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开发浅析.docx_第1页
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开发浅析.docx_第2页
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开发浅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开发浅析 摘 要: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实现油田稳产高效开发,需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挖潜措施展开分析研究,合理部署注水开发井网,确定剩余油挖潜措施,提升油田开发效果。 关键词:高含水;剩余油;分布规律;措施研究 1 开发现状 永宁油田某区块注水开发面积26km2,现有注水井50口,注入层位为长2、长6层,以长2为主。其中长2层注水井36口,长6层注水井14口,受益油井173口,综合含水率67%。 2 地质概况 研究区构造位置地处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内部构造简单,为平缓西倾大单斜,局部发育小型低幅鼻状隆起。长2油层组,储层岩性为长石细砂岩,中等孔隙、低渗透特性。长6油层组,储层岩性为长石砂岩,具有低孔隙、特低渗透特性。 3 剩余油分布规律 研究区已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需对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措施进行研究,实现研究区高效开发。 通过借鉴对研究区剩余油饱和度的模拟计算,总结剩余油分布规律主要有如下几点: (1)生产井之间泄油半径之外为剩余油富集区:这主要是由于油田开发时间较短,且油藏渗透率较低,流体渗流速度较慢,在井与井之间尤其是投产较晚的生产井之间原始含油饱和度较高地区存在大量剩余油; (2)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在井间分流线附近和井网控制差、油井受效差的部位; (3)纵向上剩余油分布在层内高原始含油饱和度未补孔部位,层间有井网控制但未射孔部位,在这些区域原始含油饱和度较高地区则含有大量剩余油,为后期主要挖潜方向; (4)局部微构造起伏的高部位,为剩余油富集区。 4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4.1 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构造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本地区地质特征,认为在构造的高部位,由于油水密度差的分异作用,注入水驱替不到构造高部位的剩余油而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4.2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1)层间非均质性 层间非均质性对合注合采井影响较大,对注入水层间运动起着决定作用。在相同注采压差下,高渗透层由于流体运动阻力小而优先流动,造成注入水单层突进;低渗透层则由于渗流阻力大无法得到水驱动用,滞留大量剩余油。 (2)平面非均质性 平面非均质性直接关系到开发过程中的井网部署、注水平面波及系数和剩余油分布。流体总是沿高渗透带的低启动压力、低渗流阻力区优先流动,在平面上主要沿河道方向突进,而低渗区则很难见到注水效果,形成剩余油。 (3)层内非均质性 层内非均质性决定了油砂体内流体运动和水淹特征,一般注入水沿高渗透段运动,高渗段以下部分的储层水驱效果好,高渗透段以上储层水洗效果差,剩余油富集,低渗透段不容易注水波及,这样的油水运动方式将导致注入水在层内的突进现象,造成油层内部水淹不均匀。 (4)微观非均质性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越强,则注入水波及面积越小,驱油效率越低,残余油饱和度越高;原始含油饱和度较高,最终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孔喉分布均匀程度较差时,孔喉大小混杂,流体容易进入较大的喉道,较小喉道内就形成了剩余油。 4.3 开发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开发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及与地质因素的配置关系。对于砂体发育不稳定、规模小或储层变差区域,现有井网控制程度低,造成注采不完善,低渗透区水驱动用状况差,形成剩余油相对富集区。部署层系注采井网时,主要兼顾主力油层,造成这些小油砂体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剩余油相对富集。因此完善低渗区井网,缩小注采井距,提升低渗区水驱动用程度很有必要。如果注水井油层变化较大,那么即使在两口注水井之间也可能存在剩余油,而两口油井之间压力平衡区附近通常是剩余油的滞留区。 5 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 5.1 长2储集层 (1)优化开发层系 (2)精细注水 (3)储层改造 结合研究区生产现状,对低产井进行储层改造挖潜剩余油。对于日产液小于1m3的生产井进行原层复压。对于水淹井,结合该井投产初期的产液量情况,选择性的采用间歇开井生产和油层堵水技术综合治理。 5.2 长6储集层 (1)优化开发层系 结合现有井网和剩余油分布,对主力层位长62进行补孔开采。 (2)精细注水 目前研究区长6油层油井累计产液20.3104m3,累计注水7.7104m3,累计注采比0.38,调整思路与长2层相同。同时,结合现有井网,在已关井与含水率大于80%的井中选择性的进行转注,完善现有井网,在调整注水措施后将停躺井恢复生产。 (3)储层改造 结合研究区生产现状,对低产井进行储层改造挖潜剩余油。调整思路与长2层相同。 6 结论 通过对研究区长2、长6油藏的油藏特征再认识,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和规律、挖潜措施研究,我们得到如下认识与结论: (1)研究区主力生产层位为延长组的长2油层组,在2个次级旋回中,长22为主要产油层段;对于长6储集层,长62为主要产油层段,长61次之。 (2)长2局部非均质性不强,长6非均质性则表现的较长2略强。 (3)多油层油藏合注合采开发时,要将渗透性相近的层作为一套开发层系,以降低高渗透层快速水淹,低渗透层动用差而带来的大量剩余油的滞留。 (4)需要通过优化开发层系、精细注水、储层改造综合治理,最大程度的挖掘剩余油,提升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 参考文献 冯仁鹏,何同均等.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6):26-28. 刘吉余,马志欣等.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3):61-63. 胡书勇,张烈辉等.“三低”油田中高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