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基础中枢神经系统课件_第1页
医学影像诊断基础中枢神经系统课件_第2页
医学影像诊断基础中枢神经系统课件_第3页
医学影像诊断基础中枢神经系统课件_第4页
医学影像诊断基础中枢神经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影像诊断基础 第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目录,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影像学表现 第三节 颅脑外伤 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 第五节 颅内感染 第六节 颅内肿瘤 第七节 椎管内肿瘤,重点与难点,重点: 1.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 2.熟悉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 难点:颅内肿瘤影像学表现复杂,如何根据肿瘤所致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和相关检查做出正确诊断,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CT表现,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CT表现,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CT表现,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CT表现,a,b,c,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CT表现,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CT表现,a,b,c,d,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MRI表现,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MRI表现,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MRI表现,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MRI表现,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MRI表现,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MRI表现,冠状位 T1WI,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MRI表现,冠状位 T2WI,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MRI表现,矢状位 T1WI,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MRI表现,矢状位 T2WI,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MRI表现,T1WI,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MRI表现,T2WI,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影像学MRI表现,病灶显示 CT:高密度、低密度、等密度、混杂密度 MRI:高信号、低信号、等信号、混杂信号,病灶的强化表现 均一强化 斑状强化 环状强化 不规则强化,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影像学MRI表现,脑水肿 CT:低密度 MRI: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无强化,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影像学MRI表现,占位效应 中线结构的移位 脑室与脑池的移位与变形 脑室、脑池的扩大 脑沟的变化 脑体积的改变,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影像学MRI表现,脑积水 交通性脑积水 阻塞性脑积水 代偿性脑积水,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影像学MRI表现,脑萎缩 皮层萎缩 白质萎缩 全脑萎缩 局部脑萎缩,第三节 颅脑外伤,【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颅骨骨折在颅脑外伤中比较常见 按骨折部位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颅盖骨折最常见,约占4/5 2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压痛。 颅底骨折可出现脑脊液鼻漏、耳漏等症状。 合并颅内其他损伤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呕吐等表现。,一、颅骨骨折,第三节 颅脑外伤,一、颅骨骨折 【影像表现】 CT检查颅骨骨折需用骨窗观察,其各型表现与平片相同。 CT能更清楚的显示骨折部位、骨碎片分布、骨折凹陷程度 CT可显示颅骨骨折继发和并发的颅内损伤,第三节 颅脑外伤,一、颅骨骨折,右侧额骨凹陷性骨折,第三节 颅脑外伤,一、颅骨骨折 【鉴别诊断】 颅骨骨折的骨折线要与正常的颅缝相鉴别。 正常颅缝有固定的位置和走行,而且两侧对称。,第三节 颅脑外伤,二、脑挫裂伤,【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脑挫伤指外力作用下脑组织发生的局部静脉淤血、脑水肿、脑肿胀和散在的小灶性出血。 脑裂伤则指外力作用下脑组织、脑膜和血管撕裂。 2、临床表现 患者伤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第三节 颅脑外伤,二、脑挫裂伤 【影像表现】 CT线表现 脑挫裂伤表现为低密度水肿区内多发、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小灶性出血可相互融合。 MRI表现 T2WI显示非均质高信号。出血灶在急性期为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在亚急性期转变为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 【鉴别诊断】 CT表现为低密度区内散在高密度出血灶 MRI表现为病灶内水肿、出血混杂信号,第三节 颅脑外伤,二、脑挫裂伤,右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影像表现,第三节 颅脑外伤,二、脑挫裂伤,脑挫裂伤表现,第三节 颅脑外伤,三、硬膜外血肿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多位于颞顶区,常为脑膜中动脉出血。 硬膜与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围较局限,呈双凸透镜形、梭形或半月形。 2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昏迷、清醒再昏迷, 还可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表现 严重者出现脑疝症状。,第三节 颅脑外伤,三、硬膜外血肿 【影像表现】 CT线表现 (1)急性期:高密度区,CT值在40100HU (2)亚急性或晚期:密度逐渐减低、体积开始缩小。 MRI表现 (1)急性期: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 (2)亚急性期早期:T1WI和T2WI为周高中低 (3)亚急性晚期、慢性期:血肿呈T1WI、T2WI高信号,第三节 颅脑外伤,三、硬膜外血肿,【鉴别诊断】 亚急性和慢性期硬膜外血肿可继发感染,形成硬膜外脓肿且壁有明显强化。 少见的硬膜肿瘤一般呈实质性强化。,第三节 颅脑外伤,三、硬膜外血肿,右侧颞部硬膜外血肿CT断面,第三节 颅脑外伤,三、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CT断面,第三节 颅脑外伤,四、硬膜下血肿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外伤致静脉窦或窦旁小静脉或皮质小血管破裂,血液流入硬膜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膜下间隙,形成硬膜下血肿。 2临床表现 急性硬膜下血肿病情危重,多为持续性昏迷 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症状轻,可能有头痛、头晕、轻微偏瘫表现,也可无明显症状。,第三节 颅脑外伤,四、硬膜下血肿 【影像表现】 CT表现 (1)少数早期即为混杂密度,甚至低密度 (2)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 MRI表现 (1)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异常信号区 (2)MRI对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显示敏感性极高,尤其适于出血量较少或幕下病变,CT常显示不清楚或不能显示。,第三节 颅脑外伤,四、硬膜下血肿,【鉴别诊断】 等密度出血量较少的硬膜下血肿,应注意皮髓质界面距颅骨内板的距离;低密度硬膜下血肿应与硬膜下积液相鉴别。 硬膜下血肿与硬膜下积脓的鉴别,需CT或MRI增强检查。,第三节 颅脑外伤,四、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CT平扫,第三节 颅脑外伤,四、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CT平扫,第三节 颅脑外伤,四、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MRI平扫,第三节 颅脑外伤,五、蛛网膜下腔出血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后者以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最常见 2临床表现 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第三节 颅脑外伤,五、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表现】 CT表现 (1)脑沟、脑池内铸型高密度。 (2)出血量少者,5-7天后即可吸收 MRI表现 T2flair序列显示最敏感,表现为脑沟脑池高信号 【鉴别诊断】 当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CT和MRI检查均为阴性时,腰穿脑脊液可为血性,第三节 颅脑外伤,五、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CT断面,第三节 颅脑外伤,五、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MRI平扫,第三节 颅脑外伤,六、弥漫性轴索损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头部加速、减速或旋转性暴力造成弥漫性脑内轴索的扭曲、肿胀、断裂,皮髓质交界区穿行的血管中断 2临床表现 DAI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第三节 颅脑外伤,六、弥漫性轴索损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表现为脑灰白质交界区、胼胝体及周围、脑干、基底节区多发或单发小出血灶 (2)弥漫性白质密度减低,双侧脑室和脑池受压、变窄或消失 (3)脑室和/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MRI表现 (1)多为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磁敏感序列呈低信号,系轴索断裂、间质水肿所致。 (2)以出血性损伤为主者表现为T2WI低信号,周围有高信号水肿,T1WI低或等信号。 (3)白质弥漫性水肿表现为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 【鉴别诊断】 弥漫性轴索损伤与原有的脑白质病变相鉴别,第三节 颅脑外伤,六、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CT平扫,第三节 颅脑外伤,六、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漫性轴索损MRI平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一、脑梗死 (一)缺血性脑梗死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因血管阻塞所引起的供血区域内脑组织缺血后的一系列病理性改变 脑梗死可因脑血管狭窄、闭塞或栓子所致 2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昏迷 伴有脑功能损害的体征 重患者可出现深度昏迷、意识丧失、瞳孔放大、呼吸不规则等脑疝症状,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一、脑梗死 (一)缺血性脑梗死 【影像表现】 CT表现 (1)24小时以内者,CT平扫50%60%显示正常,梗死常见的早期征象 (2)超过24小时者,闭塞血管供血区呈低密度,同时累及灰白质,大小和形状与闭塞血管分布有关,斑点状较高密度区相对无损害区 (3)增强扫描:36天及23周梗死区强化最明显,呈脑回状、斑片状及团块状强化 MRI表现 (1)血管闭塞后12小时,即可有MRI的阳性发现 (2)闭塞后6小时MRI检查几乎均有阳性发现,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一、脑梗死 (一)缺血性脑梗死 【鉴别诊断】 缺血性脑梗死有时需要与脑胶质增生或I级星形细胞瘤相鉴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一、脑梗死 (一)缺血性脑梗死,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一、脑梗死 (二)出血性脑梗死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出血性脑梗死可见于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后 栓塞性梗死约占脑梗死的30%50% 2临床表现 偏瘫或其它脑局灶症状,而且常以发作当时的症状为最重。,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一、脑梗死 (二)出血性脑梗死 【影像表现】 CT表现 (1)扇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区内或边缘出现不均匀高密度出血灶 (2)多数占位表现明显 MRI表现 (1)呈T1低信号及T2高信号影 (2)360天为T1WI低信号,梗死灶内或其边缘有不均匀 T1WI高信号,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腔隙性脑梗死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发生于脑深部的小梗死 病灶主要由脑穿支动脉的阻塞所引起 2、临床表现 腔隙综合征为腔隙性卒中的临床特点 以纯运动性偏瘫最常见,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腔隙性脑梗死 【影像表现】 CT表现 两侧基底节丘脑区多发小低密度灶 MRI表现 MRI显示病灶比CT敏感,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无占位表现 【鉴别诊断】 腔隙性脑梗死需要与脑软化灶、血管周围间隙鉴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CT平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MRI平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二、颅内出血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脑实质内的出血。 依出血原因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 2临床表现 突发性头痛,并迅速出现偏瘫、失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二、颅内出血 【影像表现】 CT表现 出血时间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根据出血时间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出血吸收期CT检查可能为等密度,需与脑肿瘤鉴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二、颅内出血,脑出血CT平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二、颅内出血,脑出血CT平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二、颅内出血,亚急性期脑出血MRI表现,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一)脑动静脉畸形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由一条或多条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一条或多条引流静脉 2、临床表现 出血、癫痫、神经障碍,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一)脑动静脉畸形 【影像表现】 CT表现 (1)平扫:不规则稍高、低或混杂密度灶 (2)增强:供血动脉、血管巢及引流静脉强化,少数病例平扫仅显示低密度或无异常发现,增强后才显示血管团,类似肿块 MRI表现 畸形血管团多呈流空信号,其中的慢血流可呈等信号,血栓T1WI呈等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一)脑动静脉畸形 【鉴别诊断】 (1)MRA、CTA可显示较大的AVM,而DSA为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2)在DSA中个别病例需与胶质瘤鉴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一)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CT平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一)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MRI表现,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由1mm至数厘米大小不同的缺乏肌层和弹力层的薄壁的海绵状血管窦组成 2、临床表现 癫痫,颅内出血,头痛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少见症状及体征有失语、精神症状和颅内压增高等,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类圆形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区,密度不均匀,可见钙化, (2)增强后轻度或明显强化,取决于血栓形成的程度 MRI表现 (1)平扫: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灶, 出现“铁环征”。 (2)增强:病变可出现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同其它隐匿性脑血管畸形CT鉴别可发生困难,但本病MRI典型表现可鉴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左侧额叶海绵状血管瘤 MRI表现,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三)脑静脉血管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组织学发现中央静脉干周围有许多放射状的扩张静脉排列,血管由一层扁平内皮细胞组成 好发于侧脑室额角或小脑半球。 2、临床表现 头痛、颅内压增高、偏瘫、失语、脑膜刺激征等,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三)脑静脉血管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平扫多无阳性反应,少数呈略高密度灶 MRI表现 (1)静脉多数流空信号,少数T2高信号 (2)髓静脉T1低信号(40%),T2高信号(57%) (3)增强后呈“水母头”征,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三)脑静脉血管瘤 【鉴别诊断】 CVM主要应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三、脑血管畸形 (三)脑静脉血管瘤,脑静脉血管瘤MRI增强,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四、颅内动脉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血液动力学改变 特别是血管分叉部血液流动对血管壁形成剪力以及搏动的压力造成血管壁的退化 2、临床表现 偶有头痛、癫痫、脑神经压迫症状等 破裂时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的相应症状,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四、颅内动脉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平扫用于检查SAH、动脉瘤、腔内血栓、壁钙化 (2)增强检查有助于鉴别颅内肿瘤 MRI表现 三种动脉瘤的MRI表现不同 【鉴别诊断】 DSA是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 CT对显示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并发症较MRI及DSA为优。,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四、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CT和MRI表现,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五、脑白质稀疏症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缺血性改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脱髓鞘、室管膜层细胞脱失 白质穿动脉内膜增厚、脂质沉着、小血管玻璃样变或淀粉样变 小血管周围间隙和脑室周围间隙扩大 2、临床表现 记忆、情绪、计算、定向等认知功能障碍,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五、脑白质稀疏症 【影像表现】 CT表现 (1)两侧大脑皮质下、脑室周围斑块状或弥漫性互相融合的低密度灶 (2)增强扫描不强化 MRI表现 (1)MRI显示病灶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及T2flair上为高信号 (2)增强扫描不强化 【鉴别诊断】 LA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多发性硬化、腔隙性脑梗死、炎性病变、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相鉴别诊断。,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五、脑白质稀疏症,脑白质稀疏症MRI平扫,第五节 颅内感染,一、病毒性脑炎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多种病毒引起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病毒性脑炎较常见 2、临床表现 乙型脑炎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及其它神经症状为特征 腮腺炎病毒性脑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时有呕吐、颈项强直等,第五节 颅内感染,一、病毒性脑炎 【影像表现】 1单纯疱疹病毒脑炎I型 CT表现 (1)病变区呈低密度,早期可能表现为正常 (2)增强检查,病灶可不强化或弥漫性强化 MRI表现 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2乙型脑炎和腮腺炎病毒性脑炎 CT表现 (1)病变区呈低密度,边缘清楚或不清楚 (2)病变区一般无明显强化,第五节 颅内感染,一、病毒性脑炎 【影像表现】 MRI表现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3肿瘤样病毒性脑炎 CT表现 呈大片状低密度区,密度常不均匀,境界比较清楚或不清楚 MRI表现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境界往往比较清楚 【鉴别诊断】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和腮腺炎病毒性脑炎相鉴别,第五节 颅内感染,一、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MRI表现,第五节 颅内感染,二、脑脓肿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脑实质内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并有脓腔形成 可以单发或多发,形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 不同部位临床表现也有差异,第五节 颅内感染,二、脑脓肿 【影像表现】 CT表现 (1)脓液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也可表现为不均匀的混杂密度区,脓肿壁表现为高密度或稍高密度的环 (2)增强检查示脓肿壁显著强化呈环形,脓腔内的脓液及周围水肿不强化 MRI表现 (1)脓肿内脓液T1WI为低信号,T2WI呈很高信号,DWI上也表现为高信号 (2)脓壁信号变化在不同时期可稍有所不同,第五节 颅内感染,二、脑脓肿 【鉴别诊断】 脑脓肿在CT和MRI诊断一般比较容易。主要应与其它表现为环形强化的病变如胶质瘤、转移瘤、脑囊虫和脑出血等鉴别。,第五节 颅内感染,二、脑脓肿,左侧额叶脑脓肿MRI平扫,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一)星形细胞肿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星形细胞肿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 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见于幕下 肿瘤主要位于白质内 2临床表现 偏瘫、头痛、呕吐或抽搐、癫痫发作 神经功能障碍,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一)星形细胞肿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平扫:不同分级肿瘤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大 (2)增强扫描:肿瘤的强化与其病理分级呈一定程度正相关 MRI表现 (1)平扫: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2)增强扫描:I级星形细胞肿瘤多无强化;II级不强化或轻度强化;III、IV级肿瘤呈斑片状、线条状、花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坏死和出血区不强化。,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一)星形细胞肿瘤 【鉴别诊断】 需与少突胶质细胞瘤、脑梗塞、脑脓肿和脑转移瘤进行相关的鉴别诊断,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一)星形细胞肿瘤,右侧额叶星形细胞瘤(级),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一)星形细胞肿瘤,胼胝体压部胶质母细胞瘤,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病理上分单纯性和混合性 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有关。,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肿瘤内囊变及钙化使密度不均,呈高、低混杂密度 (2)瘤周水肿及占位表现轻微或较明显 (3)增强后肿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囊壁强化或不强化 MRI表现 (1)肿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 (2)增强后肿瘤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鉴别诊断】 注意与星形细胞瘤相鉴别诊断,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瘤MRI表现,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三)室管膜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发生于脑室壁与脊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的神经上皮肿瘤,起源于室管膜细胞,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颅内室管膜瘤由于部位不同,所具特性也不相同 2临床表现 由于肿瘤部位不同,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也不同,以颅内压升高为主要症状,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三)室管膜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由于肿瘤部位不同CT表现也不尽相同 MRI表现 肿瘤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于脑皮层灰质的信号强度,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三)室管膜瘤 【鉴别诊断】 (1)幕下室管膜瘤在儿童需与髓母细胞瘤及星形细胞瘤鉴别 (2)幕下室管膜瘤在成年人需与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血管母细胞瘤鉴别,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三)室管膜瘤,第四脑室室管膜瘤MRI表现,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四)髓母细胞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好发于后颅凹,小脑蚓部最常见,也见于脑干,主要为桥脑 肿瘤开始时位于蚓部或后髓帆,瘤体迅速生长充满第四脑室,并向下生长而填充枕大池,甚至经枕大孔延伸至椎管 2临床表现 常见躯体平衡障碍,共济运动差 颅高压体征,神经根受刺激引起斜颈,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四)髓母细胞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平扫为后颅窝中线边缘清楚的等或稍高密度肿瘤,周围多可见水肿带。 (2)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强化。 MRI表现 T1WI肿瘤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及星形细胞瘤相鉴别,第六节 颅内肿瘤,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四)髓母细胞瘤,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MRI表现,第六节 颅内肿瘤,二、脑膜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好发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鞍上(旁)、后颅窝、脑室内 起源于自蛛网膜颗粒帽细胞,血供丰富,分三型 2临床表现 颅内高压症状与局限性体征出现较晚,程度较轻。,第六节 颅内肿瘤,二、脑膜瘤 【影像表现】 典型脑膜瘤表现 CT表现 CT平扫呈等或高密度,增强扫描呈明显均一强化 MRI表现 MRI平扫T1WI、T2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一强化,可见硬膜尾征。 【鉴别诊断】 表现典型的脑膜瘤易于诊断,不典型者需与相应部位其他肿瘤鉴别。,第六节 颅内肿瘤,二、脑膜瘤,右侧顶部脑膜瘤,第六节 颅内肿瘤,三、垂体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75%有内分泌功能;25%为无功能腺瘤。 根据直径大小分为微腺瘤、巨腺瘤,可有囊变、坏死、出血。 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细胞类型、大小、部位、生长方式及有无并发症等,第六节 颅内肿瘤,三、垂体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垂体大腺瘤:多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CT值与脑组织相似。 (2)垂体微腺瘤:增强早期明显强化的正常垂体组织中显示为局限性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区,边界多较清楚,有时呈小环形增强结节影 MRI表现 (1)垂体大腺瘤:肿瘤多呈T1WI和T2WI均为等信号,信号强度均匀。 (2)垂体微腺瘤:一般呈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第六节 颅内肿瘤,三、垂体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垂体大腺瘤:多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CT值与脑组织相似。 (2)垂体微腺瘤:增强早期明显强化的正常垂体组织中显示为局限性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区,边界多较清楚,有时呈小环形增强结节影 MRI表现 (1)垂体大腺瘤:肿瘤多呈T1WI和T2WI均为等信号,信号强度均匀。 (2)垂体微腺瘤:一般呈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第六节 颅内肿瘤,三、垂体瘤 【鉴别诊断】 与鞍区病变及青春期垂体表现鉴别,第六节 颅内肿瘤,三、垂体瘤,侵袭性垂体瘤MRI增强表现,第六节 颅内肿瘤,四、颅咽管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肿瘤可分为囊性、实质性及囊实性三型 2.临床表现 头痛、视力障碍、视野缺损、脑积水、尿崩症 儿童颅咽管瘤有时还可造成垂体性侏儒。,第六节 颅内肿瘤,四、颅咽管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平扫表现为鞍上低密度囊性肿块,囊壁及实性部分为等或略高密度。 (2)增强检查,囊性者囊壁多呈薄环状或多环状强化,壁结节亦有强化,中心部低密度囊液无强化。实性者多为均匀强化。 MRI表现 (1)囊内坏死组织多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2)实质性部分呈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第六节 颅内肿瘤,四、颅咽管瘤 【鉴别诊断】 若鞍上囊性肿块伴钙化或垂体组织可以辨认时,在儿童应该首先诊断本病。需鉴别的疾病Rathkes裂囊肿、垂体瘤、鞍上脑膜瘤、视交叉胶质瘤、鞍区动脉瘤,第六节 颅内肿瘤,四、颅咽管瘤,颅咽管癌MRI影像表现,第六节 颅内肿瘤,五、听神经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肿瘤通常以内听道为中心向桥小脑角生长。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桥小脑综合征。,第六节 颅内肿瘤,五、听神经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病灶与岩骨接触面小,呈“锐角征” (2) CT增强:几乎所有的肿瘤均有强化,半数为均一强化,其次为不均一强化,部分病例为环状强化。 MRI表现 (1)肿瘤和脑实质之间可见由脑脊液和流空的血管形成的“裂隙”、小脑半球皮髓质交界移位、脑干受压移位。 (2)多数肿瘤强化明显,可呈均一、不均一或环状强化。强化有助于显示局限于内听道的小听神经瘤,第六节 颅内肿瘤,五、听神经瘤 【鉴别诊断】 需与脑膜瘤、胆脂瘤、三叉神经瘤进行鉴别诊断,第六节 颅内肿瘤,五、听神经瘤,左侧听神经瘤MRI表现,第六节 颅内肿瘤,六、转移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分型众多 2、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神经盘水肿等。 有时表现极似脑中风,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痴呆。,第六节 颅内肿瘤,六、转移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CT平扫:皮质及皮质下区多发类圆形等或低密度病灶,易出血、坏死、囊变,囊内可有结节 (2)CT增强:脑实质内多发结节或环状强化 2MRI表现 (1)MRI平扫:多数肿瘤呈T1WI低、T2WI高信号。恶性黑色素瘤转移在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 (2)MRI增强:为均一结节状和/或环状强化,第六节 颅内肿瘤,六、转移瘤 【鉴别诊断】 颅内转移瘤需要与脑脓肿、脑膜瘤、其它多发脑瘤、颅内寄生虫病相鉴别诊断。,第六节 颅内肿瘤,六、转移瘤,多发脑转移瘤MRI平扫及增强,第七节 椎管内肿瘤,一、髓内肿瘤 (一)室管膜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肿瘤起自中央管内衬室管膜细胞及其残余或终丝的终室细胞。 大多有包膜,分为两种细胞类型。 2、临床表现 通常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达数年,向上下生长,累及数个脊髓节段。 好发于颈段、脊髓圆锥和终丝。,第七节 椎管内肿瘤,一、髓内肿瘤 (一)室管膜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平扫:病变处脊髓增粗,低于正常脊髓密度 (2)增强扫描:囊变部分不强化,实质部分有不规则的强化 MRI表现 (1)平扫:在T1WI呈较均匀的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2)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强化明显,在T1WI上呈高信号,水肿及囊变区无强化 【鉴别诊断】 髓内室管膜瘤需与急性脊髓炎、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第七节 椎管内肿瘤,一、髓内肿瘤 (二)星形细胞瘤 【疾病概要】 1、病因病理 恶性程度较脑内的星形细胞瘤为低,以颈髓或胸髓常见 38伴有继发囊变,大小不一,空洞常见 2、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与性别无关。 颈、胸段髓内肿瘤出现症状早,症状重,第七节 椎管内肿瘤,一、髓内肿瘤 (二)星形细胞瘤 【影像表现】 CT表现 (1)平扫表现与室管膜瘤相似,病变区脊髓不规则增粗,呈低密度。 (2)增强后强化不明显且不均一,病变中心可见低密度囊变区。 MRI表现 (1)在矢状面T1WI上可见肿胀的脊髓呈等或轻度低信号 (2)在T2WI上呈高信号,周围水肿也呈高信号,第七节 椎管内肿瘤,一、髓内肿瘤 (二)星形细胞瘤 【鉴别诊断】 髓内星形细胞瘤主要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