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月考试卷.doc_第1页
语文九年级上月考试卷.doc_第2页
语文九年级上月考试卷.doc_第3页
语文九年级上月考试卷.doc_第4页
语文九年级上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班别: 姓名: 学号: 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将答案工整的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狡黠(ji) 阔绰(chu) 无稽(j) 锲而不舍(q)B、阿谀() 证券(jun) 星宿(s) 潜滋暗长(chng)C、瞥见(pi) 腼腆(tin) 篡位(cun) 坦荡如砥(d)D、剽悍(bio) 隐匿(n) 虔诚(qin) 忍俊不禁(jn)2、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弄巧成绌 稍纵即逝 走头无路 眼花缭乱B、浮想联篇 不屑置辩 坦荡如砥 司空见惯C、流连忘返 高瞻远瞩 老谋深算 贻笑大方D、死心蹋地 相题并论 不可思异 温文而雅3、下面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妈妈今天来学校看我,也许因为好久没见面,她竟然含情脉脉地看着我。B、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C、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D、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五四”联欢晚会办得栩栩如生,得到同学们的赞扬。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通过中国网民的据理力争,令美国CNN电视台不得不就“辱华事件”作出正式道歉。B、改革开放30年来,佛山在经济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C、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受过良好教育,是否刻苦努力。D、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球迷们争先恐后地鱼贯入场。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鲁迅对孔乙已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B、陶影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孩子深情的爱,她竭力使自己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C、捕蛇者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期间写的。文章通过蒋氏三代人宁肯死于捕蛇也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猛于虎”的中心思想。D、清兵卫与葫芦通过清兵卫与葫芦的故事,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6、下列加点词词义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旁逸斜出(逃跑) 秀颀(高) 涸辙之鱼(凝结)B、绽出(突露)君子固穷(安守)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C、熠熠(闪光发亮)乖觉(机警、聪敏)名伶(著名)D、潜滋暗长(生长)污人清白(名誉)锲而不舍(雕刻)二、文言文阅读。(9分)秋 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秋水时至 时:按时 B、百川灌河 灌:注入C、不见水端 端:尽头 D、东面而视 东面:东边,东方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不辩牛马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望洋向若而叹曰 以为莫已若者C、不见水端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且夫我尝闻少少仲尼之闻9、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中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见闻而骄傲自大。B、文中一句“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一个“天下”,一下“尽”,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C、在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中,包括三层意思:先是引俗语批评自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盲目自大; 最后河伯认为自己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D、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神话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主要采用了打比方的写作手法。第II卷(非选择题)三、积累与运用(分)10、请将于第I卷中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11、写出第I卷中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有关的两个成语_、_。(2分)12、仿写(2分)青春是一朵娇艳的鲜花,在春天的花园里尽情地绽放着;青春是_ 青春是_ 13、阅读下列有关“节约型经济”的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材料一: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是全世界平均的1/3、1/4、1/5、1/10、1/22,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保障程度也很低,这些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材料二:据报道,我国经济增长的70%靠企业投资拉动。我国拿出国内生产总值的70%进行投资,争到9%的经济增长率。相比之下,印度投资35%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我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4%,可是2005年我国消耗的水泥占全球的40%!我国还刚刚取代了日本,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我国单位产值的耗油相当于欧美国家平均值的10倍。材料三:从1996年起,“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就推广使用节能灯,但至今节能灯也没能走进千家万户,因为很少有人意识到在算经济账的同时,应该算一算社会责任账。中国绿色照明办副主任刘虹认为:如果能全面实现节能照明,达到省电10%的目标,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经济利益不仅能有效缓解电荒,而且能减少2亿吨二氧化碳和几百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还可以少建25万千瓦的发电厂6到8家。探究结果:1、 2、 14、名著阅读(4分)(1)从下列水浒人物中,选出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的人物,填写在横线上。(2分)李逵 林冲 武松 鲁智深 宋江 倒拔垂杨柳: (限填写一人);风雪山神庙: (限填写一人)。(2)写出与下列对联,诗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A、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B、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A、 B、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诗歌讲究语言的简练,这首诗首联重复使用两个“难”字,用意何在?(3分)(2)这首诗的颔联被千古传颂,简要加以赏析。(2分)四、古诗文填空。(9分)16、用课文原句填空。(每小题1分,第5小题2分)(1)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 , ,对抗着西北风。(2)泊秦淮一诗中诗人感叹国事的句子是 , 。(3)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路途遥远的句子 , 。(4)浣溪沙一词蕴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是 , 。(5)水调歌头一词中,作者由月想到人生的哲理 , , 。(6)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 , 。(7)蔡桓公讳疾忌医的原因是 。(8)捕蛇者说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五、现代文阅读(一)世上有好多地方,到过一次就不想再去;唯有一处,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它就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那一片胡杨林。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为品尝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涯的戈壁滩上。(a)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沙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远远望去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眼眸便倏地一亮:在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始无终的沙尘暴的折腾下,竟会有如此灿烂的胡杨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慕上写意般地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巍巍身子将脚下的戈壁绿地护卫得严严实实,好一派“泰山石敢当”模样。在目力所及的无边无际中,这里简直是一个最为苍凉状丽的生命场,铺天盖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响。陪同的友人介绍说:“戈壁滩,独领风骚的乔木就是胡杨,它们只生长在这一带,生是戈壁的精灵,死是戈壁的魂魄;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独守千年岁月,你走近它,体味它,方知什么是真汉子,什么是伟丈夫”听罢,旅途的疲惫和困顿霎时成了过眼烟尘。于是,(b)我一马当先,跌入胡杨林,让这卓尔不群的雄奇浸润自己的眼睛和心房。越往前行,越显幽静,蓦地,一泓波平如镜的海祼呈在我眼前。阳光轻洒,映现高天流云的碧水便闪出锦缎般的光来。掬一口,第一根神经都透着清冽怡爽。在这仿佛混沌初开的漠野中,除了胡杨,还有什么能护住这晶莹透亮的海子呢?怀着依依不舍的心绪,我驱车赶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杨林。那是一幅怎样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的景象啊!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弭了生命颜色的身躯紫黑发亮。(A)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这组排比句子从多个角度细致地描绘出胡杨千姿百态的特点。)大气中闪耀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的面前,你的心灵会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忽然悟彻生命的状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的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据说,世界上,似这般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胡杨林已是屈指可数的了。所以,我特别珍惜,将它当成城市中的绿化地,小心翼翼地逡巡,认认真真地思量。我忆起了劬劳(劬:q,劳苦)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一股干云豪气洋溢胸腔。是的,不深入胡杨林,也许永远不会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坚忍和昂扬,什么是生命的风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相这时“打道回府”的唤声响了!(B)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其离去,然面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只得”二字表达了“我”依依不舍的心情。)17、文章第段中加横线的“苍凉”“壮丽”在此段中分别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苍凉: 壮丽: 18、第段中,作者看到胡杨林,为什么会忆起“劬劳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除”等人?(2分) 19、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从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分析作用等角度如手,参考文中示例(A)和示例(B),自选一个合适的角度,为文中(a)(b)两处加上批注。(2分) 20、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唯有一处(指胡杨林),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除胡杨奇特的外形及生长环境外,还有什么让作者如此向往迷恋?(2分) 21、常说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读完本文,你也许会有自己的看法,请结合文章谈谈。(3分) (二)还能拿什么来爱你五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你把我送给了大妈做儿子。大妈把我拉到身边,抚摩我乱糟糟的头发,似乎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你好像终于松了口气,眼神轻松起来。是那样的眼神,才让我小小的心里忽然充满了怨恨,你把我抛弃了,你不要我了,你为此感到轻松。 家里真的很穷,哥哥和姐姐常常为争一块馒头打得不可开交。寒冷的冬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挤在一床被子底下取暖。记忆中的夏天我们总是光着脚度过 这是你把我送出去的理由吗?可是你知道吗?纵然再贫穷,那也是我的家。而你,把我从家里赶走了,不再让我叫你妈。大妈温和而且耐心地爱着我,爱着一个心里充斥着屈辱和怨恨的孩子,慢慢地用她饱满的爱将我一点点改变。我毕竟还小,容易被温暖。我终于叫她妈的那天,她哭了。 七岁,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和妈跟着父亲也就是曾经的大伯去了城里。 兴许是我的缘故,妈对你和那个家越来越照顾,走的时候,体面的房子都给了你,还有那些看起来不错的家具。那天你一直在看我,后来你伸手想摸摸我的头,我躲开了。第二天,我跟着妈离开了生活了七年的乡村,离开了你。我没有想到你会来。秋天的季节,街上刚刚有落叶的日子。那天放学回到家,进门就看见你。 我不知道那时候你多大的年纪,看起来像个老妇人,颜色黯淡的衣服,很久没有清洗的头发,还有粗糙的手指。看到我,你充满着慌张和惊喜,怯怯地唤我:石头。 别叫我石头。我粗暴地打断你,我叫张谦。 你一下不知所措起来,张了张口,没有说出话。妈端着菜从厨房里出来,说:张谦,不许这么跟婶说话,婶是来看你的。饭桌上竟然有新鲜的玉米。我不假思索地伸手拿了一个贪婪地啃。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但那时候你总舍不得在它们正新鲜的时候摘下来煮给我们吃,总要等到熟得咬也咬不动。妈说:就知道自己吃,婶大老远给你背来的,你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咯噔一下,我猛地被噎住了,手里的玉米吃也不是放也不是。你慌忙站起来捶我的背。我咳了一声,咳出一粒玉米。你说慢点吃慢点吃,婶给你拿了好多呢我却失去了吃的兴趣,因为是你拿来的。我不想再接受你给我的任何东西爱,或者其他。你将我送了人,我和你已经没有关系。我读了初中,读了高中。那些年里姐出嫁了,哥也娶了媳妇,小妹去了广州打工,你身体不太好这些事是妈告诉我的。听的时候,我一直沉默着。妈说:你考上大学回去看看婶吧,这些年,她一直惦记你。我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太久了,我不知道该怎样和你相处,犹如陌生人,是曾经爱过也怨过然后忘记了的陌生人。你终于病倒了。这次,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而是下命令:张谦,你必须回去。回村的路途漫长而陌生。等在车站的是已经年过四十的大哥。妈快不行了,他说,就是咽不下那口气,在等你。 你真老,满头的白头发,可是大哥说你才六十四岁。你看起来像八十四岁。 你的一双手干枯得只剩下皮。我站在你身边,为眼前的情形心酸,忽然想喊你一声妈,像小时候那样,可张了张口,喊的却是婶。你听见了。伸出手摸索着找我的手。我弯下身来。你想说什么,可你太虚弱了,我只得将身体弯得更低,低到你的耳边。断断续续,五个字,你说了好半天:石头,别怨妈 石头,别怨妈。五个字,我的心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二十几年光阴覆盖的痛,就那样一下被撕裂。你的手一松,我慌忙去握,终于握住,硌得我的掌心生疼。你就那样走了。听到哭声一片,我呆呆地俯在你身边,握着你瘦削的手指,久久没有眼泪流出。那晚,我和大哥为你守灵。我是出生在中间的孩子,上有哥姐下有妹,出生时就身体不好,多病,吃饭时总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