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农业进步.ppt_第1页
工业化与农业进步.ppt_第2页
工业化与农业进步.ppt_第3页
工业化与农业进步.ppt_第4页
工业化与农业进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 工业化与农业进步,第1节 工业化 第2节 农业进步,韩国工业化的可喜成绩,过去的40年中,韩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8%以上,创造了“汉江经济奇迹”。 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国、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梦想。韩国不断增加它在制造业部门的投资,现在已经实现了全面工业化,农业产值下降到5以下,制造业所占的份额上升到了30以上,服务业则达到50以上。最初在韩国经济增长中领先的是劳动密集型轻工业,特别是纺织业。此后是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现在,在不到两代人的时间内,韩国便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电子、半导体和汽车制造国之一。,曾经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农业国之一的韩国,从1962年开始认真着手发展经济。韩国的第一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621966)的重点是为工业化打好基础,这一计划成功地开始并加速了韩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出口为增长发动机的外向经济发展战略,大大地促进了韩国经济的根本转变。从1962年直到1997年,韩国国民总收入由23亿美元增加到4740亿美元,增长205倍;人均国民总收入由87美元增加到10307美元,增长117倍。 最近,韩国成功的渡过了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风暴。韩国的外汇储备1997年底仅有38亿美元,到2000年1月则已跃升为768亿美元。韩国的信用程度定级已恢复到投资可靠程度。,第1节 工业化,一、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工业化:国民经济结构实现由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过程。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持续扩张,特别是制造业增长迅速,使农业部门净产值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而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比重持续上升,而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大体保持不变。 工业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一)提供多样化产品,生存必需品、工业消费品生产的多样性。 人们的消费欲望多种多样,且具有递减的趋势,工业部门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不断提供新产品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效用。 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不断追求新产品和服务。,(二)促进农业发展,需求方面 增加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客观上有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非农人口的大量增加为农业发展提供市场贡献。 供给方面 提高现代农业投入品和技术条件(生物技术等)。 减少农业投入成本,增加国家财力,提供资金。,(三)具有较强的联系效应,后向联系:一个产业同向它提供投入的产业之间的联系。钢铁采矿业 前向联系:一个产业同向吸收它的产出的产业之间的联系。钢铁机械、汽车 具有较强的前后向联系的部门作为主导部门。如汽车部门 汽车维修、交通运输。公路建设等汽车钢铁、橡胶、玻璃工业、电子工业等,(四)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趋于下降,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趋于上升。 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可以改善贸易条件。,二、工业化发展阶段,(一)工业化的标志 1.斯大林: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 2.霍夫曼:以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之间的净产值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来衡量。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净产值/生产资料净产值。 工业化分为4个阶段:霍夫曼比例分别是5、2.5、1、小于0.5。,(二)工业化的一般阶段,早期工业:食品、皮革、纺织等 中期工业:金属矿产品生产与加工,橡胶、木材加工,化学工业 后期工业:重工业(耐用消费品、资本品) 新型工业:电子工业,三、工业化的模式,(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模式 (二)资本主义不完全市场经济模式 (三)社会主义中央计划模式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模式,开始于1760年代的英国,1860年代基本完成。美国开始于1790年代,完成于1880年代。 特点: (1)私有制为基础,自发发展起来。 (2)追求利润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市场竞争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 (3)借助于殖民或奴隶贸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二)资本主义不完全市场经济模式,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国家干预加强。 特点: 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作用加强。 市场机制不完全,国家计划增强。 主要采取政府税收的形式完成资本积累。 政府直接投资优先发展重工业,市场机制仍然作用于私人企业。,(三)社会主义中央计划模式,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 特点: 采取国有化、集体化形式,消灭私有制。 市场机制丧失,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实行指令性计划,集中资源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落后,消费品严重不足。 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中国改革开放以后。 特点: 灵活的所有制形式。 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 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巨大。,四、工业发展战略,(一)全面工业化战略 (二)部门优先发展战略,(一)全面工业化战略,基本观点:把工业化、资本积累和计划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工业化。 依据:社会基础资本和需求的不可分。 1.社会基础资本不可分 生产投资有一个最低的限度 2.需求的不可分 市场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全面工业化战略的缺陷,过分强调互补性和不可分性 如修路是可分的 发展中国家不仅缺资本,更缺人力资本 如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家 所有部门大规模投资,是不现实的。 资源有限,(二)部门优先发展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如何全面投资,而是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用于最佳用途上。 1.优先发展重工业 2.优先发展主导产业 3.外向型发展战略,1.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代表人物:费尔德曼。 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联系效应大的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 局限性:这种理论过于看重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忽视了各部门之间的互补性,低估了产业或部门间的不平衡增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2.优先发展主导产业,主要代表人物:罗斯托 经济增长阶段的更替表现为主导产业部门次序的变化。 主导部门的优先发展带动和扩大其他一系列部门的产品需求,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同时主导部门不断更替。,主导部门的联动效应,主导部门通过三种效应带动经济增长: 后向效应:对下游产业 前向效应:对上游产业 旁侧效应:对所在地区的影响,构成主导部门的条件,对导部门的产品有旺盛的需求。 主导部门必须引入新的生产函数。 主导部门必须有较大的资本投资,且具有高利润率和再投资率。 主导部门的技术创新能推动其它部门引入新的生产函数(技术进步)。,3.外向型发展战略,(1)初级进口替代战略 (2)高级进口替代战略 (3)出口替代战略 (4)高级出口替代战略,(1)初级进口替代战略,初级进口替代战略:从农产品加工工业入手,主要投资于非耐用消费品生产的进口替代。如食品深加工、纺织、日用化工、造纸等。 优势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初期投资少,技术要求简单。 资金回收期短,周转快。 劳动密集型,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 成本低廉,具有比较优势,初级进口替代战略的缺陷,完全依赖国内市场,一旦饱和,经济就发展到极限。 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和聚集,与国外产品相比,可能缺乏优势或优势不明显,必须进行关税保护。,(2)高级进口替代战略,在初级进口替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的档次,生产耐用消费品、资本品以及原料的深加工。,(3)出口替代战略,以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品出口替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扩大非耐用消费品的出口。 台湾、香港等亚洲四小龙。 主要是利用劳动力廉价的优势。,(4)高级出口替代战略,出口先进的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工业化基本完成。,战略选择的依据,选择哪个战略,主要看自身的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劳动力丰富,采取出口替代战略。 (2)出口替代战略必须改革经济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需要;进口替代则必须加强保护。 (3)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往往混合使用。,五、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政府的导向问题 城市化问题 技术发展问题,第2节 农业进步,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进步 四、政府在农业进步中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三农问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三农问题,是一个最基本的、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在发展三农的同时减少三农。只有减少三农,才能最终发展三农。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都在不断地升级,但是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不能说明农业在发展中国家不重要了。农业产值下降的同时,农业总产值和农业规模却在不断扩大。发达国家早就开始对农业进行保护,而在发展中国家,农业仍然是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没有农业基础的工业,好比是沙漠上的蜃楼。,发展中国家的三农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往往不能有效的保护农业。因为多数人保护少数人的政策容易实施,少数人保护多数人的政策则很难有财力实施。农业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越大,农业产值比重越大,越不可能对农业进行保护。相反,还需要农业的支持,其他产业才能较快的发展。 依靠自身的力量,农业绝对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因为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机械化、化学化、自动化,都必须有发达工业的支持。不过,在短期内,总是能够找到促进农业自我发展的某些捷径。,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是基础产业。对于农业产值和农村人口都占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控制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具体地说,农业的优先起动,在提供产品、提供市场、积累资本与提供劳动力、创造外汇收入等重要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贡献。,1. 产品贡献,农业为国民经济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产品。这些产品不是国计民生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就是工业经济发展原料和材料的重要来源。 如果一个国家的粮食增长赶不上国民经济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国民经济的起动和健康发展就要受到影响,城乡人民的生活和温饱就得不到保证,工业部门就会因原材料供应短缺而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严重的粮食短缺还有可能导致饥荒及人口的流动和迁徙,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稳定。,原料贡献,在工业化初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如食品加工(酿酒)、烟草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等 工艺简单没有最低规模限制原料来源丰富,分布广泛需求收入弹性比农产品大得多,需求增长快 农业的增长,使得这些轻工业可以获得廉价的原料。,粮食贡献,必须有足够的农产品剩余供给非农部门。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进口粮食,但是高昂的价格和短缺的外汇、以及粮食安全,使得一国的粮食供给必须依赖本国,进口作为一种补充。为了防止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粮食增长率必须满足d = p + ie = 人口增长率+ 人均收入增长率*粮食需求收入弹性。 若p= 2%,i=1%,e=0.7,则粮食增长率必须达到d=2.7。,发展中国家对粮食需求巨大,居民的消费倾向高 人口增长率高 工业化以及伴随而来的城市化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2. 市场贡献,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还是国内工业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农村人民所需要的服装、家电、各种日用工业品,以及化肥、农药、农机、农具等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都为本国的轻工、纺织、制造、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创造着市场条件。 没有农村的广大市场,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的。,3.要素贡献,自发的农业剩余积累是国家或个人通过市场渠道,根据各自的意愿所进行的资本逐步积累。 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农业剩余越多,资本积累的也越多,资本积累的速度也越快,资本积累对工业发展的推动力也就越大,就越容易调动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农业资本转移的途径,通过私人资源向非农部门投资。利用行政力量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强制资本的非农化,如通过价格行政控制、税收、费用。 两个途径 市场机制自动转移(较慢) 政权力量强制性转移(较快且隐蔽易形成城乡隔离)化肥换谷物制度,4.外汇贡献,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发展工业所需要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必须从国外进口,这需要大量的外汇。 在工业落后、产品质量差、工业自身难以出口创汇的情况下,出口初级农产品来换取外汇收入的重任又落到农业部门身上。 通过农业出口来换取外汇,可以加快外来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 利用农业出口创汇,可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本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各种贡献之间的关系,产品贡献与市场贡献的关系 产品收入购买市场 市场贡献与要素贡献 市场多些资本少些(增加农民收入) 扩大内需背景下的政策取向?,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状 人口多耕地少,经营规模小。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依靠传统方式进行耕作。农业技术进步缓慢或停滞。农民对于生活的理解是生存。 农业中生产关系严重阻碍和束缚生产。亚洲的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拉美的庄园制或农场制,非洲的殖民地种植园等。土地包含农村中的所有社会经济关系。 农业商品化程度低,简单再生产和基本的生存。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难以支持农业;剥夺农业。 粮食总产量增长缓慢,进口增长很快。提供粮食出口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严重。,1.传统农业技术停滞,传统农业的技术停滞:指农民年复一年耕种同样的土地和作物,使用相同的要素和技术。 技术停滞是农业落后与贫困的主要原因,农村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引进现代技术,将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成为先进的现代农业。,传统农业技术停滞的原因,缺乏合适的替代技术。 农民对技术不能掌握。 新技术面临较高的风险。 农民无经济能力使用新技术。 社会分配制度削弱了农民使用新技术的欲望。,2. 农业产值比重下降,随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出现了明显下降。 左图可以看出,在过去的50年里,农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GNP的增长速度。,3. 农业就业比重的下降,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中去,农业劳动力人数越来越少,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尽管各国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幅度各不相同,但下降的基本趋势是一致的。,原因(1):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小,当收入提高后,人们倾向于只把增加的收入中,比原来较小的部分用于购买食品,而把更多的收入用于购买其他非农商品。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所产生的需求刺激,对于农产品要比其他非农产品要小得多。所以,导致农业份额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相对下降。,原因(2):农业比较优势的下降,农业生产率在不断提高,过去需要很多人搞饭吃,才能够养活少数人的现象,逐渐不存在了,现在一个人可以养活几个人。同时,与非农产业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较慢,从而在生产率上面不再具有优势。农业生产者的收入要低于其他非农产业劳动者,必然向收入高的产业流动。,(一)农业的技术进步 (二)绿色革命 (三)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规模与效益,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进步,(一)农业的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反应农业投入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 在土地稀缺的国家,技术进步是按照代替土地的方向发展的,称为土地节约型技术。 在劳动力稀缺的国家,技术进步是按照代替劳动力的方向发展的,称为劳动节约型技术。,1.梅勒:资源互补论,农业发展阶段与投入互补论 技术停滞阶段 传统要素(土地与劳动)相称的增加,拓荒。 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 依赖劳动使用型或资本节约型的技术创新提高土地生产率(复种、精耕细作)。 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 农业机械化阶段,资本对劳动的代替,以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五个特征,“正是这个阶段,农业能够在整个发展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农业仍然是整个经济中的最大部门 农产品需求由于人口和收入的增加而迅速上升 工业发展的资本特别稀缺 经济转变速度的限制和人口增长的压力阻碍了农场规模的扩大 劳动节约型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主要特点,农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资本变得充裕 非农部门扩展,平均农场规模趋于扩大 劳动成本越来越高昂 生物技术进步促进产量增加 资本需求量大,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制度因素,土地制度的改革 建立农业研究机构 提供化肥、农药、良种等 建立农业生产服务体制 对教育投资,资源互补论的应用,较适合人多地少国家(日本、中国台湾等) 不适合人少地多的国家(美国、澳大利亚等) 为中国的农业发展指明道路 讨论:从梅勒的资源互补论看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2.速水佑次郎拉坦: 资源替代论,结合美国(人少地多)与日本(人多地少) 诱导型创新理论:以便宜的要素来代替昂贵的要素,主要观点,技术进步的两种形式 以代替劳动为主的机械技术进步 以代替土地为主的生物化学技术进步 资源禀赋的两种形式 土地资源丰富而劳动力稀缺 土地资源稀缺而劳动力丰富 资源禀赋和产品需求诱导技术和制度创新,动态过程,要素稀缺性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化 日本式的(人多地少) 地租相对工资变高土地节约、劳动使用土地生产率提高的生物技术 美国式的(人少地多) 劳动相对土地稀缺代替劳动农业机械劳动生产率提高,决定因素,农民 公共研究机构 私人农业投入供应商 “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平衡或不均衡的出现是引诱技术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指数中几个因素之间的不均衡造成瓶颈,这些瓶颈把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和公共管理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关于获得更有效的资源配置这些问题的解决上”。,(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绿色革命,1.绿色革命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业地区,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和水稻品种,使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增加。这场种子改良运动被称为“绿色革命”。 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巨大压力之下发生的。,2.绿色革命的特点,高产良种具有高化肥反应性质,高产良种与化肥是高度互补性投入品。 种子化肥技术是规模中性的,大农场并不比小农场更有效率。(提高土地生产率)。,3.绿色革命的影响,积极作用: 大大缓和了发展中国家农村隐蔽性失业问题 粮食供给的增加和粮食价格降低 缓和了物价上升的程度 负面影响: 收入分配不均现象恶化(大农场主、小农与佃农;地区差异) 土地肥力下降与环境污染,(三)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规模与效益,发展中国家农业存在规模不经济(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存在规模经济) 。 劳动力丰富土地稀缺 传统农业资本投入较少 经济目的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