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兴旺同志在全区政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0129.doc_第1页
顾兴旺同志在全区政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0129.doc_第2页
顾兴旺同志在全区政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0129.doc_第3页
顾兴旺同志在全区政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0129.doc_第4页
顾兴旺同志在全区政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012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顾兴旺同志在全区政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月日)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的会议是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务服务有关指示精神,总结交流前一阶段全区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的情况和经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推动全区政务服务工作提升到新水平。刚才,徐霞子同志向大家学习、传达了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咸安区镇村两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对全面深入指导、推进我区政务服务工作有着重大意义,对构建三级服务体系,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系统系性的安排,希望各单位务必按照文件精神,认真抓好落实。XX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听了很受启发,一些好的思路、做法和经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代表咸安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讲两个方面,等会 XX要作重要讲话,以XX讲的为准: 一、充分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做好政务服务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区委、区政府对政务政务服务工作十分重视,始终放在改革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完成事项清理,流程优化和二次进驻,二次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政务服务管理创出咸安特色,曾经有市领导到咸安办事说咸安政务中心很小,但是管理很规范、服务很热情、环境很整洁。二是以群众满意、社会满意、区委政府满意为政务服务终极目标追求,内部管理实现制度化、经常化、常态化、标准化。三是强化检查督办,深入调查研究、超前谋划网络升级,以区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大厅为主体、村(社区)便民中心为基础的全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各类政务服务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改扩建和规范运行,乡镇一级正在稳步推进,村社区一级正在统一规范,全区政务服务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有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规范了行政行为,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推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五个”咸安建设提供了正能量。全区窗口单位和政务服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付出了艰辛努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努力争创“两个率先”新优势。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赋予政务服务工作的新内涵、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转变政府职能,继续简政放权,要求我们加强政务服务。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实现社会管理现代化”。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工作后,多次明确提出,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的“当头炮”,用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减法”换取增强市场活力的“加法”。这就要求我们把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而突破口就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0多年来,我省先后对行政审批项目开展了6轮清理审核,审批事项从2100多项减少到695项,减幅超2/3。去年,省政府根据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部署,分批取消和下放了审批事项154项,今年又取消56项,其收效是明显的,向社会和市场释放了强烈的正面信号。但总体来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仍在路上,尚待继续深化。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经济增速换挡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依赖短期强刺激政策已不足取,空间也很有限,必须坚持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更好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多地依靠深化改革,更多地释放改革的红利。要结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施政理念和管理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政务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从较多依赖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向主要依靠改革形成的制度红利转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财富驱动转变。 (二)扩大民主参与,保障群众权益,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政务服务。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和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加之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公众对知晓、参与和监督政府工作的意识日益增强。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有利于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更主动、更有效、更方便地监督政府工作。 (三)加强廉政建设,打造廉洁政府,要求我们加强政务服务。 近年来,全区各级政府把建设廉洁政府作为重要目标,在改政风、抓源头、强监督、严政纪上取得了新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政府系统的廉政建设、作风建设上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暗作为的现象和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还时有发生,少数地方还引发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发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政策不透明、政务不公开、程序不规范、作风不深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首先要建好笼子。李克强总理也要求,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其核心就是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扩大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无疑是建好制度笼子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廉政建设,切实转变作风,增强各级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在建设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二、突出工作重点,大力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化改革总目标,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期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把公开透明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统筹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强化制度机制保障,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对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的促进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动施政理念和管理方式转变。去年省政府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以来,我省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下一步,要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减、转、放、免”上下功夫,在规范权力运行、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上做文章。一要抓紧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省编办已经初步形成省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汇总表,要抓紧审核完善,报省政府审议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公开方式可以多渠道、多形式,真正发挥媒体和公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作用。今后任何部门均不得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擅自实施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目录之外无审批”。对于下放给市、县的审批事项,各地要高效承接,规范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按照“应进必进”的要求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同时要优化审批流程,方便基层和群众办事。对适宜由社会中介组织办理的事项,政府要通过放权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要建立动态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工作机制。今年国务院还将陆续取消和下放一些行政审批事项,我省要按照国务院部署,建立动态工作机制,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工作。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不仅要看数量,而且要重质量,要把那些含金量高的、管用的,真正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直接放给市场,放给企业。特别要下决心最大限度减少对投资项目的审批,同步减少、规范投资项目的前置审批。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确需保留的,也要按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经过严格论证和规范程序,调整为行政许可,今后不再搞非行政许可审批。总的考虑,要通过“减、转、放、免”,使本届政府任期内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减少1/3以上,保留的一般性审批项目办结时限总体缩短一半以上,行政审批收费显著减少。 三要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取消和下放审批后,要切实强化后续监管,防止管理脱节,绝不能因为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而放弃或削弱监管职责。各职能部门要针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方式,研究制订具体监管办法,加强事中检查、事后稽查,特别要建立科学的抽查机制、责任追溯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保证相关管理措施落实到位,防止监管缺失,堵塞管理漏洞。 (二)以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为依托,深化拓展政务公开。这几年,我省突出抓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成效比较明显。我们要在良好的工作基础上,抓深化,抓拓展,确保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要深入推进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结合我省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抓好三件工作:第一,切实推动行政权力“全上网、真上网”。一方面,加快统一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分类整合各层级信息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加强监察监控,杜绝“体外循环”,解决“网下办理、网上展示”的假公开、假透明问题。第二,各个有行政权力的省级部门要按照“两个一律”的要求,对各自条线的行政权力事项进行清理规范,做到省市县三级权力事项名称统一、编码统一、运行流程统一、自由裁量统一。这项工作2015年6月底前完成。第三,在总结前阶段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将政府部门的人财物等内部管理事项也纳入到网上运行系统,实现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二要着力深化基层政务公开。全面推进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及时公开城乡社区居民关心的事项。所有乡镇(街道)都要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尽可能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综治信访、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等事项统一纳入到中心规范办理。有条件的市、县,要积极依托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将电子政务系统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为当地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要切实规范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公共企业事业单位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老百姓对这方面的信息更关注,需求更强烈。前几年,教育、卫生、住建等部门积极推进本行业的办事公开,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下一步,要在省级层面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制定统一的公共企业事业办事公开意见,编制公开目录,规范公开行为,兼顾网上和网下,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三)以政府信息发布、解读、回应为主线,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实效。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412号),对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出了部署,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贯彻国办12号文件,制订工作计划,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任务落实,努力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 一要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国办12号文件要求,“行政机关新获取和制作的政府信息,凡属于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都要依法、全面、准确、及时地做好公开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重点是五个方面:第一,加大行政机关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公开力度。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中之重,要切实加以落实。第二,继续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政府预算和决算要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和决算公开到具体项目,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第三,加强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着力抓好征地拆迁、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保障性住房分配等方面的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第四,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深化高校招生信息和财务信息公开、医疗服务收费信息公开,推进科技管理和项目经费信息公开、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公开。第五,强化公共监管信息公开。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做好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公开,推进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公开,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对这五个方面的信息公开,省政府办公厅和各市、县政府办公室要加强督查,抓好落实。在加强主动公开的同时,认真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完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以及保存备查等各个环节的流程,提升依申请公开服务能力,依法依规满足人民群众的特殊信息需求。 二要加强对重要政府信息和热点问题的发布解读工作。认真贯彻国办2013100号文件有关要求,坚持以主动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妥善回应公众质疑、权威发布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提升新闻发言人的履职能力,建立重要政府信息及热点问题定期有序发布机制,让政府信息发布成为制度性安排。省、市、县(市、区)各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例行新闻发布制度,与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职能部门要增加发布频次。各级政府要建立主要负责同志发布重要信息制度,并指导本级政府各部门加强新闻发布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平台作用,通过更加符合传播规律的信息发布方式,在网络领域传播主流声音。要积极探索利用公报、政务微博、微信等载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府信息。重视加强政府信息的解读工作,对一些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或专业性比较强的政策性信息及相关重要信息,各地、各部门要及时组织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跟进解读,通过二次公开、“多维拆解”,让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 三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面对社会公众关切的问题,如果政府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甚至不回应、不发声,就容易使公众产生误解或质疑,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社会关切问题特别是热点敏感问题的回应工作,建立健全重要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和舆情热点,要快速反应,及早研判,及时回应,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使主流声音和权威信息迅速广泛传播,取得主动权,提升公信力。 (四)以五级政务服务管理网络为平台,切实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切实把加强政务服务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关键举措,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健全政务服务平台,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要建立完善政务服务管理机构。根据中办发201122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也提出了贯彻意见。苏政发201331号文件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成立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目前,省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抓紧筹建中。6个市成立了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及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办两中心”管理机构。未成立的市、县要结合当地政府机构改革,尽快制订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组建方案。政务服务管理机构作为行政机构,负责对政府各部门进驻中心、委托事项办理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对进驻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和日常考核,其建制由本级政府决定,并使用行政编制,已使用事业编制的应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剂出一部分进行替换,其运行经费和人员办公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要加快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先后视察多地政务服务中心并给予高度评价。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广“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办事”。建设省政务服务中心及其实体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中心筹建工作启动以来,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取得积极进展。目前,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年内竣工;二期工程年内开工,争取两年内建成。在实体大厅建成前,网络大厅近期上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按计划完成基建工程。省编办要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按照“三集中”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进驻部门和进驻事项,保证一期工程一结束,省主要部门陆续进入,中心挂牌运转。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政务服务中心不属于禁止党政机关建设的“楼堂馆所”,各地可根据需要和条件新建或改扩建,但要科学规划,贯彻勤俭节约的要求,既要力求先进合理、实用便民,又不能盲目追求档次、浪费财力。 三要规范优化服务中心运行。要研究制定出台全省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逐步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凡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事项,均应纳入中心办理。省各相关职能部门,原则上应将涉及多个内设机构的行政审批权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并进驻中心,做到进驻中心的审批事项落实到位、对窗口办理审批事项授权到位、网上行政监察系统监督到位。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的事项实行并联审批、联合审批,重大事项实行联合会办、联合勘察、联合验收。建立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效能评估等制度。加强信息化应用,省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制订统一规范标准,开放数据资源,打通关键环节;省有关部门特别是垂直管理部门要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省政务服务中心要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和网络,推动省、市、县纵横联办,实现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与先进技术手段的融合,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办发201122号文件明确提出,“逐步推进省、市、县、乡四级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服务中心合并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制定关于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方案,对公共资源交易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做出部署,我省已将修改意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了反馈,下一步,省政府将按照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统筹规划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提高公共资源配置质量与效率。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着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法制化,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透明化服务管理。五要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政府购买服务强调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合理定位和良性互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公共事业领域,有利于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促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的改革,形成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格局,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在提供公共服务、改善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十二五”时期初步形成统一有效的政府购买服务平台和机制,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我省经济基础较强,政务环境较好,应力争在这项工作中走在全国前列。要抓紧研究我省的指导意见,界定购买范围,明确购买主体,规范市场准入,健全购买机制,加强绩效管理,形成公共服务发展新机制。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谋划,健全体制,明确责任,上下联动,确保落实。 第一,理顺体制机制。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各地尽快整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