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下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下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下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下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下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下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一个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为了使应用题教学富有现实性,探索性,开放性,应用性,我们采用了有效性的策略。【关键词】创设现实体验探索信息开放生活应用“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的一块重要内容。由于受旧教材的束缚及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应用题教学出现了低效的现象。下面就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创设生活情景使应用题教学富有现实性数学学习的外延应与生活相等。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变得单调、乏味。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教学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唤起学生的全部热情,才能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学才能唤发出生命的活力。创设情境是拉近教材与学生的有效方法。二、设计体验活动使应用题教学富有探索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材的限制,要尽可能地设计一些体验活动,让学生能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地激活学生自身内在动力,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初步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为突破“平均数”这一概念的理解,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过程。1.引导观察电脑出示:思考:你有办法使每堆小块个数一样多吗?2.独立探究让学生将准备好的20个小方块,按电脑图示要求摆放在桌上,然后根据思考题各自操作、探究。3.合作交流(1)想好的,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在小组中交流。(2)汇报交流。4.反思归纳接着再引导学生反思:“刚才解决问题时,谁没有变,谁变了?”原来是小方块的总数和堆数始终没有变,只是每堆的个数在变。每堆个数一样的时候就是平均,这个数叫平均数。这样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富有兴趣的体验活动中既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探索了总数、份数、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又从中体验到了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享受着学数学的乐趣。三、改变适量信息使应用题教学富有开放性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而现在教材中应用题大量是封闭型的题目,方法是唯一的。学生很难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在实践与探索中,我们感到只有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才能真正落实这一课程目标。为此,在应用题的呈现上,应注重提供适量的信息,而不一定是全部的信息,信息的呈现不一定一次到位,可以分步呈现,或让学生自主寻求,使每个学生自主寻求,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提供信息主体,变以往学生坐着等信息为主动提供,获取有用的信息。例如在教材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题目:“王师傅要生产400个零件,计划8小时完成,现在任务增加到600个,要在原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现在每天比原来多生产多少个?”这样的问题情景,与生活实际不尽相同,难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么一种吗?于是,我把这题进行了改变,把后两句去掉,改为:“王师傅该怎么办呢?”学生们此时思维活跃,想出了不少方案,方案一:工效不变,时间不长;方案二:时间不变,工效提高;方案三:工效与时间适当增加。由于不再限定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热情,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教师多动脑,大胆地改变信息呈现,就可变“封闭题”为“开放题”。四、解决生活问题使应用题教学富有应用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们作了两个层次的探索。第一层次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由生活问题编成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解决,从中感悟。如结合学校组织的秋游活动,三年级老师编制了这样一道题:“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秋游,每人预收50元,结果乘车费每人16元,门票费每人28元,盒饭每盒5元,预收的钱够了吗?”学生解决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兴趣是不言而喻的。第二层次鼓励学生留意身边的数学,根据生活问题编出数学问题。如五年级有一个选学内容是有关付出的钱、买东西用去的钱和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关系的四步应用题,我们在设计时,就地取材,让四人小组将学习用品汇集,标上价格,进行模拟购物活动。先由老师当顾客,全班同学做售货员。解决问题:老师拿着20元钱,走到一家“商店”买了2支铅笔,每支1.50元,5本本子,每本0.5元,付给营业员20元,应找回多少元钱?全班同学帮着一起算,得出算式:20(1.5020.55);理清数量关系:付出钱一买东西用去的钱=应找回的钱。然后四人小组开展活动,学生在轮流当顾客与售货员乐趣中解决了一个个四步,甚至四步以上的应用题,对“付出的钱”“用去的钱”“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更深刻,真正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