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股桥中心小学.doc_第1页
四股桥中心小学.doc_第2页
四股桥中心小学.doc_第3页
四股桥中心小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股桥中心小学窗体顶端四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四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活动人员。活动时间2014.09.28中心发言人范萍燕缺席人员无主题内容1、第六单元整体分析。2、重点研讨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送元二使安西。参与人员:范萍燕、王李飞、潘必樟等11人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1、单元整体分析:所教班级现状分析1、在基础知识方面,大多数学生还不错,但个别同学错别字较多。2、在阅读分析方面,大部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有待加强提高,部分学困生在一些阅读基础题上会出现理解性错误,阅读分析能力较差。3、作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语句通顺、但内容枯燥,口语化严重,词语积累量少,有少部分学生三言两语就把作文写完了。4、在理解方面,大部分学生懒动脑,甚至怕动脑,只要有一个同学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其他同学的答案基本上都向这个同学靠拢,学习上缺少积极主动性。课前预习较多的摘抄参考资料。根据以上情况,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制定为:1、强化字理识字教学生字,复习旧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运用课文训练学生段意的归纳,引领学生总揽全局,掌握中心句的意思及中心的表达方法。3、课外阅读在配合课内的训练项目外,调动学生的情感,用批注、做读书笔记的形式训练情感的表达。4、加强写作训练。作文练一篇要得一篇,课后小练笔要注重细节的训练,单元作文注意章法条理的把握,周记由于是由学生自由发挥的作品,就侧重于情感的表达训练。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编排了五篇课文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古诗两首卡罗纳给予是快乐的。搭石一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村的瑰丽和奇特,向学生展示了人性美,还说明了这一奇观形成的原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一篇颂扬人间真情的故事,介绍了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古诗两首则是增强学生的古诗积累,教学生应充分挖掘诗歌的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他的阅读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单元整体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人类最美好的情感。4、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通过诵读感受诗中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编排了五篇精读课文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古诗两首卡罗纳给予是快乐的。21 搭石通过记叙“我”明白搭石展现的乡亲扪美好的情感。20 古诗两首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描写诗人送别朋友的思想感情。而送元二使安西也是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单元重难点1、读中感悟“搭石有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2、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3、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大家的行动中受到启发。课堂教学实施策略1、搭石这篇课文先采用填充形式引导学生理清全文脉络结构,接着启发学生领悟。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文章教学时分四步走:第一步,读;第二步,领悟;第三步,联系背景;第四步,透过背景。整个教学将“爱”作为突破点,且贯穿始终,使之更集中,更紧凑,更具说服力。3、在教学卡罗纳,可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应相称的事,采用文生并读、自主填空的形式,使全文内容浓缩。教学进度测验安排课外辅导与活动讲读课文:每课23课时,习作7:2课时 练习7:2课时第六单元测验收集搭石的相关资料,积累李白、王维的生平事迹。重点帮助的学生名单学号:14、23、25、28、33、42、43、44。2、单元课时教案:课题24 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自己读诗,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本领,通过抓住关键诗句、关键词语理解诗意。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珍惜友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措施与方法1、朗读法。“读”是新课标极为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去“潜心会文本”,|做到真正用心读好书,提高感受的能力和朗读的水平。2、情感教学法。这篇课文情感丰富,教学时要积极寻找情感的触发点,发掘教材以及教材以外的情感因素,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和发展。课前准备多媒体 学生阅读课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古诗两首第二课时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第一次执教教案)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简析王维的送别诗。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来送行,其深厚的情意不言而知。开头两句“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写渭城景色。三、四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字语尽情遥含吐不露,意蕴深厚。设计理念: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送元二使安西;2、理解诗句,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借助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走进诗人柳宗元的内心世界。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诗并画出节奏符号,读出节奏及韵味。要求:读音准确,读通读顺。2、指名读诗,个别指导,重点纠正“孟、浩、陵、辞、舍”的读音。3、师问:读了诗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请在书上画一画,写一写。指名提问,教师或学生作出解答。三、精读品悟,交流感受学习前两句:1、师问:“朝雨、柳色”怎么描述?指答。想象渭城景色2、看图理解读懂“轻尘”、“客舍”。请同学们观察图,在图上找诗人与友人的踪影。3、诵读古诗,体会诗意所描写的送别情景。学习后两句:1、指导看图。 2、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四、了解背景,体会意境1、了解诗作者王维的写作背景。2、师问:这个“阳关”在哪?引导学生说出:这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言外。作业与练习配置1、背诵送元二使安西。2、根据诗意为诗文配画。集体研讨发言记录王李飞: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送别诗的代表。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先写渭城送别的景,但声声细味总是情。潘必樟:老师在进行本课作业的设计时,关注了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一堂课要成功,更不能只考虑环节设计的精致,更要关注孩子,真正做到从文本出发,从孩子出发,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珍爱人间真情,学会做人的道理。王李飞: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廖河水:是的,首先,它创造了艺术境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