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3页
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农业的主要问题。本文以辽宁省东港市为例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问题。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效率,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向更良好的态势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下载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统筹城乡 作者简介:李文洁(1984-),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产业组织。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3-94-03 一、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农村土地的流转问题变成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现良好态势,创新了流转的模式,但是在稳步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村村干部领导监督能力弱、法律合同手续不健全、宣传力度弱等,阻碍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所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大步跨越,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中之重。稳步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逐步改变农民生活观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辽宁省东港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1、农村土地粗放的经营模式得到改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传统的观念有所改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额在不断的上升,流转面积在几十年内得到了迅速的扩大。流转面积的不断扩大,东港市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土地出租、土地承包、土地股份的流转模式,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多元化。 2、农村土地出现多种土地流转的形式,流转形式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新模式,比如:出现了入股集体公社,让公社来耕种农民自家的土地,得到公社返还的相对应的报酬。还有,农民之间的土地出租,而且农民也可以将部分的土地以一定的时间期限出租给大户或企业,或者承包出去以后,签订法律合同,承包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比如东港市特色农业草莓,新型养鸡农业等创新型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3、政府的扶持力度增大,补助资金增多。村政府给予优惠的政策支持,使农民愿意将土地承包出去,比自身种植田地的收益高,减轻生活负担,而且农民可以出去打工,也有利于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双赢”局面。 三、东港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因素 农民对土地的预期收入较高。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物价水平较低,农民单纯的依靠土地,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1978年以后,工人工资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消费支出随之增加。据统计局对50户城镇居民家庭调查,人均月生活消费支出1985年83.41元,1991年286.63元。2012年,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人均月收入达到8000元生活才可安心,二线城市成都、大连等月收入4500元才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腾飞的时期,物价水平飞涨,教育经费、医疗费用等不断增加,农民工面临着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的状况,以农民现有的经济情况,仅仅依靠土地种植,难以增收,根本不能满足农民对现有物质及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对土地的预期收入会升高。 农民工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工知识水平较低,无法进入高新高技能产业,只能处于社会底层工作,外出打工的收入甚微,随时面临失业,只能依靠土地解决基本生活需要,使土地流转数量大幅度降低,减少土地流转供给。 土地浪费严重,造成长期搁置。土地流转面积大量减少,土地供给不足。而一些发达城市和重点地区土地流转有良好发展态势的城市,如重庆市土地流转33.85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5.3%;成都市土地流转15.71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1.5%。而东港市目前总体平均土地流转率不足15%,各区县(市)中最好的是大东镇35%,其他区县在8%左右。从长远打算来说,农民仍将提高收入的来源放在所拥有的土地上,而现今的各种土地流转使农民的获益较少,实际中土地的租金收入与预期没有成正相关,所以农民宁愿将土地搁置,外出打工,也不愿将土地租出去。比如东港市下岗村大量劳动力流失,使得13%的土地搁置,造成土地供给不足。 (二) 政治因素 农民耕种收入低,成本高,利润低。虽然国家从2006年1月1日起停征农业税,但是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鼓励农民的有效政策,到现今为止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农民每种一亩地,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各项成本后,一般都要有所亏损,导致农忙时外出打工的农民也不愿意回来耕种土地,或者更有甚者,直接将农田荒废,或者为了避免是粮田荒废,在粮田上种植被,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国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机制不健全。国家没有明文制定出相应的机制,只是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如四川成都农村用耕保基金缴纳农民养老保险,并没有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所以没有彻底保障农民的实际权益。 国家对农村的补助力度弱。没有鼓励就没有动力,农民将土地承包出去以后,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和收入得不到保障,国家还没有推出更好的收入保障、就业保障、生活保障等机制来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可以实施如四川崇州市实行耕保基金,鼓励土地流转。 农村村干部的领导监督不严,能力缺失。对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认识不清,虽然已经在大学生中选村官,但是这仍需要一个过程,一些政府官员凭借自己村干部的权利,不尊重农民的意愿,以行政方式强行推动土地流转,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减少了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三)文化因素 受传统小农观念制约。传统的土地文化深入人心,认为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它可以减弱农民生存风险,使收入更加稳定。而且农民缺少市场竞争意识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 农民法律意思淡薄。农民不愿意通过法律程序将土地承包给大企业,但是这使得农民无法从传统的经营模式中走出来,没有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分散式经营模式,效率低下,而且有的农民“不想种,又不得不种”,明知种粮的成本高出收入,还亏本种下去。 农民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关注程度低。农民很少关注国家出台的有关农民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对市场没有准确的定位,供给与需求不相对应,形成错位,有效的供给不能满足有效的需求,造成了土地的闲置浪费,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四、东港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一) 经济方面的对策 对于土地预期收入过高的问题。政府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基础医疗设施投入。推进医疗改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解决了80%农民“看病难与看病贵”的问题,原来农民人均每年看病所需费用达到700元,现在人均已达到1300元,推进医疗改革,使农民看病成本降低,改善生活收入支配结构,从而对作为生活唯一来源的土地的预期收入降低。另一方面,政府加大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社的报销力度,使农民体验到“看小病不花钱,看大病少花钱”的政策扶持。 对于提高农民工技术水平的问题。重点建设农村技术培训基地,提高农民工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弥补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的缺陷,解决“农民工技术能力普遍偏低,岗位分布以低端体力劳动为主”的问题,以防农民工因技术低而失业,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使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停产或破产,从而使农民工的失业率大幅度上升。提高农民技术,使农民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从事的行业面扩大,真正从土地中走出来,增大土地流转数量。 对于土地长期搁置的问题。加大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宣传可以使农民意识到农村土地流转好处,主观意识上能积极主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宣传方式可以有如下几种:首先,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传达上级精神“国家鼓励农民积极投身土地流转中,并且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保障,物质作为支撑”。使农民深刻了解土地流转的内涵、新型土地流转的形式、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其次,可以采用新型媒介手段,如网络、电视等。政府对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并取得较高收益的农民进行表彰,记录该过程并制作成宣传手册下发给农民来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土地流转。 (二)政治方面的对策 对于农民耕种收入低,成本高的问题。政府为提高农产品收入,引进先进的设备,培养高技术人员,提高农产品产量,如山西严村先行先试,依靠科技谋求农村新发展,提高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提高种植大棚的质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走科技兴农、产业富民之路,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对于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建设。国家完善法律政策及相关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来鼓励农民更多地参与土地流转,保护农民合法权利,改变法律配套不健全的局面。 对于国家对农村的补助力度弱的问题。国家应该建立并完善农民群体就业保障机制。免除农民将土地承包出去后,没有就业保障、生活保障的后顾之忧,对农民进行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并提高贫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使农民降低对土地的依赖,为农村土地流转奠定市场基础。 对于农村村干部的领导监督不严、能力缺失的问题。加强对政府的监督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基层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能力缺失,不按民主程序议事,导致了土地流转主体不明确,掠夺式经营,随意改变了土地的用途,所以要提高政府行政执法的效率和能力,杜绝农地的行政性调整,使政府廉政建设取得实效,提高监督能力,保障农民利益,从而使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提高。 (三)文化方面的对策 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问题。政府招商引资,促进工商业发展。不断扩大就业机会,使农民就业实现新转型,不再单纯的依靠农业,多元化就业相对于单一的依靠农业而言减弱了农民生存的风险,使收入更加稳定,不但保障农民的就业,而且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于农民不愿意通过法律程序将土地承包给大企业的问题。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给企业,实行多种土地经营模式,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根据东港市土地流转的现状,实现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彻底改变传统的流转模式。可以借鉴如重庆的农地入股形式,农民不再只收取土地租金,而是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专业合作社,挖掘潜在资金,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对于文化传播媒介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关注程度低的问题。可以采用新型媒介手段,如网络、电视等。政府对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并取得较高收益的农民进行表彰,记录该过程并制作成宣传手册下发给农民来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其次还可以加大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宣传可以使农民意识到农村土地流转的好处,主观意识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宣传方式可以有如下几种:首先,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传达上级精神“国家鼓励农民积极投身土地流转中,并且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保障,物质作为支撑”。使农民深刻了解土地流转的内涵、新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