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桉树人工林立地土壤问题研究概况.doc_第1页
我国桉树人工林立地土壤问题研究概况.doc_第2页
我国桉树人工林立地土壤问题研究概况.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桉树人工林立地土壤问题研究概况廖观荣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50摘要:我国引种桉树,虽已100多年,但研究桉树人工林土壤问题,却只有50多年的历史。这方面的研究,包括桉树人工林土壤本底调查、土壤性质与林木生长的关系、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衰退防治、桉树人工林土壤管理、桉树速生丰产的土壤肥力指标、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和水分循环等。文章对这方面研究的概况作了简要的综述。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立地土壤中图分类号:S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1-0119-03我国引种桉树,虽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1949年以前,只有小规模的引种试验及小面积的作为行道树、庭园观赏、四旁绿化的树种。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家积极发展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需要,由华南垦殖局组织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于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海南岛、广东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的土壤调查,发表了多篇土壤调查报告13。在上述调查区内,土壤肥力较高的荒地,后来建成了许多国营橡胶农场,而土壤肥力较低的荒地,则划归林业部门管理。国营雷州林业局从1954年建场,开创了我国大面积营造桉树人工林的历史,至2000年已发展到4.9万hm2,成为我国最大的桉树工业用材林基地之一。上述的土壤调查报告应属我国研究桉树人工林土壤最早的土壤本底调查报告。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大面积营造人工林,到80年代把大面积营造速生丰产林作为解决木材不足的战略任务之一。人们对造林不仅提出适地适树的要求,而且提出适地适品种的要求。同时要求提高选地精度,预测生产力和评估宜林地资源,以便对发展人工林,特别是速生丰产林做出正确的决策;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了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4。由于土壤性质与林木生长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土壤是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的重要依据。在许多树种的土壤立地关系研究中,揭示了土壤、地形和气候特征与立地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变化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土壤特征,是土层厚度(尤其是表土层厚度)、质地和排水状况5。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的研究,为桉树人工林发展解决适地适树的问题,起到了指导作用。随着林业生产建设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在造林选地、适地适树与提高林业生产力上,人们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林地土壤的重要性。刘有美等在大量的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角度阐明了土壤与树种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阐明了桉树的适生土壤类型、土壤条件、土壤的基本性质和土壤条件与桉树生长的关系5。我国最早大面积发展桉树人工林的雷州林业局,由于一直经营桉树纯林和不善的土壤管理,导致土壤肥力不断下降,桉树生长一代不如一代,给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为了探讨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的原因和防治办法,雷州林业局和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合作,于1989年和1999年分别组织了桉树人工林土壤概查和桉树人工林土壤普查,对桉树人工林地土壤类型、性质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提出了解决办法613。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原因,主要是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严重的水土流失以及在人为因素干扰下不合理的经营(凋落物被扒走而不能回归土壤,全树利用,耕垦不当,养分收支失衡等)方式11, 13, 14。为了解决桉树人工林土壤退化问题,许多单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以增加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为目的,进行了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1519,以及桉树人工林间种山毛豆、柱花草、菠萝等试验研究2023,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尤其是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退化问题,在造林的经济效益上也优于桉树纯林16, 14。整地是桉树人工林前期土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雷州林业局桉树造林整地,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为牛耕、人垦;70年代为机耕全垦;80年代以后,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比较符合雷州实际的造林整地方式,即机耕全垦深度达25 cm,再开植树沟,并在沟中开穴,规格为40 cm40 cm30 cm25。这种整地方式对清除杂草,疏松土层,为桉树前期生长创造了较好的土壤环境,但加剧了水土流失,出现了不利于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等负面影响。为了克服上述负面影响,雷州林业局在部分林场试行改全垦为带垦,用自行设计的TLC-E型桉树头专用犁,在完成犁树头作业的同时,完成带垦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6,而且对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也有良好作用14。90年代后期,雷州林业局试行深松犁整地的方式,不翻动表土,又可疏松土层,提供一种两全其美的手段。除雷州林业局外,其它地区对整地方式也有报道27, 28。例如,滨海平原、台地、低丘,整地方式以人工挖树头后机耕全垦、开沟造林为主;地势较复杂的丘陵低山,难于采用机械整地,多采用人工挖大穴(80 cm80 cm50 cm)整地,或撩壕整地(沿等高线人工挖壕沟宽60 cm,深40 cm),回土后苗木定植在壕沟中间。关于不同整地方式对桉树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分析,也曾有报道29。幼林抚育是在桉树生长阶段土壤管理的主要内容。雷州林业局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在造林后半年进行人工除草松土1次,松土深度为15 cm,并结合施肥;在造林后第2、第3年,分别机耕抚育1次,方法是按行间全部犁通,深度20 cm,同时结合施肥25。采取幼林抚育措施,可促进幼林生长,缩短轮伐期,提高经济效益。桉树人工林后期持续经营试验研究证明,4年生桉树人工林中耕、追肥,对桉树后期生长有显著影响;中耕作用大于追肥,机械行间开沟比人工开沟增产显著30。也有一些施肥试验7, 8, 31,研究了肥料种类、施肥方法等对桉树生长的效果。林地土壤肥力是决定桉树速生丰产的基本因子。茶正早等32根据海南岛不同土壤类型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对桉树材积生长量影响的调查结果,提出桉树速生丰产材积生长量达18 m3/(hm2a)的土壤肥力指标,可作为指导桉树施肥和土壤管理的参考。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桉树品种,应有不同的土壤肥力指标。进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对推动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将有重要意义。近十多年来,人们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的研究,给予了愈来愈多的关注3335。这是因为林地养分平衡状况,一方面从根本上决定着林地土壤肥力的发展方向,而土壤肥力又是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们愈来愈重视林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深入了解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特征,提高人类在调控养分循环方面的自觉性,使养分循环和平衡有利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养分循环和平衡的根本目的。参考文献:1 何金海,石华,陆行正,等. 海南岛土壤调查报告A. 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 土壤专报第31号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2 赵其国,邹国础. 雷州半岛之土壤及其利用A. 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 土壤专报第31号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3 何金海,张俊民,石华,等. 广东西南部及广西东南部土壤调查报告A. 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 土壤专报第31号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4 张万儒. 中国森林立地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26.5 张万儒. 中国主要造林树种土壤条件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8.6 林书蓉,廖观荣,韩锦光,等.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土壤A. 见: 曾天勋主编. 雷州短轮伐期桉树生态系统研究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1-12.7 李淑仪, 廖新荣, 廖观荣, 等. 雷州桉树枝梢弯曲生理病与微肥施用效果研究初报J. 土壤与环境, 1999, 8(2): 106-109.8 林书蓉,李淑仪,廖观荣,等. 施用基肥对加勒比松幼林生长的影响J. 土壤与环境, 2000, 9(1): 49-52.9 钟继洪, 廖观荣, 李淑仪, 等. 雷州半岛桉树-砖红壤水分动态特征研究J. 土壤与环境, 2001, 10(4): 282-284. 10 廖观荣, 钟继洪, 郭庆荣, 等. 土壤水分对幼龄桉树蒸腾和生长的影响J. 土壤与环境, 2001, 10(4): 285-288. 11 廖观荣, 林书蓉,李淑仪,等.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J. 土壤与环境, 2002, 11(1): 25-28.12 钟继洪, 郭庆荣, 谭军, 等. 桉树-砖红壤水分性能特征研究J. 土壤与环境, 2002, 11(2): 136-139.13 廖观荣, 林书蓉,李淑仪,等.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 土壤与环境, 2002, 11(3): 268-273.14 余雪标,陈秋波,王尚明,等.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与防治对策A. 见: 余雪标主编. 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管理研究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7.15 肖文光,王尚明,陈孝,等. 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林生物量及对土壤影响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1999, 15(1): 8-15.16 肖文光,王尚明,陈孝,等. 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林经济效益分析J. 广东林业科技,1999, 15(2): 1-7.17 肖文光,王尚明,陈孝,等. 两种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的生长效应J. 广东林业科技,1999, 15(3): 9-14.18 杨曾奖,郑海水,翁启杰. 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对地力及生物量的影响J. 广东林业科技,1995, 11(2): 10-16.19 DEBELL D S. 桉树-豆科树种人工混交林提高生物产量的研究J. 高春丽译. 广东林业科技,1989, (5): 42-48.20 廖观荣,林书蓉,李淑仪,等.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的生物改良研究A. 见: 曾天勋主编. 雷州短轮伐期桉树生态系统研究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140-153.21 黄锦龙,刘有美,傅冠旭,等. 雷林1号桉间种菠萝的改土效果和促进林木生长的作用A. 见: 曾天勋主编. 雷州短轮伐期桉树生态系统研究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180-191.22 黄锦龙,刘有美,郑日红,等. 间种菠萝对桉树侧根分布的影响A. 见: 曾天勋主编. 雷州短轮伐期桉树生态系统研究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193-199.23 陈北光,林松煜,黄锦龙,等. 间种菠萝对雷林1号桉林分生长的影响A. 见: 曾天勋主编. 雷州短轮伐期桉树生态系统研究C.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201-207.24 吴学士,黄锦龙,林松煜,等. 雷州林业局混农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A. 见: 曾天勋主编. 雷州短轮伐期桉树生态系统研究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19-227.25 冯石萍,莫晓勇,刘朝,等. 桉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 桉树科技,1996(2): 32-36, 22.26 陈谭富,陆立洲,叶沃标,等. 用TLC-E型犁犁树头整地联合作业浅析A. 见: 曾天勋主编. 雷州短轮伐期桉树生态系统研究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176-179.27 杨民胜,陈少雄. 桉树在不同地区的整地方式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7, 10(3):309-315.28 吕月宝. 良种桉丰产林人工整地方式探讨J. 桉树科技,2000(1): 40-43.29 徐建民,陆钊华,白嘉雨,等. 不同整地方式造林尾叶桉生长量及经济效益分析J. 广东林业科技,2001, 17(1): 1-5.30 陆钊华, 徐建民,白嘉雨,等. 桉树人工林后期持续经营试验研究J. 桉树科技,2000(1): 7-11.31 杨曾奖, 徐大平, 王伟民. 紫色红壤施肥对尾叶桉生长的影响J. 土壤与环境, 1999, 8(2): 110-112.32 茶正早,黎仕聪,林钊沐,等. 海南桉林土壤肥力的研究A. 见: 余雪标主编. 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管理研究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34-141.33 徐大平. 热带南亚热带短轮伐期速生树种人工林养分平衡的探讨A. 见: 余雪标主编. 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管理研究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7-35.34 徐大平,何其轩,杨曾奖,等. 巨尾桉人工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及养分循环的研究A. 见: 余雪标主编. 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管理研究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6-42.35 余雪标,白先权,徐大平,等. 不同连栽代桉树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A. 见: 余雪标主编. 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管理研究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85-93.Review of researches on soil problems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 sites in ChinaLIAO Guan-rong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al and So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