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模块拓展材料.doc_第1页
初中语文阅读模块拓展材料.doc_第2页
初中语文阅读模块拓展材料.doc_第3页
初中语文阅读模块拓展材料.doc_第4页
初中语文阅读模块拓展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语文初中语文阅读模块拓展材料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在新课程实施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关注跨学科学习的背景下,教师对教学设计多样化,对师生互动,对多媒体运用,对引进其他学科知识,下的工夫往往较多。毋庸置疑,这些努力都应予肯定。但同时也暴露出,教师有意无意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于是造成了“功夫在诗外”这样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状况。对此,我想指出,语文课要真正具有语文味,关键在于教师要练好内功。我们应该坚持课程标准提出的如下要求: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就课堂阅读教学而言,关键是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感性与理性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目标中多处提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缺乏感性,是过去阅读教学中人文资源严重流失、语文课走向自然科学化造成的弊端。面对工业时代精神贫困化的社会病,要实现人性的完善,现代思想家们更强调人应该参与感性活动,因为感性活动更为天然,更诉诸直觉,个体可以密切介入,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更其如此。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这理性的方式只体现了人与事物的一种关系,如拘泥于理性的逻辑的认知,很容易陷于对人与事物关系认识的唯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世界存在的丰富多彩。我们一般所说的理性,有的学者称为“知性”(本书为行文方便,仍按习惯称“理性”)。如当代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人口研究的分析方法和过程为依据,提出从知性过渡到理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而克服知性分析方法所形成的片面性和抽象性,恢复事物的丰富性和具体性,达到多样的统一。他所说的“知性”,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抽象的“理性”,而他说的“理性”,却是并不脱离感性的一种理性。王先生指出,知性方法是将具体对象(譬如一篇文章)拆散成许多抽象成分,并把它们孤立起来进行观察,这样就使多样统一的内容变成简单的概念、片面的规定,他称为“稀薄”的抽象。这知性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知解力”(有的就译成“知性”),他说:“知解力是不能掌握美的,因为知解力总是要把这统一里面的各差异面看成独立自在的分裂开来的东西,因而实在的东西与观念性的东西,感性的东西与概念,客体的与主体的东西,都完全看成两回事,而这些对立面就无从统一起来了。”然而,知性分析恰恰是过去长期流行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而真正的理性,就生长在感性之中,是不脱离感性、与感性血肉同躯的理性。据此,我们认为,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体验情感、感受形象、触摸语言,是一切理解、探究的基础。逻辑的抽象是必要的,但必须以感性为基础。所以,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对感性层面关注太少,理性分析太多,似乎讲课中不从思想意义方面点题,就没有达到目标,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屡有出现。如有的教师教于漪往事依依一文(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探寻作者成长的源头,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志趣高尚之人。”这就是从抽象理念出发,要求学生获得理性的启示,而不是从具体文本出发去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虽也要求学生讨论: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像作者一样看画、读书、听课的经历?你能否举一例来谈一谈?说明老师也试图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感受,但这样的讨论有点儿离开文本,而不是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在文本中展现的心灵世界,理解在表情达意时遣词造句的功夫。其实,往事依依的教材课后练习已点明了编者意图:“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想?”但教师引导时没有真正落实到语言上,希望学生说出的是抽象的结论。我们认为,语文课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向,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而不一定要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都要得出一些似乎很有思想教育价值的理性结论,那样的结论很可能是外在于学生心灵的,而不是内化为学生的灵魂和血肉的。例如有的教师教光未然黄河颂一课(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读了课文,放了歌曲保卫黄河,然后问学生:你从中听到了什么?学生有回答“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有表示“要激励自己,今后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我看说的多是言不由衷的空话、套话。退一步说,即便这些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正确认识,也未必是读了黄河颂以后才获得的。教师也注意到抓课文最后一节的关键词,学生回答说是“伟大坚强”,这本不错,但问题在于,教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自始至终没有介绍黄河颂创作的背景诗人光未然是在抗战爆发、武汉沦陷后,经过壶口东渡黄河,面对黄河之水的磅礴气势,才激发起强烈的感情,酝酿创作了这首歌词的。依我的浅见,这首歌词共分三节,第一节是赞颂自然意义上的黄河,第二节侧重在赞颂文化意义上的黄河,所以说“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第三节才是歌词的重心所在,是尽力赞颂精神意义上的黄河,把黄河作为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才反复赞叹黄河的“伟大坚强”,这一点正是以抗日战争中勃发的民族精神为背景的。给学生提供一个历史背景,结合现实来引导,以此为基础,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但老师始终没有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背景,于是黄河精神被架空、抽象化了。试问,如果离开了这一背景,现在的青少年如何能理解黄河的“伟大坚强”的具体内涵?如果联系这些年黄河流域环境的破坏、洪水的狂暴肆虐、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架空地理解“伟大坚强”,不是要闹出笑话吗?陈从周说“屏”一课(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在执教老师提供的“教学设计”文字材料中,我们发现老师本来对课文“浓郁的抒情笔调”还是注意的,而且安排了“对文章贯穿始终的叙述穿插增添了行文的情韵、有意无意的旁引丰富了屏风的内蕴、诗文的化用与点缀得体而优雅、抒情味浓郁的词语感染力极强”这样一些要点,但在实际实施时却做了调整,把重点转向了屏风知识的介绍和说明技巧的概括,如介绍屏风的特点、作用、种类等知识,播放屏风图片,教师再念一篇解说词,介绍屏风的历史、用处、艺术性等。在我看来,本文的特点就在于作者将屏风放在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情境中写,并总是尽可能与自己对屏风的感受处处联系,所以感性的因素在文中显得特别重要。假如重在感受文章的抒情笔调和文化内蕴,即引导学生体验充盈于文中的一股浓浓的诗意,那才是把握了本文的特殊性。如果对文本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就会把这一篇充满主体感情的小品文看成了一般的说明文,把重点放在梳理说明技巧,致力于理性的逻辑的概括和归纳,文章中丰盈的情意却流失了。二、局部与整体“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这些术语现在已经广为人知。大家都认识到,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一个个整体存在,而文学作品更是生气灌注的有机体。现代美学家是十分重视作品的有机整体性质的,如黑格尔在解释什么是“有机体”时说:“有机体的官能和肢体并不能仅视作有机体的各部分,惟有在它们的统一里,它们才是它们那样,它们对那有机的统一体互有影响,并非毫不相干。只有在解剖学者手里这些官能和肢体才是机械的部分。但解剖学者的工作乃在解剖尸体,并不在处理一个活的身体。”王元化先生发挥黑格尔的意思说,如果是无机的矿物,从矿物割取一部分下来,既不影响整体,也不影响部分,它仍是矿物,不引起质的变化。可是生命有机体不同,从人体割下一只手来,就再不是一只手了。艺术形象的任何部分的任意改动,必然会影响其他部分以至整个作品的原有性质,因为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不仅如此,从系统观念来看,部分之间如果有协同的作用,整体就可能大于部分之和,而不仅是各部分的相加。“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然而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像医生解剖尸体那样地分析课文,或像从人体上割下一只手来那样与整体相割裂地关注局部的方法,曾经流行一时,我们往往热衷于追求纯粹、明晰和确定的结论。 重视课文的整体性,不是不要重点,恰恰相反,短短的45分钟一堂课,也只允许有一两个重点,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这就必须削枝强干。关键在于,对课文重点的把握要服从于教学的整体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游离整体去抓重点的问题还是存在的。如教往事依依,老师安排了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一是“学生配乐朗读读千家诗片段,谈感受”;二是“诵读积累歌咏祖国风物和描写春夏秋冬美景的诗句”;三是“学生表演朗读听老师讲课片段”。加强阅读课的朗读和诵读,我们非常赞成。但这里反映出执教老师对课文重点的把握发生了偏移。首先,学生谈感受,脱离课文,没有落实到文中的关键词句;其次,作者写自己学生时代爱读千家诗,只是表明这本诗集向她展现了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自己得到了美的享受,而目的不是在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赞颂四季美景。要求学生诵读积累有关诗句,有点偏离本堂课目标,再说如要扩展阅读千家诗,完全可以放在课外。再次,文中关于听老师讲课一节,确是作者写得具体生动、比较细致动情的部分,值得细细咀嚼,让学生表演朗读也是合适的。但问题出在,老师并没有抓住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文中对这位作者敬仰的国文老师上课时动作神态的具体描写。请看课文:“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正是这些文字,蕴涵着作者的深情,才使她历时弥久而仍“往事依依”,显然,这是课文的重点所在,情感的体验和语言的品味就应该放在这样的片段上,可惜的是,在泛泛的朗读中,老师并没有作一点提示和点拨,把它轻轻放过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教材在课文后设计的“探究练习”,明明有关于课文重点的一些提示,如:作者写听课“写得有声有色,文情并茂,你能体会这种感情吗?”还有:“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想?”但这并未引起执教老师的重视,或者说教学环节的设计未能很好贯彻教学重点的意图。老师在教案上也写出了探究结果,就是要学生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事的启迪”,然而可能执教老师更关注“事的启迪”,而没有在教学过程中让“美的享受”和“情的熏陶”得到落实和展开。 把握教学重点也与对课文文体属性以及艺术个性的理解相关。如说“屏”这篇课文,是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教授为现代中国的建筑师、家具师们写的,希望他们“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 故特别强调屏风的文化价值,这在文末一节就有明白的交代。教材编者在课文前所作的“阅读提示”也有准确的引导,重点放在屏风“总是能牵动我们幽微的情思”,这“情思”二字确实十分紧要。作者和编者都在告诉我们,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说明文,它有强烈的抒情性,又富有文化内涵,谈的是器物文化,就是“先人善于在功能与美感上做文章”,这正是本文的艺术个性所在。从执教老师确立的本堂课目标看,对此还是有一定自觉意识的,但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却暴露了游移不定的一面。老师过于关注关于屏风的知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技巧了,给人的感觉,本文的重点是在“知识”,而不是“诗意”。老师对这篇文章个性的理解,虽然注意到了其文化韵味,但是,在执教过程中有时把握不定,如学完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迁移性问题: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类似的器物?学生的回答中,有纸扇、茶具、漆盒、刺绣、景泰蓝等,固然不错,但有学生还列举国画、盆景、剪纸、唐三彩等等,显然这些是纯艺术品,而非“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器物。其实作者在文中已指出,中国的屏风之所以富于文化内蕴,就因为它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这反映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性重视生活的艺术化。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却点头称是,并未指出其似是而非之处,这反映了老师对文章重点在把握上的某种偏差。抓重点,还要善于抓课文的“文眼”。什么是“文眼”?我国晚清著名文论家刘熙载说过:“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竞巧,岂能开合变化,一动万随耶?”我们语文老师有句行话,叫做“扣词扣句”,但须知推敲词句也要立足文本整体,抓住“文眼”,就不能纠缠于枝节。说“屏”一课,老师要求学生探究:这篇说明文读起来为什么会这么优雅?学生回答说因为用了一些词,如“因地制宜”、“伧俗”等等。老师很高兴,又进而引导学生注意“纳凉”、“销魂”、“点缀”、“屏者,障也”、“诚如是”等等,指出用了很多具有特色的词来描述事物,这使得文章很有文采,但是,却放过了与全篇立意和个性相关的一些关键词句。我认为,从介绍屏风这种富有文化内蕴的器物看,关键句应该是“擅长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从作者对屏风抒发的感情看,关键句应该是“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等。器物的客观特性与作者的主观感情的沟通,这便是此篇文章的灵魂、精神,这才是刘氏所谓“神光所聚”,才是“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之处,而在阅读中如果离开整体去扣枝节,就成了刘氏批评的“舍章法而专求字句”了。在此,我们再重温一下歌德在十九世纪西方关于“分析法”与“综合法”的争论中阐发的如下观点,也许是不无益处的:“但是如果我想到的是一个活的东西,它有一种共同的灵魂(朱光潜注:生命)贯串到各个部分,是一种有机整体,那么我就不能用Komposition(法文“构成” )这个词了怎么能说莫扎特构成他的乐曲唐璜呢?哼,构成!仿佛这部乐曲像一块糕点饼干,用鸡蛋、面粉和糖掺和起来一搅就成了!它是一件精神创作,其中部分和整体都是从同一个精神熔炉中熔铸出来的,是由一种生命气息吹嘘过的。”歌德认为,这样的作品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性魔力”。三、紧扣文本与适度拓展课程改革重视跨学科学习,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但并不是要取消语文学科的独立性。例如新教材较多地选入了科普文章,设计了一些跨学科的带有综合性的学习专题,这本来是一种创新,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进入了语文课,语文课怎样上成语文课,而不是历史课、地理课抑或是物理课、生物课?我认为,对语文课来说,它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最终落实于语言层面,而不是在语文课上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是必须的,但究竟主要是知识的拓展,还是情感和思维的拓展?如上往事依依这样一篇深蕴情感的叙事性文章,老师布置的作业,却是设计“于漪少年生活小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兴趣爱好、少年时期难忘的事情。那么我们究竟是关注作者于漪其人的知识,还是关注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感情?还有,拓展要不要有个“度”? 这在一些涉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科普文章和说明文教学中,显得更为突出。如说“屏” 一课,老师更关注有关屏风的知识的拓展,比如特意朗诵了另一篇介绍屏风的解说词,列举了各种器物,并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了各种屏风的图像,于是不知不觉离开了文本,重点转移到了对屏风知识的介绍。这里就牵涉到多媒体手段的使用问题。许多老师问我们,究竟怎样使用多媒体,多用好还是少用好?我以为,关键在于多媒体手段对学生的文本阅读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干扰作用。多媒体使用的“度”就在这里。多媒体应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帮助学生揣摩文本,最终落实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音像有它的作用,比如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和理解。但使用不当反而会对文本阅读起干扰作用。在上黄河颂时,有多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或播放音乐,或配上图片。如在进行朗读指导后,老师要求学生齐声朗读,这时配的歌曲却是保卫黄河,而不是黄河颂;而且,配的画是黄河源头、黄河壶口、兰州市的黄河母亲雕塑等,然后老师问学生:你们听到了什么?且不说朗读黄河颂歌词与所配的保卫黄河歌曲相互会发生干扰,所配的这些画面,其实许多学生并不了解(如兰州的黄河母亲雕塑),老师又未作任何说明,画面一闪而过,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文字表达并没有多大帮助,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对文本的关注。说“屏” 一课也有与此相同的问题。老师在课文范读时配上一首古筝曲,配以少量的屏风精品画面,制成课件播放,这应该说是恰当的。一则将各种形式的屏风直观展示给学生,再则可以创造一种古代文化的氛围,便于调动学生情感,进入课文阅读。但在下一个环节,老师却配乐朗诵另外一篇关于屏风的解说词,用了不少时间,就显得节外生枝了。还有,现在教师常常用多媒体替代板书,有时就掩盖了自己书写方面的不足,不能用优美的汉字书写给学生以示范;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资料,有些学生就从网上大量下载,交出厚厚一大叠文字和图像资料,却可能根本没有读过,这样的使用现代手段,就不能真正实现拓展的目的。四、“书声琅琅”与“鸦雀无声”这次语文课改对朗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教师满堂灌、用繁琐分析代替学生阅读的现象得到了克服,语文课出现了“书声琅琅”的可喜景象。但也产生了另一种偏向,那就是用集体讨论代替学生个人阅读,用朗读代替默读。阅读教学既然要以个体活动为基础,我们就不可忽视默读的作用,要给学生通过个人阅读来充分品味、体验课文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往事依依一文教学中,执教老师注意了朗读,要求在朗读中品味文章蕴含的深情,接着就要学生讨论发言,但学生反应有点漠然,我看是因为没有自己默读品味的时间,讨论的心理准备不够,参与的程度当然也不够。这种用集体的朗读和讨论来代替每个学生个人默读的情形十分常见。黄河颂的教学也是如此,老师在集体朗读后就马上请同学讲自己的感受,学生个人读的时间很短,然后就是个别朗读、集体齐读。在读完后就转入对朗读技巧的指导,要求学生掌握重音、语调、节奏等等,结果一堂诗歌阅读课几乎变成了一次集体朗诵表演的排练课。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默读,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技巧指导的效果明显较差。显然,朗读技巧的指导不能代替学生默读时的体验和品味。所以,我们在强调“书声琅琅”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鸦雀无声”。语文课并不总是热热闹闹的,有时就需要让学生潜心读书、静思默想,有“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充分时间和空间。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这是一道铁门槛。语文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都应该从这里出发,而不能离开这个起点。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首先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而应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多读古今优秀诗文。其次应该选读一些重要的美学和文艺学论著,注意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教师自身积淀厚了,识理多了,视野宽了,立足点高了,既能宏观把握、又能微观深入,语文阅读教学才能进入游刃有余的境界。注释:王元化论知性的分析方法,清园文存,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卷,第102页。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143页。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9页。王元化黑格尔美学札记三则,清园论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18页。歌德谈话录,第137页。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歌德谈话录,第247页。可参见译者朱光潜注。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文心雕龙注释,第518页。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原载人民教育2004年21期)参考资料:现代文阅读测试的题本选择和试题设计-语文中考现代文测试案例分析和问题探讨在语文中考诸多测试结果分析中,现代短文阅读测试的问题较多, 测试“明白如话”的文章, 学生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教师也感到现代文测试难辅导,现代文的阅读教学的效率一直不高。评价的功能一是客观评定,二是促进教学。评价的改革直接影响中学阅读教学的改革。若要提高现代文测试的命题水平,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个是“题本”问题,即选什么样的阅读文章;另一个是“测验题”的设计问题。本文尝试结合试题案例,对2005年语文中考试卷中的“现代文测试题”作点描述性评价和简单的等级评定。所谓“描述性评价”,也是一种质性分析方法,重在描述说明,也作些简单论证,提出的改进建议,不过是“见仁见智”,为较复杂的质性评价提供一个视角的观察所得。至于本文的“等级评定”,近乎妄为,其出发点如下-不是提倡多元评价吗?试卷给学生评等级,是否也给试卷评评等级?目的当然是希望提高命题水平。同时,也希望争论争论,活跃语文教学讨论。还要说明 :这里只是对试卷的单项评价,不是对整个试卷的评价;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题本问题”和“测试题设计问题”。一、案例分析现代文阅读测试题案例1:苏州市2005年中考试卷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 苏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么优美、柔和、文静、高雅;姑娘们则被誉为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有那够不上“碧玉”的也被呼之为“阿姐”。 苏州人之所以被女性化,我认为其诱因是语言,是那要命的吴侬软语。吴侬软语出自文静、高雅的女士之口,确实是优美柔和,婉转动听。可是,吴侬软语由男人来讲就有点“娘娘腔”了。那一年我碰到老作家张天翼,他年轻时在苏州闹过革命,也在苏州坐过监牢。他和我开玩笑,说苏州人游行示威的时候,喊几句口号都不得力,软绵绵地,说着,他还模仿苏州人喊了两声。 苏州人被女性化,除掉语言之外,那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中,都显露出一种女性的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此种特点是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形成的。吴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产的,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那肥沃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有产出,高产和精耕相连;要想多收获,就要精心地把各种劳务作仔细的安排;一年四季有收获,就等于一年四季不停息,那劳动是持续不断的,是有韧性的。这就养成了苏州人的耐心、细致,有头有尾。苏州人细致而有耐性的特性,用不着调查了解,只要看一下苏州的刺绣、丝绸,游览过苏州的园林后便可得出结论,如果没有那些心灵手巧、耐心细致的苏州人,就不可能有如此精美的绣品和精致的园林。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习性的综合反映。 苏州人被女性化,这也没有什么眨意,喊口号虽然缺少点力度,却也没有什么害处。相反,在当今电子化生产的条件下,苏州人的精细、灵巧、有耐性,却成了不可多得的优点,成了外商投资在人力资源上的一种考虑。我不敢说苏州所以能吸收这么多的外资都是因为苏州人的精细,却听说过有一宗很大的国外投资,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到处考察,难作决策,可在参观了苏州刺绣研究所后,立刻拿定主意:苏州人如此灵巧心细,能绣出如此精美的绣品,还有什么高科技的产品不能生产,还有什么精密的机械不能操作呢!现代化的生产已经不是抡大锤的时代了,各种产业都要靠精心策划,精心管理,这一些正是苏州人的拿手。 苏州人的那种女性化的特点,也不是完美无缺,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缺点说起来还和苏州的园林有点关系。苏州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园林的主人们所以要造园林,那是因为厌倦政治,官场失意,或是躲避战乱,或是受魏晋之风的影响,想做隐士。隐于市却又要无车马之喧,而有山川林木之野趣。怎么办,造园林。在深巷之中,高墙之内,营造出一片优美闲适而与世相隔的境地。 因退隐、退养而在苏州造园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钱,更主要的是有文化。他们退隐在苏州以后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广结名流,著书立说,吟诗作画,那“退隐文化”便主导着当时的文化潮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容易满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种开拓与冒险的精神,善于“引进来”,而不善于“走出去”。 要说一个地区人们的习性,只能是一种大体的印象,并非是绝对的。苏州人也有性情刚烈的,也有勇猛顽强的,也有随着郑和的船队而走遍世界的;特别是在今天,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海内外人士纷至沓来,他们到苏州来不是退隐,而是要在这一片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地上大展宏图,谋求发展。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因原文篇幅较长,有删节) 19联系全文看,“被女性化的苏州人”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是怎样形成的?(2分) 答 20为什么说“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习性的综合反映”?下边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人们的心态、习性和生活方式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人们又将他们物化为城市的生活环境。 B人们融合自己的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在一定的文化 C以市井文化、隐逸文化的综合为基础而形成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苏州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苏州精美的绣品和精致的园林就是其产物。 D文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必然会持久地影响人们的心态、习性和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生活环境。 答 21. 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也体现了一种“退隐文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上文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22联系上文想一想,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这体现了园主人一种怎样的文化追求?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 23下边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2分) A作者对苏州人的“女性化”特点持肯定的态度;在他看来,苏州人的文化心态的深层源泉是一种退隐文化。 B吴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产的,祖祖辈辈的苏州人在这里生活劳作,形成了其独特的性格。 C作者从苏州人的特点这一角度切入,站在苏州的历史传统与今日发展的高度娓娓道来,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D文章的语言柔和隽永,构思精巧别致,情感丰富细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苏州人“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 答 24作者认为,现代苏州“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请你结合上下文并参考相关链接,具体说说这些演变和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2分) 相关链接: 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莱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宁静的幻梦。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王蒙苏州赋) 苏州,不是一个历史符号,不是某些古风古俗的摹写、复印,它的现实生活,它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动感,它的创造活力。(艾煊语,转引自苏州人) 答 描述性评价:1、题本评价“题本”是一篇好文章,将苏州传统文化心态与现代精神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娓娓道来,文笔清新,语言流畅;符合中小学生应阅读“积极、正面、阳光”作品的要求;苏州学生有亲切感,有话可说。当然,有些用语是否准确,值得探讨,如用“退隐文化”概括苏州园林, 作者一家之言,道出了事物的一个方面的特征,有价值。但是,不宜作为评价学生阅读成绩的标准答案,测试题要作“跳出”的调整。题本所说哲理、知识较深,测试题要作“浅出”的调整。2、测试题评价测试题19,要求了解基本内容,认知要求不高,符合由浅入深原则;21题联系课文桃花源记考察是否理解“退隐文化”,有利与平常学业联系考察;24题则是开放(或半开放)题,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此题的分值是否可以加大?)。客观测试题20、23 也较好。22题的参考答案言: 园主人试图在深巷之中高墙之内,营造出一片“无车马之喧,而有山川林木之野趣”的“优美闲适而与世相隔的境地”。这也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 这一答案值得商榷:奋斗、竞争之后(或同时)的,对优美私人空间的追求,不见得都是陶渊明式的“退隐文化”;建筑家张永和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苏州园林,他说:“苏州园林是把古代文人环境意识创造性地再现为可居住文化环境,终成为中国文化典范而不朽,尽管对不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像我自己)来说,弄懂其中韵味并不容易。”对苏州园林“文化韵味”的感受丰富多彩,不宜受限于一种感受,测试题的设计还需跳出题本。在“XX文化、XX文化”成为流行语的时代,须知道,其中有不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观念。有一些“文化帽子”戴得并不合适,有的牵强附会,有的笑话百出。阅读考核,一定不能“尽信书”,哪怕是优秀作家的优秀文章。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文化,现代文阅读测试的参考答案不得不慎之又慎。 等级评价: 现代文阅读评价案例2:2005年 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现代文部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一13题(15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1. 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段主要论述了 ;第段主要论述了 。(4分)12第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 。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 ,更要有。(6分)13理解第段,仿照第段,在横线上填入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5分)乐趣无穷新奇美妙千姿百态大有裨益潜移默化 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 。意义: 描述性评价 1、题本评价 这段文字在讲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论点明确。1、2、3自然段和第自然4段的前部分,文从字顺,但是所说道理显然是老生常谈,系一般性说教。文章主要问题出在第4自然段。“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恰恰有点危言耸听。谁说的? 没有道出名姓,显得虚。“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如果是指自出生至今“从不阅读文学作品”,那么,他不可能获得“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因为获得高学位者起码在基础教育阶段,必然读过文学作品。这个假设根本不能成立,当然“危言耸听”。如果他有了“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后来,成了“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这有可能。有些痴迷于数学、自然科学、技术工程者,对文学无暇,或不愿兼顾。但是,他们仍然是“文明人”,不是“野蛮人”。从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题本中,不时可以发现这类“事实不准、判断有误”的文章。如果命题者要求学生按照“事实不准、判断有误”的语段,去作肯定的阐释、发挥,必然是不合格的试题。本文为一本“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的序言,作者确实爱文学,但是“自己的瓜甜”说过分了,显然是急就章。2、测试题评价 第11、12题可以考察学生对作者文意的理解。第13题有开放意义,要求有创意的表达。命题者可能感受到题本的某些语句不妥,让学生写“文学”以外的“瓜也甜”,避免了偏执。此要求用上规定的词语,可以考察语言运用能力,但是也可能限制思维。等级评价: 现代文阅读评价案例3: 2005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418题。(24分) 无声的音符 张克跨进那扇玻璃大门的时候,两条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 女儿晶晶今天过生日,妻子嘱咐他买一把小提琴做生日礼物。妻子有病,病很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整整思量了一个晚上,才做出这个决定。妻子说,她知道家里没钱,可这几年也太委屈孩子了,就把那条金项链卖了吧。再说,生病的她现在也用不上。妻子要他买的小提琴就在这家商场。那是一把白色的、做工极精致的小提琴。 晶晶今年13岁,学了三年小提琴,却至今没有一把自己的琴。晶晶拉琴有天分,教她的老师对张克说:孩子很有前途,值得培养。老师的话说过不止一次,张克明白老师的意思:孩子需要琴。他又何尝不想给孩子买一把琴,每次看到晶晶学琴的情景,他的心都会锥刺一般痛。别的孩子学琴是跟着老师在琴上一遍一遍练习,只有晶晶空着手比划,等到休息的时候,她才借用人家的琴,躲在屋角练上一阵。孩子很懂事,知道妈妈一直有病,花费大,从来不在他们面前提买琴的事。但是,夫妻俩都看得出来,孩子做梦都想拥有一把自己的琴。 去年的一天,妻子的病像是有些好转,他们一家来到这家商场。晶晶一眼就看中了那把白色的小提琴,在柜台前徘徊了很久很久之后,终于忍不住央求售货员:能不能让我试拉一下?也许是因为孩子甜甜的嗓音,也许是因为孩子渴求的目光,售货员很痛快地把琴递给了晶晶。晶晶大喜过望地接过小提琴,她拉的是著名的小提琴曲梁祝,随着弓弦的上下跳动,那如泣如诉的旋律飘然而起,直灌整座商场。售货员听呆了,过往的顾客也凝神谛听。孩子一拉完,现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一刻他们夫妻俩都很激动。张克上前问了琴价,售货员告诉他得两千元。贵是贵了点,但琴音纯正,孩子配拉这样的琴。两千元对他们家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张克只好尴尬地说等钱攒够了再来买。 金项链是张克买给妻子的定情之物,妻子一直视若生命。那次看琴回来,妻子就想用项链去换琴,晶晶不答应。这一次,妻子是瞒着晶晶悄悄地把项链塞给他的。张克把项链掏出来,在手里掂了掂,眼睛里不由浮出一层雾茫茫的泪水。妻子不知道,其实,这条项链早被他换成了假的了,为了给妻子看病,真的半年前已经卖掉。他没有勇气再走近那组卖琴的柜台。他还是没有钱,走过去又能怎样?他只是想看看那把琴,哪怕远远地看一眼。 琴还在,依然摆放在原来的位置,依然闪着亮丽的光泽。 商场的对面有一间私人开的小铺子,里面也卖各式各样的乐器,其中就有小提琴,模样和商场里那一把几乎一样,售价才80元。这种琴严格地说只能称为玩具,为了不让妻子失望,他,无可奈何地走进了那家小铺子。 回到医院的时候,晶晶正守在妈妈床边,看到张克怀里抱的琴,她眼睛一亮:“爸爸,你给我买琴了!”晶晶蝴蝶一般飞过去。妻子也被惊醒了,看到琴,她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孩子,拉一曲吧,妈妈想听听。”妻子说。晶晶打开琴盒,小心翼翼地取出琴,缓缓地放在左下额。当第一个音符从琴腔里传出的时候,晶晶皱了一下眉头,接着她又拉了两个音,运弓的手便停止了。“孩子,快拉呀。”妈妈催促道。张克知道晶晶听出琴音不对,想解释又无法张口,他怔在那里,急出了一头冷汗。“爸爸,买琴的时候,你没有调音吧?没关系,我会调的。”她冲他挤了一下眼睛。晶晶开始调琴,一副认真的样子。突然,“蹦”“蹦”两声传来,晶晶不好意思地抬起头。 “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把琴弦调断了。我还是给你们盲拉吧,拉你们最爱听的梁祝。”晶晶开始拉琴,拉这把已经无法出声的小提琴。她拉得很投入,一招一式都充满着激情。妻子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张克知道,孩子是有意调断了琴弦。看孩子拉得有模有样,他耳边似乎真的响起了悠扬的乐曲。那是孩子用心拉出来的,他陶醉了。 拉完,晶晶跑到爸爸身边,附在他耳边轻声说道:“爸爸,谢谢你送给我这么好的生日礼物!” (作者:佚名 本文有删改) 14什么原因使张克“两条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4分) 15“孩子很懂事”表现在什么地方?(6分) 16晶晶冲爸爸“挤了一下眼睛”的含义是什么?(4分) 17“这么好的生日礼物”指什么礼物?(4分) 18张克瞒着妻子把金项链换成假的,又瞒着妻子和女儿买回“玩具”琴,张克能不能这样做?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描述性评价 1、题本评价 这是一篇虚构文章,编了一些貌似感人的虚假亲情,编了一些完全经不起推敲的“曲折情节”。题后注作者“佚名”,很可能不知道作者,说明出处不清。涉及千万学生学业评定的命题,不能这样马虎。上世纪90年代末,就有文章批评中小学生的作文写套话、编假话,批评语文考试在新八股的引导下,学生“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文体,他们的作文几乎都是假话,假故事大全”。这是很不好的文风。考试题中的阅读文章同课文一样,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作用,担负着良好文风的引导作用。 此批评是否过重?愿与大家讨论。2、测试题评价第14、15、16、17题,考察对文章原意的理解,认知水平要求不高。因为题本的问题,这种考察价值大打折扣。如果这类文章读多了,负面影响难免。第18题出得较好,说明命题者也看到了这篇文章的问题。 在该卷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里有如下一段话:“18(6分)(言之成理即可,语言表达2分) 能这样做。张克把金项链换成假的,是为了给妻子治病;给孩子买玩具琴,是顺从妻子的意思,也是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给女儿一个生日礼物。这些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无奈之举。这些无奈之举表现了张克对家庭的责任和浓浓的爱。 不能这样做。金项链是夫妻俩的感情见证,无论出于何种善良的目的,没有经过妻子的允许都是不能随意转让、出卖的,因为这是不诚实、不讲信用的表现。况且买一把玩具琴对晶晶毫无意义。”然而,14、15、16、17题,对这篇蹩脚文章基本上持正面阐释态度。所以对本案例的评价,就不可用“瑕不掩瑜”来搪塞了。等级评价: 现代文阅读评价案例4:徐州市2005年语文中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一) 萤火虫 尹衍国 “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笼” 关于萤火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小得很,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出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你看,当幼虫找到蜗牛以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这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下以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地失去了知觉,动弹不得,最后终于瘫痪了。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牛皮内的肉开始化成了稀稀的鲜美的肉汁。这时幼虫便呼唤它的同伴们,兴高采烈地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针管般的嘴巴插进蜗牛的皮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们吸足了,蜗牛也就完了。它们帮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幼虫长到成虫以后,开始在夜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闪光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说:“萤小伙,我在这里。”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地相会为止。 萤火虫那美丽的闪光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萤火虫的腹部有个发光器。这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三个部分组成。发出的光是由呼吸时使称为“荧光素”的发光物质氧化所致。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它不会产生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因为矿井里有瓦斯,达到一定浓度,遇到一定热量就会爆炸,这种灯不发热,所以使用安全。科学家们还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发射到其它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 你瞧,小小的萤火虫,趣闻还真不少呢! 13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萤火虫的发育过程和萤火虫的有关特性。 (1)萤火虫的发育过程: (2)萤火虫的有关特性: 第段“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