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1页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2页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3页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4页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本章主要问题 古代西亚的地理环境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苏美尔城市国家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汉谟拉比法典及其所反映的社会 赫梯法典与赫梯社会 古代西亚文化,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西亚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产生了世界历史上的诸多第一。最早的城市国家、文字、史诗、专制主义国家都产生于那里。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阿卡德王国和古巴比伦王国对两河流域的统一,古亚述和中亚述的扩张,以及它们建立的地区性大国,发明的统治方式,两河流域在文化上的成就,给西亚、埃及以及人类的历史发展以重大影响。,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4,一、古代西亚的地理环境与居民 地理环境:古代西亚泛指欧、亚、非三洲交界的地区,包括地中海东部沿岸、小亚细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伊朗高原的广大地区。西方学术界一般称该地中东或近东,但范围稍广,有时会把埃及和北非包括在内。 气候:常年的降雨量很少,一般都在300毫米以下。但是,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上的两条大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冲积平原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土地。两河中下游水流平缓,大量淤泥沉淀于此。所以常常造成河流雨季时的泛滥。,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5,分区:中心地区为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该词来自希腊人,意思是“河间之地”。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两地的分界线在今巴格达稍偏北。巴比伦尼亚又分成两部分,南部称苏美尔;北部称阿卡德。亚述河流密布,为南来北往和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降雨达到300甚至650毫米,比较有利于农业生产。小亚细亚西临爱琴海,东接伊朗高原,为古代赫梯、吕底亚等国家所在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为战略要地,西亚大国的争夺对象。伊朗高原为古代埃兰、米底、波斯、帕提亚(安息)等强国兴起的地区。,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6,居民:由于近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且靠近中亚、东欧等游牧部落的大本营,经常遭到外族的入侵。从最早的农业居民苏美尔人-闪米特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加勒底人、腓尼基人、犹太人等)到印欧人(赫梯人、米底人、波斯人等),以及公元前1千纪末期统治该地区的希腊人、罗马人等,中国的匈奴人、7世纪崛起的阿拉伯人等,都曾经光临或统治该地区。埃及强大起来后,也会插足西亚地区的政治。结果是该地区自古代以来,民族和宗教成分都比较复杂。,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7,二、苏美尔与阿卡德 资料与研究 西亚文明的发生 城市国家的制度 阿卡德的兴起,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8,(一)资料与研究 本土传统的缺失:西亚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且靠近中亚、东欧等游牧部落的大本营,经常遭到外族的入侵。同时,古代西亚居民的建筑大多用泥砖建造,后来者将原来的建筑推平,在地基上建起新的房屋,使旧文明的遗迹不断消失。阿拉伯人征服包括埃及和波斯在内的广大地区,推行阿拉伯化政策,阿拉伯语成为通用语言。于是,原有的文字,和古代建筑遗迹一样,逐渐被人们遗忘,成为无人能认识的死文字。而关于近东文明的辉煌,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痕迹。,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9,文字资料:除希伯莱人的圣经等文献外,还有古代希腊、罗马人的有关记述,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狄奥多罗斯、普鲁塔克、阿庇安等。但这些记述多数产生于公元前1千纪以后,距离早期西亚文明已经有相当长时间,而且出自异族之手,可靠性比较低。因此主要资料来自楔形文字泥板文书,包括王家编年史,法典,书信和档案等。考古实物则成为观察和了解西亚文明最为重要的一手资料。,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0,近代研究:近代对近东文明的研究从考古发掘开始。在解读楔形文字,罗林森、欣克斯、奥佩尔、塔尔伯特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57年皇家亚洲学会宣布楔形文字解读成功。在考古发掘中,19世纪和20世纪前期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主角,后西欧其他国家加入。民族国家独立后也相当重视自己的历史和考古,投入很大精力进行研究,并建立国立博物馆等。,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1,苏美尔与阿卡德地图,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2,楔形文字和贝希斯敦铭文,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3,(二)西亚文明的发生 约公元前9000年,西亚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公元前6000年前后,陶器被发明出来,进入金石并用时代。 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他们会制造陶器,石斧、网坠、陶镰等工具,建造神庙。城市开始出现,埃利都的人口5000人。雕像中出现了一个手持权棒的男性形象,也许表明父家长的权威正向王权转化。随后印章出现,说明有私有财产。一只脚已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4,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地区处在国家形成时期。手工业的重点已经从陶器转向金、银、铜等金属器具的生产;原来比较简单的直戳印被滚筒印代替;庙宇变得更加复杂和豪华。乌鲁克文化初期,乌鲁克先后多次修建了神庙,其中有一座为柱廊式建筑,每个柱子的直径有2.6米。另一座神庙占地4000多平方米,中央有一大厅,周围围绕着侧室,表明社会分化在加深。穿着网格长袍的祭司,裸体的贫民和穿短裙的仆人。激烈的战斗场面、手持长矛的军官和被捆绑的俘虏。泥版文书也出现在这一时期。文书的出现,表明国家行政管理已经日趋复杂和精确。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到乌鲁克文化时期,苏美尔地区已经出现了国家。,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5,楔形文字和印章,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6,(三)城市国家的制度 王(恩、恩西、卢伽尔)、长老会和人民大会组成了原始民主制度;神庙势力强大,一般占有土地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内、外部斗争激烈导致衰落。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反映了城市国家制度中所具有的民主色彩。,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7,四、阿卡德的兴起 萨尔贡(私生子-基什大臣-国王),君主专制制度、常备军(5400人)、官僚体系开始发展(阿卡德的土著成为苏美尔城市的长官) 。阿卡德王萨尔贡的年代记记录了阿卡德国家的制度、国王的权威,以及被征服地区的反抗。,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8,阿卡德王萨尔贡崛起掌权于伊斯塔时代,没有敌手和反对者。他把自己的令人敬畏的威力散布到全国各地。他在东方跨过了海,又在(他统治的)第11年,征服了西方的全土。他在那里建立了一个中央政府(原文:他使它成为一口)。他在西方建立了自己的石碑。他们的战利品(即从东方和西方国家来的战利品)他用船运载回来。他让他宫廷的官员居住在他居所的周围,占地面积达10哩,并支配整个国家,没有任何例外。,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9, 那以后,在他的晚年,所有国家都起来反对他,他们把他包围在阿卡德城。(但是)萨尔贡作了一次武装出击,打败了他们,把他们打倒在地,粉碎了他们的巨大军队。 再后,苏巴尔图聚众闹事,但被他的军事威力镇压下去了。他犯了亵渎神圣罪,因此伟大的主神马都克发怒,用饥饿毁灭他的人民。从东到西他(马都克)使他们(人民)远离他(萨尔贡),并惩罚他,使他不能(在自己的墓中)安息。,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0,苏美尔人战士,萨尔贡青铜像,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1,三、古巴比伦王国 巴比伦的兴起:阿摩利人在两河流域定居下来,建立了一些国家,伊新、拉尔萨、埃什嫩那和巴比伦。巴比伦建立于公元前1894年。它地处幼发拉底河中游,意思是“神之门户”。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时,对内颁布法典,稳定统治,发展生产。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先与拉尔萨结盟消灭伊新,接着与马里结盟灭拉尔萨,最后兵临马里城下,逼马里投降。北方的亚述大约也沦为附庸。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为与后世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王国区别,学术界称汉谟拉比的国家为古巴比伦王国。,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2,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3,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4,汉谟拉比法典关于奴隶的部分规定 第十五条 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 第十六条 自由民藏匿宫廷所有或穆什钦努所有之逃奴于其家,而不依传令者之命令将其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 第十七条 自由民于原野捕到逃亡之奴婢而交还其主人者,奴主应以银二舍克勒酬之。 第二十条 奴隶从拘捕者之手逃脱,则此自由民应对奴主指神为誓,不负责任。,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5,第一一七条 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三年;至第四年应恢复其自由。 第一一九条 倘自由民负有债务,将其曾为之生育子女的女奴出卖,则女奴之主人得以银还塔木卡,而赎回自己的女奴。 第一七 条 倘自由民之配偶为之生有子女,其女奴亦为之生有子女,而父在之日,称女奴所生之子女为“我之子女”,视之与配偶之子女同列,则父死之后,配偶之子女与女奴之子女应均分父之家产;当分产时,配偶之子得优先选取其应得之份。,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6,第一七一条 倘父于生前未称女奴为之生育之子女为“我之子女”,则父死之后,女奴之子女不得与配偶之子女同分父之家产。女奴及其子女应解放,配偶之子女不得要求将女奴之子女变成奴隶。配偶取得自己之嫁妆及其夫所给且立有遗嘱确定赠与孀妇之赡养费,并居于其夫之住宅,享有此一切以终其身,但不得以之出卖;至她身后,仅归其子女所有。,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7,第一七六条 倘宫廷之奴隶或穆什钦努之奴隶娶自由民之女,当他娶她时,她曾由其父家带来嫁妆以入于宫廷奴隶或穆什钦努奴隶之家,后来他们同居之后,既成家,且有动产,而后宫廷之奴隶或穆什钦努之奴隶死亡,则自由民之女应得自己之嫁妆,而所有从同居后由其夫及她自己所得之物,应分为两份,奴隶之主人得其半,自由民之女为其子女亦得其半。倘自由民之女未得嫁妆,则所有自同居后由其夫及她自己所得之物,应分为两份,奴隶之主人得其半,自由民之女为其子女亦得其半。 第二二六条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8,汉谟拉比与其法典,汉谟拉比,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9,四、公元前2千纪末以前的亚述 古亚述:亚述地处两河流域北部,耕地稀少,但战略地位重要,是底格里斯河南北交通的枢纽,北可通小亚细亚,东可达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南近巴比伦尼亚。从伊朗高原经两河流域到达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商路也都穿过这里。这里最早的居民为胡里特人。他们的来源至今仍不太清楚,其语言与高加索语言有相似之处。后来,一些讲塞姆语的亚述部落迁入。两者的融合,产生了历史上的亚述人。,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0,亚述历史发展与巴比伦尼亚呈相反的趋向,巴比伦尼亚强大时,亚述一般会处于衰落状态,但当巴比伦尼亚衰落时,亚述则会强大起来。亚述最高统治者称“伊沙库”,另有名年官“里模”,还有贵族会议之类的机构。里模负责纪年,也许还会主持城市的财库。伊沙库可能有权召集长老会议,并就某些重要问题做出决定。此时的亚述也许还有类似人民大会的机构存在,其决定在形式上具有最高权威,但实际权力可能掌握在里模、伊沙库和长老手中,因此它更像一个贵族共和国。,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1,约公元前1815年,来自巴比伦尼亚的阿摩利人首领沙马什阿达德用暴力取得政权,并大举向外扩张,一度统一亚述,势力伸入地中海东岸,其范围可能东到扎格罗斯山,西到地中海。他自称“众王之王”,将亚述城等地作为统治中心,同时分封自己的儿子分别统治东部和西部征服地,成为两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汉谟拉比崛起后,首先支持马里摆脱亚述控制,随后其他地区也逐渐脱离亚述控制。亚述陷入分裂,先后落入胡里特人建立的米丹尼王国统治之下。,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2,中亚述:公元前14世纪中期进入中亚述时期,该世纪后期,米丹尼因遭赫梯打击而衰落,亚述乘机扩张。亚述王首先出兵东部山区,击败那里的游牧部落,接着攻击巴比伦,将自己的代理人扶上王位。公元前13世纪初灭米丹尼。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公元前1215前1077)时,亚述势力达到极盛。在北方,亚述打败游牧部落木什吉人,将边界向北推进;在西方,遏止了阿拉美亚人的入侵浪潮。在西南方向,埃及人主动与亚述修好。后亚述内部发生争夺王位的战争,被征服地区乘机摆脱亚述统治,阿拉美亚人步步进逼,亚述再度衰落,其势力仅限于亚述城到尼尼微的核心地带。,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3,五、赫梯及其帝国 地理及自然环境:赫梯位于小亚细亚东部,在今克泽尔河中上游一带。四面多山,降雨稀少,不太适合农业,但矿藏丰富。最初的居民是哈梯人。公元前2千纪初,大批讲涅西特语的部落迁来,原来的居民逐渐被同化,形成统一的赫梯人。公元前19世纪中期,赫梯逐渐进入阶级社会。约自公元前18世纪起,开始了部落之间的统一和对外扩张。,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4,铁列平改革:公元前16世纪后期,国王铁列平实行改革,主要目的是对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进行新的分配。改革规定:王位一般由长子继承。如果长子死亡,则依次由其他王子继承。如无王子,则由长女选中的丈夫继承。国王不得滥杀兄弟。如王子犯罪,只罪及本人,不得株连族人。铁列平的改革,暂时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强了王权,使赫梯在公元前15到前13世纪达于极盛时期。,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5,赫梯法典与赫梯社会 在所发现的赫梯文献中,赫梯法典具有重要价值。法典铭文约属公元前15到公元前14世纪,共三块,其中第三表为对第一表的改编,实际只有两表,共两百条。在赫梯社会,存在着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分,而且在自由民中,一般自由民和商人的身价也有区别。女奴享有和自由妇女一样的权利,女奴可以与自由男性通婚,男奴隶同样可以与自由的女性结合。法典还表明,一般犯罪的惩处并不算沉重。如果自由人受到伤害甚至死亡,首先安葬死者,并提供奴隶作为赔偿。如果打死的是奴隶,则赔偿相应数量的奴隶。对于商人,则规定了赔款。,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6,在法典的规定中,有关使用、租借、偷盗和伤害牲口的规定占了相当比例,说明当时的赫梯社会中,畜牧业仍占比较重要的地位。有关耕种土地、收割庄稼、打制器皿的规定,反映在赫梯人那里,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具有了重要意义。有关购买土地以及破坏田界的规定,说明土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私有,或许还出现了丧失土地的人,因为在法典里,多次出现了雇工。,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7,赫梯的灭亡:公元前13世纪末,因遭海上民族入侵,赫梯国家陷入分裂。公元前8世纪,其残存势力也为亚述攻灭。只是由于20世纪初在小亚细亚的波伽兹科伊发现了大量文书,我们才对赫梯人的活动有了更多的了解。,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8,海上民族,指青铜时代末期左右,特别是公元前13世纪入侵安纳托利亚东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和埃及的侵略性航海者集团。他们摧毁了赫梯帝国等古老的强国。由于古代近东屡遭入侵,以致关于海上民族的记录突然中断,这种大动乱的确切范围和根源已经无从确认。“海上民族”是一个众多民族的融合体,主要是居住在地中海东南沿岸的古代居民腓力斯丁人,西西里人、撒丁人、腓利斯人、色雷斯人也曾是海上民族的一部分,而后来活跃于世界古代历史舞台上的雅典人、吕底亚人、腓尼基人、以色列人、阿拉美亚人、罗马人等则是海上民族各部落集团因迁移而相互融合后产生的新部落集团。埃及人曾与海上民族两次交战:第一次是在迈尔奈塔王(约公元前1236前1223年)在位第5年,第二次是在拉美西斯三世(约公元前1198前1166年)在位期间。,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9,六、青铜时代西亚的文化 文字与文学:古代西亚的文字出现于公元前4千纪末,由苏美尔人创造。苏美尔地处两河流域下游的冲积平原,芦苇和粘土是最方便的书写材料。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杆或者木棒在湿泥版上压出一个个笔划,几个笔划组成一个符号。由于这些笔划看起来像一个个的木楔,故称楔形文字。公元1世纪,楔形文字消亡,被阿拉美亚的字母文字所取代。,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40,古代两河流域在文学上卓有创建。史诗中最著名的是吉尔伽美什史诗。史诗所述的历史时期据信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它最早来源于第三乌尔王朝,以楔形文字写成,后又流传发展至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2000年早期出现了最早的阿卡德版本。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0年时期由法师编写完成了标准阿卡德版本。吉尔伽美什史诗围绕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和他的朋友、半人半兽的恩奇都之间的友谊故事展开。史诗中比较著名的一段内容是水神伊亚要用洪水毁灭人类的故事,被后人称作诺亚方舟的美索不达米亚版本。,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41,科学:古代西亚对世界科学的发展有独特的贡献。在数学方面,他们创造出了10进位和60进位两种体系。一般而言,叙利亚、亚述使用10进位制,苏美尔和巴比伦使用60进位制。西亚人知道数字的位值,即一个数字的值取决于它在该数字中的位置。他们会计算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面积,知道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方法,会使用二元一次甚至一元三次方程式。,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42,在天文学方面,西亚人画出了黄道十二宫的图形。他们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6个月30天,另6个月为29天,全年共354天。为与太阳年吻合,苏美尔人采用置闰的办法。最初置闰凭经验,后来有了比较固定的周期,一般每隔几年增加一个闰月。西亚人还根据月相变化,将一个月分成4周,每周7天,正好与他们眼中的7个行星相对应,其中每个星神主管一天,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7天一星期的来历。所谓星期,就是星的日期之意。,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43,建筑与艺术:目前所知道的最伟大的早期建筑是乌尔寺塔。建筑的装饰中使用土钉,即把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