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学习内容.doc_第1页
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学习内容.doc_第2页
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学习内容.doc_第3页
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学习内容.doc_第4页
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学习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学习内容? 第一要点 教育学概述 第二要点 教育本质? 第三要点 教育目的第 四要点 教育的功能? 第五要点 教师与学生 第六要点 课程与教学? 第七要点 学校管理第一要点 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以“教育现象”2、研究任务: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二、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一)萌芽阶段进入奴隶社会后,文字、学校和教师1、中国:中庸、孟子、论语和学记等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也被认为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2、西方:柏拉图理想国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二)形成阶段教育学的创立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概念和范畴:反映教育本身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体系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结果:产生了教育学家或者教育专著组织结构等需要记住的西方突出贡献者:1、英国哲学家培根161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它学科并列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23年大教学论提出方式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一般把看成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3、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著作。4、英国哲学家洛克,1693年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三)科学教育学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最早用马列主义观点系统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第二要点 教育本质一、教育的涵义(一)教育起源的三种学说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图尔诺,各种人种的教育演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家孟禄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仔细考虑,却也离不开生物起源说不远。3、劳动起源说也称社会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家都认可这一观点。“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袁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二)教育的含义广义:有目的地影响或增进人们身心发展的一切社会活动。狭义:学校教育即专门机构,专职人员承担的专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教育的本质关于教育的本质有以下几种观点:1、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这种观点被称为传统派的本质观,该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中,生产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关系,它对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对社会意识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属于精神生活,它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2、教育是生产力说这种观点又称为现代派的本质观,该观点认为: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客观联系,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因而它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发展和延续的手段,特别是从现代生产本性考察,它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3、教育是多质说4、本质规定性说三、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2、受教育者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3、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第三要点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及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1、教育目的内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目标。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2、不同社会形态的教育目的原始社会寓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本身的目 的之中奴隶社会为奴隶著阶级服务是学校教育对所培养人的总要求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教育家制定教育目的不同。封建社会儒家,“明明德”(经过教育,使人生来就具有的善良德性显露出来)、“亲民”(革新民心)等譬如,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阐述他的教育目的问题的观点:除了教育过程本身的目的之外,教育并无目的。3、三类基本的教育目的观1)以人为中心的个体本位教育目的观教育着眼于个体发展,顺应自然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目的应该完全根据个体的自然发展需要去确定。2)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与个体本位教育目的观相对立的观点。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目的完全只能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3)以文化为中心的文化本位教育目的观大多注重时代精神及其变化,认为教育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培养善于处理当前问题的务实的人,不如说是为了培养能在大变革时代不失其本质特性和永恒因素有丰富教养的人。4、教育目的作用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二)我国教育目的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马恩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制定教育目的的重要理论依据2)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状况是我们制定教育目的的现实依据3)人的自身发展需求是不可回避的特殊依据2、我国对教育目的的现行规定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方针中,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目的。二、“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与目标层次(二)全面发展教育概述1、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进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3、“五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三、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探析1、素质及其基本属性素质的概念: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素质基本属性:相对稳定性、整体性、内在性2、素质教育及其基本特征1)素质教育的概念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结果来看,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教育对象整体素质结构水平的教育。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体性、发展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实效性3、应试教育及其主要危害1)应试教育的概念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2)应试教育的主要危害:摧残身心健康;压抑个性发展、扼杀创造才能;严重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4、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二)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1、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认知停靠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发展开点、心灵交流点2、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3、课堂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在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等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课堂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1)全面实施、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陶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学第三要点 教育的功能一 、社会与教育(一)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1、原始社会与原始状态的教育基本特征:整体的原始性形态的融合性内容的同一性2、古代社会与古代学校教育1)学校的出现2)基本特征阶级性、等级性;非生产性;专门性;内容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3、近代社会与近代学校教育1)义务教育的普及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和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2)近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二)经济、政治。文化、人口与教育(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的属性与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性即为所能罗列的任何教育所有,又使教育与非教育相区别,因此育人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2)教育具有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二、人的发展与教育(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教育工作应循序渐进、逐步推开2、阶段性与稳定性,教育工作应加强教育举措的针对性3、统一性,又有个别差异性,在统一性要求的基础上,应注意因材施教4、可变性与不平衡性,教育者要及时跟上对象的发展变化,抓住成熟期、关键期,适时而教(二)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素质的物质前提作用遗传素质乃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具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2、社会环境的现实制约作用3、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能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第五要点 教师与学生一、教师(一)教师的地位与作用1、教师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确立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是国民教育在由粗放式向高水准的转变中提出来的,对教师专业性质的确立,从根本上肯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2、教师的作用1)在社会发展中教师起承上启下的作业2)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二)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3、现代教师的素养1)思想品德素养:教师的政治素养在教师素养体系中居于主导作用。2)智力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精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能力结构二、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的人,这是学生的本质属性。(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1、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接受教育史学生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是教师的教育实践对象,是教育的客体。客体的主要表现:依赖性、可塑性和向师性2、学生是发展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是指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发展的内因。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学生集体第六要点 课程与教学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广义: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如幼儿课程、小学课程、中学课程等狭义: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等(二)课程类型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方式,学校的课程可以划分为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1、正规课程正规课程又称显性课程,指学校课程计划中作出明确规定的所有课程的总称。当前,中小学常规的正规课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2、非正规课程又称潜在课程或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又不易觉察的 因素。非正规课程的特点:隐蔽性;分散性、多样性、全程性;非预测性(三)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中小学课程计划的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四种。二、教学及教学过程(一)教学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2、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是由学校的性质决定的。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学唯一。3、教学的任务中小学的教学应有以下几方面的任务:1)学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其基本技能2)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4)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地指导因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过程。1、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三、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订的,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二)教学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等四、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概述1、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育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学和学法的辩证统一。2、教学方法的意义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作保证,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二)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 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 练习法 实习法五 、中小学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又称班级教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所广泛采用的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1、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个别教学3、小组教学(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组成。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1、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写好三个计划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3、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有两种:考查 考试第七要点 学校管理一、学校管理概述(一)管理与学校管理1、管理就是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的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二)学校管理过程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四个,即制订计划、组织执行、督促检查和总结提高。(三)校管职能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学校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四)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思想教育方法;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现代技术方法(三)课堂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模式概述教学模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加血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 简略性 指向性 操作性 有效性2、我国中小学现行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教学常规管理(一)教学工作管理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的组织;教研组工作管理;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教学工作的总结提高。(二)教师管理教师的任用与考核1、教师的任用制度:派任制、聘用制、代用制2、教师工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