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生成与疏导之我见.doc_第1页
六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生成与疏导之我见.doc_第2页
六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生成与疏导之我见.doc_第3页
六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生成与疏导之我见.doc_第4页
六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生成与疏导之我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生成与疏导之我见 【内容摘要】今天,人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尤为重要。如今的学生多为独身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心里出现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或懒惰;或猜忌、自私;或孤独胆小、惧怕挫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研究人格发展上这一课题不容忽视。那么,当今六年级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行为有哪些,又有何处理问题的策略?【关键词】 六年级学生 问卷调查 问题 策略解决 近日对六年级72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表,(见下表)性别早恋自闭叛逆冲动懒惰焦虑猜忌其他男生3121014725女生566467103合计8618142014128统计结果显示:男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只要倾向于青春期的“逆反”心理,逞强好斗,学习比较懒惰;女生则比较容易猜忌,做事自私,性格孤僻、胆小怕事,且早恋现象也很严重。对以上产生的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没有足够正确认识,长期以来,我们的很多家长和老师只盯着孩子的分数,似乎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的关心与疏导。近年来,身边的,电视上的一起又一起由学生心理缺陷的人格导致的一幕幕悲剧一次又一次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逃学与厌学问题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有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老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2、逆反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经30年,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家里被视为掌上明珠,得到长辈的百般呵护,加上年龄的特点,因此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里重,往往不能正确面对家长、老师教育的一片苦心。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榜样对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3、嫉妒、猜忌心理问题六年级一部分女生,因为容貌、优异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往往受到老师、同学的宠爱,关心,因此常常会引发另一部分学生的嫉妒之心,其行为主要表现为:(1)以“我”为中心,喜欢炫耀自己,不允许同学成绩超过自己;(2)喜欢揪住同学的“小辫子”向老师打小报告;(3)学习落后不顺时,不能正视面对,就会怨天尤人;(4)当自己相当班干部不能顺利时,就抱怨老师偏心眼,当自己学习不佳时责怪老师讲课不生动,会散布“某某同学是看别人的”言论等等。4、闹事、逞强问题网络的便捷,加上小学生好奇心大,模仿心强,喜欢崇拜“许文强”等类似黑社会领头人,在学校,稍一不顺,就会邀集小伙伴进行斗殴闹事。二、小学生心理问题行为的生成当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或单亲孩子、留守儿童,因此,在家庭中处于中心或被忽视的地位,他们获得了父母、爷爷奶奶等的全心呵护,这些孩子身上缺少的不是关爱,而是责任和义务,这类的孩子不是偏激、孤僻就是怨恨家庭等,而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又不懂得学会“怎样管孩子”“如何与孩子交谈”等,只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培养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所需,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心理调节能力失衡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1、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重视不够。国家课程标准明确了文体、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落实教育,然而,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的局限,这些学科的教师往往是由语文课、数学课教师兼任,他们因为不是专业毕业,所以在心里辅导咨询时,往往把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结为道德品质坏,这样就带来了很多错误的心理疏导。有关心理学家指出,错误的心理疏导可能使孩子得出错误的认识,结果非但不能解开学生的心结,反而加重学生的心理疾病。例如:六年级二班一名单亲家庭的男生,有点桀骜不驯、敏感,可又有点外向,喜欢和其他同学搭讪、玩耍,有时行为上不能控制自己就常常惹哭同学,这时班主任也常常不对具体情况作详细了解就当面说教,进行所谓的心理疏导,解决所谓的心理问题,殊不知这样做,使本来敏感、桀骜不驯的男孩备受打击,报复惹事的行为接连不断发生,老师也因此无从解决,给他判了“死刑”无药可救。2、青春期健康教育视为“无耻”小学生应该是天真无邪,乐观开朗,活泼好动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六年级学生个头长高,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似乎“沉稳”了许多,渐渐地,有的竟沉默起来,尤其男女同学之间再也没有那种两小无猜的无拘无束,似乎他们之间有隔膜存在。通过观察以及找学生谈话,我们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学生长大了。他们已经开始进入了青春期,懂得封闭自己的心灵。学校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现状告诉我们,学生进入青春期,虽然是自然规律,但也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保证学生平稳度过青春期。让他们走出封闭,摆脱青春的困惑,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松地踏入青春起跑线,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而且,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也感觉到,青春期教育在我国的现状还不尽人意,甚至对于青春期性教育不“耻”于开口,因此青春期健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家长对此也是一筹莫展。理论和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把学生的青春期教育纳入教育工作之中。青春期教育不仅是学生发展现状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家长的殷切期望。3、社会不良风气、不良网络的影响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影响着学生的正确认识,扭曲了学生的心灵。如:(1)“读书无用”论,某某大学生毕业还找不到工作诸类事,“厌学心理”就逐渐产生,甚至无心学习;(2)赌钱场的开设,学生“赚钱”途径多,只要跑跑小腿就能给个小费;(3)“走后门”拉关系不良风气,让学生觉得“学与不学,学好学坏都一个样”,只要我家中有“人物”,所有事都解决。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增长学生知识面时又侵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一些肮脏的性、暴力等严重视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去年,某一中学女学生周末放学回家,被自己同班的两位男同学伙同三位社会青年轮奸,调查发现,两位男同学因在网吧看到一段肮脏的性视频,一时亢奋抑制不住做了错事。现在我们从相关的媒体报道中不难看到因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离家出走等问题的例子,可见网路对学生的侵害何等严重。4、家庭裂变、父母身教缺失等影响(1)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家庭的裂变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离婚的孩子不是判给父亲就是母亲,要不就是父母嫌累赘不要丢给爷爷姥姥,不管是哪一种,都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和个性心理,甚至导致心理上的一些病态。如:班里有一位男生,经常说谎、逃学、打架、惹事,可以说哪一样不好就偏做哪一样,经常找他进办公室谈心也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说找家长时,不是母亲说有事找父亲,就是父亲说孩子给了母亲,不管他的事,就这样推来推去,造成了孩子仇视,自甘堕落的行为生成。(2)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里发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有些家长就是无视这种教育,总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与他无关,因此,在家里,有些父母孩子遇到问题时就会大声斥责,“你笨啊,有事找老师”;有些无暇顾及孩子,直接给些钱就了事;当孩子在学校和同伴产生矛盾就会教育说“你傻啊,他打你你不会打他啊”;有些甚至当面对孩子说“读那么多书干什么?你看谁谁不会读书还不是一样能赚钱。”殊不知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孩子心理健康失衡。六年级学生刚处于青春期发育的一个美好时期,我们的教育跟不上孩子的成长,也没有专门的课程加以教育引导,一致六年级学生在懵懂之中偏离了正常的航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早恋(也说交往过密),性格忧郁、自闭等恶性结果。三、六年级学生心理疏导的教育策略日益突出的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和发展,如何解决这些心理问题,还就学生一个健康的心里已是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急需积极、努力去解决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及看法。(一)学校、教师应采取的策略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应开设心里健康课程,是学生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卫生知识。例如:心理咨询、心理卫生知识讲座,性教育、法制教育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交往,发泄愤怒、宣泄苦恼、克服自卑的心里调节手段,健全学生的心理发展。2、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重视文化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如:采访名人、讲故事、演讲、晚会等活动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潜移默化规范他们的行为,形成和谐、快乐的班级,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3、每周一次直面交谈爱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疏导孩子心里疾病的关键之处,孩子之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无异于就是心中缺乏某种爱,导致心里的不平衡。每周一次面对面交流时师生构建和谐班级、和谐师生策略之一。例如:班里有位女生,最近常常一个人坐在一旁,不和其他同学玩耍,我陪她到操场散步,刚开始不用急着说点什么,攀着她的肩膀就陪她走着,等她下次遇见老师微笑时,我利用一天下午散步的时间和她交谈起来,最后知道了她为何出现反常,原来,那几天她来月经了,觉着那是很肮脏很不见的人的事情,她害怕同学知道嘲笑她,利用我的接触与关心,她终于知道那不是羞耻的事了,终于敢大大方方地和同学玩耍。4、设立一个书信平台书信平台类似于邮局里的邮筒,在班级里,我也设一个“邮筒”,主要是倾听学生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令他(她)们困扰的事情。最近有位女生的信件引起了我的注意,是这样的:邻班有位男生经常有事无事找她,她也喜欢和这位男同学在一起学习、讨论,可是她怕同学们取笑她,也怕老师、父母知道后责骂她早恋。知道这件事后,我找了她,首先明确告诉她,喜欢一个人说明长大了,能和老师聊也说明自己很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事后,我又接到她的信,她很感激我没有责备她,相信她,她也下决心眼前就是学习。一封简单的信联结了师生间的信任,也帮助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杜绝早恋的发生。5、爱就是信任、尊重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学生,犟头倔脑,软硬不吃,一股牛劲。明明犯有过错,你苦心教育,他置若盲闻;你斥责惩罚,他横眉冷对,甚至摆出一副唱对台戏的架势,弄得你气没一处出,往往发出“恨铁不成钢”的感叹。对这样的学生就要一碗水端平,就要找他的“软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过去班里有这样一位男同学,他不屑学校的管理,经常在教室、学校大吵大闹,老师们拿他很头疼也管不了,原来他在家是个“小皇帝”,家里人事事让他,以至于养成这样“唯我独尊”的性格,但他很喜欢打球、上网斗地主,于是,我主动加入他的团队,每天下午陪他一起打球,赢了表扬,输了激励他,在网上斗地主也是一样,通过我“别有用心”的接触,慢慢接受了同学、老师,虽然偶有违反纪律,但还是进步了不少,起码没有那么嚣张跋扈。二、家庭策略1、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观“读书无用论”“教你学东西是老师的责任,你找老师去”诸如此类的言论父母应要杜绝。应要协助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自信观。2、正确面对家访过去,只要老师一上门,就会认定孩子在学校做错了事,于是不是打就是骂,要不就是拿谁和谁去比较,这样造成孩子心理失衡,对老师仇视,也会觉得自己不论怎样努力就是比不上别人,干脆放弃算了。如:曾经有这样一则案例:某年级有位调皮男生,上课总走神,为了了解原因,老师便给家长打了一通电话,结果,从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