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简论民国初期美术教育的特点.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简论民国初期美术教育的特点.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简论民国初期美术教育的特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简论民国初期美术教育的特点美术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通常所说的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部分和方面。也被看作是实施和完成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之一,美术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造型艺术学习实践活动,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各类人才的教育。从我国美术教育的历史看,由于社会政治文化形成了较为开放的氛围,在短短几十年间,教育界兴起了十数种具有全国影响的教育思潮。其中对美术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就有美术教育思潮,美术教育教育思潮为普通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使清末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思想逐步向注重美术陶养和自身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变。在清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影响下。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偏向于实用,注重技能传授,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属于技能工具科目而非人文科目,教育目的是为培养技术人才提供绘图训练。美术科目最初作为绘图课在实业学校中开设。1867年福建创办船政学堂,课程中己开设“画法”科目。这是中国新式学堂里最早开设的“绘画课”,随后。上海广方言馆、上海格致书院、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武备学堂、江南水师学堂等同类学校的课程中都设置了“图绘”、“图画学”、“制图”等科目。但此时的绘画课不具备美术的基本性质。实际上是几何作图课。高等小学图画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观察实物形体及临本”,通过教学“练成可应实用之技能,并令其心思于精细。助其愉悦”。手工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制作简单之物品,养成其用心思耐烦劳之习。中等学堂图画课教学目的是:“习画者,当就实物模型图谱,教自在画。伸得练习意匠。兼讲用器画之大要,己备他日绘画地图、机器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可见,当时图画课和手工课的重点主要是为了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教会学生一些实用技能。这是西学为用的原则在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实施。”民国成立后图画和手工作为随意科开设,在很多学校属于可有可无的科目,教学内容仍局限于“自在画、用器画”,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很多学校还在使用仿照日本明治时代图画教本编制的教科书,使用老旧的教学方法。实行一种“伪写生教学法”,“在一个普通教室里,拿一张写生的对象,摆在学生面前,教员先代学生把那物体画在黑板上。并没有将写生原理讲给学生听。学生也只得假装着写生的模样,其实还是模仿黑板上教员的描法,这种写生并不彻底。”此外,由于教育界长期缺乏对美术科目科学和系统的认识,尚未认清美术科目在基础课程体系内的性质和作用。“图画、劳作”科究竟是培养专门人才、进行职业教育的一种手段,还是养成国民素质的基本途径,这些问题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还没有定论。王国维等人的美育理论,为美育在教育宗旨中的确定提供了可信的理论依据。民国元年,蔡元培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第一次把美育列入教育宗旨之中:“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术教育完成其道德”,虽然这一教育宗旨把公民道德教育置于核心地位,表现出以道德教育涵盖其他各育的倾向。但它首次把美育看成是培养完全人格不可或缺的教育,突破了清末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的旧模式,从培养健全人格而不是获取实用知识的角度肯定了美育的作用。在美术教育思潮的推动下,美育开始真正进入中国教育体系。美术教育思潮促使人们对普通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进行了思考。教育界对美术普及教育的“普及”、“陶养”的性质达成共识。美术教育不在于短期的专业的职业训练,而在于美的陶养,在于长远的国民素质和民族气质的培养,“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作供给美术的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作享用美术的美术人,类似的观点普遍存在于当时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中。美术教育的发展,使得同从实利主义出发使艺术课程职业化的论调做不遗余力的斗争,认为艺术课程的目的,同时使学生明白美的基础原理。这一项和美术学科知识有关,认为艺术课程首先要使学生掌握美的基本原理。如节奏、色调、形式等,学会分辨美丑。养成最小限度以上的美的创作能力。这一项和掌握美术基本技能有关。美术课程应使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