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设计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空间设计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空间设计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空间设计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设计(计划、草图、结构、构想、样本)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是人类的思维过程,是一种通过构思、计划、实施来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终极目标的一门科学。设计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在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同时,规范并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且能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人性化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2、空间设计空间设计是环境设计系统中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最重要的方面。因此,现代空间设计从长期被建筑设计所代替的状态下分离出来,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发展迅速的新生边缘学科。3、欧洲歌特样式欧洲歌特样式产生于12世纪至13世纪。其设计特点是:以竖向排列的柱子和柱尖形成向上的细节花格拱形洞口,窗口上部以火焰形成脚、卷幔、亚麻布、螺形等纹样装饰,创造了当时至高无上的庄严和神秘气氛。14世纪末,欧洲经济发展起来,一般的室内外装饰向造型华丽,色彩丰富、明亮的方向发展,并配以模仿拱形线脚的家具,形成当时空间设计的典型风格。4、欧洲文艺的复兴样式文艺复兴样式冲破中世纪装饰的封建性和闭锁性,转而形成重视人性化的文化特征,在对古文化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对古典样式具有再生和充实的意义。欧洲文艺复兴样式在15至16世纪进入繁盛时期,并将文化艺术的中心从宫殿移先民间,在不同的国家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与特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大多不暴露结构部件而强调表面装饰,运用精湛细密的描绘手法,表现丰裕华丽的效果。英国的文艺复兴样式可见歌特式的特征,并随着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室内工艺占据了主要位置。5、英国巴洛克样式英国巴洛克样式具有荷兰风格的明显特征,与意大利、法国等独特化的巴洛克样式不同,艺术风格上端庄古雅、华丽讲究。6、洛可可式洛可可式是继巴洛克样式之后在欧洲发展起来的。比起巴洛克样式的厚重特点,洛可可式以其不均衡的轻快、纤细曲线称著。其造型装饰多运用贝壳的曲线、皱折和弯曲形进行表现,装饰极尽繁琐、华丽,色彩绚丽,加之对中国卷草纹样的大量运用,使其具有轻快、流动、向外扩展以及纹样中的人物、植物、动物浑然一体的突出特点。7、美国殖民地时期风格美国独立前由不同国家的殖民者所建造的房屋样式称为“殖民风格”。这种“殖民风格”的建筑与室内外设计大多采用在洛可可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欧洲样式。其设计风格强调创造自由明朗的气氛。由于加工工艺水平的原因,“殖民风格”的室内外设计及家具造型均在洛可可式的基础上予以简化。8、印度古典风格印度古典风格主要反映在佛教建筑中。几何纹样圆拱形的天花板、华丽的列柱、浮雕和半圆装饰的墙面以及雕塑和壁画组合相结合等室内外装饰,显示了印度的古典风格:丰满、华丽、厚重以及永恒性。9、日本古典样式日本古典样式是受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主要为高基架、木结构、室内推拉门分割空间、跪坐使用的和式建筑。10、欧洲新艺术风格欧洲新艺术风格始于19世纪80年代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新艺术革命的目的是解决建筑和工艺风格问题,设计师们竭力反对只知一味沿袭历史的呆板样式,希望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风格,成为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它的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木形状和曲线。由于构件用铁便于制作各种曲线,因此在室内外装饰中大量应用铁构件。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实践主要体现在室内外设计上,其建筑外形一般比较简洁。1884年以后新艺术传遍欧洲,在德国称为“青年风格派”,并影响到美国。它体现了在现代建筑室内外设计中倾向简化与净化的特征。11、伊斯兰风格伊斯兰建筑普遍使用拱卷结构,富有装饰性。建筑空间多横向划分,面向位于南方的圣地麦加。其建筑装饰的特点:一是穹顶的多种样式;二是大面积表面图案装饰外墙面,主要采用花式砌筑、平浮雕式彩绘和琉璃砖装饰,室内用石膏作大面积浮雕,涂绘装饰以深浅两色为主。中亚及伊朗的内装饰多用浓烈色彩及华丽的壁毯、地毯和大面积色彩装饰。伊斯兰风格的图案多以花卉为主,曲线均整,结合几何图案、古兰经经文装饰,以其形、色的纤丽为特征,具有艳丽、舒展、悠闲的特点。12、“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强调形式追随功能,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角,提出四维空间的理论,提倡抛弃表面虚假的装饰;主张建筑的美在于空间的合理性和结构的逻辑性等,因而要求排除装饰,强调使用功能以及造型的单纯化,给予使用功能以形态表现的重要地位。“包豪斯”学派大胆摒弃前人的设计理念,代之以更为有计划和理性的室内外设计,强调按照不同的功能要求,设计其内部空间。但现代主义排除装饰的设计必然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玻璃幕墙、光光的四壁、理性简洁的造型等等使“国际式”建筑及其室内外设计千篇一律。13、后现代主义6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强调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反对简单化、模式化,讲求文脉,提供多样化的设计、追求人情味;崇尚隐喻与象征手法,大胆运用装饰,认为建筑就是装饰起来的掩蔽物;在构图理论中,“后现代主义”吸收其他艺术或自然科学的概念,如片断、反射、折射、裂变、变形等。14、透视“透视”一词源于拉丁文,有看穿、看破的意思。透视图实际上就是物体投射到人的眼睛的无数光线,在通过平面玻璃板时与玻璃平面相交的无数点连接形成的虚像。此时,如果我们根据所见,将立体的物体描绘在平面的玻璃上,或按照该原理描绘在不透明的纸上,这种将物体呈现在眼中的影像描绘在平面上的方法,称为“透视图法”。15、立点(S.P)制图者在制图时所站立的点。16、视点(E.P)制图者眼睛的位置。17、消点(V.P,灭角90,物体最好在60以内)制图者以一直线延伸的视线,透过建筑物达到遥远的地平线上的一点,同方向的直线会在地平线上的同一点消失,此点称为消点。18、中心视线(C.V.R)从制图者视点向正面一直延伸的直线,在视野的中心,视点连接到消点的中心线,即是中心视线。19、视心(C.V)制图者的视点向正面延伸的中心视线会与地平线的一点相交,此点即为视心。20、地面(G.P)表示物体和制图者所站立地面。21、地平线或水平线(H.L)无任何障碍物的平面如海面、平原,会形成地面与天空相交成的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恰与眼睛高度一切呈水平状,这就是地平线,也称水平线。22、基线(G.L)画面连接地面的线。23、基点(G.L.P)从视心向基线画一条垂直线,两者相交的点就是基点。画透视图时,基点是决定深度、高度尺寸的基准点。24、画面(P.P)即描绘透视图时所设定的假想面。25、画面线(P.L)若从平面图来观察图的建筑物画面及制图者的关系时,画面会成为一直线,因此平面上的画面状态称为画面线。26、眼睛的高度(E.L)视点等于眼睛的高度,与水平线或地平线的高度相等。27、足线(F.L)物体的一个点与立点在地面上投影点的连接线。28、测点(M.P)为了测量透视图面的宽度、深度、高度所使用的点。29、一点透视物体与画面平行,为平行透视,即一点透视。30、两点透视物体与画面形成角度而成为成角透视即两点透视。31、一点透视足线法连接物体与立点(S.P)在地面上的投影点,此连接线称为足线(F.L),而利用足线绘制透视图的方法,称为足线法。32、一点透视测点法一点透视测点法,是在描绘透视图时直接以平面图的尺寸(长、宽、高)在基线(G.L)上绘图。此时,测点即是距离点(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