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doc_第1页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doc_第2页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doc_第3页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doc_第4页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文献综述姓名:颜丽芳 学号:20104210042 院系:会计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称IASB)。 IASB的前身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ASC),在2000年进行全面重组并于2001年初改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C是由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和爱尔兰以及美国的会计职业团体于1973年发起成立的。从1983年起,作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简称“IFAC”)成员的所有会计职业团体均已成为IASC的成员。中国于1998年5月正式加入IASC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ASC的目标是,制定和发布国际会计准则,促进国际会计的协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现时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系列,此类公告有别于理事会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系列。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曾经被称为国际会计准则,它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在欧洲一些国家、中国、香港、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应用。欧盟委员会在2002年要求所有的欧盟国家的公司到2005年都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一系列以原则性为基础的准则,它只规定了宽泛的规则而不是约束到具体的业务处理。到2002年为止,大量的国际会计准则提供了多种可选的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进方案是尽量找到并减少同一业务的可选处理方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至今公布了9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别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IFRS 1)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IFRS 2)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IFRS 3)企业合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IFRS 4)保险合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IFRS 5)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6号(IFRS 6)矿产资源的勘查与评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IFRS 7)金融工具:披露;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IFRS 8)经营分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FRS9)金融工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仅是对原有会计准则的简单修改,而是从深层次的对原有的会计准则进行了改进,有的国际财务报告甚至取代了个别国际会计准则,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2007年修订)取代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2003年修订、2005年修改);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对整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术语做了介绍,并要求自2009年1月1日开始采用,但允许提前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2008年修订)取代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2004年发布)。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要求自2009年7月1日开始采用,但允许提前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FRS9)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要求自2009年7月1日开始采用,但允许提前采用。这些变化的都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接下来,笔者针对每个国际财务报告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2003年6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这是IASB组建以来颁布的第一个准则,也是IASB发布的第一个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冠名的准则。从第1号准则开始,今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包括三个部分:国际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有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或其前身常设解释委员会制定并由IASB采纳的解释。这个国际准则的目标是:确保实体首份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 以及这些财务报表涵盖的部分期间的中期财务报告提供高质量的信息:(1) 这些信息对使用者透明并且在所有列报期间可比;(2) 提供合理的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起点;(3) 编制成本不超过带给使用者的收益。近年来,欧盟、澳大利亚等司法管辖区域相继同意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90多个国家在发布日起的5年内被要求或允许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很多公司不得不放弃本国现有的财务报告实务,过渡到使用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了帮助公司顺利过渡,IASB在2003年6月颁布了IFRS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2004年2月发布了指导股票报酬交易会计处理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号(IFRS 2):基于股票的报酬,其中包括了授予员工的股票期。安然等发生的一系列行业丑闻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质量财务报告的重要性,因为它能够提供中立、透明和可比的信息以帮助使用者作出决策。在IFRS 2发布之前,虽然近年来基于股票的报酬在企业中应用越来越多,但是却根本没有涉及这方面确认和计量的国际会计准则。报表对相关方面交易成本的省略,也被投资者、其他报表使用者和评论员认为是引发经济信息失真和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要因素。IFRS 2的发布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IFRS 2要求采用了基于股票的报酬的企业应该在财务报告中反映。IFRS还特别要求企业反映它对利润或亏损以及财务状况的影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IFRS 3)企业合并的主要目标是对主体进行企业合并的财务报告进行规定。特别是本准则规定所有的企业合并都应该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因此, 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对被购方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确认, 并同时确认商誉, 商誉随后进行减值测试而非摊销。这个准则涉及了企业合并是会计方法的处理以及适用条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IFRS 4)保险合同目标是在理事会完成保险合同项目第二阶段之前, 规范所有签发保险合同的实体(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称之为承保人) 对保险合同的财务报告。特别是, 这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1) 承保人对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作有限的改进。(2) 披露相关信息, 明确和解释承保人财务报表中因保险合同而产生的金额, 以帮助这些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理解保险合同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IFRS 5)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于2004年发布,目的是规范持有以备出售资产的会计处理,以及终止经营的列报和披露。特别是, 本准则要求:( 1) 满足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标准的资产应按照账面金额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余额孰低计量, 并且停止对这些资产计提折旧;( 2) 满足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标准的资产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终止经营的成果应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6号(IFRS 6)矿产资源的勘查与评估,目标是规范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价的财务报告。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体对以下方面做出了规定:(1) 对勘探和评价支出的现行会计实务进行有限改进。(2) 要求确认勘探和评价资产的主体按照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这些资产进行减值评估,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6 号资产减值计量这些资产的减值。(3) 要求披露用于认定和解释因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价而在主体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金额的信息, 帮助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理解主体确认的勘探和评价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确定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IFRS 7)金融工具:披露,2005年8月18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外公布了这一准则,并自2007年1月1日或以后日期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鼓励提前使用。这项新的准则主要对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所包含的金融工具披露要求,同时第32号准则中关于披露的规定和IAS30被正式废止。IASB最初是打算制定一项规范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的准则,来取代原有的IAS30.考虑到当时金融行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IAS1财务报表的列报和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颁布,重新制定了第30号准则很有必要。但是2002年底,IASB改变了这项准则制定原来的方向。扩大了它的适用范围,准则最终适用于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任何持有金融工具的实体。 2006年1月19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第8号经营分部以实现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1号企业分部及相关信息的披露的趋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一直致力于世界范围里会计准则的统一。其与FASB已经共同接受制定了一份短期计划,该计划旨在减少IAS与GAAP之间的短期的可以消除的差异。该计划的制定实施还在于IASB与FASB均倾向于采用采用高质量财务报告方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第8号经营分部在参照了IAS14的基础上,更多地借鉴了FASB1997年发布的SFAS131,实现了和SFAS131的趋同。次贷危机的爆发在规则层面上引发了一系列的会计问题暴露出现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亲周期现象,过于复杂等诸多问题,在相关利益方的督促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2009年11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对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和估值方式做了新的规定,降低了金融资产会计准则的复杂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在分析次贷危机爆发原因时,华尔街的金融界认为,作为目前评估金融工具价值主要方法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具有“亲经济周期效应”。当金融市场运转良好的时候,公允价值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金融机构资产的价值。而当金融市场陷入危机的非正常状态时,许多金融资产事实上已不存在一个“真实而公允”的市场价格,如果仍然按照公允价值法的理念评估资产,将造成金融机构大规模的资产减记,资产减记又将迫使其他市场参与者降低资产的估值,并且诱发在资产价格加速下降之前的抛售行为,最终形成资产价值螺旋式下降的动态循环。但FASB、AICPA则认为相比较而言,公允价值法仍然是目前可用的最佳计量模式,现在要做的不是否定方法本身,而是要解决具体应用环节上的问题,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好、更一致的准则指引。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复杂性,导致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一直是会计准则体系中最为复杂的规范。自1999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一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公布以来,会计报表使用者等相关利益方一直反映IAS39条款的复杂性,虽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其修订了近20次,但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金融危机咨询组、G20伦敦峰会的敦促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确定了替代IAS39的金融工具综合项目计划,计划分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减值方法和套期会计3个阶段,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的出台标志着第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完成。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于2006 年2 月15 日由财政部发布,自2007 年1 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充分考虑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与趋同,绝大部分会计政策和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是一致的,总体上保持了两者之间较高程度的协调和趋同。但由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同的会计环境决定了各国的会计准则不可能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相同。我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一)会计要素的分类。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其收益要素中包括收入和利得,费用要素中包括费用和损失。但是,我国会计准则没有收益要素,费用要素也是狭义概念,但多一个利润要素,其中包括利得和损失。 (二)投资的期末计价。对于短期投资期末计价,国际会计准则允许用市价法或者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而我国会计准则只允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于长期投资期末计价,国际会计准则允许采用成本或者重估金额计价,对于权益性有价证券,还可以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长期投资如果发生非暂时性下跌,应调减其账面价值。而我国会计准则只允许采用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孰低计价,不允许采用重估价调整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三)存货。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的初始计量是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低者来加以计量;而我国会计准则仍保持了历史成本原则。其次,对于采购成本,国际会计准则采用的是“净价法”,我国则普遍采用“总价法”。根据最新改进的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存货成本计算方法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其基准处理方法是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另外,存货的采购成本中不包括由于购置以外币标价的存货而直接产生的汇兑差额,正常信用条件下的购买价格与附有延期结算条(四)固定资产。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包括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工作量法,而我国会计准则除包括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允许采用年数总和法。对于固定资产期末计价,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可采用的方法是按照成本扣除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计价,以及重估价,即重估日的公允价值减去随后发生的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而我国会计准则不允许采用重估价。对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国际上规定的是有条件的可以资本化,而我国则规定将其全部收益化。(五)企业合并。根据最新改进的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所有的企业合并都应该采用购买法,而取消了权益结合法。因此,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对被购方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并同时确认商誉,商誉随后进行减值测试而非摊销。同时还对母公司豁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条件、应予合并子公司和不予合并的子公司的范围、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主体的会计政策统一、少数股权的列示等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颁布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根据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等文件的规定,我国在企业合并及合并报表核算时,也是运用购买法。但实际操作中却大多采用权益联合法。另外我国的购买法与国际的购买法不一样,国际购买法是基于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而我国是账面价值,除非收购的股权是100% ,才可以按评估值调账。另外,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确认子公司超额亏损,而我国列为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六)非货币性交易。根据最新改进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规定,所有的资产交换交易均以公允价值计量,除非该项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所收到资产和所放弃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地计量。而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对于非货币性交易中的换入资产,均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进行初始计量。确认的收益仅限于收到的补价按销售利润率(即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占公允价值的比重)计算的金额。(七)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只要符合收入和利润的确认条件,无论是否为关联交易均可确认收入和利润。而我国会计准则则大大限制了可计入收益的项目范围。根据规定,在交易中,非正常商品销售、转移应收债权、出售其他资产、关联方之间承担债务和费用等已不可能带来收益;正常商品销售、收取资金占用费、受托经营企业等形式的关联交易,能形成收入和利润的金额也有严格限制。对于关联方披露准则,改进后的国际准则取消了对国家控制的企业之间交易的披露豁免和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而我国规定可豁免对国家控制的企业之间的交易。(八)所得税。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适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它明确禁止使用递延法,同时也取消了应付税款法。而我国尚未颁布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准则,按照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企业既可选用应付税款法,也可选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大多数企业实际选用的也是应付税款法。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采用的债务法是损益表债务法,它与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存在较大差别。(九)其他差异。对于职工福利等经费,国际会计准则直接将其计入当期损益,而我国则是搞基金制;对于退休后的福利准备,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退休金需在雇员的服务年限内预提,并确认为退休金负债。而我国会计准则对于直接支付的退休金和支付给社会保障部门的退休统筹金等均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处理。对于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国际上是计入当期损益,而我国规定计入资本公积;对于政府退还的增值税款,国际上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而我国是在收到现金时确认。我国作为一个经济转轨国家,在市场发育、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方面与发达国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上述差异,现就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一)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市场发育程度还有待提高。例如,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十分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公允价值难于形成。特别是国有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比较多,且关联交易较为普遍,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可能性很大。另外,我国的商品市场应当说已经较为成熟了,但是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我国仍实行固定利率机制,即利率和汇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在此情况下,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就不能可靠地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