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胡翠英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胡翠英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胡翠英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胡翠英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胡翠英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胡翠英第4课外国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复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再次领会它们让诗产生美感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多遍的朗读,整体感悟诗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自然的多面及其生生不息的美好。重点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2掌握诗人通过以静写动抒发感情,感慨“大地的诗歌不会死亡”的创作手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难点1以静写动的手法及其前后两幅画面的叠印。 2两首外国诗风格比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回顾中国诗歌的学习,引出外国诗歌。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回忆中国诗歌的学习情况,说说学习体会。在介绍外国诗人时,可结合自 己的材料进行补充,也可以询问自己希望了解的信息。自主感知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2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提醒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做标示。3让学生在自己找的背景音乐下以多种形式朗读,如一人读,其他人听。4问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整体读诗的感受,不要求说得很好。 2仔细听教师的范读,纠正字音和停 顿,并标示出自己不懂或者需要注意 的地方。3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诗的感情基调, 划出自己比较喜爱或有疑问的诗句。4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讲讲自己的感 受。研读赏析一让学生分段读,并让学生思考诗中的两段描绘的事物有什么不同。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夏天蝈蝈的声音是怎样的。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这首诗中的蝈蝈,鸣叫时心情是怎样的?教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词从中体会,如:昏晕、声音飘荡、喜 悦、舒适等。2总结刚才的读诗思路,让学生分成两大组互问、自学第二段。设问:两段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二。学生再次细细品读课文,并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请找出文中的主旨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2、大地的诗歌是什么意思?诗人把大自然一切美好动听的声音,比喻成“大地的诗歌”3、如何理解“从来”一词的含义?春秋两季本来就是百鸟千虫欢唱的季节,夏天,鸟儿不叫了,就出现了蝈蝈的乐音,冬天,夜晚寂寞了,就出现了蛐蛐的歌儿,由此,大地的诗歌是四季不歇的,是“从来不会”死亡的。4、 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全诗虽然只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充满生机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生不息的永恒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三,学生根据蝈蝈与蛐蛐的学法,自学夜。教师提问下列问题;1、夜的美体现在哪?2、诗人在描绘夜景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角度展开描写?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动景和静景。3、说说夜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夜是一份独特的静谧与柔美,诗人陶醉其中而尽情地享受着这份恬静与闲适,蕴含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钟情与热爱。4.夜在朗读时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基调?恬静轻柔、充满喜爱是诗的最主要的感情基调。边读边划出有关的段落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在回答中展现自己,提高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并记录课后作业。师生再次小结如何学习诗歌:抓关键词语、感情词、动词去理解,一段一段思考存在疑惑的那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意思。找诗中出现的名词(植物、动物、景物 等)。 带着问题再读夜,并通过给景物连线,弄清诗人的情感思路,回答这 景物给人的感觉。拓展延伸一让学生通过比较前后两首诗的形容词、动词,体会前后两首诗的诗风。二,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静 夜 月光淡淡, 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 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 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三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四,我国古代诗词中描写夜的名句:生思考并打草稿(腹稿)3、4名学生展示达标测评学生独立做题,巩固所学知识组内互评、互纠,老师抽批小结及作业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教后反思本诗是自读课文,是来自国外的诗歌。此两首外国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是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蝈蝈与蛐蛐较后首诗稍难理解些,这包括蝈蝈、蛐蛐意象是如何叠加,使之融为一个整体的;蝈蝈、蛐蛐唱歌的意象与大地诗歌之间的联系;“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与诗人创作思想的关系等。第二首诗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的,诗中意象也需要结合个人想象慢慢琢磨才能有所领悟。附:达标测评题(时间约5分钟)外国诗两首达标检测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树篱_ 蝈蝈_ 蛐蛐_ 喧响_ 欢嚷_ 微漾_ 2按要求填空。 (1)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_和冬日_的描写,赞美_,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2)夜这首小诗着力展示夜的_,传达出诗人对_和他_的心境。 3从除例句以外的23个大写英文字母中任选3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陷。 仿写: (一)阅读课内诗句蝈蝈与蛐蛐,按要求回答问题。4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在探究这首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说说你的感受。 我的感受: 5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的理解: 6按要求填空。 (1)“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_,烘托了夏天白日_。 (2)能渲染“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的句子有:_(从诗中找出原句)。 (3)“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_,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 7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请你谈谈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8仔细探究全诗,找找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最喜欢的句子:_ 喜欢的理由:_ 四外国诗两首答案1l,gu,q,xun。rngyng 2(1)“蝈蝈的乐音”“蛐蛐的歌儿”“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2静谧,美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示例: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o是一轮太阳,是朝气;s是曲线,是优美。 4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5诗人把蝈蛔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6(1)生机勃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