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_第1页
生理学课件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_第2页
生理学课件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_第3页
生理学课件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_第4页
生理学课件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肾脏的主要功能: 排泄功能: 排出机体代谢终产物和异物, 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 调节体液渗透压、体液量和电解质浓度, 调节酸碱平衡。,尿生成基本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选择性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内分泌功能: A. 肾素:参与动脉血压调节 B. 促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骨髓RBC生成 C. 25-羟VD3在近端小管1-羟化酶作用下转 化成1,25-二羟VD3,调节钙的吸收和 血钙水平 D. 激肽、前列腺素:调节局部或全身血管 活动及机体的其他活动,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一、肾的功能解剖,(一)肾单位的构成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肾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皮 质 肾 单 位 近 髓 肾 单 位,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的特点,(二)球旁器 1. 球旁细胞 合成、储存和释放肾素 2. 球外系膜细胞 吞噬、收缩 3. 致密斑 感受小管液中NaCl的浓度,调节 肾素的分泌,(三)滤过膜的构成 1.滤过膜的结构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窗孔) 基膜层(网孔) 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的足突(裂隙孔),2.滤过膜的通透性 机械屏障: (分子大小) 分子量7万不能通过;直径4.2nm不能通过 清蛋白 电学屏障: (所带电荷) 带负电荷不通过,?,(四)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 1. 肾交感神经 肾动脉 肾小管 球旁细胞 调节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 调节肾小管的重吸收 调节肾素的释放,NE,2.血管分布 (1)腹主A 肾A 叶间A 弓状A 小叶间A 入球小A 肾小球Cap.网 出球小A 肾小管周围Cap.网或直小血管 V (2)血管分布特点:两套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压力高 利于滤过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压力低 利于重吸收,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 特点: 1. 血供丰富 1200ml/min 占心输出量1/51/4 2. 分布不均 皮质:94% 分布 外髓:5% 内髓: 1%,(一)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1. 自身调节: 肾动脉灌注压在80180mmHg 范围变动时,肾血流量相对恒定。 肌源学说: 血管平滑肌紧张性 随灌注压变化,2.神经体液调节:紧急状态下发挥作用。 肾交感神经兴奋肾血流量 NE、E、ADH、血管紧张素肾血流量 PG、NO肾血流量,管球反馈: 小管液流量的变化影响肾血流量 和肾小球滤过率的现象。,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衡量肾滤过功能的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单位时间(每min)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正常值:125ml/min 滤过分数 filtration fraction,FF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正常值:125/660100%19%,一、有效滤过压 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滤过动力: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囊内液胶体渗透压 滤过阻力: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小囊内压,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 肾小囊内压),滤过平衡:有效滤过压下降为零时,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二)囊内压 (三)血浆胶体渗透压 (四)肾血浆流量 (五)滤过系数 滤过膜的面积 滤过膜的通透性,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物质转运方式 (一)物质转运功能: 1. 重吸收:物质从肾小管液(原尿)中转运至 血液中的过程。 2. 分泌: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或血液中的 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的过程。,(二)物质转运方式 1.被动转运: 渗透;扩散;易化扩散;溶剂拖曳 2.主动转运: 原发性:离子泵 继发性:Na+: K+: 2Cl- 、 Na+-葡萄糖、 Na+-氨基酸同向转运; Na+-H+ 、 Na+-K+逆向转运; 入胞(小分子蛋白质) (三)转运的途径: 1.跨细胞转运途径 2.细胞旁途径,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 重吸收与分泌 (一) Na+、Cl-和水的重吸收 1.近端小管 重吸收的量大、种类多,等渗性重吸收。 近端小管前半段: Na+、水重吸收多于Cl- , HCO3-重吸收优于 Cl-, Cl-留在小管液中,浓度高。,近端小管后半段 跨上皮细胞途径:,细胞旁路途径:, 水重吸收:(渗透作用),2. 髓袢 重吸收20%的NaCl ;15%的水。 A. 降支细段:对水通透 B. 升支细段:对Na+、Cl-通透,C. 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 水、盐重吸收分离, 形成髓质高渗。,3.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A. 重吸收12%的Na+、Cl-,不同量的水, 分泌不同量的K+和H+ ; B. 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量根据体内 水盐平衡状况调节; C. 水重吸收受ADH调节; D. Na+、K+的转运受醛固酮的调节。, 远曲小管始段:, 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主细胞:重吸收Na+ 和水,分泌K+。,闰细胞:与泌H+有关。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取决于主细胞顶端膜上的水孔蛋白 (aquaporin,AQP-2)的多寡,而其 受ADH调控。,(二) HCO3-重吸收与H+的分泌 1. 近端小管:,2.髓袢: 升支粗段,机制同近端小管 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闰细胞 主动 分泌H+,(三) NH3的分泌与H+、HCO3-的转运关系 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和远端小管: 谷氨酰胺 谷氨酸根 + NH+4; -酮戊二酸 + NH+4; 2 HCO3-,集合管: 对NH3高度通透,对NH4+通透性低 每排出1个NH4+,回收1个HCO3-。 NH3分泌与H+分泌的关系: H+分泌受抑制, NH4+的排出减少。 慢性酸中毒时,刺激肾小管谷氨酰胺代谢, 增加NH4+、NH3排泄和HCO3- 生成。排酸保碱,(四)K+重吸收和分泌: 1. 重吸收:6570%在近端小管,25 30%在 髓袢重吸收,且比例固定。 2. 分泌: (1)部位:远曲小管、集合管的主细胞。 摄多排多,摄少排少,不摄也排。 (2)动力: Na+ 重吸收造成小管液的负电位;, 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的主细胞内 K+高于胞外K+; 基侧膜 Na+泵活动提高了胞内K+。 刺激K+分泌因素: 细胞外液K+升高; 醛固酮分泌增加; 小管液流量增加。,(五)钙的重吸收和分泌 (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1.葡萄糖重吸收: 100%在近端小管由Na+-葡萄糖转运体继发主动重吸收。 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达180mg/100ml(血液) 时,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 已达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 此时血浆葡萄糖浓度称。,2.氨基酸重吸收: 机制同glucose。 (七)一些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 的排泄: 肌酐;青霉素、酚红、利尿剂,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图8-11 肾小管各段小管液渗透压和流量的变化,低渗尿 高渗尿 每日尿量 多尿 少尿 无尿,一、尿液的稀释 水多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管升 压素(ADH)释放 远曲小管和集 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小管液的渗透 浓度进一步 低渗尿。 饮大量清水后,尿的变化及机制? 尿崩症?,二、尿液的浓缩 缺水血浆晶体渗透压ADH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尿液浓缩。 肾髓质的渗透梯度现象,沙鼠,逆流系统模式图,逆流交换作用示意图,(一)逆流倍增,(二)髓质渗透梯度形成的过程和机制,外髓渗透梯度: 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 形成的; 内髓渗透梯度: 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出的尿素 和髓袢升支细段扩散出的NaCl 共同形成的;,三、直小血管在维持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降支渗透压低于髓质: NaCl、尿素进入降支, 水进入髓质。 升支渗透压高于髓质: NaCl、尿素进入髓质, 水进入升支。 意义:只带走髓质中多余的溶质和水,从而维 持髓质的渗透梯度。,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 溶质浓度渗透压肾小管对水和 Na+重吸收尿量。 用可被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增加肾小管溶质浓度,达到利尿和消除水肿的目的,称为 渗透性利尿。 例:糖尿病患者尿多;甘露醇利尿。,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二) 球管平衡 1. 近端小管对Na+定比重吸收: 近端小管对溶质(特别是Na+)和水的重吸收随 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而改变,肾小球滤过率, 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反之亦然, 这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近端小管中Na+和水的重吸收率总是占肾小球 滤过的65%70% ,称为近端小管的定比重吸收。,2.机制: 肾小球滤过率小管旁Cap.网血流量 毛细血管Bp,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液进入Cap.间隙静水压肾小管重吸收 3.生理意义: 在于使尿中排出的Na+和水不会随肾小球 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化,从而保持尿量和尿钠的相对稳定。,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激活肾血管受体肾血管收缩血浆流 量 肾小球滤过率 激活受体球旁细胞分泌肾素ang、 醛固酮 促进NaCl和水重吸收和K+ 的分泌。 直接刺激近端小管和髓袢增加Na+、Cl- 和水的重吸收。,(二)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VP (ADH) 来源: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 神经垂体贮存、释放。 作用: 升高血压(V1受体) 提高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机制:,ADH分泌的调节: 1.体液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 兴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ADH分泌(如大量出汗;严重呕吐;腹泻) 大量饮清水血浆晶体渗透压ADH水重 吸收 尿量 饮用大量清水引起尿量增加的现象, 称为水利尿。,一次饮1L清水和饮1L等渗盐水后的排尿率,2.血容量 血量过多 心肺感受器(+)迷走神经(+) 下丘脑 ADH尿多 Bp正常压力感受器ADH尿少 3.其他因素 恶心、疼痛、应激刺激、低血糖、Ang II ADH 尿少 尼古丁、吗啡 ADH 乙醇ADH尿多 下丘脑病变垂体ADH(尿崩症),(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1.组成:血管紧张素原AngI AngII AngIII 肾素 ACE 醛固酮 2.AngII的功能: 对尿生成的调节 刺激近端小管对Na+的重吸收; 改变肾小球滤过率; 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 刺激神经垂体释放ADH。,3.醛固酮的功能 来源: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作用: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保 Na+、 保水和排K+。 机制:基因调控醛固酮诱导蛋白 生成管腔膜Na+通道,增加Na+通道数目,有利于 小管液中Na+向胞内扩散; 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酶,增加ATP,为基底侧膜 Na+泵提供能量; 基底侧膜上的钠泵,加速Na+泵出,K+泵入,增 大胞内与小管液之间的K+浓度差,有利于K+分泌。,4.肾素分泌的调节: 入球小A牵张刺激 到达致密斑Na+ 近球细胞肾素 肾交感神经兴奋 NE、E、PGE2、PGI2 AngII、VP、ANP、 内皮素、NO,-,(四)心房钠尿肽(ANP) (1)分泌部位: 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肽类激素。 (2)作用: 使血管舒张、促进肾脏排钠、排水。 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使血管平滑肌胞质 Ca2+, 使入球小A舒张,滤过率。 通过cGMP使集合管管周膜Na+通道关闭,抑制 NaCl重吸收。 抑制肾素、醛固酮、ADH的分泌;,第六节 清除率 一、定义和计算方法 两肾在单位时间(1 min)内,能将 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 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该物质的血浆 毫升数,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clearance, C)。,Cx =,Ux(尿中浓度)V(每分尿量),Px(血浆中浓度),Ux (尿中浓度)V (每分尿量) = Px (血中浓度) Cx,Ux:mg/100ml V:ml/min Px:mg/100ml,二、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一)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 1. 菊粉(inulin)既不重吸收,也不分泌。 UInV= GFR PIn,UInV,PIn,GFR=,= CIn = 125ml/min,2.内生肌酐清除率: (1)组织代谢所产生的肌酐为内生肌酐。 (2)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值很接近GFR,临 床上常用其推测GFR。 (3)测定前,禁食肉类;避免剧烈运动。,尿肌酐浓度(mg/L)尿量(L/24h),=,血浆肌酐浓度(mg/L),内生肌酐 清除率,(二)测定肾血流量 选定经肾循环一周可被完全清除(滤过和分泌),在肾静脉中浓度接近为零的物质: 碘锐特diodrast 对氨基马尿酸pa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