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的求学科举之路(再改稿).doc_第1页
刘基的求学科举之路(再改稿).doc_第2页
刘基的求学科举之路(再改稿).doc_第3页
刘基的求学科举之路(再改稿).doc_第4页
刘基的求学科举之路(再改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基的求学科举之路(再改稿)(连环画文稿)人物造型:刘基,幼童(三兄弟);少年;青年(有发髻)。刘父,刘爚读书人。刘母富氏,端庄贤淑。刘基外婆,慈眉善目。吴梅涧,道士。郑复初,学者。叶岘、徐祖德,书生。画页场面及文字内容一、文字:南田山位于青田县的南部,虽然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但却有大片平地,水土丰美,多稻田,曾经是青田的粮仓,是道家的“七十二福地”之一。画面:旷野良田,农夫割稻、打稻、挑担场景。二、文字:元朝至大四年(1311)夏六月十五,刘基出生于南田武阳村。刘基家共三兄弟,大哥刘舒,字伯洋;刘基,字伯温,居中;小弟刘陞(shng),字伯演 。画面:三个大小有差异的小孩在山野田间嬉戏,远景为武阳村。三、文字:刘基家族“远世尚武,近世修文”。刘基的父亲刘爚(yu)做过遂昌县教谕,饱读诗书。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的文化教育。画面:刘爚教刘基三兄弟读书。四、文字:刘基的母亲富氏是南田西坑人,为北宋名相富弼(b)的后代。富氏勤劳贤惠(hu),相夫教子,抚育子女健康成长。画面:富氏在院子里干活(如嗮菜干),三个孩子在帮忙。五、文字: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中,刘基自幼就表现出对读书学习的爱好。至今,在青田、文成一带还流传着刘基痴迷于读书的传说故事。画面:刘基在自家院落的树下读书。六、文字:据说,有一年冬天,刘基的妈妈让刘基送腊肉和索面给外婆。画面:刘基的母亲在门口招呼在院子里读书的刘基。七、文字:刘基的妈妈把挈盂(qi y)递给刘基,吩咐他把桌子上的索面先装好,然后再去厨房拿腊肉装上。画面:厅堂里,刘基一手持书,一手从母亲手里接过挈盂,旁边的桌子上放着几筒索面。八、文字:刘基一边看书,一边把桌子上的索面装进挈盂。画面:如文字。九、文字:刘基的妈妈催促刘基早点出发,然后早点回家。画面:刘基的母亲在院子里,一边晾衣服,一边说:“东西收拾好了就早点走”,刘基手提挈盂从房内跨出门外,回答到:“好了”十、文字:刘基提着挈盂,高高兴兴地去往外婆家。画面:一少年提着挈盂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十一、文字:到了外婆家,刘基对外婆说是妈妈让他送腊肉和索面来了。画面:外婆家的院子里,外婆牵着刘基的手往屋里走。十二、文字:挈盂盖打开后,里面除了索面,就是一本书,没有腊肉。画面:在房间里,挈盂放在桌子上,刘基手拿盖子,看着挈盂作吃惊状,外婆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十三、文字:刘基连忙对外婆说,在家里装东西的时候,还在看书,不留神就把书当腊肉提来了,请外婆别责怪,我马上就去拿腊肉。画面:刘基在外婆面前低头认错状。十四、文字:外婆和蔼(i)地对刘基说,你这么喜欢读书,外婆高兴还来不及呢。我外孙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个传说的题目是书凑礼) 画面:外婆抚摸着刘基的头,慈爱地说着话。十五、文字:元定泰元年(1324),年方14岁的刘基离开武垟下山到北山的岭根,然后坐蚱蜢船出小溪,溯瓯江往处州。画面:少年刘基坐船过小溪的情景。十六、文字:此次刘基离家是到括(ku)城处州(今丽水莲都)郡庠(jn xing 州郡的官办学校)读书。 画面:少年刘基走近一座学宫前十七、文字:在郡庠,刘基和同学一起学习春秋经等课程。 画面: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下面端坐听讲。十八、文字:刘基资质聪慧(cng hu),悟性好,看书能“七行俱下”,学习理解能力超过其他同学。 画面:学校的庭院里其他学生,或坐、或站,都手持书卷,作看书、读书、背书状。惟有刘基在长廊下抚琴。十九、文字:老师闻琴声走过来,问刘基,为什么不温习功课?刚才课堂上所讲授的经文是否已经记住了?经义是否都懂了?画面:老师作询问状,刘基恭立一旁答:“已记,已懂”。有学生观望过来。二十、文字:老师听刘基说已经把他刚讲了一遍,还未详细讲解的春秋经的内容都记住并弄懂了,很是不信。决定考考刘基。画面:老师问:“春秋经中郑伐许是何意?”,刘基答“书郑伐许,以其一岁而再动干戈,为恶已甚”,其他学生围聚过来听讲。二十一、文字:听了刘基的回答,老师大为高兴,当众作了表扬。画面:老师作表扬状,刘基作谦虚状,其他学生作惊讶羡慕状。二十二、文字:刘基的智慧和学习能力,令同学们叹服。课余,大家都喜欢听刘基谈古论今,并向他请教问题。画面:一群学生围着刘基听讲,背景为学校的房子。二十三、文字:在处州求学期间,刘基并非只是呆在学校里,只与老师同学接触,而是积极了解社会,与外界人士交往,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刘基也乐于带同学一起外出交游。画面:刘基与同学在房间里整衣束带,准备出门的样子,一学生问:今天我们去哪?刘基答:去少微山,那里的紫虚观道长吴梅涧(jin)是我的朋友。二十四、文字:走出校门,见朝霞满天,同学们很高兴,却见刘基招呼大家回去拿伞。画面:如文字。二十五、文字:有同学疑惑不解地问刘基,这么好的天气,为什么要带伞?刘基回答到,朝霞是下雨的征兆(zhngzho)。别看现在天空晴朗,午时肯定有雨。大家听后将信将疑。画面:野外,山路上,一群学生背伞而行,有说有答。二十六、文字:少微山,紫虚道观前,道士吴梅涧(jin)迎接刘基一行的到来。 画面:如文字。二十七、文字:吴梅涧热情地带着刘基等人在山上看风景,讲典故,谈老庄。画面:吴梅涧在向大家介绍景物状,口言:秦观被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时曾经登临此山。二十八、文字:在吴梅涧请大家回紫虚道观用午饭时,天上下起了雨来,大家纷纷打起了雨伞,皆称赞刘基能掐(qi)会算,料事如神。而刘基谦虚(qin x)地说,只要留心观察自然现象,大家都可掌握天象规律。画面:山间雨中,众人撑伞而行。二十九、文字:在郡庠读书三年,完成学业。刘基与同窗告别,劳燕分飞,各自东西。 画面:长亭外,古道边,学子们依依告别。三十、文字:元天历元年(1328),18岁的刘基来到青田石门洞,追随名师进士郑原善(字复初),在石门书院继续深造。 画面:一叶扁舟抵达石门洞旗鼓山前。三十一、文字:在石门书院,刘基又系统学习了儒家经典,写就习作春秋明经。学习之余,刘基与郑先生讨论濂溪学派理学和洛书时,能立即领会书中之意。以此,郑复初非常器重刘基,认为刘基的才华,足能建功立业,光大门楣(mi)。画面:石门洞小溪边,师徒二人散步,郑复初给刘基讲解经文。三十二、文字:看到郑复初和刘基在远处散步交谈,有一学生对另外一位学生讲,郑先生这么器重刘基,认为刘基好学,其实不然。画面:一学生指着远处的郑复初和刘基的背影对另一先生说话。三十三、文字:这话从何说起?哦,是这样的,我经常看到大家都在看书,而刘基大白天的,跑到月洞里的石床偷懒睡觉。画面:特写,一学生一脸惊讶,一学生一旁说话。三十四、文字:你别不信了,明天午后我带你去看。画面:两学生还在对话。三十五、文字:第二天午后,两位学生去往瀑布边的月洞,果然看到有人躺在石床上。画面:石床上刘基双手作枕而卧,双眼睁开,口中念念有词,旁边放着书,有两学生走近。三十六、文字:刘基,你躺在这里,念念有词,在干嘛?在这里睡觉会着凉的哦。刘基听到有人招呼,连忙起身作答。画面:两学生已经站在石床前,刘基起坐。三十七、文字:刘基说:谢谢你们关心,我没有睡觉,是在默诵书中的内容。一同学说,不会吧,先生教的课文,你不是都倒背如流了吗,为什么还要来此再背诵?画面:刘基在石床上侧身与两同学对话。三十八、文字:刘基说:是这样的,除了先生教的内容,我还看其它的书籍,而每看过一本新书,我都要把内容默诵一遍,以加强记忆。画面:刘基已下石床和两同学说话,其中一学生手拿刘基放在石床上的书翻看。三十九、文字:刘基说:至于要躺在石床上默诵,因为这里安静,可以心无旁骛(w),专心致志,面壁读书,面壁思考。画面:刘基手指石床对同学说话。四十、文字:刘基,你刚才是不是在默诵这本梦溪笔谈中的内容?我看了一下,书中所言与我们科考无关,你看它干嘛?画面:一学生举书问刘基。四十一、文字:刘基回答,读经书,考功名,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治国平天下,需要多种多样的知识学问。梦溪笔谈记录了天文、地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知识,是本好书。作者沈括几百年前还曾经到过此地呢!画面:刘基侃侃而谈,一学生问:你说沈括到过此地,有依据吗?四十二、文字:你们看,证据在那。刘基指着月洞高处的摩崖(m y)石刻对同学说。画面:刘基仰头,指着高处,一学生读内容:史馆检讨沈括,奉使按行过此四十三、文字:同来的还有李之仪哎,另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就是写卜算子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那位大诗人。画面:三位同学在摩崖石刻下兴奋地议论。四十四、文字:在石门书院,刘基除了要读准备科举的经书之外,凡诸子百家,天文地理的书籍都找来通读,而且有机会,他还要实践验证所学到的知识。画面:石门飞瀑之下,刘基持书而读。四十五、文字:在石门书院读书的学生,都很好学,为科举考试作准备时常挑灯夜读。一天夜里,郑复初先生发现,刘基既没有睡在床铺上,也没有在挑灯看书,连斋舍里也没有他的人影。画面:斋舍里有学生灯前看书,郑复初入室查看。四十六、文字:郑复初觉得奇怪,就提着灯笼,四处寻找来到了江边。画面:江边有渔船,郑复初手提着灯笼而来。四十七、文字:见渔船上有渔火闪烁,郑复初先生就过去询问,渔翁指着矗立江边的旗山说,曾看见有人上山。画面:郑复初与渔翁渔船上下,问答。四十八、文字:爬上旗山,郑复初先生看见远处有人仰头观天。画面:如文字。四十九、文字:郑复初先生问道,是刘基吗?深夜在此为何?刘基闻声回头,见是老师,连忙迎走过来。画面:俯视,刘基朝郑复初走来,山下大江东去。五十、文字:先生,我见今夜万里晴空,星光灿烂,特意上山观星空天象。不想劳您寻上山来。您看,深秋之夜,北斗西指画面:仰视,刘基为郑复初手指北斗。五十一、文字:至顺三年(1332)秋,22岁的刘基意气风发离开石门洞赴杭州参加乡试。 画面:刘基(已有发髻)站立船头,昂首向前,踌躇满志,背景为远去的石门洞。五十二、文字:乡试秋天在省城举行,秀才、监生(官办学校有学籍的生员)才有资格参加,中举者为“举人”。此次江浙行省乡试,刘基中第十四名举人。 画面:刘基武阳家门口,数名官差,执捷报,敲铜锣高喊:“恭喜刘老爷高中了!”,旁边围着乡邻。五十三、文字:中举人者,有资格参加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元朝的京城在大都(今北京)离青田很远。所以,中举之后,刘基就要早早收拾行装,准备赴京赶考。 画面:家中,刘爚与刘基说话,刘母为刘基收拾行装。五十四、文字:刘基此次赴京赶考,旅途并不孤单,因为富川(今平桥)叶岘(xin)和石帆徐祖德也是举人,也赴京赶考,三人结伴而行。画面:三个年青人身背包袱,行走在山梁上,远处一轮旭日拔地而起。五十五,文字:在刘基三人此次参加进士科考试之前,元朝已经举行过6次科考,青田人尚无成功的先例。所以,刘基,叶岘和徐祖德相互鼓励,力争取得突破,为家乡增光。画面:旅途馆驿内,刘基,叶岘和徐祖德灯下畅谈。五十六、文字:会试在大都贡院(考场)举行。元朝实行民族歧视(q sh)政策,会试分左右榜,各录取50名。右榜为蒙古和色目人(西域及中国西北各族),左榜为汉人和南人(南方汉人)。画面:贡院门口,士兵持刀站立,考生们鱼贯而入。五十七、文字:当时蒙古和色目人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三左右,却要占全国一半的进士名额,极不公平。在考试方面,蒙古和色目人只需考两场,而汉人和南人要考三场。画面:刘基在贡院的号房里端坐挥毫答题。五十八、文字:会试成绩公布之日,礼部将左右榜分贴在礼部大院的南墙上,考生和市民纷纷前来观看。在1333年,至顺癸酉(ku yu )进士科的考试中,刘基中三甲第二十名进士。画面:院墙左右贴有榜文,右边看榜者为少数民族,人少。左边看榜者,汉人装束,人数较多。五十九、文字:除刘基之外,叶岘和徐祖德也高中进士。一榜之中,全国南人才25个名额,小小的一个青田县,竟有三位学子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