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五校联考模拟一.doc_第1页
2014高三五校联考模拟一.doc_第2页
2014高三五校联考模拟一.doc_第3页
2014高三五校联考模拟一.doc_第4页
2014高三五校联考模拟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钟表可以回到原点,却已不再是昨天。 2013年还剩6周,还等什么,无条件努力吧!2014届高三语文 五校联考 模拟(一)试卷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挟持狡黠 拓片拓本 瓜蔓蔓延 轻佻挑弄是非B、泾渭喟叹 恸哭胴体 骁勇肖像 推诿虚与委蛇C、囤积粮囤 戏谑虐待 徇私殉职 提防提纲挈领D、临帖碑帖 谙习歆羡 体恤挑衅 蹊跷独辟蹊径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举国上下纷纷捐款捐物,向印度洋海域遭受地震海啸灾难的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真该想一想,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吗?B、聊斋志异的近500篇作品中,当然有些也反映了蒲松龄思想上的某些落后面和局限性,宣扬了封建迷信、因果报应等,但终究瑕不掩瑜,影响不了这部作品放射出来的灿烂光辉。C、当年穷山沟沟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是集团董事长,今昔之别,简直不可相提并论。D、这些人认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的饮料,这实在是大错而特错。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民政部将协调相关部门,采取鼓励先进、以奖代补,提高各地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积极性。B中国正在研制最大载荷25吨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有望于2014年完成对月球车、大卫星和空间站的发射任务。CDHA在奶粉中加得太多,不仅会给婴幼儿消化吸收系统造成负担,而且会降低婴幼儿身体免疫力。D这家羽毛球馆设施齐全,可以为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拍、羽毛球、球鞋、球衣等羽毛球器材。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 ;第三类,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 , 。 “朝闻道夕死可矣” 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 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 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 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赤壁赋 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B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D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禁止)6、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寄蜉蝣于天地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C.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 扣舷而歌之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孔明,伊、周之徒也。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C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 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游赤壁的情景,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这段文字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B.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一曲洞箫,凄切婉转,隐喻了客人怅惘、失意的胸怀,也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C.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从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当时思想的一个方面。D.在第四段中,作者为客人指出了一条通向快乐的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这段文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最后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苏轼游兴的两个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10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7分)醉花间南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1)“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3分)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感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 ,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2) ,菱歌泛夜, 。望海潮(3) ,更那(n)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宗白华 人类社会的法律、习惯、礼教,使人们在和平秩序的保障之下,过着一种平凡安逸的生活;使人忘记了宇宙的神秘,生命的奇迹,心灵内部的诡幻与矛盾。 近代的自然科学更是帮助近代人走向这条平淡幻灭的路。科学欲将这矛盾创新的宇宙也化作有秩序、有法律、有礼教的大结构,像我们理想的人类社会一样,然后我们更觉安然。 然而人类史上向来就有一些不安分的诗人、艺术家、先知、哲学家等,偏要化腐朽为神奇、在平凡中惊异,在人生的喜剧里发现悲剧,在和谐的秩序里指出矛盾,或者以超脱的态度守着一种“幽默”。 生活严肃的人,怀抱着理想,不愿自欺欺人,在人生里面体验到不可解救的矛盾,理想与事实的永久冲突。然而愈矛盾则体验愈深,生命的境界愈丰满浓郁,在生活悲壮的冲突里显露出人生与世界的“深度”。 所以悲剧式的人生与人类的悲剧文学使我们从平凡安逸的生活形式中重新认识观察到生活内部的深沉冲突,人生的真实内容是永远奋斗,是为了超越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挣扎,毁灭了生命以殉这种超生命的价值,觉得是痛快,觉得是超脱解放。 大悲剧家作家席勒说:“生命不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这是“悲剧”给我们最深的启示。悲剧中的主角是宁愿毁灭生命以求“真”,求“美”,求“权力”,求“神圣”,求“自由”,求人类的上升,求最高的善。在悲剧中我们发现了超越生命的价值的真实性,因为人类曾愿牺牲生命、血肉、幸福,以证明它们的真实存在。果然,在这种牺牲中人类自己的价值升高了,在这种悲剧的毁灭中,人生显露出“意义”了。 肯定矛盾,殉于矛盾,以战胜矛盾,在虚空毁灭中寻求生命的意义,获得生命的价值,这是悲剧的人生态度! 另一种人生态度则是以广博的智慧照嘱宇宙间的复杂关系,以深挚的同情了解人生内部的矛盾冲突。在伟大处发现它的狭小,在渺小里却也看到它的深厚;在圆满里发现它的缺憾,在缺憾里也找出它的意义。于是以一种拈花微笑的态度同情一切;以一种超越的笑,了解的笑,含泪的笑,惘然的笑,包容一切以超越一切,使灰色黯淡的人生也罩上一层柔和的金光。觉得人生可爱。可爱处就在它的渺小处,矛盾处,就同我们欣赏小孩们的天真烂漫的自私,使人心花开放,不以为忤。 这是一种所谓幽默的态度。真正的幽默是平凡渺小里发掘价值。以高的角度测量那“煊赫伟大”的,则认识它不过如此;以深的角度窥探“平凡渺小”的,则发现它里面未尝没有宝藏。一种愉悦,满意,含笑,超脱,支配了幽默的心襟。 “幽默”不是谩骂,也不是讽刺。幽默是冷隽,然而在冷隽背后与里面有“热”。 悲剧和幽默都是“重新估定人生价值”的,一个是肯定超越平凡人生的价值,一个是平凡人生里肯定深一层的价值,两者都是给人生以“深度”的。 莎士比亚以最客观的慧眼笼罩人类,同情一切,他是最伟大的悲剧家,他的作品里充满着何等丰富深沉的“黄金幽默”。 以悲剧情绪透入人生;以幽默情绪超脱人生,是两种意义的人生态度。 (原载南京中国文学创刊号,1934年1月。本文题依艺境未刊本改)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在人类史上,大部分的人们由于人类社会的法律、习惯、礼教而过着平凡安逸的生活;另一部分却偏要在平凡中惊异,在人生的喜剧里发现悲剧,这些人往往是一些不安分的诗人、艺术家、先知、哲学家等。B矛盾体验愈深,生命的境界就愈丰满浓郁,人生与世界的“深度”就愈能在生活悲壮的冲突里显露出来。C悲剧式的人生是为了超越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挣扎。D生命的最高价值就是求“真”,求“美”,求“权力”,求“神圣”,求“自由”,求人类的上升,求最高的善。E悲剧和幽默两者都是给人以“深度”的,悲剧肯定超越平凡人生的价值,而幽默是平凡人生里肯定深一层的价值。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莎士比亚具有悲剧的态度也具有幽默的态度。B钱钟书的人生态度里透着冷隽的幽默,在冷隽背后与里面都有“热”。C悲剧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是剧作家发现了超越生命的价值的真实性。D我们只有以深挚的同情看待人生中的一切矛盾冲突,才能具有幽默的态度。14、请根据原文,解说文中画线的句子中“透入”“超脱” 的意思。(4分) 15、著名作家史铁生不仅双腿瘫痪,而且后期身患尿毒症,需靠透析维持生命,健康状态日益恶化。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写出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请结合文本所述内容,阐述史铁生“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迟子建这滴水诞生于凌晨的一场大雾中。人们称它为露珠,而她只把它当作一滴水来看待,它的的确确就是一滴水。最初发现它的人是这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不是在玫瑰园中发现它的,而是为了放一只羊去草地,在一片青草的叶脉上发现的。那时雾已散去,阳光在透明的空气中飞舞。她低头的一瞬发现了那滴水。它饱满充盈,比珠子还要圆润,阳光将它照得通体透亮。 v她在敛声屏气地盯着这滴水看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她的眼睛被水珠吸走了,这使她很惊讶。我有三只眼睛,两只在脸上,一只在草叶上,她这样对自己说。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打了一个喷嚏,那柔软的叶脉随之一抖,那滴水骨碌一下便滑落了。她的第三只眼睛也随之消失了。她便蹲下身子寻找那滴水,她太难过了,因为在此之前她从未发现过如此美的事物。然而,那滴水却是难以寻觅了。它去了哪里了?它死了吗?后来她发现那滴水去了泥土里,从此她便对泥土怀着深深的敬意。人们在那片草地上开了荒,种上了稻谷,当沉甸甸的粮食脱去了糠皮,在她的指间矜持地散发出成熟的微笑时,她确信她看见了那滴水。是那滴水滋养了金灿灿的稻谷,她在吃它们时,意识里便不停地闪现出凌晨叶脉上的那滴水,它盈盈欲动,晶莹剔透。她吃着一滴水培育出来的稻谷一天天地长大了,有一个夏日的黄昏,她在蚊蚋的歌唱声中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女人。她开始长高,发丝变得越来越光泽柔顺。后来,她嫁给了一个种地的男人。她喜欢他的力气,而他则依恋她的柔情。她怎么会有这么浓的柔情呢?她俯在男人的肩头老是有说不尽的话,后来她明白是那滴水给予了她柔情。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孩子,孩子在她的哺育下长大。后来,她又接二连三地生孩子,她渐渐地老了,她在下田时常常眼花,即使阴雨绵绵的天气也觉得眼前阳光飞舞。她的子孙们却像椴树林一样茁壮地成长起来。她开始抱怨那滴水,你为什么不再给予我青春、力量和柔情了呢?难道你真的死去了吗?她步履蹒跚地走向童年时去过的那片草地,如今那里已经是一片良田,入夜时田边的水洼里蛙声阵阵。再也不见碧绿的叶脉上那滴纯美至极的水滴了,她伤感地落泪了。她的一滴泪水滑落到手上,她又看见了那滴水,莹白圆润,经久不衰。你还活着,活在我的心头!她惊喜地对着那滴水说。她的牙齿渐渐老化,咀嚼稻米时显得吃力了。儿孙们跟她说话时要贴着她耳朵大声地喊,即使这样,她也只是听个一知半解。她老眼昏花,她的男人看上去也畏畏缩缩,终日垂头坐在门槛前的太阳底下,漠然而平静地看着脚下的泥土。有一年的秋季,她的老伴死了,她嫌他比自己死得早,把她给丢下了,一滴眼泪也不肯给予他。然而埋葬他之后的一个深秋的月夜,她不知怎的格外想念他,想念他们的青春时光。她一个人拄着拐杖哆哆嗦嗦地来到河边,对着河水哭她的伴侣。泪水落到河里,河水仿佛被激荡得上涨了。她确信那滴水仍然持久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如今那滴水幻化成泪水融入了大河。而她每天又都喝着河水,那滴水在她的周身循环着。直到她衰老不堪即将辞世的时候,她的意识里只有一滴水的存在。当她处于弥留之际,儿孙们手忙脚乱地为她穿寿衣,用河水为她洗脸时,她的头脑里也只有一滴水。那滴水湿润地滚动在她的脸颊,为她敲响丧钟。她仿佛听到了叮当叮当的声音。后来,她打了一个微弱的喷嚏,安详地合上眼帘。那滴水随之滑落在地,渗透到她辛劳一生的泥土里。她不在了,而那滴水仍然活着。她在过世后又变成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有一天凌晨大雾消散后,她来到一片草地,在碧绿的青草叶脉上发现了一颗露珠,确切地说是一滴水。她还看见了一只黑亮的眼睛在水滴里闪闪烁烁,她相信她与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相逢了。(选自迟子建散文精选,有删改。)16请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说明作者这样写的意图。(4分) 17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她”对“这滴水”的感情发生着变化,请结合全文分析。(5分)18读完文章后你认为“这滴水”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对“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作出了怎样的回答?(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鸡,为什么要叫?瘦 驼鸡为什么要叫?看上去这个问题显然比不上“鸡为什么要过马路”那样充满哲思。不过如果拿这个问题问保罗西格尔Paul Siegel,他可能会给出你并不少于鸡为什么过马路的理由来。西格尔是研究鸡的博士,他听得懂鸡的语言。虽然对于大多数人,鸡的语言无非就是母鸡下蛋“咯咯达”和公鸡打鸣“咯咯咯”,但是西格尔博士大概能听懂30种不同的“鸡话”。这一点儿也不奇怪,鸡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一夫多妻的它们总有一大堆家庭琐事要处理。特别是作为家长的公鸡,更是要担负很多指挥和决策任务。比如,当公鸡发现了食物,它便会发出叫声呼唤妻妾们前来分享。如果发现的是蚯蚓或者豆子这样的美味,它的叫声频率会比较高;反之,如果它发现的不过是些米粒,米粒对鸡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它的呼唤声频率便会较低。同样的,如果一只鸡发现了威胁,它也会发出警告,威胁来自空中还是地面,警告声是不一样的,其他的鸡作出的反应也不同。至于公鸡打鸣,鸡语专家告诉我们,那是一种“主权宣告”,一方面提醒家庭成员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警告临近的公鸡不要打它家眷的主意。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佛洛Bryant Furlow等人就尝试解码公鸡的打鸣声。他们的研究不太像是在做生物学实验,反而是像给明星灌唱片。佛洛他们动用了高灵敏度定向麦克风,高档录音机,音频分析软件和苹果电脑。至于“歌手”,那是20只一岁大的雄性原鸡Gallus gallus,也就是家鸡的野生种。经过录音和分析,佛洛他们发现,雄鸡的鸣叫与它们体内雄激素的水平密切相关,雄激素水平越高,鸣叫声越宏亮低沉,同时这样的雄鸡鸡冠越大,体型越健硕,战斗力越强。公鸡什么时候打鸣?当然是早上了,金鸡报晓嘛。对不起,你错了。实际上,公鸡很多时候都打鸣。有人统计过,白天里,一只公鸡大概每小时打鸣一次,只不过早上那第一声鸡叫划破了黎明的宁静,临近的公鸡不甘示弱纷纷宣誓主权,如此接力下去,让人印象深刻,而嘈杂的白天,人们忙着各种各样的事,就不会太留意这些打鸣的公鸡了。早上公鸡为什么打鸣?首先我们要知道,一般情况下,夜里,鸡都在睡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做一下解剖学,深入到鸡的脑袋里去看一看。鸡的大脑里有一个小小的区域叫做松果体,这个小小的腺体曾经是我们的老祖先视觉系统的重要部分。但是现在它位于脑的中央,不过它与视觉神经还有藕断丝连的关系。松果体可以分泌一种称为褪黑素Melatonin的物质,爱美的女士们不要被这个名字误导,它仅可以让青蛙的体色变淡。松果体是受光线控制的,只有伸手不见五指,松果体才会分泌褪黑素,如果有光射入眼睛(其实眼皮并不能挡住太多光线),褪黑素的分泌便被抑制。褪黑素有着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它能抑制性激素的分泌。一天之中,当晨光乍现,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雄鸡便不由自主地“司晨”。公园里提着鸟笼的大爷也知晓这个道理,平常鸟笼都被厚厚的布罩盖着,一旦摘下布罩,光线惊醒了鸟儿的“鸣叫中枢”,歌咏会便开始了。“牝鸡司晨”,也就是母鸡打鸣。一般地,母鸡体内只有左侧的卵巢输卵管发育,右侧的保持着未分化的状态。如果它左侧的卵巢发生了故障,右侧那个未分化的卵巢就会发育成睾丸,并且产生雄激素。在雄激素的催促下,母鸡,哦不,它现在已经是个合格的公鸡,就会操起司晨的任务来。在过去,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公鸡也可以安享黑暗静谧的夜晚。不过有时候遇到满月,皎洁的月光偶尔也会刺激太过敏感的公鸡“起夜”。而到了战乱时候,鸡犬不宁,被声音和火光惊扰的公鸡夜啼的概率大大增加,于是古人以“雄鸡夜鸣”为战争的凶兆。现代社会,尤其是广大城市,人工照明的普及早已消弭了昼夜的区别,与100年前相比,目前人们的“黑夜”普遍缩短了好几个小时。不但人本身深受“人工白昼”带来的褪黑素水平下降引发的种种健康问题(诸如儿童性早熟,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高发,以及更普遍的情绪波动)的困扰,跟着人混的其他动物也跟着遭殃。经常有报道说某小区里“无德居民”擅自养鸡,结果半夜鸡叫不断,引发邻里纠纷。英国的国鸟是欧亚鸲Eithacus rubecula,这种俗称知更鸟的小鸟现在完全不“知更”了,根据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RSPB报道,在英国很多地方它们彻夜鸣叫,都是路灯惹的祸。由此可见,给地球熄灯一个小时,不管对人类还是包括鸡在内的其他动物,都是远远不够的。但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我们还回得去吗?(选自新京报新知周刊,有删改)19简要分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他们的研究不太像是在做生物学实验,反而是像给明星灌唱片。 在英国很多地方它们彻夜鸣叫,都是路灯惹的祸。 20结合全文,分条概述鸡叫的各种原因。(5分) 21文章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阅读下面的报道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据报道,由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近日在北京启动。该工程将吸收孔子、孟子、曾子等圣贤有关孝行教育的思想精华,结合国内外青少年专家和成功培养孩子成才的优秀家长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中华小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1)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_(3分)(2)点评此则报道(不超过80个字):_ _(3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则短信。(6分)2013年7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独生子新宇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了三年,年近七旬的父母则生活在肇庆。本来新宇可以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但他是一名热衷旅行的“驴友”,一有假期就出门游玩了。他觉得父母身体健康,衣食无忧,没事不需要经常回去,忙起来连电话也打得很少。老年节即将来临,假设你是新宇最好的同乡好友,很想提醒他去看望一下父母,请编写一条不超过80字的短信,从不同角度劝说新宇要注意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底线就是生命线。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微博中感慨:“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没有添加剂;一个人很伟大,不是因为他多好,而是因为他讲诚信、守时、不偷东西。”8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积极传播正能量。要求: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材料的中心是: 五校联考 模拟(一)答案1、选【B】A、xixi;t;wn /mn;tio/tio B、wiku;tng/dng;xioxio ;wi/wiC、tndn ;xun;xn;d/t D、ti ;nxn;xxn;qx2、选【B】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瑕不掩瑜: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3选【C】A项,成分残缺,“采取”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补”后面加上“的方法”。 B项,结构混乱,可在“研制”后面加“的”。D不合逻辑,“球鞋、球衣”不属于羽毛球器材;4选【C】第1、2空,应从“画怎样的画”和内容递进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第3、4空,要从“人”与“道”对应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最后两句作评论性总结,在前。5、B 危坐:端正地坐着6、D 而:都是表修饰的连词。A、于:介词,在;介词,被。B、其:代词,他;副词,表揣测,大概。C、那么,就,表假设;却,表转折。7、B 解析:这道题从前两个断句就能看出“无大”“无小”对应,于是排出两项,再根据“以做什么”的结构判断“以佚道使人”的B选项是对的。译文:孔明是伊尹、周公之类的圣贤人物。他精心尽意治理蜀国,使得蜀国上下风俗教化整顿有序。宽宥小错,而不用严刑,因此没有像小霸王那种去施暴政。用轻松的方式役使百姓,所以即使百姓感到劳苦,也不会理会自己疲劳。用能让人求生的办法来刑杀犯人,即使死去,犯人也不会埋怨被杀。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行王道的人主所能做到的事情。孔明都做得非常好了,他确实是一个伊尹、周公一类的圣贤人物。8、D 最后客人是开心地笑了,并非悲观。9、(1)我们任凭这一苇叶般的小船自由飘到它所想到的地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之”、定语后置句、大意各1分)只是像蜉蝣一样在天地之间寄生,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蜉蝣”“沧海之一粟”两个名作状;“须臾”;大意各1分)(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11、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羌(qing)管弄晴 嬉嬉钓叟(su)莲娃多情自古伤离别 杨柳岸晓风残月 人生如梦,一尊还(hun)酹(li)江月。10. (1)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描写出鸟雀营巢(动),月映碧草(静)的景致(1分),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明快动人)(1分)的景象。(2)本词的思想感情丰富,包括:对美丽(生机勃勃)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人生苦短,别离多、相聚少,世事无奈之情;华年易逝,青春不再的伤感之情;风景古来依旧,人生聊聊百年,感叹人生的渺小,自然的伟大。(情感每点1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结合词句合理分析,2分。)12、【答案】AE 【解析】A,对应区间在原文第一段和第三段,E对应原文倒数第三段; B,答题区间在第四段,原文是“愈矛盾则体验愈深”, 是矛盾与体验的因果关系,而选项中却变成了“矛盾体验”与“生命境界”了,是言此与言彼的错误;C,答题区间第五段,原文是“人生的真实内容是永远奋斗,是为了超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挣扎”,而选项变成了“悲剧式的人生是为了超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挣扎”缩小了概念;D项答题区间在第六段,阐述的是“悲剧的主角”,偷换概念。13、【答案】D 【解析】从原文“另一种人生态度则是以广博的智慧照嘱宇宙间的复杂关系,以深挚的同情了解人生内部的矛盾冲突”可知“以深挚的同情了解人生内部的矛盾冲突”只是具有幽默态度的一个条件,不能因此判断具备此一条件就是具有了幽默的态度。14(4分)【答案】透入:观察、认识、体验人生中的永久的矛盾。(2分,“观察、认识、体验”1分,“永久的矛盾”1分。如答出“发现”“觉察”等词,也可。)超脱:以广博的智慧、同情的态度包容和超越人生中的矛盾。(2分,“包容、超越”1分,其他1分。)15【答案】(1)史铁生写出了那么多令人感动的作品,可见其在人生里面体验到不可解救的矛盾时,仍怀抱理想,不自欺欺人,在生活悲壮的冲突里显露出人生与世界的“深度”。(2)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这种幽默的态度,不是谩骂,也不是讽刺;这种幽默是冷隽背后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需从“悲剧与人生”、“幽默与人生”两个角度阐释,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16(4分)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D。第一处画线句子强调了小女孩发现“一滴水”的地点,体现了“一滴水”普通、平常的特点,(1分)突出了这滴水的普遍象征意义;(1分)第二处画线句子写出了“一滴水”充盈,圆润,透亮的特点,(1分)突出“一滴水”的美,为下文说它是“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埋下伏笔。(1分)4分。特点各2分;作用各2分。意思对即可。17(5分)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她”刚遇到这滴水时,觉得它充盈、圆润、透亮,十分喜爱;(1点)那滴水滑落消失“她”感到很难过;(1点)后来“她”很感激这滴水带给她柔情;(1点)当她又看见了那滴水,感到它还活着时,“她”感到惊喜;(1点)临终时他“她”对“这滴水”念念不忘;(1点)最后,当“她”又变成小女孩时,“她”高兴地感到她与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相逢了。(1点)5分。答对4点即给满分。18(6分)本题考查考生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能力层级F。我认为“这滴水”就是生命的象征。(2分)作者通过“一滴水”表达她对生命的看法是: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