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的书写规范.ppt_第1页
科技论文的书写规范.ppt_第2页
科技论文的书写规范.ppt_第3页
科技论文的书写规范.ppt_第4页
科技论文的书写规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写作的书写规范,一、文稿的书写要求,使用原稿纸,要注意: 文字书写要清晰工整,每字占一格,阿拉伯数字和外文数字占半格。文稿要用兰色或黑色墨水。文字要规范,字迹要清楚,尽量避免涂改或勾画。 打印稿要注意的是: 1、文稿正文的逻辑层次。要层次清楚,符号前后统一。章节标题层次,应该题序分明、前后统一。文中各层次的序码级别可按六级序码排列,也可跳级使用,但不宜颠倒使用。,文稿的书写要求,六级序码: 第一级:一、二、三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2)、3) 第六级:、 现在,根据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标题层次要求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1.4,3.2.1,4.1.1.2标题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四级,四级不够时,加,文稿的书写要求,2、论文标题应按规范书写,其中的固定词组或专用词语不能拆开换行排列。标题后不加标点符号。若小标题后接排正文,其间留一空格。文内小标题前后的标示方法应统一。 3、起段要空两格,层次和序码左起顶格书写,空一格写标题,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具体内容。 4、化学式、年份、数码及前后的附加符号(如正负号、破折号、省略号、百分号等)不得中断拆开换行。 5、化学结构式中各线条位置的排列必须明确。复杂的化学式最好用白纸黑墨另外绘制成单页,以便制版。 6、使用图表时要符合有关规则。,二、各种符号的使用,1、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是辅助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有表示停顿、语气、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功能,而且有辅助修辞的功能。1995年,国家发布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把常用的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计16种。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1、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或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的停顿。 2、问号(?)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句末的停顿。 3、叹号(!)用于感叹句末尾或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句末。 4、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主要用于以下场合:主谓语之间,动宾语之间,较长的主语之后,某些修饰的句内状语之后,复句内各分句之间,序次语之后,某些关联词语之后。 5、顿号(、)表示并列的词素、词、词组之间的停顿。,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6、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分别列举的各项之间,非并列关系多重复句之间的停顿。如:水在常温下为液体;温度降至0以下时变为固体;温度升到100时,水就成为了蒸气。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主要用于以下场合:称呼语、总结性话语、需要解释说明的词语之后;用在“想、说、是、说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之后;用在总结性的话语之前。,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8、引号(“”)用来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语和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引号中还要用引号时,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9、括号用来标明行文中注释的词语或句子。除最常用的圆括号外,还有方括号( )、六角括号、方头括号【】。 10、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其解释说明语是正文的一部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11、省略号可以用来标明行文中省略了的话,列举事物的省略以及说话的断断续续。 12、着重号()标明在特别需要注意的字、词、句之下。 13、连接号()用来连接意义相关的词语以构成一个整体。常用的有一字线(占一个字位)、半字线、两字线、浪纹线4种形式。浪纹线主要用来连接相关数字。 14、间隔号用于标示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之间的分界,也可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15、书名号用于标示书名、刊名、篇名、报纸名等。在书名号里如果还需要使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16、专名号用以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为和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中的书名号改用波浪线。,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通常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位置。在书写和印刷时,这四个符号上下居中。 着重号、专名号和波浪线书名号标在字的下面。,2、外文符号,正体字母用于下列情况:计量单位的代号,如时间单位秒S 计量单位中的词头,如K,M,U 化学元素的符号 产品型号,如MF-30万用电表标准代号,如GB、JB 制图中的剖面符号、螺纹符号、公差配合代号 材料硬度符号 材料牌号 人名、书名、地名的缩写。 斜体字母用于下列情况:量的符号,如加速度a;物理学常量,如重力加速度g;数学量,如x,y,z,a,b,。,三、计量单位,科技论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用符号表示,不采用中文名称。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单位制(SI)。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同时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要求从1986年起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但一直没得以全面实施。1993年12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再次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03102-93,规定自1994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要求1995年7月1日之后出版的科技书、报纸、新闻稿件、教材等在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规则时都应符合新标准的规定。,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1、单位和词头的名称。词头是加在单位前的因数符号,如中文名称“千”,符号是“K”,一般只宜在叙述性文字和口述中使用。单位和词头的符号,在公式、图表、刻度盘和产品名、牌等需要的地方使用,也可用在文字中,但优先采用符号表示。 2、在公式、图表、文字中表达量值一律书写国际符号单位。 3、单位的名称或符号和数值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如30km/h,应读作“30千米每小时”,不能读成“每小时30千米”;1.81m不能写作“1m81”或“1米81”。,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4、单位符号中不得加任何额外标记,如缩写点、复数形式、角标或其他说明性记号。 5、可以用记数单位(汉字)与国际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人,元/,/根。 6、使用词头构成十进制倍数或分数单位时,一般应使用的数值处在0.11000的范围内。如:1.210N应写成12KN。,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7、词头h(百)、da()、d(分)、c(厘),一般用于某些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中。只有少数因习惯用于其他场合。 8、万、亿是我国习惯用的数词,可与单位符号构成组合单位,但它们不是词头。如万a(万年)、万km(万千米)。,四、名词术语,文稿中使用于同一事物的名词、术语应前后一致。 外国的人名、地名均应译成中文,同一文稿中相同人名、地名应前后一致。 五、公式的正确表达 科技应用文中经常会出现公式,文中的公式不论是串文排(正文行间)或另行居中排,均应视为正文行文的一部分。因而公式末宜加标点符号,且标点符号应与公式的主体对齐,常用的标点符号有逗号和句号两种。公式不写计量单位,必要时在正文中加以说明。,公式的正确表达,如需对公式编号时,编号写在公式右侧行末的圆括号内。公式与编号之间不要加虚线或点线。 较长的公式需要回行时,尽量在等号处回行。若不可能,则可在加、减等符号处回行。在等号处回行时,要使等号与等号对齐;在加、减等符号处回行时,要与等号向后错一格(缩在等号后边)。 公式及其中有关符号的说明格式如下: f=ma 式中 f作用于物体上的力,N m物体质量, a加速度,ms-2,数字的用法,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科技文章中常用到数字,它的作用是有助于内容的准确表达,增强说理的效果,便于读者理解问题。为正确使用数字,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等八个单位联合制发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要求从1987年2月1日起试行。规定的主导思想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因此,在科技文稿中有数字表示的内容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有利于全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对于科技论文来说,凡处在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包括9以下的个位数字,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年龄 如香港回归的日期是1997年7月1日可表示为: 不用分隔符 19970701(当月、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上加“0”) 用连字符分隔 1997-07-01 用间隔字符分隔 1997 07 01 年份必须写全称,2005年不能说成05年,同样1994年1996年,不能写成199496年。 3时写作03:00,15时30分23秒写作15:30:23,阿拉伯数字的用法,表示计量、记数和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 小数前的“0”不能省。 小数点前或后含4位或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右,每三位数空出半个字符的位置。停止使用千分撇,并改变小数点后不分节的习惯用法。如2 134.546 7,不得写成2134.5647或2,134.546,7。空半个阿拉伯数字是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推荐。 当整数或小数后面有3个以上的“0”,均可采用乘以10的n次方。但要注意属于有效数字的“0”必须写出。,阿拉伯数字的用法,小数点后作为有效数字的“0”不能省略。如2.30不能写成2.3。 分数2/5,不能写成五分之二。 百分数23%,不能写成百分之二十三。 约数:11个月左右、约21万、200多种,不能写成十一个月左右、约二十一万、二百多种。 序数词和编号中的数字 如第24卷,第5页,图1,表3,阿拉伯数字的用法,尾数“0”在5个以上的数字,可改写为以万、亿为单位的数。 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为单位,只有千克、千米、兆赫等法定计量单位中的词头例外。如132 000 000公里,可写作1.32亿公里或13200万公里。不能写成1亿3200万公里或1亿3千2百万公里。 70万吨;4 000亿公斤。,阿拉伯数字的用法,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多位数的阿拉伯数字不能中间断开回行; 引用法规和重要文献中的数字内容,要按原文书写,不作改动; 一段文字中连续出现的各种数字的写法应统一,如“23个实验室共有实验技术人员145名”,不能写成“23个实验室共有实验技术人员一百四十五名”。,参数和偏差范围数值的表示,单位相同的参数范围,前后参数的单位均须写出。如4.32A4.50A,不能写成4.324.50A。 百分数的范围,前一个参数的百分号不能省。如23%25%,不能写成2325%。 有相同冥次的参数范围,前一个参数的冥次不能省。如610910,不能写成6910。 单位不完全相同的参数范围,每个参数的单位必须全部写出。如224412不能写成224412。,参数和偏差范围数值的表示,参数与其偏差的单位相同时,不能只把单位写在偏差的后面。如:1003,不能写成1003。 参数的上下偏差不相等时,上下偏差分别写在参数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单位只写一次。 一系列的计算单位相同时,不能只在最末一个数字后面列出计量单位的符号。如:1.2,2.4,4.8,不能写成1.2,2.4,4.8。,汉字数字的用法,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时要用汉字。如“九五”计划,十字形接头,四氧化三铁,三叶虫 农历和清代及其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数字。 古籍文献中的版次、卷、页码等,应与该版本一致,用汉字数字。 星期几一律用汉字数字。 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连用的两个数之间不应加顿号。如:七八米,一二十种,十之八九,汉字数字的用法,并列的几个阿拉伯数字与其复指数相连时,复指数要用汉字。如:“结果测得3.2,3.4,3.6三个数据”。 形容词前面的数字要用汉字。如:“这一产品有五大优点,三大缺点”。 名词前面的数字“一”必须用汉字。如“这一发现是十分重要的”、“见一赛车冲向人群”。 “一”与量词组成数量词组做定语泛指时,必须用汉字。如“昨天的失败是一次极好的教训”。 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可以用汉字。如:四本书,五种产品,九篇论文,读了一遍,三句不离本行,数值的修约,以前一直采用四舍五入法,对数值加以修约,但不正确,因而代之以“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因为“四舍五入法”对5只进不舍,使数字统计时出现偏差。新法有进有舍,使偏差平衡,缩短修约值与真值之间的偏差距离。 首先确定保留位数,然后修约 修约规则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则舍,大于5,则进1。,数值的修约,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等于5,若其右边的数字并非全部为0时,则进1;若右边的数字皆为0时,拟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则进1,若为偶数或0则舍弃。 负数修约时,将其绝对值按上述进行修约后,在修约值前加负号。 拟舍弃的数字若为2位以上时,不得连续进行多次修约。 经单位换算后数值的修约 当数值在乘以换算系数后,不得进行修约。如千克力为废弃单位,应换算为牛(顿)表示。1f=9.806 65N不能修约为10N,数值的修约,例如修约为保留一位小数 修约前 修约后 0.750 0(5前为奇,进1 ) 0.8 0.650 0(5前为偶,则舍) 0.6 3.050 0(5前为0算作偶,应舍) 3.0 把43.454 6修约成整数 正确 43 不正确 43.455 43.46 43.5 44 (第一次修约) (第二次修约) (第三次修约) (第四次修约),数字增加、减少及近似数的正确表示,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 增加为过去的2倍过去为1,现在为2。 增加到过去的2倍过去为1,现在为2。 增加了2倍过去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