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校联考历史模拟卷正式稿·试题纸.doc_第1页
六校联考历史模拟卷正式稿·试题纸.doc_第2页
六校联考历史模拟卷正式稿·试题纸.doc_第3页
六校联考历史模拟卷正式稿·试题纸.doc_第4页
六校联考历史模拟卷正式稿·试题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练习题 2015、3、26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代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2.“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列,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和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3.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4.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5.唐书百官志云:“自开元以后,常以(宰相)领他职故时方用兵,则为节度使;时崇餳学,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则为盐铁转运使。”其目的是A. 兼职兼用,提升宰相特权 B. 架空相权,使之徒有虚名C. 按需定权,加强君主专制 D. 侵夺相权,直至废除丞相6.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7.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一发明是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8.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9.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10.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11.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 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 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 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 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 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12.“所谓正义,主要的不是关于实际规则的对或错。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是古罗马的法律谚语。这一谚语被欧洲人再次广泛宣扬是在A文艺复兴时 B宗教改革时 C光荣革命时 D启蒙运动时13.16 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A B C D14.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A. 经济民族主义 B. 自由放任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重商主义15.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16.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7.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这样写到:“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材料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A李鸿章 B曾国藩 C康有为 D谭嗣同18.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19.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说:“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材料体现的思想观点是A. 法律至上人民主权 B. 社会契约三权分立C. 主权在民民主共和 D. 法律至上社会契约20.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战后开放的商埠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22.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23.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最能反映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A. 世界霸主,科技腾飞 B. 战略盟友,民主国家C. 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 政治典范,民权楷模24.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A B C D25.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26.有人对新文化运动作出如下评论:“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你认为此人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是A非理性的 B完全错误的 C片面的 D中肯的27.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说28.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9.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30.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秦统一六国后,嬴政把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由“王”改为“皇帝”,本质上反映了A嬴政神化皇权的意图 B嬴正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32.17世纪至19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突出特征是A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核心 B建立方式多样化C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D都否定君主专制制度33.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34.1930年内政年鉴的调査:山东、山西、河南缠足之风依然很盛,江苏、 浙江、广东缠足风俗基本上已经消失。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A. 传统观念影响依旧深远 B. 国民革命推动了风俗变革C. 社会风俗深受地区开放程度的影响 D. 沿海地区严令禁止缠足35.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制度革新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问题:(13分)(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5分)(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2分)(3)比较上述两种制度革新后的主要不同点。(6分)37.近代英国材料一 16到18世纪的英国历史被认为是从初露锋芒到走向极盛的历史。孟德斯鸠曾认为,英国人“在三件大事上走在了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虔诚、商业和自由”,诸多因素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问题:(12分)(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虔诚、商业和自由”三个方面分析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怎样的条件?(8分)(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38.新民与新青年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问题:(10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2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4分)39.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苏】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