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茶与现代养生课件_第1页
茶起源茶与现代养生课件_第2页
茶起源茶与现代养生课件_第3页
茶起源茶与现代养生课件_第4页
茶起源茶与现代养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与现代养生,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课程主要的内容 课程的学习目的 课程的教学手段 参考书及相关网站,1. 开设这门课程有利于学校综合型素质人才的培养,这是因为,学生在主修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走出专业圈圈,突破学科壁垒,有机会在外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去遨游、领略和感知其他学科的领域空间、思维方法、研究手段和基本知识,有利于开阔视野,启发心智,萌生灵感。这无疑对学生快速成才,极有帮助。,2.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通识课不是专业课,也不同于一般科普课。在这门课教学时,教师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与贯通,而不应简单地向外专业学生推广本专业知识。比如,茶与现代养生的课程既涉及到生物学的知识,又涉及到人文科学中的茶文化、茶疗的内容。,课程学习目的,“茶与现代养生”课程就是以传统中华茶文化和现代科学养生为主要内容,用科学的视角认识茶的内涵和健康价值,诠释中华茶的起源、发展及传播的历史和其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通过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方式,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人文修养、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是茶之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利用茶的国家。茶亦被推崇为“国饮”。它是当今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课程学习内容,第一讲 茶的起源与影响 第二讲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讲 茶叶的分类与加工 第四讲 茶叶成分与健康 第五讲 科学饮茶与养生 第六讲 茶道与茶艺,课程的教学手段、参考书及相关网站,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讲解和黑板演绎 参考书: 1范晓清主编,茶与现代养生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5月 2檀亚芳等,茶文化与茶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相关网站:1、中华国饮茶文化-中国网 /aboutchina/zhuanti/cwh07/node_7031338.htm 2、中国茶文化门户网站 /,第一讲 茶的起源与影响,一、茶的起源 二、茶树的基本分类及生长习性 三、茶的影响 四、中国茶区的划分,一、茶的起源,神农像,1、茶的发现,茶叶最早的药用记录在公元前2780年。 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而解之” 。,茶圣 陆羽,唐代,陆羽著: 茶经 我国、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 陆羽: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陆羽像,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茗,苦,寒,破热气, 除瘴气,利大小肠,食宜热,冷即聚痰。-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 宋-苏东坡诗云:“何须魏帝一丸药, 且尽卢仝七碗茶”。,昔魏文帝曾有诗:“与我一丸朗,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苏轼却认为卢仝的“七碗茶”更神于这“一丸药”。 卢仝是谁?,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 茶气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渴,悦志。下气消食,破热气,除瘴气,清头目,治中风昏愦,治伤暑,治热毒赤白痢,止头痛。,2、茶的名字,茶有文字记载已有4000多年了。 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木记载:“槚,苦荼”。 东晋郭璞注:“树小如桅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 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 茶在古代一物多名,在唐代以前:除了荼,还有槚、荈、茗、蔎等雅号别称。 自唐代后统一:陆羽茶经将“荼”改为”茶”。但现在仍有“茗”的说法。,英文Tea的来历,世界各国关于茶的读音(ti)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出去。 茶,福建省厦门方言中,音 “退”,音“TEY”。 在明末清初,西方国家远洋船队来华贸易时,将“退”音“TEY”译成“TEA”。 从此以后英文TEA便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茶名。 black tea; dark tea; green tea; yellow tea; oolong tea.,人们通常所品饮的茶叶,是从茶树上采摘的鲜嫩芽叶,经加工而成的干茶。茶叶品质的优劣,与茶树品种、茶树生长环境等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茶叶知识,必须从茶树谈起。,二、茶树的基本分类及生长习性,应清楚以下内容与问题: 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茶树形态特征 茶树的生长环境,1、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界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 种子植物门(Sperma tophyta) 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目 山茶目(Theales) 科 山茶科(Theaceae) 亚科 山茶亚科(Theaideae) 族 山茶族(Theeae) 属 山茶属(Camellia) 种 茶种(Camellia sinensis),茶树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德国植物学家孔采,瑞典植物学家林奈,茶树定名者的姓名,种名:中国种,属名:山茶属,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2、茶树形态特征,同大多数植物一样,茶树是由 根(root)、茎(stem)、叶(leaf)、花(flower)、果(fruit)和种子(seed)等器官构成一整体。,茶树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主要功能为担负营养和水分的吸收、运输、合成和贮藏,以及气体交换等。,茶树的花、果、种子是繁殖器官(reproductive organ),主要担负繁殖后代的任务。, 茶树地上部分,亦称为“树冠”(crown), 茶树的根系(root systems)称为地下部分,自然生长条件下成年茶树形态,2.1 根(Root),其功能为:固定和支撑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及营养物质,并将这些物质输送到地上部;合成许多重要物质(茶氨酸);贮存地上部分合成的营养物质;繁殖等。,1)根的外部结构形态,茶树的根系是由主根(axial root)、侧根(lateral root, secondary root)、细根(absorptive root)和根毛(root hair)构成的轴状根系。,2.2 茎(Stem),包括主干(trunk)、侧枝(lateral branch),是形成树冠(crown)的主体。茎的主要功能:将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根部合成的物质输送到叶、花、果、同时将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输送到各器官 ,即担负着输导、支持和贮藏等作用。,1)茎的外部形态,自然生长的茶树,由于分枝部位(branching part)的不同,通常分为乔木型(arbor form)、小乔木型(semi-treerescent form, semi-tree form)和灌木型(shrub form)。, 乔木型茶树:植株高大,主干明显。, 小乔木型茶树:植株较高大,基部主干明显。,灌木型茶树:植株较矮小,无明显主干。,西双版纳勐海“茶树王”,原树高32m,直径0.9m,树龄有1700余年。,普洱县困卢山千余年野生古茶树 普洱县板山千余年野生古茶树,鐘鳴谷應,小乔木型茶树 (广东),不同生态的灌木型茶树,按 茎 干 分 类,小 乔 木 型,乔 木 型,灌 木 型,芽:按枝条上的位置分定芽和不定芽,定芽从生长部位上有顶芽和腋芽之分。芽和叶均为进行茶树种植的主要收获对象,2.3 芽(bud)和叶(leaf),真叶为发育完全的叶片,其形态特征为:, A、叶缘有锯齿,一般有16-32对,叶基无;, B、主脉明显,由主脉分出侧脉,主脉和侧脉呈45度角左右, C、叶脉呈网状,侧脉从中展至2/3处向上弯曲呈弧形并与上方侧脉相连;, D、叶背有茸毛,等。,叶尖,叶片,主脉,侧脉,叶缘,叶基,叶柄,2.4 茶树的花,着生部位:叶腋间。 着生数量:15个或更多。 着生方式:单生、对生或丛生。 花轴短而粗:属假总状花序。,2.5 茶树的果实和种子,茶果为朔果,成熟时果壳开裂,种子落地。 果皮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为棕绿或绿褐色。 果皮光滑,厚度不一,薄的成熟早,厚的成熟迟。,球形,肾形,三角形,方形,茶 花,茶 芽,茶 果,3、茶树的生长环境,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喜酸怕碱,(1)光照与茶树生育,喜光耐荫,忌强光直射 强光:叶片增厚,持嫩性差。 遮光:叶形大、薄,叶质柔软。 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2)温度与茶树生育,喜温怕寒:生长适宜温度为20 至30。 开始生长的温度:10左右茶芽开始萌发。 极端最低温度:-8至-16冻伤。,(3)水分与茶树生育,喜湿怕涝:年降水量必须在1000mm以上,生长期月降水量应大于100mm。 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比较适宜。 土壤水分:在5090%比较适宜,随含水量提高,生育量增加。,(4)土壤与茶树生育,喜酸怕碱:土壤pH在4.06.5适宜生长,嫌钙、土壤中超过0.2%,有害。 土层深度:有效土层在1m 以上,50cm之内无硬结层或粘盘层。 土壤质地与结构:上部质地轻砂质、砂壤土质。,(5)地形地势与茶树生育,海拔:一般适宜高度在1000m以下,海拔400-800m最适宜。 坡向:偏南坡地(包括南坡、东南坡、西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多,温度高;而偏北坡地的太阳辐射总最较少,温度就低。 茶经中提出,茶树应生长在向阳山坡,并最好有林木遮挡。,三、茶的影响,开门七件事是古代中国平民百姓每天为生活而奔波的七件事,已成为中国的谚语。从“开门”(即开始家庭一天正常运作之时或持家,维持生计),就都离不开七件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分别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提示家庭各样必需品,1、茶的物质层面的影响,茶虽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但茶已经远远超越了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不仅仅简单作为一种饮料而存在。茶与琴棋书画一样,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成为一种修养,一种人格力量,一种境界。,2、茶的精神层面影响,从作为物质本体的茶叶,到古朴典雅,款式优美的茶具,景致幽雅的茶楼,以及给人以精神享受的茶诗、茶书、茶画,还有渗透到国民精神中的种种茶俗茶礼,都是茶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茶文化既包括了茶,又包括了饮茶之人,更包括了茶饮本身的行为以及茶人所成就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上的成果。,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不可少的。以茶待客,以茶代酒,历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不论是富有之家或贫困之户,是上层社会或平民百姓,也不论是社会活动或闲散家居,莫不以茶为礼。,茶与婚礼,我国各族婚礼,五光十色,在缔婚的每一个过程中,往往都离不开用茶来作礼仪。 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缔婚中应用、吸收茶叶或茶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茶在我国各族的彩礼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点,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有这样一段说明:“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大致意思是,茶籽种下后就不能移植了,移植的茶树就不能生存,用茶叶作为聘礼,是希望女子能专一的寓意。其实,茶叶文化的浸渗或吸收到婚礼之中,是与我国饮茶的约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茶艺表演,茶艺表演是在茶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科学地、生活化地、艺术地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老舍茶馆京风京韵,老古今颂名族文化, 舍俗创新永葆青春。 茶香艺高落客满厅, 馆藏华夏百剧精英。,老舍茶馆,茶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各个层面,甚至是政治生活。连战很多年前第一次到北京,中央请他到老舍茶馆喝的浙江的大佛龙井茶。,,LOGO,民 间 茶 俗,北京的大碗茶 喝大碗茶的风尚,在汉民族居住地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大道两旁、车船码头、半路凉亭,直至车间工地、田间劳作,都屡见不鲜。这种饮茶习俗在我国北方最为流行,尤其早年北京的大碗茶,更是名闻迩遐,如今中外闻名的北京大碗茶商场,就是由此沿习命名的。 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腾,提神解渴,好生自然。这种清茶一碗,随便饮喝,无须做作的喝茶方式,虽然比较粗犷,颇有“野味”,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很简便,一张桌子,几张条木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 大碗茶由于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自然受到人们的称道。即便是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今天,大碗茶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饮茶方式。,,LOGO,成都盖碗茶 在汉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喝盖碗茶的习俗,而以我国的西南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成都最为流行。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 饮盖碗茶一般说来,有五道程序:一是净具:用温水将茶碗、碗盖、碗托清洗干净。二是置茶:用盖碗茶饮茶,摄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见的有花茶、沱茶,以及上等常为35三是沏茶:一般用初沸开水冲茶,冲水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四是闻香:泡5分钟左右,茶汁浸润茶汤时,则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五是品饮: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民 间 茶 俗,,LOGO,民 间 茶 俗,羊城早市茶 早市茶,又称早茶,多见于中国大中城市,其中历史最久,影响最深的是羊城广州,他们无论在早晨上工前,还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名“一盅两件”,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广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饮早茶谓吃早茶。 吃早茶是汉族名茶加美点的另一种清饮艺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当场点茶,品味传统香茗;又可按自己的口胃,要上几款精美清淡小点,如此吃来,更加津津有味。 如今在华南一带,除了吃早茶,还有吃午茶、吃晚茶的,把这种吃茶方式看作是充实生活和社交联谊的一种手段。,,LOGO,潮汕啜乌龙 在闽南及广东的潮州、汕头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钟情于用小杯细啜乌龙。乌龙茶既是茶类的品名,又是茶树的种名。啜茶用的小杯,称之若琛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用如此小杯啜茶,实是汉民族品茶艺术的展现。啜乌龙茶很有讲究,与之配套的茶具,诸如风炉、烧水壶、茶壶、茶杯,谓之“烹茶四宝”。泡茶用水应选择甘冽的山泉水,而且必须做到沸水现冲。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饮,啜茶的方式更为奇特,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只觉浓香透鼻。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茶汤入口,含汤在口中迥旋品味,顿觉口有余甘。一旦茶汤入肚,口中“啧!啧!”回味,又觉鼻口生香,咽喉生津,“两腋生风”,回味无穷。这种饮茶方式,其目的并不在于解渴,主要是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所以,凡“有朋自远方来”,对啜乌龙茶,都“不亦乐乎”!,民 间 茶 俗,藏族酥油茶,白族三道茶,拉祜族烤茶,土家擂茶,蒙古咸奶茶,傣族竹筒茶,纳西盐巴茶,五、中国茶区的划分,东自东经122的台湾阿里山。 西至东经94 的西藏米林。 南自北纬18 附近的海南岛榆林。 北至北纬39 的河北太行山南麓。,海南榆林,河北太行山,西藏米林,台湾阿里山,云雾缭绕的贵州高原山地茶园,恒夏多雨的海南热带茶园,山清水秀的淅江丘陵茶园,昼夜温差大的山东温带茶园,(一)华南茶区,华南茶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是我国最南部茶区,包括广东、广西、台湾、闽南等茶区。 南部为热带季风气侯,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华南茶区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域。,土壤肥沃:大多为砖红壤、赤红壤,部分黄壤。 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0 以上,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大多为大中叶种。 适宜发展红茶、乌龙茶、花茶等 。,云南茶园,(二)西南茶区,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中北部和西藏东南部。 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南茶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为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区域。,地形复杂:大多是盆地、高原。 气候差别大:水热条件较好,雨量充沛,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4-18,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雾日多。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灌木型、小乔木型、乔木型一应俱全。 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三)江南茶区,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苏南、皖南、鄂南等地。 茶园分布于丘陵地带,一年四季分明。 江南茶区是当今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是我国发展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历史上名茶种类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