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doc_第1页
《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doc_第2页
《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doc_第3页
《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doc_第4页
《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绍兴一中 张 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促进学生的良好个性发展是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确定本次课例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为此, 我以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课前我先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疑问,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备课。在课堂教学程序上我打算让学生先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跟其他同学交流,然后再让大家把通过讨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择其中比较集中或与课时中心关系密切的问题一起探讨。本次课例研究我选择了本校高二(1)班和高二(3)两个文科班上课。一、第一堂课(一)课前准备课前我统计了高二(1)班学生提出的疑问一共有20个左右,其中有几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关注:1、德意志的资产阶级为何无人站出来完成统一?2、俾斯麦既能宽松对待战败地奥利,为何不能宽松的对待法国?3、德意志为何长期处于分裂状态?4、德意志统一中的关键战役是什么?5、俾斯麦是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杰出人物,那普鲁士国王难道不担心政权旁落?6、普鲁士打败奥地利后,为什么没有合并奥地利?7、德意志统一与美国独立运动有何不同?看得出来,这些问题是在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后想到的真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都切中了本课的难点或重点,有些问题还是老师在备课时不太会注意的。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以及备课时确定的课时中心,我加以整合,设计了五个问题:1、四分五裂的德意志为什么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能走上统一之路?2、为什么德意志的统一最终是由普鲁士领导完成的?3、俾斯麦为什么要用“铁血政策”政策来统一德意志?4、俾斯麦在统一中除了运用“铁血政策”外,还有没有别的策略?请用史实说明。5、德意志统一的影响有哪些?我估计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不会超出这些问题的范畴。如果有不在这些范围的问题,我打算根据问题的价值及课堂时间再决定是否在课堂上探讨。(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放映德国在一战和二战中的战争片段,导入新课(学生对录像的内容很感兴趣,都抬起头来全神贯注地看影片)教师指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德意志民族留下的一页既令人钦佩,又使人深感痛心,他在哲学、文学、音乐、艺术等的领域不仅为自己而且为整个人类造就了一代代巨匠伟人,犹如灿烂群星、光辉夺目,而同时,也两度把自己和人类拖入战争,使之饱受战乱之苦。一个培育了马克思、歌德、贝多芬、康德这些伟人的民族,却又是野蛮疯狂到一次又一次地挑起战争的民族,德意志的思维是疯狂的还是理智的?通过德意志统一的学习同学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2、小组讨论 质疑问难组织学生在小组间互相讨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学生讨论的气氛比较热烈,大家都把自己想到的问题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但是讨论后让学生再提出问题,同学们却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踊跃。也许有些同学觉得问题已经解决了,而有的同学可能是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而被别的同学笑话,更多的同学则是缺少一种主动精神,大家都在互相观望。结果这节课总共只有三个同学提出问题,根据这种现状,我不得不调整教学方案,改为自己提问题,让学生回答,但是学生回答的质量并不高,除了第一个问题“四分五裂的德意志为什么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能走上统一之路?”大家回答得比较好之外,其他问题学生反应非常冷淡。于是接下来我只能自问自答了。我按照德意志统一的背景、过程、影响三个方面,把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3、课堂小结 凸现主题教师:在一百年前,德国的左邻右舍就惊呼这个民族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平静一些的说法,则称德意志为欧洲的“问题儿童”。也有人说:“每当德意志民族统一,就意味着要爆发一场战争。” 为什么统一后的德国会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教师:日耳曼的民族主义、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也成为后来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我们需要怎样的民族主义?(2)我们应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三)课后反思与评课1、自我反思:这堂课我自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始终围绕德意志统一中的民族主义这一课时中心开展教学。无论是开始的录像,还是设计的几个问题以及最后的小结都围绕这一中心。但我感觉这堂课与我原先设想的差距很大,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讨论后几乎没人提出问题,也没有多少学生能主动回答问题。整堂课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感觉课堂气氛比较压抑。我分析主要原因是学生预习程度不深,质量不高造成的。大多数学生只是把课本草草地看了一遍,也没查看其他的参考资料。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除非老师布置硬性要交的书面作业,一般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地去预习和探究。当然也与我在平时教学中没有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关。2、同事评课:(1)本节课还是教师唱主角,没有体现学生主体性,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书面准备一二个问题,然后再到课堂上讨论效果可能会好些;(2)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问题;(3)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应该把学生在课前提交的问题择其中一部分出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4)导入的录像与本课的内容脱节,应该在录像放完后,给学生作一个铺垫,再导入新课;(5)标题“德意志与意大利的统一”与教学内容不完全相符(意大利没讲),应改为“德意志的统一”或“德国的崛起与灾难”;(6)分析德意志统一的背景时应该展示示意图,这样比文字材料更直观。(7)在分析德意志统一中的民族主义这一问题时,可以联系现实,比如让学生举例哪些是极端的民族主义?二、第二堂课(一)课前准备带着自己对第一节课的反思和同事的意见,我开始考虑如何上好第二节课,特别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我认为第二节课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前作认真的准备,也就是学生必须在课前对一些问题作深入的研究。于是我在高二(3)班上课之前设计了三个问题布置给学生:1、为什么德意志统一必须由普鲁士来完成?2、有人说俾斯麦是“战争狂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3、有人说“德意志是欧洲的问题儿童”,你怎么看?要求学生结合史实加以回答和辩驳,学生要解决这三个问题不仅要认真阅读教科书,而且还要去查找资料,然后我又要求学生在这三个问题之外再提出一些问题。课前我先把学生准备的资料和提出问题看了一遍,以了解学生探究的程度和质量,同第一节课一样我还是把学生提出的一些比较好的问题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1、如果没有俾斯麦,德意志是否能完成统一?2、德意志统一除了铁血政策是否还有其他办法?3、德意志军国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什么?4、俾斯麦和拿破仑有何区别?5、德意志统一为什么没有引起英、美的干扰?我把学生的这几个问题打到投影片上准备在上课需要时出示,让大家一起来探讨。(二)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俾斯麦的巨幅照片导入: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德意志民族留下的一页既令人钦佩,又使人深感痛心,他在哲学、文学、音乐、艺术等的领域不仅为自己而且为整个人类造就了一代代巨匠伟人,犹如灿烂群星、光辉夺目,而同时,也两度把自己和人类拖入战争,使之饱受战乱之苦。一个培育了马克思、歌德、贝多芬、康德这些伟人的民族,却又是野蛮疯狂到一次又一次地挑起战争的民族,德意志的思维是疯狂的还是理智的?今天我们通过德意志统一这节内容来了解德意志民族。2、研讨:师:为什么德意志统一必须由普鲁士来完成?学生A:普鲁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统治阶级实力雄厚。学生B:俾斯麦出任首相,推行“铁血政策”,有利于德意志统一。师:还有别的原因吗?学生C:奥地利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它统治区域内有匈牙利人、克洛茨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兰人、罗马尼亚人以及北意大利人。所以,统治者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这个多民族的帝国,奥地利并不热心全德统一;而普鲁士则民族成份单一。师:所以德意志统一也是一场民族主义运动。师:有人说俾斯麦是“战争狂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学生D:我认为俾斯麦是一个“战争狂人”,他发起的三次王朝战争都可以证明这一点,特别是联合奥地利对丹麦的战争,正是看到了丹麦的弱小以及想贪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地。学生E:俾斯麦不是战争狂人,首先不符合“战争狂人”的概念,师:那战争狂人的概念是什么?学生E:“战争狂人”是指那些为了满足战争欲望而战争的人,俾斯麦的战争不是为了满足战争欲望而是为了统一德意志。而且当时的局势决定战争是最快也是惟一的途径。师:那当时是什么局势呢?学生E:俾斯麦清楚,欧洲列强,无论是法国还是俄国,都会阻止德国的统一。在德国内部,普鲁士的霸权也一定会遇到奥地利的坚决反对。对于这些障碍,只能用武力来解决。学生F: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俾斯麦的生平,俾斯麦1815年4月1日出生在普鲁士一家大贵族地主家庭。家族有钱有势,从而养成俾斯麦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加之他身体强壮,力量过人,与人有矛盾时,就采取最简单、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拳头说话,谁赢谁有理。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强暴蛮横、凶悍粗野,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50岁左右出任普鲁士首相,推行“铁血政策”为为统一德国打了三次战争。战争同时,善于运用外交手段,借助他国帮助完成统一,所以他并非都以战争为一切手段。我不同意称他为“战争狂人”,我认为他是一个擅长分清形势而行动的知识渊博的政治家。学生G:我认为他是一个战争狂人,从课本P84俾斯麦上台前给朋友的一封信和在议会上的演说可以看出,他说:“以任何一个借口向奥地利宣战”,“要用铁和血来解决”等都可以说明俾斯麦是一个战争狂人。还有他促成德国统一后仍继承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的欲望强烈。他组织德、俄、奥三皇同盟,极力巩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同时,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掠夺殖民地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师:但是我从其它资料上看到,俾斯麦在德国统一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比较谨慎的。他对外取悦俄、奥,引开英、法的注意力,特别是避免与英国冲突。学生小声议论,有人说,一战是在俾斯麦死后才爆发的,与俾斯麦无关。有人说俾斯麦虽然死了,但他的“铁血政策”却影响了德国的历史,所以一战的发生应该与他有关。学生H:我认为俾斯麦不能算是战争狂人,希特勒、拿破仑才是战争狂人,不能因为他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就认为他是战争狂人,战争有不同性质和目的,否则毛泽东、朱德不也成了战争狂人了吗?况且俾斯麦在战争中并没有扩张领土。学生I:我昨天在网上找了一个晚上,都没有发现说俾斯麦是战争狂人的。我认为战争在俾斯麦手里只是工具,他的战争是有进有退的,他非常理性,为了对奥作战俾斯麦作了许多外交准备,他利用俄奥矛盾,取得了俄国在未来的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可能,并用含糊其辞的“补偿”作诱饵(表示法国“可以在世界上一切通行法语的地方进行扩张”,即由法国兼并卢森堡、比利时或者普鲁士的莱茵省的一部分)换取了法国的中立默契,1866年,又同意大利结盟。但在萨多瓦之战后,他又力排众议,坚决反对军队进攻维也纳。他说:“我们应当保留使我们现时的对手再度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坚持与奥地利签订相对宽松的和约,从而为后来奥地利在普法战争中保持中立奠定了基础。师:那么你认为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外交和战争的作用哪个更大呢?学生I:当然是外交。俾斯麦是为外交而战争,而不是为了战争而外交。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响了。3、小结:教师;对俾斯麦的统一,必须客观地评价,俾斯麦统一德国是进步,统一的德国较以往分裂的德国是一种“革命”不能因为他在统一中运用了“铁血政策”就认为他是战争狂人,我个人不赞同称其为战争狂人。但是俾斯麦的“铁血政策”确实给德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鼓掌!)(三)课后反思与评课自我反思: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整节课学生思路开阔,参与意识强烈,课堂气氛活跃,出现了好几个同学抢着举手发表见解的场面,直到下课铃声响起,还有很多同学意犹未竞,想发言。学生在讨论中能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史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说明我们的学生是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的群体。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给学生自由翱翔的空间和时间,他们是有能力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独特见解的。但是这节课我感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了,而课时中心却因为学生长时间的讨论而没能突破。我多次试图引导学生思考德意志统一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但都没有合适的机会,学生往往是按照其课前的准备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