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影响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1页
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影响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2页
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影响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影响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异军突起,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等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青少年最易接受新生事物,已经成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近日,团市委采取召开座谈会、抽样调查等形式,对我市网络对青少年影响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同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青少年上网的基本情况 我们在部分高校和市内四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显示: 一是“网民”年龄日趋低龄化。我市青少年开始“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孩子从5岁开始上网已经不再是什么希奇事,大多数的孩子从8岁开始接触网络,其中在10岁接触网络的人数居第一位,比例高达27.6%,其次是11岁,约占22.4%,这时的孩子正处于小学三四年级,知识面正逐渐拓宽,同学之间的沟通逐步加强,强烈的求知欲使得孩子对网络充满了好奇,9岁、8岁接触网络的孩子人数分列第三、四位,为14.8%和13.8%,还有一部分学生在6岁、7岁等年龄就开始上网。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网民”的年龄必将更加趋于低龄化。 二是网络知识及上网行为正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中迅速普及。调查显示,“网民”的主体是青少年,在上网的人群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约占87%左右。其中小学生上网人数约占小学生总数的30%左右,中学生上网比例约占50%左右,大学生上网比例达到90%以上。 三是上网的地点主要以网吧为主,玩游戏、查阅资料、聊天、交友成为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调查显示,由于家庭微机、网络普及率等原因,有70%左右的青少年选择在街头网吧上网。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玩游戏、查阅资料、聊天、交友,其中玩游戏约占50%左右,查阅资料约占30%左右,其次是聊天、交友约占20%左右。青少年上网时间每天平均在90分钟左右,其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在60分钟以内,大学生及其他年龄段的青年平均每天在120分钟左右。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娱乐、交友的重要媒体和工具。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状况分析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积极的影响 第一,网络是青少年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必将成为青少年求知、学习的广阔学校。当前和未来几年,在互连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将成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青少年可以直接在这些“网上学校”中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的交流,获取知识。随着越来越多的“网上学校”的建立,网络必将成为青少年求知和学习的良好途径和广阔空间。 第二,网络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快速、有效的渠道。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青少年对现代知识和各类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教育方式和书本上的知识已难以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需求,而网络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却能最大程度地满足青少年的这种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资源。 第三,网络有助于广大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成为掌握现代劳动工具的“有为”一代。国内外有许多专家认为,计算机技能是未来成功青年的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连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计算机技术的未来一代来说,互连网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四,网络可以使广大青少年拓宽思路和视野,加强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互连网的包容性使青少年处于一种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之中,在实践与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对事物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网络的互动和广泛性也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的聊天室等方式广交朋友,共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同时,网络的虚拟和无边性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负面的影响 在论述网络对青少年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正象其他许多现代科学技术一样,网络象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少年带来诸多正面影响的同时,它所传输的一些不健康信息以及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一定消极、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网络的全球性特征,将导致青少年思想的混乱。网络使人们形成一个“无边无界”的全球性媒体。通过互连网,大量西方自由化思潮以及其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的文化信息传输进来,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造成极大冲击,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有可能导致青少年思想认识的混乱。 第二,网上的不良信息成为青少年不良行为和犯罪的重要诱因。网络是一张无边无际“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大量色情、暴力、反动、丑恶内容在网上广为传播。由于青少年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自我控制、约束能力较弱等原因,使得许多青少年学生沉溺于网上聊天、游戏甚至黄色、不健康网站之中,不能自拔等,有的甚至因此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可以说,网上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已经成为青少年不良行为和犯罪的重要诱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去年1月份,我市来自不同中学和职校的7名未成年人,由于迷恋网络而结成了一个非法团伙“黑虎堂”,这些孩子深受网络暴力和色情信息的毒害,平时除了吃喝玩乐,就是上网聊天、浏览色情网站,最后因为无钱上网而发展到聚众在学校门口抢劫同学的地步。 第三,不当的网上交友行为给青少年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网络的虚拟性使得许多青少年热衷于网上聊天,网上结友,甚至发展到网恋的程度,给许多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去年夏天,我市某中学一名女学生,上午9时在网吧与人聊天,在网上结识了一名新的网上恋友,下午3时就和这个素不相识的网上恋友见面,最后被网上情人骗到一家饭店的包间里,惨遭蹂躏。 第四,非法网吧的泛滥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按照我市有关规定,从事网络经营行为必须经市信息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局、市工商局的批准并取得相关的“四证”,但是,许多非法“网吧”业主受网吧高额利润的诱惑,铤而走险,无照经营。据从有关部门了解,我市(五市七区)目前约有近700家网吧,而取得经营许可的正规网吧只有200家左右。在这些非法网吧中,有许多网吧业主不顾“十四岁以下须有家长陪伴、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只能在法定节假日9:0021:00进入”的规定,利用经济、网上内容等手段引诱未成年人上网,有的甚至容留青少年学生在“网吧”过夜,彻夜不归,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互联网内容的监管滞后。调查发现,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安全软件的品种虽然很多,但实际应用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安全软件的更新、开发速度远远跟不上其它游戏等软件的开发速度。因此,目前的网上信息、内容即使有安全软件“把关”,但仍有许多不良信息在网上广为传播。二是对非法网吧的打击、整治力度不够。虽然我市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对网吧的审批、管理工作,但网吧的高额利润诱使许多非法网吧业主顶风而上、冒险从业。而且大部分的非法网吧的地点都选在偏僻处,开业时间一般都在晚上,查处的困难很大。三是网络知识教育、普及力度跟不上青少年对网络知识的实际需求,青少年上网行为缺少正确的引导。调查发现,在网络知识快速普及,互连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的今天,仍有不少家长“谈网色变”,不让或限制自己的孩子上网,对网络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只是消极预防,不正面教育引导。还有许多有计算机的家庭中,孩子是“网虫”,而家长却对网络知识一窍不通,根本无法知道孩子在网上干什么,更谈不上指导孩子上网了。 三、对策与建议 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的十六字方针,从规范网吧经营管理入手,本着一手抓监督管理,一手抓教育引导的原则,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协调、联络优势,联合公安、工商、文化、通信管理等部门成立专门的班子,加大对非法网吧的查处、打击力度。发挥好近200名招募的青少年维权社会义务监督员和公布的三条热线电话(5911660、110、12315)的作用,根据群众的举报,集中力量查处、打击非法网吧。 二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前一阶段,我们组织开展了“点击文明社区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向全市青少年发出了争做“网络文明小使者”的倡议,并印发了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组织社区共青团等青少年组织在社区青少年中广为宣传。同时,我们注意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与青岛日报社、青岛晚报、青岛广播电台开展了“网络与青少年”为主题的座谈、讨论等活动,连续推出了十余篇的专题报道,在市民和广大青少年中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在继续加大舆论宣传的同时,要发挥好学校在青少年网络文明行为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在学校普及网络知识和网上文明行为教育,努力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教育、引导青少年网上文明行为的机制。 三是开展“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的创建活动,运用行政、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家长放心、孩子欢迎的示范性“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带动和辐射其它网吧的文明经营行为,营造青少年文明上网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是加大网络知识的培训、普及工作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