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教案定稿.doc_第1页
训诂学教案定稿.doc_第2页
训诂学教案定稿.doc_第3页
训诂学教案定稿.doc_第4页
训诂学教案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诂学講義李振东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绪 论第一章 训诂学的性质和任务第一节 什么是训诂学一、什么是训诂学?我们研究训诂学,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训诂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传统语言学的构成明代方以智通雅小学大略:“小学有训诂之学,有字书之学,有音韵之学。”又云:“欧阳永叔曰:尔雅出于汉世,正名物讲说资之,于是有训诂之学;许慎作说文,于是有偏旁之学。篆隶古文为体各异,学者务极其能,于是有字书之学;五声异律,清浊相生,而孙炎始作字音,于是有音韵之学。”因此,我国的传统语言学向来分为三个部分:文字学:文字形体 音韵学:研究语音 训诂学:研究语义。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懂得什么是训诂学,先要懂得什么是训诂。2、前人关于“诂”、“训”的说法“训诂”最初单称“诂”、“故”、“训”。对于这几个字,从前有各种解释。例如:许慎说文:“训,说教也。”“诂,训故言也。”段注曰:“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曰训。”“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语也。”“训者,谓字有意义也。”郭璞尔雅注释诂第一条:“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孔颖达毛诗周南关雎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以上这些说法,都是利用“声训”推求“诂”“训”两个字的语源。虽然在某些地方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对两个字涵义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由此可知,“诂”“训”两个字的涵义的不同,它们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二、关于“诂”、“训”的含义和作用1、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是指古书中“异言”的解释,其中的主要是古今异言,即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称呼。如: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 “ 觿 ”是古代一种骨制的解绳的锥子,也用为佩饰。说文卷四下角部:“ 觿,佩角锐耑,可以解(gi)结。诗曰:“童子佩觿 ”。也就是现在说的“解(gi)锥”。由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异言,亦即方言。也包括在“诂”的范围以内,用当时具有标准语性质的“雅言”去解释异言,也是“诂”。如:方言第一:“嫁、逝、徂、适,往也。”郭璞注:“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语也。往,凡语也。”凡语,就是普遍通行的词语,即“雅言”中的词语。雅言,就是春秋时期普遍通行的词语。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也就是说“孔子也有用普通话的时候,读诗、读书、行礼,都用普通话。”明杨慎丹铅续录卷三阿堵:“晋书云:王衍口不言钱。晨起见钱堆床前,曰:阿堵。近世不解此,遂谓钱曰阿堵,可笑。晋人云阿堵,犹唐人曰若箇,今曰这个也。” 2、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指用通俗的话去解释古书语词的含义。如: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不只是用词来解释词,还对古书语词进行形象的描绘和说明。即孔颖达所说:“道物之貌以告人。”如:尔雅释器:“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道物之貌以告人。”尔雅释训:“如切如磋(治骨曰切,象曰磋),道学也。如琢如磨(玉曰琢,石曰磨),自脩也。瑟(庄严)兮僴(宽大)兮,恂栗也。赫(威严)兮咺(威仪)兮,威仪也。有斐(文彩的样子)君子,终不可谖(忘)兮。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美无斑。态度庄严胸宽大,既有威仪又文雅。这个文雅的君子,教人始终难忘他!”这段例文几乎对诗淇奥的全篇进行了解释,可以从中概括出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对词语具体含义和感情色彩的说明。第二、对古书句子结构的分析。第三、对修辞手法的描述。第四、对古书思想内容的阐发。并且像尔雅释训这部分的特点,也很能说明,“训”“诂”确是互不相同的训诂法则。3、关于“诂”、“训”的关系“诂”、“训”虽然有区别,但是,在对古书进行训释时,“诂”、“训”的界限是不容易分清的。段玉裁曰:“分之则如尔雅析“诂”、“训”、“言”为三,三而实一也。”马瑞辰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盖散言则故、训、传俱可通,对言则故、训与传异,连言故、训与分言故、训又异。”也就是说“诂”、“训”笼统地说或连在一起说是没有分别(散言、连言),但辨析地说或分开来说是有分别的(对言、分言)。三、训诂和训诂学的性质正是因为“诂”、“训”意义有相通的地方,所以两字可以连文。“诂”、“训”连文始见于汉代毛亨毛诗诂训传。孔颖达疏曰:“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 “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诂训”即“训诂”汉代也叫“训故”、“解故”等。如:汉书扬雄传:“雄才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汉书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字古字,学者传训故而已。”汉书艺文志:“书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卷。”汉代以后,“训诂”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了。(一)训诂:就是对古书语词文意的解释阐发。近代学者黄侃在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中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这所事,而非构成之原理。”这段话之中,谈了词的“语源”、“本义”、“引申义”等问题,指出“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只是训诂学的任务,并不是训诂学的构成原理。“训诂学”虽然可以简称作“训诂”,但二者并不能等同。“训诂”的目的,就是使读者能读懂古书。如: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训诂的作用。训诂的成果有两类:随文释义的注疏。也就是随原文解释词句的意义,注重诠释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如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毛传:“蚩蚩,敦厚貌”。通释语义的专著。也就是脱离词语的使用语境,概括词语应有的意义加以解释。一般表明词的概括意义。如尔雅、方言等著作。这两类丰富的资料,是训诂学得以产生的基础。(二)训诂学:则是研究训诂规律的科学,它要从大量的训诂资料中概括出规律,从前人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实践中总结出法式和条例,并把它系统化、理论化。如:黄侃在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中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文字之系统与根源也。”黄侃的话是很有创见性的。他认为,训诂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方法、条例,进而探讨语言文字的系统和根源。这个任务要比“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了。语言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语言中的各要素是有系统的。如: “摶”字的本义指双手将散在的东西团成圆形。说文手部:“摶,以手圆之也。” 表示。后来又引申出凝聚义、盘旋、环绕义等。此外还有把东西卷紧、专一等义。说文寸部:“專,纺專。” 古借作“專”。“摶”、 “專”古为一字,“摶”为后起字。甲骨文作: (甲二八六三);(粹四五八);(铁二一六三)正像纺砖之形。甲骨文又作:(一期粹一四九);从又从,示以手旋纺砖之意,为“转”之本字。故“專”有旋转、盘旋之意。三国魏曹植玄畅赋:“希鹏举以摶天,蹶青云而奋羽。”北周庾信晚秋:“湿庭凝坠露,摶风卷落槐。”即回旋、盘旋之义。其上“”代表三股线,纺砖旋转,三线即成一股,故“摶”又有凝聚、聚结义。如管子霸言:“摶国不在敦古。”尹知章注:“聚也。”内业:“摶气如神,万物备存。”注:“结聚也。”仪礼特牲馈食礼:“佐食摶黍授祝。”胡培翚正义:“摶,聚也。”商君书农战:“凡治国者,患民之散而不摶也。”注:“摶,聚而凝也。” 三线成一股,即是缠绞在一起,故“摶”字还有缚、束、卷起的意思。广雅释诂三:“縳,束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鲍人:“卷而摶之。”郑众注:“摶读为縳一如瑱之縳,谓卷縳韦革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幣锦二两縳一如瑱。”杜预注云:“縳,卷也。” 由此,“摶”就构成一个词义系统。这其中有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等。古代的训诂家致力于推求词的本义,而在其他两种意义上很少用力,因而他们往往知古而不知今。黄侃则认识到,训诂不仅要知“古”,而且要识“今”。应该通过探求字的本义,进而探索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也就是探索出由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组成的“词义系统”。实际上,训诂学就是对训诂规律的总结,也就是对汉语语义系统的研究,最根本的任务是对汉语语义发展规律的研究。黄侃说:“训诂学要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对训诂学根本任务很精当深刻的阐发。这样,“训诂”才上升为“训诂学”,使该门学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第二节 怎样研究训诂学一、为什么学习训诂学?1、训诂学是个工具性学科。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句,历来学者众说纷纭,不好理解。后来清人黄生在义府寤生中说:“左传: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杜注云:寤寐而庄公已生。此说非也。寤而已生,此正产之极易者,何必反惊而恶之。予谓,寤当与牾通,牾,逆也。凡生子首出为顺,足出为逆,至有手及臂先出者,此等皆不利于父母,或其子不祥,故世俗恶之。庄公寤生,是逆生也。逆生则产必难,其母之惊且恶也宜也矣。”2、训诂学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哲学、文学、历史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都有很密切的联系。3、训诂学资料包含着丰富的各方面的知识。二、研究训诂学的方法1、要吸收古今中外的语言学成果,尤其是现代语言学理论成果。我国传统语言学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新的历史阶段,为了促进训诂学的新发展,必须吸收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先进方法。普通语言学一般地研究语言的本质、起源、发展,以及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语言的各个方面。它对个别语言的具体研究,对个别语言某一方面的具体研究,是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它对训诂学也有指导意义。当代训诂学如果一味闭关自守,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传统的研究方法也存在缺点和不足,如“因声求义”的原则。如:重视词源的研究,是我国训诂学的传统。汉代刘熙的释名是词源学的代表作品。清儒提出的“音近义同”、“因音以得其义”而“不限形体”的训诂原则,也必须与词源学结合,才能准确可靠,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臆断。其结论也就难以令人信服。所以训诂学要立足自身的语法体系,同时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以求得自身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对于训诂学,历史比较研究法可以借鉴。2、训诂学研究,必须建立历史的观点。王力在龙虫并雕斋文集新训诂学中说:“前人所讲字的本义和引申假借,固然也是追求字义的来源及其演变,可惜的是,他们只着重在汉代以前,汉代以后就很少道及。新训诂学首先应该矫正这个毛病,把语言的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看作有同等的价值。汉以前的古义固然值得研究,于百年后新起的意义也同样地值得研究。无论怎样俗的一个字,只要它在社会上占了势力,也值得我们追求它的历史。”王力的意见是对的。首先,传统的训诂学“厚古薄今”,古代的注释家只重视先秦两汉的作品,对唐宋以后的作品很少过问,这是不对的。其次,训诂学应当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建立隶属语言学的新的训诂学。古代学者也曾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语言文字研究,但学界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不太重视故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汉代扬雄方言、刘熙的释名、服虔的通俗文都是这方面的著作。后来,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等著作,对相关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探讨。这些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以此为基础,训诂学才能在科学性的深度和广度上,取得更大的进展。最后,古人重“正”轻“俗”,一般来说,对正体字研究较多,对俗体字不太重视。但“正”“俗”之间存在一个转化关系。如:“躳”字,说文吕部:“躳,身也。从身从吕。躬,躳或从弓。”可见,“躬”是“躳”的或体字,也可以说是俗字。但实际上,“躬”在汉代有很强的势力,在汉碑中常见,大有取代“躳”的趋势。如:汉桐柏庙碑:“匪躬匪力。”郙阁颂:“躬俭尚约。”北海相景君铭:“躬伯逊让。” 到了干禄字书中,两字同时例为正体。汉字简化以后,“躬”成了正字,“躳”则作为异体字被废弃了。由此可见,“正”和“俗”的材料,在训诂学研究中同等重要,正如王力所说:“无论怎样俗的一个字,只要它在社会上占了势力,也值得我们追求它的历史。”总之,正像王力所说:“我们必须打破小学为经学附庸的旧观念,然后新训诂学才真正成为语史学的一个部门。”3、要把语义、语音、文字和语法结合起来研究,不能孤立的研究。汉语词语特点是形音义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因此,研究语义不能离开语音和文字。而语法又是确定具体词义的,研究词义也离不开语法。古人已经注意到形音义之间的关系,如:荀子正名篇:“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仪礼士相见礼:“问日之早晏。”注:“古文早作蚤。”说文中的亦声字。如:“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宋代王圣美“右文说”,认为汉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以后的学者又以此为基础,提出“以形索义”和“因声求义”的方法。如: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中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求举一可得其五。”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很大不足,尤其是对语法的重视不够。古人在随文释义的过程也注意了一些语法现象,但没进行过专门研究。例如:春秋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读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解诂:“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孔颖达毛诗周南关雎疏:“之、兮、矣、也之类,本取以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故处末者皆字上为韵。”清代王氏父子的成就很高,但因为他们在“语法”方面知识的局限性影响了他们的成就。如:史记淮阴侯列传:“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之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 王念孙史记杂志云:“此当从游本作”怀诸侯以德”,今本“以”作“之”者,涉上两“之”字而误,汉书正作“怀诸侯以德”。, 实际上,史记原文不误。史记中此处的“德”是感恩、感激的意思。史记中“怀”用的不是“安抚”义,而是“怀藏”、“怀抱”义,它同“之”一起构成“怀之”句式。这种句式是先秦常见句式,史记中也常用。“怀诸侯之德”应指的是“人和”。韩信对诸侯有恩,诸侯自然要感激韩信,也就是说“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拥有了诸侯的感恩,就做到了“人和”,这也是成就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它同“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一起构成了排比句,即孟子所说的“地利”和“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具备了,还不能急于称王,还要做出“谦让”的样子,以显示自己高尚的品德。 蒯通认为韩信具备了上述有利条件,才极力劝韩信谋反的。史记、汉书编撰的指导思想不同,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指导思想是“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探索历史发展是从人际关系、人事人谋、从历史人物的具体活动中以及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历史兴衰成败的原因。班固却用更抽象的“德”来解释历史的演变。汉书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也从政治、经济、民心着眼来分析和揭示,但他终究不会偏离 “以德为本”的指导思想。因此,汉书袭用史记时必然要做些变动, 以保持全书体例上的一致。故最终将“德”的“感恩”、“感激”义改为“恩德”、“恩惠”义。王氏父子校勘古籍成就卓著,但有时仅依靠版本、引文而校改原文的做法,并不一定妥当。有时又不能洞明语法,而妄改古书,更为后世学者所非议。裴学海指出:“王氏父子虽有语法观念,然尚未窥全豹,故其校释古书,多有因未能洞明句式与词的用法而发生错误者。” 我们认为此例就是王氏不能洞明语法而发生的错误。杨树达曾说:“余往曾言: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近则益觉此二事相须之重要焉。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所以,我们应从语言的整体中去研究训诂学,立足于传统的优良方法,结合语法分析训释词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总结规律性的认识,上升为理论,使训诂学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础上。4、掌握大量训诂材料,通过综合对比,归纳出条例,探索其源流。我国训诂材料非常丰富,尤其是随文释义的注疏。如何有效地分析这些资料,是一件很难的工作。因此,虽然也需要通论性训诂学著作,但要想使训诂学能有踏实的进步,应更好地做好基础性工作。这就要求进行断代研究。具体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汉语史专书研究。专门注释家的研究。通过归纳整理材料,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汉代王充论衡中有“真人”、“真正人”;“土人”、“土偶人”两组词。如:真人真正人王充的思想,主流是东汉时期盛行的黄、老哲学。所以,在论衡中大量使用“真”这个词,构成了一系列以“真”为词根的复合词和词组。如:真气、真人、真是、真性、真正;真玉、真死人、真玉珠、真龙、真仙等。这样,就产生了同形词“真人”,如:1)道家相夸曰:“真人食气。”(道虚)指修道成仙之人。2)假使之然,蝉蛾之类,非真正人也。(无形)此指真实的人。书中为区别两者的意义,避免混淆,在词中间加上“正”字,成为“真正人”。另如:土人土偶人1)假令商姓食口五人,五人中各有五色。木人青,火人赤,水人黑,金人白,土人黄。(诘术篇)此处的“土人”指“秉有五行中土性之人”。2)为土偶人以像鬼神,令巫祝延以解土神。(解除)3)今解土之祭,为土偶人像鬼之形,何能解乎? (解除)4)象似布藉,不设鬼形;解土之礼,立土偶人。(解除)以上三例“土偶人”指用土做的偶人。5)今设土龙,虽知不能致雨,亦当夏时,以类应变,与立土人、土牛同义。(遭虎)这里的“土人”与“土偶人”同义。但是,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书中的“土人”表用土做的偶人时,不独用,而是与“土人”、“土牛”同现。如果单独使用时,用“土偶人”表示。我们认为这也是分化同形异义词的方式。通过汉语史专书研究,我们总结出论衡中已经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分化同形异义词了。臧琳经义杂记卷十瓠字假借作壶:“诗七月:八月断壶。毛传:壶,瓠也。此非训壶为瓠,乃经借壶为瓠,故传谓壶即瓠字,于六书为假借也。尔雅释木:有壶枣。郭注云: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借壶作瓠。与毛诗正同。释文引孙炎注云:枣形上小下大似瓠,故曰壶。此即郭之所本,较郭语尤明。”总之,这项工作做得扎实,同汉语史的历时性研究结合一起,“纵横交错”,进行承上启下的研究,这样才能明其源流变迁。第二章 训诂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先秦时期训诂学的萌芽 训诂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萌芽了。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衰弱,诸侯割据,国家开始四分五裂,语言也处于分裂的状态。正如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所言:“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畮,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 这种“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局面的出现,对社会的统一是不利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就是所谓“雅言”,也出现了今语与古语的不同。人们阅读古代文献也就产生了困难。戴震说:“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则时为之矣。”于是解释古今异语和各地方言的训诂也就应运而生了。先秦的训诂材料,主要散见于正文之中,涉及的范围很是广泛。如:解释词义。阐明语法。解释具体事物。解释抽象概念。探求语源。阐发用词条例。就方式来说,声训、形训、义训各种形式都已萌芽。一、从声训方面来说1、用音同音近的字探求卦名的语源。例如: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柔顺);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附着);艮,止也(静止);兑,说也(悦)。”2、用音同音近的字诠释字义,阐明论者的观点和主张的。例如: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又“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荀子君道:“君者,何也?曰:能养也。”孟子滕文公上:“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礼记表记:“仁者,人也。”二、从形训方面来说利用解析文字来阐明自已的政治主张或哲学见解。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五年:“故反正为乏。”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这些都属于形训的范围。但这些都是作者利用解析文字来阐明自已的政治主张或哲学见解,是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来分析的,不合文字构造原义。三、从义训方面来说 辨析同义词。例如: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传文公七年:“兵作于内为乱,子外为寇。”以今语释古语。例如: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也。”孟子滕文公下:“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以通语释方言,或以方言释通语。例如: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榖,谓虎於菟,故命之(子文)曰斗榖於菟。”公羊传桓公七年:“焚咸丘。焚之者何?樵之也。”何休注曰:“樵之,齐人语。”标明义界。例如: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说明该书用词的条例。例如:左传隐公三年:“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左传庄公十一年:“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儁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四、从其他方面来说 1、解释名物的。地名:庄子逍遥游:“南溟者,天池也。”书名: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2、阐明语法的。语法:谷梁传襄公十二年:“遂,继事也。”遂,表示前后两件事是相因相承的。左传定公七年:“遂侵卫。”杜预注曰:“两事故曰遂。”杜注与谷梁传的训解是一致的。语序:公羊传僖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虚词:春秋庄公七年:“星陨如雨。” 左传庄公七年解之曰:“星陨如雨,与雨偕也。”按左传的意思是:星陨如雨,就是“星落而且下雨”,“如”当“而且”讲,“与雨偕也”,实际讲了此义。 3、说解专书的。例如:易经周易系辞传 春秋春秋三传 仪礼礼记 陈澧东塾读书记:“孔子作十篇为经注之始。”易十翼 管子牧民解明法解 韩非子解老篇喻老篇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训诂材料和专书注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解释语词。而是通过语词的诠释寻求立论的依据。专书注解,也不是逐字诠释,只是通指其意而已。这与汉代以后的训诂和传注很不相同,从这一点上说,只能算作萌芽时期。第二节 两汉时期训诂学的兴盛汉代崇尚经学,诗书易礼春秋立于学官,定为“五经”。在学校里讲授经书,理应字斟句酌,故汉书艺文志说:“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可知也。”1、“尔雅”的意思。“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所谓“读应尔雅”,就是讲解应该正确。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呢?就需要经师们做大量细致的训诂工作。2、两汉时期的训诂的主要方式:随文释义;通释语义。一、兴盛的原因: 1、统治者尊经、博士讲经,促进了训诂的发展。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 2、秦火之后,要抢救古籍。 楚汉战争中,萧何曾收集秦所藏图书。汉初的几个皇帝重视古籍整理,废除了秦朝的“挟书律”。汉文帝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汉文帝如集全国儒生整理古籍;汉成帝民间求遗书,命刘向等人校定全部图书。 3、隶书通行,人们看不懂古文经籍,需要注解。 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为了统一文字,早在周代,周宣王太史作史籀十五篇,这是一种笔画繁复的字体,后世称它为大篆或籀文。到了战国时期,齐鲁一带又通行一种比大篆更为简省的字体,汉代人称它为古文、蝌蚪文或孔壁古文。秦统一后,采取“书同文”的政策,李斯以籀文、古文为基础,规范为秦篆,也叫“小篆”。 而在民间,由于公事繁多,则采用另一种书写更为简便的字体隶书。儒家的经典都是用这种这种字体写的,叫今文经。与之相对,用古文、蝌蚪文或孔壁古文书写的叫古文经。二、兴盛的表现: 1、儒家经典注释大批出现。 据汉书艺文志所载,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书有九家,四百一十二篇;诗有六家,四百一十六篇;礼有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乐有六家,百六十五篇;春秋有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论语有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孝经有十一家,五十九篇。 两汉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注解家,如:毛亨、高诱、王逸、郑玄,马融等。其中郑玄一人著书一百余万字,号称“郑学”。许多先秦古籍就靠汉代的注解得以读懂,这是汉代注释家留下的丰富的遗产。 2、道家和其它著作也有一些注解。儒家著作以外,西汉人为之作注的只有老子一家。汉书艺文志载有老子邻氏经传四篇、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老子徐氏经说六篇、刘向说老子四篇。东汉时期学者注书的范围扩大,钱大昭补续汉书艺文志所载甚详。除此以外,老子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吕氏春秋楚辞以及纬书、术数之类都有人注解。这说明:训诂开始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也反映出当时道家学说和谶纬迷信思想对训诂学有很深的影响。* 谶书:是巫师方士炮制的隐语廋言,记载图谶的叫谶书。如河图、洛书。* 纬书:是方士化的儒生撰写的书,以儒家经义,附会吉凶祸福,治乱兴衰,多怪诞无稽之谈。3、出现了通释语义的专著。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汇集了春秋战国以至秦汉以来训诂研究的训诂成果,至今仍是人们研究上古汉语词义训诂最重要的参考书。戴震尔雅文字考序:“古故训之书,其传者莫先于尔雅,六艺之赖是以明也。所以通古今之异言,然后能讽诵乎章句,以求适于至道。”关于尔雅的作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其书在毛亨以后,大抵小学家缀缉旧文,递相增益,周公、孔子,皆依托之词。”尔雅的注家很多,主要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五家。十三经注疏中的尔雅注疏是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清人中以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最为著名。方言:汉扬雄著,原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它不仅是训诂学的重要著作,而且是我国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全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绝代语释;绝代语指残留于当代语言中的古词语。包括古通语和古方言。晋郭璞方言注序:“考九服之异言,标六代之绝语”。“六代”指黄帝、尧、舜、禹、汤、武王。2)别国方言。如: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训诂学著作。它不是专释语义的,而是对文字的形、音、义作全面说解。从前目录书只把它归入解释字形的字书一类,是不全面的。同时它还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按许慎的说法,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说”是解说的意思;“解”是分析的意思。故于独体许氏侧重释义,于合体则既释其义,又要分析其形体结构,并说明字音。“说文”与“解字”合而为一,概括了这部书的内容。全书十五卷,分成五百四十部,共收字9353个,重1163个。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先释义,后说形体结构。如:元,始也,从一从兀。说文解字的原本早已亡佚。现在通行的是宋代徐弦和徐锴整理过的,称“大、小徐本”(“小徐本”也叫说文解字系传)。徐弦校定说文时,加上了反切注音。但这注音是唐代孙愐的唐韵的反切,不代表许慎时代的读音。清代研究说文的最有成就的学者有四位,分别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被称为“说文四大家”。释名:东汉刘熙著,运用声训的方法,探求事物的称名的理据,开始了我国汉语语源学研究。如:释名释言语:“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三、两汉训诂的特点: 1、确定了随文注释和通释语义的两种基本形式。这个特点是训诂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训诂学在其萌芽阶段,只是对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的意义逐字进行解释,也就是常说的随文注解。但这只是训诂材料的积累。只有通释语义的专著的出现,才是真正训诂学的开始。这是因为,训诂的第一要义是要揭示字、词的抽象的、概括的意义。所谓通释语义,就是概括词义工作,如前所述尔雅。在汉代,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这两种基本形式的确立,正是训诂学走向成熟的标志。2、开始了由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语文学不同于语言学。语言学是指对文字或书面语言的研究,特别着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而语言学是指对语言自身规律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有人认为中国在“五四”以前所作的语言研究大致是属于语文学范围的。这是不恰当的。我国语言研究的范围很广,除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外,还包括着方言学、语法学、语源学等。各有自己的特色。下面我们就尔雅、通俗文、方言三部训诂专著谈谈两汉训诂学从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的情况。 尔雅:刘熙释名释典艺解释尔雅说:“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尔雅这部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使方言接近标准语,使语言逐渐规范化。而不是专门为为解经,这本书问世以后,训诂学就有由语文学领域转向语言学领域的趋势了。通俗文:东汉服虔著。省称为通俗,这里的“通俗”和现在所说的通俗不同,是通向俗语的意思。“通俗”和“尔雅”正好相对。“尔雅”要方言俗语接近“雅言”、“标准语”,而“通俗”却要“雅言”、 “标准语”通向方言俗语。二者殊途同归,都是想沟通“古今异言”和“方俗殊语”。这就必然要推动训诂学从语文学领域转向语言学领域,因此,它也是训诂学由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的一个标识。方言:西汉扬雄著,是我国方言学的奠基之作。它以汉代人民口头语言为研究对象,而且使用的方法就是到群众中去,实践调查取证,这和现代语言学者调查方言所用的方法并没有什么不同。这是一部地道的语言学著作。扬雄已经把训诂学推进到语言学领域中去了。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汉字是种形、音、义结合在一起的表意文字。但东汉以前人们并不明白这个道理,直到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才从形、音、义三方面对汉字结构进行了分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叙,对许书的这种说解方法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许以形为主,因形以说音义。其所说义与他书绝不同者,他书多假借,则字多非本义。许慎就字说其本义,知何者为本义,乃知何者为假借,则本义乃假借之权衡也。”又说:“许君之书,主就形而为之说解,其篆则形也。其说解则先释其义。次说其音。必先说义者,有义而后有形也。音后于形者,审形乃可知音,即形即音也。合三者以完一篆,说其义而转注、假借明矣;说其形而指事、象形、会意明矣;说其音而形声、假借愈明矣。一字必兼者,三者必互相求。”如:元,始也,从一从兀,兀声。丕,大也,从一从不,不声。段氏这段话,揭示了说文把形、音、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用心,能发现汉字的奥秘,启示后学以治学的门径。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汉代经学中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斗争,对训诂影响极大,成为汉代训诂的又一特色。今文经就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的;古文经就是用古文书写的。后来由于师承、家法、解经的方式的不同,变成两个学术派别。今文经学:创始人董仲舒,代表作春秋公羊学。他是官方的御用学派。特点:根据当时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对先秦儒家经典进行训释。如:他们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的,孔子所删诗书礼乐春秋诸典籍中,有许多“微言大义”,今文经学的任务就是要阐发这种“微言大义”。因此他们常在注释中大搞穿凿附会,烦琐考证。今文经学还大搞谶纬迷信,神化儒家经典,宣传“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唯心论哲学。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相对,它反映了一些非当权的统治者的利益。特点:1)注重文字训诂;2)按字义解经;3)不搞烦琐考证;4、实事求是,不虚妄迷信。后代的学者称这种学风为“朴学”。但古文经学在当时是受到排斥的,一直没能列入学官。刘歆曾想把春秋左氏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立为学官,由于今文经学者们的反对,没有成功。王莽改制,以周礼为依据,曾立古文经博士,后来改制失败,博士也被取消。汉武帝想收揽古文经学派,立左氏春秋博士,后来也被废除。汉明帝时准许左传谷梁传古文尚书毛诗四经公开讲学,但不设博士。即使这样,汉代古文经学派仍然有很大发展,有很多大师出现,许多著作相继问世。如:许慎说文解字;马融注孝经、论语、毛诗、周易、三礼、尚书等。马融的弟子郑玄成就最高,超过马融。郑玄注古文经,兼采今文说中有用的成分,把古今训诂成就融为一体,时人称之为“郑学”。魏晋以后的儒学,都是从郑学发展起来的。今古文之间的关系。二者尽管有区别,但为统治阶级服务是一致的。但有时二者是交错在一起的。今文经学章句繁多,说解混乱。当古文经学开始兴盛时,就连主张今文经学的人也感到有必要“省章句”、“正经义”。汉章帝时,会群臣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用皇帝的名义写成白虎通义(白虎通或白虎通德论)。这是对今文经学的一个综合性总结,是一部提要性的著作。这本来是要抬高今文经学的地位。但奉命写作的却是古文经学家班固。这是因为“今文博士一般只会记诵章句,不会概括大义。只能专讲一经,不会兼通五经,要编通义就不得不求助于古文学者。”班固之后的贾逵、许慎等著名古文经学家,也同时兼讲今文经学。汉学重家法。汉学还是重师承、讲家法的。经有数家,家有数说,某一经由某一大师讲授,大师的经说便成为师法,他的弟子照着去讲,就叫守家法。如:诗有齐、鲁、韩、毛“四家”。训诂方法并不相同。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芼之。”齐诗关雎:“芼,草覆蔓。”鲁诗关雎:“芼,骞也,取也。”韩诗关雎:“芼,作覒。”毛诗关雎:“芼,择也。”接触汉代经注,就要了解这种由于师承和家法所造成的训诂上的分歧。在汉代,只有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后汉书郑玄传论三十五卷)成为一代宗师。要了解汉代经注,郑玄是一位关键人物。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的训诂沿袭时期 这个时期,魏晋南北朝约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经隋统一,唐代的兴盛,共三百七十九年,社会重新巩固。这前后八百年间,可以称作训诂学的沿续时期。一、扩大了训诂的范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注解,仍然以儒家经典为主,但训诂范围有所扩大。1、经部:流传至今的:王弼、韩康伯易注;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范宁谷粱传集解;何晏论语集解。2、史部:裴骃史记集解;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韦昭汉书音义。3、子部:以道家的老子和庄子的注释为最多。据隋书经籍志载,老子注疏有三十家,庄子注疏有十五家。这是魏晋崇尚玄学的反映。小说家有梁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兵家曹操孙子兵法注。4、集部:郭璞楚辞注、子虚上林赋注。5、佛典:大乘经疏三百七十九卷;小乘律讲疏二十三卷;杂论讲疏一百三十八卷。到隋唐时期,四部的注解都有增加,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李鼎祚周易集解;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李善文选注。二、出现了义疏和集解1、义疏:宋明帝周易义疏;陈周弘正周易义疏;晋皇侃论语义疏;梁简文帝庄子讲疏。2、集解:晋书郑冲传云:“初,冲与孙邕、曹义、荀顗、何晏共集论语诸家训注之善者,记其姓名,因从其义,有不安者辄改易之,名曰论语集解”。又晋书杜预传:“(杜预)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传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此志乃成。”这两种集解是不相同的。孔颖达疏云:“杜言集解谓聚集经传为之作解,何晏论语集解乃聚集诸家义以解论语,言同而意异也。”三、训故新著的涌现 字书主要有:魏张揖的广雅;陈顾野王玉篇;晋吕忱字林,这时训诂专著的特点,就是研究俗字的渐渐多起来了。方言研究:郭璞方言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书证、音辞;唐李商隐蜀方言(亡佚)。四、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研究1、周代:翻译官的设立。我国自周秦时代开始,就重视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翻译和研究。并为此设立了各种翻译官。礼记王制篇:“五方之民,言语不通, 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2、唐代:译经需要。到了唐代,和尚们出于译经的需要,他们既钻研梵语,又精通汉语训诂,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在价值的专著。如:释玄应一切经音义:释慧琳一切经音义:释慧苑华严音义:这些书里,在解释佛经时,引用了很多古书资料,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许多古书佚文,还可以用来校勘,了解中古时期语言文字音义变化的一些足迹。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佛学传入,儒释道三家互相影响;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而提倡讲经;上距汉代几百年,汉人训诂已为难懂文字,需要新注;由于国家长期分裂,人民迁居异地,语言往往不通,需要学习当地的方言和某种兄弟民族的语言。第四节 宋代的训诂变革时期宋代开国之初,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建设。改进科举制度;置译经院,翻译佛经;建崇文院,收藏大量当代和古代的图书资料;编制类书:如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宋人的训诂,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的。一、宋代训诂的概况宋太宗年间: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加上唐人的九经,称作十三经注疏。通释语义:陆佃埤雅;罗愿尔雅翼;王安石字说。徐铉校定说文陈彭年重修广韵;顾野王玉篇。辽代僧行均龙龛手镜二、宋代训诂的特点理学思想占统治地位,注疏由朴学变成宣传理学的工具;宋代,理学盛行。以北宋程颐和南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学派,就是这种理学的传播者和发展者。程朱理学:是一种在道家、佛家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儒家新学派。其内容主要讲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心性之“理”,它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经学史上,“汉学”和“宋学”之分。汉学:汉代经学家有关语言文字训诂和各种名物制度考证的一套学问。汉学家在训诂和考证中,学风比较踏实,不尚空谈,也不过于繁琐,故后人称之为朴学。宋学:指宋儒的理学。宋儒反对汉代的朴学。他们也搞训诂,但常常大谈义理,把注疏变成了宣传理学的工具。三、宋代训诂成就 1、敢于创发新义,开一代疑古风尚。刘敞撰七经小传和春秋权衡,摆脱传统束缚,开宋儒批评汉儒先声。欧阳修诗本义:“尔雅非圣人之书,不能无失。考其文理,乃是秦汉之间学诗者纂集说诗博士解诂。”打破了尔雅是周公所作或孔子及其门徒所作的传统说法。王安石字说;朱熹辨伪古文尚书。宋儒的疑古,不一定全对,但他们提出了一些汉唐旧注中不能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2、创立“右文说”,为研究语音与语义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王圣美说:“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对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有深刻阐发,给“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3、对语法有进一步认识。在中国语言学史上,语法观念的发生是很早的。战国时期,提出“词”或“语词”、“语助”的概念。唐代又提出了“义类”,但这个名称不太通行。宋人称其为“实词”,通行以后,把以前的“词”、“语词”、“语助”称为“虚词”或“虚字”。从宋代开始,词分虚实两类开始固定下来。当时的文人苏轼、朱熹、陆九渊都非常重视虚词的研究,足以证明语法研究在当时已经是不容易忽视的学问了。4、利用金石学成就,使训诂学与金石学结合起来。金石学始于北宋嘉祐年间。先是欧阳修收集历代石刻跋尾四百余篇成集古录。薛尚功收集商周、秦汉金石文字成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贴。赵明诚金石录;洪适隶释、隶续,使训诂学获得了新的材料。这就使训诂学与金石学结合起来,开创了训诂学的新局面。第五节 元明时期衰落时期1、语助:元卢以纬著,是研究虚字的最早的专著。2、骈雅:明朱谋玮著,搜集古书中的双音词,依尔雅体式分章解释。可以说是一部联绵字典。3、通雅:明方以智著,该书取材于先秦诸子、史书、方志、小说,考证古音古义,兼及方言俗语,分门别类,加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