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原理.doc_第1页
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原理.doc_第2页
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原理.doc_第3页
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原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原理【摘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我国政府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政策。本文对所颁布相应政策的经济背景、此政策的关注重点以及此政策背后的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了浅层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分析。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拉动消费 ISLM模型始于次贷危机的美国金融危机像恶性传染病一般,从2008年9月开始向外传播并迅速蔓延至日本及欧盟各国家。演变成世界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也并没有幸免于难。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表现出经济衰退的一些典型症状,如投资率下降、消费不足、失业率上升等。尤其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工业生产、出口、财政收入、CPI和PPI等经济指标显著下滑,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显现。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国政府根据市场情况于2008年11月5日,果断出台了符合时局的经济刺激的方案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该项经济刺激方案一经出台便吸引了多方的广泛关注。经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需向此经济刺激方案投资约4万亿元。多方将此项政策亲切的简称为4万亿救市,面对如此大额的经济刺激方案,它是在何具体的经济大背景下被推向市场的?为何此项经济刺激方案以拉动消费取代了之前的鼓励投资?隐藏在它背后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又是什么?一、政策颁布的相关内容面对之前的经济时局,我国政府经过一系列的数据调查研究,于2008年11月10日果断出台了适应时局的经济刺激方案即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该项政策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包括各方各面的十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1】从这具体的十项政府政策中可以看出此次的经济刺激方案的重点在于民生工程,涉及到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医疗卫生、文化等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同时也将部分重心放在了大力发展居民消费,激发居民消费热情,从而达到扩大我国内需的最终目的。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面对此项救市的经济刺激方案,如何利用二者来扩大内需,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陈南岳、安树伟(2003)认为:消费需求决定着投资需求,投资难以扩大内需,投资需求引发的消费需求比例低,从而消费需求应是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点【2】。裴春霞(2000)分析得出:投资增长与经济波动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而消费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正相关不仅不明显,有时甚至还表现出反方向,主张扩大内需应放在投资需求上【3】。任巍、陈安国(1999)认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十分重要,扩大内需应同时注重【4】。我国首次提出“扩大内需”是在1998年,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但与98年的通过刺激投资扩大内需不同,此次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在于通过拉动消费从而达到扩大内需的终极目标。我认为此次之所以改变10年前刺激投资来达到扩大内需的原因有以下几条。首先,拉动消费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优化。所谓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即出口贸易、消费和投资。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贸易,这二者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消费这一较为稳定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在促使经济增长方面贡献甚微。我国的投资率自1978年以来都保持在30%以上,1980年为34.9%,1995年为40.8%此后几年也一直呈上升趋势【5】。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20%左右。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从规模到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据统计表明,从1980-2001,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5%迅速扩大到2006年的65%,已远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水平。但我国的消费率特别是私人消费率却逐年呈下降趋势。2007年,我国最终的居民消费率仅为35.4%。因此,通过政府的政策调节,拉动消费,特别是拉动居民的消费,不仅仅可以达到扩大我国内需使经济得以发展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不太稳定的“两轮”带动完善到相对稳定的“三轮”均衡带动的模式,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趋于稳定。其次,之所以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在消费上,是因为从长期来看消费不会增加新的过剩,比投资更具优势。投资虽然可以减少当期过剩,但日后将形成更大的供给,对原来过剩的经济会雪上加霜。因此通过拉动消费便可以很好的避免由刺激投资所带来的这一系列问题。二、此项经济刺激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原理首先,此项经济刺激政策的核心以及最终目标是扩大我国的内需。但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果断且迅速的出台这一以扩大内需为根本目标的稳定政策呢?其必要性又在哪里?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入手分析,便可了解到政府对经济下滑迅速实行调控是有其必要性的。因处于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中,中国实体经济出现衰退,使得我国的总需求曲线较原有水平发生了下降,产出与就业均下降到原有水平之下。若政府并不对该一经济现象进行调控,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低需求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会导致工资与物价水平的下降。虽然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进,经济仍会在一个新的水平达到再次的均衡,但此水平相对于之前的水平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降。且在此段时间较长且经济一直处于衰退的期间之中,会使得百姓对未来的预期不理想,导致生活水平受到影响。由此看来,我国政府果断且迅速的出台这一以扩大内需为根本目标的稳定政策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在如此经济大背景之下,我国政府颁布的4万亿救市计划又是根据何宏观经济学原理使得需求曲线提高到与原有水平相差无几的水平上呢?此次的经济刺激政策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IS-LM模型便可以很好地解释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IS-LM模型是描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所表示的是能使计划支出等于收入的利率与产出水平的各个不同组合情况。对于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中所涉及的各种措施包括了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减税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为例分析其对需求增加的影响。在未进行政策调整之前,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E点均达到均衡。此时的均衡利率为i0,收入为Y0。根据IS曲线表达式,由于政府购买性支出(G)增加,使得表达式中的A增加,使得原有水平的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曲线)向右发生移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IS1曲线)。此时的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分别为i1和Y1。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都发生了增加,此时收入水平增加了Y1-Y0。但若利率水平不发生改变,则对应的收入增加量则应该为Y2-Y0。因此利率的上升导致了一部分收入的减少,即发生了挤出效应。也就是由于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使得利率上涨,增加了企业投资的成本,使得企业减少投资,从而使得投资的这种减少抵消了一部分的政府购买。最后,由于IS曲线的移动是针对给定的物价水平而言的。这说明在任意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下,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Y1-Y0,即总需求增加。现实中,政府在出台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出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此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例来讨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效果。在未进行任何调整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在A点达到均衡。此时的利率水平为i0,收入为Y0。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于是货币的供给M增加。因为在短期物价水平是固定的,M的增加使实际货币余额M增加。导致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曲线)向右移动到达新的水平LM1上。此时的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为B,对应的利率水平为i1,收入水平为Y1。与E点相比,收入Y增加了Y1-Y0。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同样也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虽然,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是总需求扩大,但二者的效果却并不相同。这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所造就的特有的IS、LM曲线斜率有关。任太增(2000年)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但我国投资对利率的反应没有一般市场经济敏感等原因,使得中国的IS曲线虽然已经具备了市场经济条件下IS曲线的一般特征,即向右下方倾斜。但在目前,它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IS曲线更陡。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无限膨胀,投机性货币需求在整个货币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这时LM曲线的斜率主要由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函数决定是一条相当平坦的曲线【6】。因此,在相同的政策力度的条件下,我国采用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要更有效。三、非理论分析从以上涉及到相关理论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此项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有其自身的正确性。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与最初的设想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光有理论上的正确性对于达到政策的现实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在理论上得到了正确的肯定,在现实实践中还需要有其他的一些关键性因素的辅佐。例如,要大力保证转向资金的使用时合理的、专门的。要尽量杜绝或减少滥用、挪用专项资金的事情的发生,确保相应的民生政策或与经济刺激政策相关的项目的到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的廉洁自律问题也是关系到经济刺激计划能否顺利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因素。同时,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可以使得我国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总而言之,一项政府政策,在理论上具有其争取性,在实行中可以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那么我国的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就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