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测试答案.doc_第1页
《隆中对》测试答案.doc_第2页
《隆中对》测试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隆中对一、填空(7分)1隆中对节选自 三国志 ,作者是 晋代 代著名 史学 家 陈寿 。(人名)2“凡三往,乃见”所指的历史典故是 三顾茅庐 ;“然操遂能克绍”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官渡之战 ;与“南抚夷越”相关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是 七擒孟获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9分)谓为信然: 确实这样 自董卓已来:通“以” 乃见:才 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因屏人曰: 于是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大概存恤:爱抚、爱惜 情好日密: 一天天的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伸张箪食壶浆:用竹筐装着 用壶盛着 然操遂能克绍:最终 志犹未已:仍然,还 犹鱼之有水也: 好像 枉驾顾之:屈尊 将军岂愿见之乎:是否 遂用 猖蹶:因此 失败 抑亦人谋也:而且三、解释句中加点词,并举出一个含有这个词的例句(10分)1贤能为之用 被 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晴雪所洗 2若跨有荆益 如果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若士必怒 若无兴德之言3由是先主遂诣亮 于是 后遂无问津者 遂许先帝以驱驰 遂用猖蹶四、解释加点词语,并根据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组成成语(4分)1孤不度德量力 度:估计 审时度势 审己度人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身:亲自 身临其境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五、翻译下列句子(30分)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提并论,当时的人没有承认这件事的。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但是才智薄弱,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地步。3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但是曹操最终能打败袁绍,由弱变强的原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谋划得当。4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和他争胜。5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贤能之人被他所用,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你的,将军是否有意夺取它呢?7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与西面的少数民族和解,安抚南面的少数民族,对外与孙权结盟,内部革新政治。8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们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水来迎接将军你呢?六、回答下列问题(30分)1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为了实现宏图大业,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怎样的计策?(8分)占领荆州和益州作为王业的根基采取正确的内外方针政策:内部革新政治;对外避曹操锋芒,与孙权结盟,与西南少数民族和解。待时机成熟从荆、益二州兵分两路北定中原。3诸葛亮认为对曹操和孙权应采取不同方针的依据各是什么?(4分)曹操:军事上已拥百万之众, 政治上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经营江东3代,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4文章开篇叙述诸葛亮躬耕陇亩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的作用是什么?(3分)表现诸葛亮的政治抱负,为下文写他天才的预见作了铺垫。5既然本文的核心是隆中对,为什么要写徐庶对诸葛亮的称赞和叙述建议刘备亲自登门拜访诸葛亮这些情节?(3分)侧面描写,表现诸葛亮卓越的才能。6你认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4分)有远大抱负,从“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可以看出。他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能高瞻远瞩,审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