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讲座.doc_第1页
2011年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讲座.doc_第2页
2011年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讲座.doc_第3页
2011年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讲座.doc_第4页
2011年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讲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切实作好全县反腐倡廉工作主讲人:宜章县纪委副书记 谭泽钧 根据培训班课程的安排,今天由我从新颁布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新增内容来讲党风廉政建设这个课题,这说明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是极为重视的,同时对我本人也是一次学习机会。由于个人才疏学浅,理论水平有限,对新的规定理解认识还不够深刻,所以讲课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我讲座的题目是:学习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切实作好全县反腐倡廉工作围绕这个主题我准备从三个方面谈下认识和体会1、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起草的背景及意义2、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特点和主要内容3、准确把握责任内容,切实担负政治责任。一、 起草背景及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11月印发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之后,中央出台的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又一重要法规;是党中央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切实担负起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责任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认真学习贯彻规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党组)、政府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规定的重要性,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规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并加以贯彻落实。规定的起草背景及过程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只有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促使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负起责任,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央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高度重视。2008年10月,在规定颁布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又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力度,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十多年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于促进各级党委、政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规定中有些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近年来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没有在规定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二是在责任内容、责任考核和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修订规定,以发挥好规定在反腐倡廉制度中的龙头作用。2008年5月,中央纪委成立修订工作小组,着手开展修订工作。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修订送审稿。2010年8月,中央纪委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修订送审稿,决定呈报中央审议。2010年10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送审稿,并于11月10日印发。此次修订规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和要求,规定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法规,应当将这些新要求吸纳进来,使规定更好地体现时代性。二是积极吸收借鉴实践经验。原规定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出台了一批制度规定。其中包含着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有效做法,有必要通过修订加以吸收,上升为全党遵循的制度要求。三是着力解决影响责任制落实的突出问题。原规定在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以充实和完善,增强其执行力和可操作性,做到责任明确、考核到位、追究有力。四是保持与其他反腐倡廉法规的衔接。近年来,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相继颁布施行,通过修订,可以使规定与其他反腐倡廉法规更好地衔接,发挥好法规制度的整体效果。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意义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党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决策,是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的一项重要制度。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建立严格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管辖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负起责任。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从制度上保证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党风廉政建设,199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在中央纪委全会和有关重要会议上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出明确要求。这次新修订的规定,全面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体现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果,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需要,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一部重要基础性法规,是中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规定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感。第一,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对党员干部的侵蚀不可低估,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正处于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局面,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艰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定正是适应这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行修订的,它进一步明确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责任,充分完善了检查考核与监督措施,加大了责任追究的力度。贯彻实施规定,有利于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履行自身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利于增强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中央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证明,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用系统的思维、统筹的观念、科学的方法来推进,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纠风的矫正力和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反腐倡廉各项工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规定作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法规,紧紧围绕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六个方面,从制度上明确规定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应担负的责任,包括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推进制度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切实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等,使规定更加符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要求。贯彻实施规定,不仅能够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而且对其他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也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第三,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大局来开展工作,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要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和政府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部署。“十二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保证“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关键在我们党,关键在发展的环境。大量事实证明,凡是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的地方和单位,党风政风就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就好,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就高,各项事业发展进步就快。反之,如果一个地方乌烟瘴气,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就难以积聚人才、凝聚人心。那种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抓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认识和做法,是极端错误和十分有害的。新颁布的规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进一步强调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贯彻实施规定,对于进一步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抓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二、规定的特点和主要内容规定共5章32条,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更加注重责任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规定在原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责任分解、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内容,使责任内容紧紧围绕教育、监督、制度、改革、纠风、惩治六个方面展开,特别是进一步强调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不仅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更要求其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内容更加明确,更加全面系统,也更加符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要求。而是更加注重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规定在充实责任内容的同时,紧紧抓住责任分解、检查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做到责任分解具体到人,检查考核程序完善,监督措施丰富多样,责任追究明确规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规定的执行力和实效性。修订后的规定分为总则、责任内容、检查考核与监督、责任追究和附则5个部分3500余字。第一章“总则”部分共五条。分别规定了规定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基本原则。这些内容确立了规定在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中的龙头地位。第二章“责任内容”部分共两条。第六条规定了领导班子、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责任分工,第七条规定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八项责任内容。修订过程中,有同志提出,领导班子、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三者职责范围不同,其所承担的责任内容也应不同,修订时应当突出岗位特点,分别规定各自的责任内容。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承担的责任具有较大的共性,很难完全划分开来,如果硬性分开规定,可能会人为割裂三者的责任,造成顾此失彼。因此,新修订的规定保留了原规定统合一条表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责任内容的体例。第三章“检查考核与监督”部分共十一条。分别规定了检查考核措施和实施监督措施,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方式方法、情况通报、成果运用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协助党委检查考核等内容,和全委会监督、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监督、上级党组织监督、巡视监督以及党员、群众监督等监督内容。这一章的规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注意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严肃纪律等途径,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担负起对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第四章“责任追究”部分共十条。分别规定了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的七种情形,责任追究的方式,从重和从轻追究的情节,责任追究的办理程序,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的划分,以及追究时效、影响期、追究情况的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与原规定相比,修订后的规定对责任追究的有关体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修改了责任追究中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表述方式。原规定既规定了责任追究的具体情形,也规定了相对应的处分种类,档次和组织处理方式。而修订后的规定在第十九条集中规定了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的情形,在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集中规定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的方式,不在将二者一一对应。主要考虑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需要追究责任的情形已基本涵盖在党纪处分条例等规定中,尽管与党纪处分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在客观表现上不尽相同,但党纪处分条例中每类违纪行为的概括性条款都能涵盖,且党纪处分条例的概括性条款都设定了处分的档次和种类,完全可以解决处分的标准问题。因此,不宜也没有必要再每个党内法规中都规定纪律处分的档次和种类。一旦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完全可以按照党纪处分的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这样的体例,既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落实,又维护了党纪处分条例在党的纪律和党纪处分方面的基础性法规地位。同时,组织处理的方式很多,也很难与责任追究的具体情形相对应。因此,修订后的规定只归纳列举了应当实施责任追究的七种具体情形,而没有设定具体的处分档次、种类和组织处理方式,实际操作中,具体采用哪种责任追究方式,可由有关机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情节轻重综合考虑。另外,在学习理解规定时,要正确把握党风政建设责任追究与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问责的关系。规定所规定的责任追究与问责的暂行规定所规定的问责都是对领导干部追究责任的方式和手段。但二者又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适用对象不同。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成员;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规定的适用范围大于问责的暂行规定。二是,追究情形不同。规定追究的主要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或者未能正确履行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负有的领导责任,重点突出对领导责任的追究。问责的暂行规定追究的是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责任。这种责任既包括领导责任,也包括直接责任,还包括对社会和群众的道义责任。三是,追究方式不同。规定对领导班子规定的追究方式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处理三种方式,对领导干部的追究方式有批评教育、诚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党纪政纪处分和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和降职等组织处理,在责任追究方式中既包括了组织处理,也包括了党纪政纪处分。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的问责方式有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这些方式主要是组织处理方式,问责以后是否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应当根据党纪政纪处分的有关规定执行。此外,问责的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的问题,按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从而使问责的暂行规定与规定相衔接。因而,规定中的责任追究与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所规定的问责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第五章“附则”部分共四条。分别规定了各地区、各部门和军队可以根据规定制定实施办法或者具体规定,以及规定的解释机关和实施时间。与原规定相比,修订后的规定对军队和武警部队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也作出了授权性规定,扩大了适用范围,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覆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军队、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个机关、各个部门、各个领域。要求军队和武警部队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符合我们党从严治军原则的,也是这些年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总结。与原规定相比,2010年修订的规定更加注重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立法思想上的创新。修订后的规定在总则中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作为规定的立法目的和指导思想,突出党风廉政建设要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这个立法目的的表述,是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表述一致的,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目的目标。规定将其作为立法目的,更加突显了反腐倡廉建设是党听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责任内容方面的创新。修订后的规定在原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结合实际,增加了三个方面的责任内容:第一,增加了责任分解的内容,要求各级党委明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使责任制落到实处。第二,增加了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内容,要求各级党委建设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第三,增加了加强作风建设的内容,要求各级党委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也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将其明确规定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是十分必要的。(三)检查考核与监督方面的创新。修订后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检查考核与监督的制度和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增加了对检查考核的总体要求,要求党委(党组)要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制定检查考核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这样就使考核工作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便于发挥检查考核的监督效果。第二,增加了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责任制执行情况、加强巡视监督等监督措施。第三,增加了建立社会评价机制的要求,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具体形式。通过修改,使检查考核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和便于操作,使实施监督的方式更加丰富、有效,在保持自上而下的监督体制的同时,突出了党员、群众和社会监督。(四)责任追究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一是责任追究方式上的创新。修订后的规定明确了对领导班子的三种责任追究方式,即对领导班子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进行调整处理。这样就解决了原规定只有领导班子责任内容,没有相对应的责任追究方式的问题。同时,还充实了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方式。在原有“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责令辞职、免职、党纪政纪处分”的基础上增加了“试勉谈话、调整职务、降职”等方式,并规定各种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加大了惩处力度。二是责任追究办理程序和时效、影响期方面的创新。修订后的规定明确规定,需要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行为追究责任的,由有关机关、部门按照职责和权限有调查处理,并按照追究方式的不同分别规定了不同的调查主体和处理程序。其中,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有关权限和程序办理;需要给予给组织处理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或者由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有关权限和程序办理。这样就解决了原规定责任追究的主体和程序不明确的问题,有利于责任追究的实施。修订后的规定还增加了责任追究的时效和影响期。强调实施责任追究不因领导干部工作岗位或者职务的变动而免予追究,并根据不同的责任追究方式设定了不同的影响期,在影响期内不得提拔使用。这样规定能够有效避免领导干部离开原工作岗位就难以再追究责任和被责任追究后安排、使用上的随意性。当然,受到责任追究的领导干部,并不是不能继续使用,特别是受到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处理的领导干部,为了最大限度的教育和受护干部,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可以考虑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由党委(党组)、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同时,增加了再追究程序,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下级党委、政府实施责任追究情况的监督,发现有应当追究而未追究或者责任追究处理决定不落实等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纠正。三是责任划分和认定方面的创新。责任追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追究的力度和效果。为此,修订后的规定增加了责任追究的从重、从轻情节的责任划分标准,规定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问题进行掩盖、袒护,或者干扰、阻碍责任追究调处理的,应当从重追究责任;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问题及时如实报告并主动查处和纠正,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或者认真整改,成效明显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追究责任。同时,完善了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划分,规定追究集体责任时,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领导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参与决策的班子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对错误决策提出明确反对意见而没有被采纳的,不承担领导责任。错误决策由领导干部个人决定或者批准的,追究该领导干部个人的责任。这样规定就进一步增强了责任追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权责一致,赏罚分明。三、准确把握责任内容,切实担负政治责任规定在责任内容方面认真总结原规定实施的成功经验,对领导班子、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所负的责任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分解,对责任的具体内容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增强了制度的可操作性,提高了制度的执行力。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规定,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建设政治责任的基础和前提。一、关于领导责任的划分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由于所处地位不同,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所负的责任也各有不相同。规定第六条对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分工作出了详细的规定: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应当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一)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是由领导班子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领导班子重视与否,领导有力与否,工作深入与否,直接关系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效,对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级领导班子责无旁贷。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要求领导班子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承担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与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关系,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坚决贯彻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工作的整体格局中,通盘考虑,统一部署。要及时掌握和认真分析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思路、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腐败现象产生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并掌握加强、改进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要加强对纪律检查工作的领导,支持纪委(纪检组)全面履行职责。党委(党组)要定期听取纪委(纪检组)的工作汇报,指导和支持纪委(纪检组)开展工作。对纪委(纪检组)开展工作。对纪委(纪检组)在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党委要及时研究并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在执纪办案中遇到说情、阻挠甚至威胁干扰时,要旗帜鲜明地支持纪委(纪检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做纪委(纪检组)的坚强后盾。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对于党委(党组)来讲主要包括以下责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和上级党委的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全局性的主要工作认真研究,制定工作目标,进行工作部署;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制度改革,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组织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的行为;及时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并把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定期听取纪检监察机关的汇报,对重点工作统一组织力量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建立相关协调机制,研究解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组织领导对下一级党政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情况和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情况的考核,决定考核结果的运用;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政府(行政)领导班子的主要责任在于:在党委(党组)的领导下,组织政府(行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任务的落实;制定从源着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根据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任务的分工,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廉政勤政和效能建设;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二)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负有全面责任,主持着工作的全局,这决定了其必然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作为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不仅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更好对管辖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起责任。要及时召集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提出要求;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对领导班子成员廉政勤政和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三)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党风廉政建设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承担的重要政治责任。因此,领导班子中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也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即要对分管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正职出现的不廉不勤以及不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的问题,负直接领导责任,要对分管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正职廉政勤政和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和苗头,要及时提醒,并加强教育管理;同时,要积极指导分管部门、单位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参加统一组织的监督检查,加强日常检查,督促抓好落实。二、关于领导责任的具体内容领导责任的具体内容方面,规定充分吸收了原规定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反腐倡廉新的实践经验,作出了8项具体规定。(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上级党委(党组)、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每年召开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常委会议(党组会议)和政府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明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并按照计划推动落实这项责任内容主要是针对领导班子来讲的,目的在于要求领导班子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上级党委(党组)、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明确职责任务,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反腐倡廉建设。抓好责任分解,明确责任主体,是落实责任制的基础,也是进行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前提。抓好责任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就是要把反腐倡廉的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贯彻落实目标和要求。一是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常委会议(党组会议)和政府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每位领导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二是要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把每年反腐倡廉各项任务逐项分解到各相关的职能部门,并明确目标要求、完成时限、保障措施和监督主体。目标要求明确,就是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每一项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工作目标;完成时限明确,就是每项任务的部署、实施、完成要有具体的时间要求,保证各项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保障措施明确,就是根据工作标准,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监督主体明确,就是在每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要有专门的机构对各职能部门进行监督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责任真正落到实处,责任考核、责任追究才有依据。(二)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法规制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这一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教育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基础性环节。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从教育抓起,不断夯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定理想信念,并以此凝聚人心,带领人民群众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能够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和群众中去;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明辨是非,懂得在重大问题上应当坚持什么、提倡什么、发扬什么、反对什么、限制什么,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二是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法规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法规制度,包含两个内容,首先就是要加强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和教育,特别是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理论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腐败现象的严峻形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的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党的历史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科学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新课题。胡锦涛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深入开展新时期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论述高屋建瓴、含义深远,必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其次,就是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就是要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加深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明确从政行为规范,清楚违纪行为的后果,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担负的重要责任。首先,要把廉政文化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按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其次,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再次,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水平。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要坚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三)贯彻落实党风廉政法规制度,推进制度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一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贯彻落实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多年来,为实现建成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的目标,我们党不断加大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力度,加快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步伐,坚持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廉洁从政教育、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权力运行和监督、预防违纪违法案件和腐败行为、保障党员权利等反腐倡廉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法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实现了反腐倡廉工作有法可依,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初步确立,为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完备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更应当注意,“实践是法律之母,执行是法律之命”。再好的法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也会形同虚设,变成一纸空文。目前一些法规制度之所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行不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因此,贯彻落实党风廉政法规制度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必须担负的重要责任。二是要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反腐倡廉创新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会议上指出,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入,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提出了新期待,这些都要求我们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总体上讲,推进反腐例倡廉制度创新主要是要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理论研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建设规律,深入研究反腐倡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反腐倡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借鉴国外防治腐败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要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新学科、新技术、新知识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手段,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科技含量。三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效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制度,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问题的力度,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主要是推进干部人事和司法体制改革、行政管理和社会体制改革、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及相关改革等。(四)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要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各级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执政能力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直接关系党风廉政建设的反腐斗争的成效。强化对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一是要始终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为重点。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负责人,是党实践执政目的的主要实践者,大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用来谋取私利。干部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对他们运行权力的行为就越应当严格监督。在监督内容上,要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监督:加强对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加强对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加强对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情况的监督。二是要始终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和腐败问题存在于各个领域,涉及方方面面,但是其表现形势各不相同,形式不同,程度不同。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如果不分轻重,平均用力,往往达不到最好的监督效果。必须要明确监督重点,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辩证深刻地发现、分析和掌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运用抓重点和抓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实施监督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具体说来,主要是要加强对干部人事权行使权的监督,加强对司法行使权的监督,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行使权的监督,加强对财政资金和金融的监管,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三是要始终以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为抓手。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我国现行监督机制中,既有党内监督,还有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构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强化监督制约,必须把多种监督形式结合起来,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使各种形式的监督紧密结合、各方面监督力量有效配合,以加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果,努力形成各监督主体一起动手,各领域协调行动的局面。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探索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方面的重要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总结,是对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于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意义十分重大。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以落实。总的来说,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巩固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在党坚持依法执政、扩大党代会和全委会的决策权、强化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权,在发挥人大对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制约监督作用,在规范和公开行政权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二是是健全各部门各系统内部权力的合理配置,严格划分不同权力的使用边界,加强对权力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形成部门内部的权力制约与协调机制。三是要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把不同权力的行使通过法规制度确定下来,纳入法制化、程序化轨道,保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四是要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以及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五是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五)监督检查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下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这一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监督检查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对党风廉政建设研究部署、督促检查、责任考核的情况;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改革,抓好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的情况;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以及作为牵头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研究解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出现问题的情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组织查处案件的情况;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情况;对权力加强监督的情况;针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整顿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情况;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洁自律情况。二是监督检查下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主要是监督检查下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遵守廉政准则等党内廉政法规和国家廉政法律法规的情况,重点是检查下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下列情况:是否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是否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是否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是否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是否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是否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是否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是否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部关系等。(六)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政之道,要在得人。这些年来,中央大力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当前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不同程序的存在,群众反映强烈。针对这种情况,规定将“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所称“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主要是指导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对本级管理的干部的任用,不符合该条例规定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的任用,不符合该条例规定的不上报;对下级报来的干部的任用,不符合该条例规定的不审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影响选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