么对待两次买油条找回来的钱的?(第一次:“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孩子捧着一把硬币说认真点数,确信少了才要求补还。第二次:“阿姨,请您再数数这钱”自己已仔细数了,确信多给了五角,才退还给张丽。)这一补,又说明什么?(认真、实事求是。)(2)揭示投影(表格)。在这三件小事上张丽对小姑娘的认识有什么变化?(认为她斤斤计较一人倒还老实一被感动了。) (3)朗读第三段,划出反映张丽受到感动的句子。 理解:“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感受? (自责、内疚、后悔、感激、赞美展开。说出理解根据。) 平时说话干脆利落的张丽,为什么此时竞说不出一句话?请联系张丽内心想法说明原因。(要点:各种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课文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孩子没有回答张丽的问话。红领巾的一角,意思是我是少先队员。做了好事不留名象征性结尾。)3、自由读课文,总结,完成练习。 (1)复习单元学习提示,说说本课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赞颂人物的精神。) (2)看板书,说说课文赞颂小姑娘什么精神品质。 (3)完成作业本第4题、第5题。 (4)指导“不可开交”、 “似乎”的用法。完成作业本第2题。4、选择作业。 联系课文所述事实,合理推测,写一段张丽的内心活动,把“她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的心态写具体。板书设计:、梳羊角辫的小姑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小姑娘做事认真诚实助人为乐有礼貌有礼貌张丽的认识斤斤计较人倒老实感动课后反思:在教完梳羊角辫的小姑娘一课后,我一直在思考,在学生读完全文以后,确实是感受了小姑娘那诚实、善良、助人不留名的品质后,但在孩子们的心理是否能真正理解小姑娘这一人物呢?于是,我让学生寻找一下生活中小姑娘的影子。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在交流过程中促进学生反思自己,反思生活,这样,学生的心智就会得到不断地锻炼。5 才能来自勤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给课文分段。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解题。 (1)读题。试说“才能”指什么。(知识和能力。) (2)说说课题的意思。(知识和能力来自勤奋。) (3)简介说明文,导入自学要求。 这是一篇说明道理的文章。题目已经告诉我们它要说明什么道理。阅读时要注意课文举了哪几个人的事例,又是怎么说明道理的。此外,课文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要花力气学习。2、自学。读通课文,思考划注,自学字词。 (1)自由读课文5分钟。 , (2)查字典解词,完成作业本第1题。 (3)记下自学中的问题。3、检查。 (1)同桌互查生字及词语学习。 (2)课堂交流。 读准下列词语,说出带点字及整个词语意思。(随机正音,分析难写易错字的字形及部首。) 斥责 毫不气馁 通宵达旦 呕心沥血 举世瞩目 (于世闻名,事誉中外) 举不胜举 坚持不懈当堂听写、订正。 词语质疑:简要解释“相对论”、“诺贝尔奖”、“(本草纲目)”。 4、梳理课文内容、指导分段。 (1)默读。思考井讨论课文例举了哪几位著名科学家,他们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什么。 (2)为什么他们能取得这种成就?划出概括性的短句。(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勤奋出才能,勤奋出成果。) (3)首尾两节各写什么?起什么作用? (4)绐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综合板书: 1 2 3 4 5 总起 分述 总结5、朗读课文。6、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近义词。 讥笑( ) 呵斥( ) 毫不气馁( ) 夜以继日( ) 享誉中外( ) 费尽心机( ) (3)区别组词 宵( )遍( )历( )享( )坚( )功( )钻( ) 霄( )编( )沥( )亨( )艰( )攻( )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读懂课文,感受科学家的成就来自勤奋。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感受科学家的成就来自勤奋。教学过程:1、抓中心句,读懂全文。 (1)默读第l节: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 (2)前两句否定什么?“天才”上的引号表示什么?(否定。)反复否定是为了强调什么?(才能来自勤奋。) (3)联系第2节内容,说说为什么“从娘胎里带来的天才是不存在的”。(要点: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好,不是神童。) (4)但他们后来都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这是因为 (勤奋)。请仔细阅读第二段,划出反映三位科学家勤奋的事实的句子。 自学一小组议论一课堂交流、点拨。 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理论基础,花了整整7年时间。这是怎样的7年?(白天上班,晚上挑灯攻读,放弃节假日休息。) 爱迪生为厂寻找幻丝材料,付出怎样的艰辛(通宵达旦工作,摘录4万页资料,试验1600种矿物和6000多种植物。)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付出怎样的代价? (行程万里,历尽艰险,尝遍百章,呕心沥血27年。) 引读三位科学家“勤奋”事迹的段落。 (5)“才能来自勤奋”,三位科学家的成功证明了这个道理。那么什么是勤奋?它有哪些具体内容?请再读第二段,圈出有关的词或短句说明。(展开议论。如毫不气馁,坚持刻苦攻读;顽强攀登利学高峰,坚持不懈的努力) (6)具体论说“才能来自勤奋”是什么意思。(要点:知识和才能来自顽强的毅力,刻苦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 (7)读课文最后一节,理解结尾句子的意思。 “灵感”指什么?(思维的火花,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汗水”指什么?(付出的辛勤劳动。) 用百分之一与百分之九十九对比,强调什么?(人的才能靠勤奋。)2、作业。 (1)完成作业本习题4、2两题。 (2)摘录课文中的格言(有启发、教育作用的句子)。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总结、综合练习。教学重难点: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总结、综合练习。教学过程:1、复习。 (1)读句子,说出句子的意思。 才能来自勤奋。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2)联系课文内容,选用以下词语(根据能力确定)说一段话,说明“才能来自勤奋”。 勤奋 刻苦 顽强 坚持不懈 呕心沥血 不是也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自由准备指名发言同桌互议交流。(鼓励学生多角度展开,防止语言累赘。) 2、熟读课文,领悟中心。 (1)课文举爱因斯坦、爱迪生、李时珍的例于是为了说明什么?(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 (2)这个道理,你是怎么顿悟的?(总结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从各自的角度领会,如通过三位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领悟;通过文章点明中心的句子体会;通过琢唐课题;通过课后习题提示等。) (3)辨析课后习题1,说出理由。 (4)完成作业本3、5两题。3、指导完成短文。(作业本第6题) (1)读题,明确习作要求。 (2)辨析两种说法,明确错在什么地方。(要点:人的聪明与否,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在于性别、地域,才能来自勤奋。) (3)例举事实,说明道理。(口头交流) (4)完成作业本习题6。4、课后作业。 (1)查字典,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天才”是不存在的。(表示否定) 是什么使“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表示特定称谓)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表示引用) (2)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 他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 ) 他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尝启遍百草。( )( )课后反思:每个人的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在学习中,学生能经常交流自己的心得。那么交换一种思想,就有了两种思想,学生一定能收获很多,更好地把握文章。所以,在感受三位伟人的勤奋后,懂得文章的中心后,我让学生自渎自悟,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这是我在课堂上的一种尝试。有时,学生的自学能力、领悟能力是非常棒的,甚至老师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他们也能用心去感悟。阅读是个性化的,每个人对课文的理解是不同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说理解,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们回惊奇地发现,很多地方学生能自己读懂,不需要老师繁琐的分析。课堂上,学生表现不错,能注意到文章的结构,能注意到所选例子的之间的联系,能注意到在写法上作者是精心安排这几个事例的。从而,领悟写好文章除了选材外,还要精心安排。 相信学生,还他们课堂的主权,让他们自己去读一读、悟一悟,说不定常能收获一份惊喜。练习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并完成第1、2、5、6题。教学过程:1、复习本单元部分生字新词,指导练习12题。 (1)用卡片复习以下词语,读准音,说出带点字及词语意思,对易错的字提示点拨。 迷惑不解 眼花缭乱 争先恐后 畚箕 不可开交 大汗淋漓 不由自主 硬币 毫不气馁 通宵达旦 呕心沥血 斥责 坚持不懈 挑灯夜读 举世瞩目 灵感 (2)完成作业本1、2两题。教师巡视,了解作业情况。 (3)检查。 第1题要求学生逐组口述,说出形近字的读音区别、字形区别,各组成什么词及词的意思。 小黑板揭示第2题答案,核对订正。 (坚持不懈 无计可施 不由自主 一事无成)2、指导练习第5题。 (1)怎样给一段话加标点?(回顾已学的课文,在课堂讨论基础上归纳: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弄清这段话应该有几句。一句话只有一个主语,讲一个主要意思。根据短文意思确定加。?!或“”。) (2)默读这段话,弄清楚内容,用铅笔在书上断句。(其他标点先不管。)交流。议论理由。 (3)根据意思,确定标点。(在书上加。)检查,核对。有争论的说出理由。 (4)巩固方法,完成作业本第5题。3、指导练习第6题。 (1)说出“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示分句间什么关系。(转折。)用上这个关联词说一句话。(评价:运用是否正确?句子的内容有无积极意义?) (2)指导运用“只要总是”。 黑板揭示例句。“只要下定决心,努力改正,缺点总是可以克服的。” 认识例句表示的关系。克服缺点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通过哪个词表示?(只要。)“总是”连接什么?(在这个条件下的结果。) 仿照例句,口头运用“只要总是”说话。 (3)完成作业本第6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并完成练习第3、4、7题。教学过程:1、指导练习第4题。 (1)指名读题、审题。说出题目有哪几个要求。(重读课文。思考各篇课文的写作目的。填空答题。) (2)速读三篇课文,思考各篇课文写作目的。小组讨论课堂交流完成作业。 参考答案: 数鸡赞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 梳羊角辫的小姑娘赞扬小姑娘做事认真、实事求是、诚实、有礼貌、乐于助人、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好品质。 才能来自勤奋说明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2、指导练习第3题。 (1)审题,明确题意。(要点:在填空格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体会填上的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即这些词表达出什么。) (2)按课文内容填上动词。交流检查。 (3)指导理解填人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读(1)、 (2)两句,说说填人的动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描写我怎么数鸡的。) 怎样的“数”叫横数竖数?请演示动作。 联系句子说话,这个词写出了什么?(由于鸡太多,我反反复复努力数鸡。) 动作演示“开门”、“放”一只、“数”一只。说明这些动词的作用。(写出了无论如何要把鸡数清楚的态度。) 运用学到的方法,了解动词描写什么。(想象或演示动作,体会作用o)说说第(3)句动词的作用。(写出了小姑娘用尽力气帮助售货员推车。) (4)小结。说出这道题的训练有什么意义。(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词语对句子表达起的作用;写作时要准确用词。)3、指导阅读短文。(第7题) (1)审题。阅读这篇短文有哪几个要求?(联系句子,解释多义字“焦”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领悟拔苗助长的写作目的。) (2)复习“单元学习提示”,怎样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理解内容,再体会写作目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阅读短文,理解内容。 划出解释题目的一句话,说出什么叫“拔苗助长”。(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帮助它长得快些。) 那个农夫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是没有长高吗?(是说长得慢,人们发现不了,看上去好像没长高。) “焦急”是什么意思? “拔苗助长”的结果怎么样禾苗为什么会枯死的?(违背厂禾苗生长的规律。) (4)完成作业本习题7。 (5)检查。 A 为什么取?选项、错在什么地方? (选项、对中心的理解停留在寓言故事本身的人和事上,选项指出了寓意,有普遍指导意义。) D交流“焦”在句子中的意思。 参考答案:焦急:着急。烧焦:指火力过猛,衣服呈现黄黑色,发脆。花儿快烤焦:指失去水分、枯萎。(学生答案只需意思接近即可,课后再查字典验证。)听说训练 _关心我教学目标:1、能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记要点,概括出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和要点。2、能围绕“ 关心我”说出一段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的话。教学重难点:说话围绕中心。按想好的要点叙说具体。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明确本次听力训练要求。 (1)预习课文相关部分内容,试说对“听”的要求的理解。 (明确:赞扬准;赞扬什么中心;怎样围绕中心 举了哪些事例。) (2)一段话比较长,怎样才能记住?(明确方法:仔细听 注意力集中;边听边想记要点,脑记,笔记。) 2、插录音。听清楚“我”爸爸的身分关心“我”什么, 讲厂哪几件事。 (1)逐题讨论,综合板书: 事 中心 进我上医院 关心身体 鼓励我学习钢琴 关心学习 (2)归纳方法:你是怎么记住要点的? (联系题目“关心我”,听时注意回答“关心”的句子。 如,爸爸对我的健康特别关心;爸爸不仅关心我的身体,而且关 心我的学习。从事例中概括。) 3、再听录音。听清楚这位同学怎样围绕关心我身体, 关心“我”学习这个中心诽说具体的,要求复述出具体情节要 点c(注意听、记主要情节要点。) (1)山一人在小组中说,互相补充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