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1).ppt_第1页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1).ppt_第2页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1).ppt_第3页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1).ppt_第4页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矩阵论,课程:矩阵论(Matrix Theory) 学时: 36学时 (36 Lectures) 教材:矩阵论(第2版, 杨明、刘先忠编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任课教师: 李锐 联系方式: ,前言,一、课程介绍 研究内容: 矩阵与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 以矩阵为工具研究问题 在其中发展矩阵理论 矩阵在各种意义下的化简与分解 矩阵的分析理论 各类矩阵的性质研究 矩阵被认为是最有用的数学工具,既适用于应用问题,又适合现代理论数学的抽象结构。,二、教学安排,学时配置 讲授第1章至第5章 (36学时) 第1章:8学时; 第2章:7学时 第3章:7学时; 第4章:6学时 第5章:8学时,考核方式:课程结束考试,卷面成绩为最终成绩,第1章: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内容: 线性空间的一般概念 重点:空间结构和其中的数量关系 线性变换 重点:其中的矩阵处理方法 特点: 研究代数结构具有线性运算的集合。 看重的不是研究对象本身,而是对象之间的结构关系。 研究的关注点:对象之间数量关系的矩阵处理。 学习特点:具有抽象性和一般性。,1.1 线性空间,一、线性空间的概念 n 维向量空间的回顾 推广思想: 抽象出线性运算的本质,在任意研究对象的集合上定义具有线性运算的代数结构。 定义1.1(P .1) 要点: 集合V 与数域 F 向量的加法和数乘向量运算 运算的性质刻画,线性空间的定义,定义 1.1 设V 是一个非空集合,F 是一个数域。在V上定义了一种代数运算,称为加法,记为“+”;定义了F 与V 到V 的一种代数运算,称为数量乘法(简称数乘),记为“”。如果加法与数量乘法满足如下规则:,常见的线性空间,F n=X=(x1,x2,xn)T:x F 运算:向量加法和数乘向量 F mn = A=aijmn:a ijF;R mn ;C mn 运算:矩阵的加法和数乘矩阵 Pn x=p(x)= :aiR Ca,b=f(x):f(x)在a,b上连续 运算:函数的加法和数乘 例 4: V=R+,F=R, a b=ab, a=a ,F=R或C,线性空间的一般性的观点:,线性空间的一般形式: V(F),元素被统称为向量:, , 线性空间的简单性质(共性): 定理1 . 1:V(F)具有性质: (1) V(F)中的零元素是惟一的。 (2) V(F)中任何元素的负元素是惟一的。 (3)数零和零元素的性质: 0=0,k0=0,k =0 =0 或k=0 (4) = (1),数0,向量0,二、线性空间的基和维数,向量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 设V 是数域 F 上的线性空间, 是V 中一组向量,如果存在r个不全为零的数 F,使得 则称 线性相关;如果向量组 不线性相关,就称为线性无关。,例题1 证明C0,1空间中的向量组ex, e2x,e3x ,enx,x0,1 线性无关。,定理 1 设线性空间V 中向量组 线性无关,而向量组 线性相关,则可由 线性表示,并且表示法是唯一的。 定义 2 极大线性无关组,秩,基,二、线性空间的基和维数,基与维数的概念:P . 2,定义1 . 2 常见线性空间的基与维数: Fn,自然基e1,e2,,en,dim Fn =n Rmn ,自然基Eij,dim Rmn =mn。 Pn x=p(x)= :aiR Ca,b, 1,x,x2,x3x n-1 Ca,b, dim Ca,b= 约定: V n (F)表示数域F上的 n 维线性空间。 只研究有限维线性空间。,基与维数的概念:P . 2,定义1 . 2 常见线性空间的基与维数: Fn,自然基e1,e2,,en,dim Fn =n Rmn ,自然基Eij,dim Rmn =mn。 Pn x=p(x)= :aiR Ca,b, 1,x,x2,x3x n-1 Ca,b, dim Ca,b= 约定: V n (F)表示数域F上的 n 维线性空间。 只研究有限维线性空间。,三、坐标,1 定义 1 .3 (P . 3)设1,2, n 是空间 的一组基, , = ,则x1 , x2, , xn 是在基i下的坐标。,例1:求 R22中向量 在基Eij下的坐标。,要点: 坐标与基有关 坐标的表达形式,例2 设空间P4x的两组基为: 1,x,x2,x3和 1,( x - 1)1,( x - 1)2,( x - 1)3 求f(x)=2+3x+4x2+x 3在这两组基下的坐标。,归纳: 任何线性空间V nF在任意一组基下的坐标属于Fn 。 每一个常用的线性空间都有一组“自然基”,在这组基下,向量的坐标容易求得。,2、 线性空间V n(F)与Fn的同构,坐标关系 V n (F) Fn 基1,2,。 n 由此建立一个一一对应关系 V n (F),X Fn, ()=X (1+2)=(1)+(2) (k)=k() 在关系下,线性空间V n (F)和Fn同构。,同构的性质,定理1.3:V n (F)中向量1,2,n线性相关它们的坐标X1 , X2, ,Xn在Fn中线性相关。 同构保持线性关系不变。 应用: 借助于空间Fn中已经有的结论和方法研究一般线性空间的线性关系。,例题2 设R22中向量组Ai,1 讨论Ai的线性相关性. 2求向量组的秩和极大线性无关组. 3把其余的向量表示成极大线性无关组的 线性组合.,四、基变换和坐标变换,讨论: 不同的基之间的关系 同一个向量在不同基下坐标之间的关系 基变换公式 设空间中有两组基:,过渡矩阵C的性质: C为非奇异矩阵 C的第i列是 i 在基i 下的坐标,则,过渡矩阵,2 坐标变换公式,已知 空间中两组基: 满足: 讨论X和Y的关系,X=CY,1,2,3,例题4、 已知空间R中两组基(I)Eij (II) 求从基(I)到基(II)的过渡矩阵C。 求向量 在基(II)的坐标Y。,例题3、(P6例题11),五、 子空间,概述:线性空间Vn(F)中,向量集合V可以有集合的运算和关系: Wi V, W1W2, W1W2, 问题: 这些关系或运算的结果是否仍然为线性空间 ?,1、 子空间的概念,定义: 设集合WVn(F),W ,如果W中的元素关于Vn(F)中的线性运算为线性空间,则称W是Vn(F)的子空间。 判别方法:定理15 W是子空间 W对Vn(F)的线性运算封闭。 子空间本身就是线性空间。 子空间的判别方法可以作为判别线性空间的方法,重要的子空间: 设向量组1,2, mVn(F),由它们的一切线性组合生成的子空间: L1,2,m = ,矩阵AF mn,两个子空间: A的零空间: N(A)=X : AX=0F n, A的列空间: R(A)= LA1,A2,A nF m, Ai为A的第i列。,2、子空间的“交空间”与“和空间”,讨论:设W 1 Vn(F),W2 Vn(F),都是子空间,则W1W2和W1W2是否仍然是子空间? (1) 交空间 交集: W1W2= W1 而且 W 2Vn(F) 定理16 W1W2是子空间,被称为“交空间” (2)和空间 和的集合:W1W2=X1X2X1W1,X2W2,,W1W2 W1W2,定理16 W1W2是子空间,被称为“和空间”,,W1W2不一定是子空间,W1W2 W1W2,例17 设R3中的子空间W1=Le1,W2=Le2 求和空间W1W2。 比较:集合W1W2和集合W1W2。,如果 W1=L1,2, m , W2=L1,2, k, 则 W1W2=L1,2,m,1,2, k ,3 、维数公式,子空间的包含关系:,dimW1W2 dim Wi dimW1W2 dimVn(F)。 定理17 : dimW1dimW2=dim(W1W2)dim(W1W2) 证明:,4 、子空间的直和,分析:如果dim(W1W2)0,则 dim(W1W2)dimW1dimW2 所以: dim(W1W2)=dimW1dimW2 dim(W1W2)=0 W1W2=0 直和的定义: 定义16 : dim(W1W2)=0 ,则和为直和 W=W 1W2=W1W2,,子空间的“和”为“直和”的充要条件 : 定理18 设W=W1W2,则下列各条等价: (1) W=W1W2 (2) X W,X=X 1X2的表示 是惟一的 (3) W中零向量的表示是惟一的 (4) dim W =dimW1dimW2,例1 P12 例 18 例2 设在Rnn中,子空间 W 1=A AT =A , W2=B BT= B , 证明Rnn=W1W2。 例3 子空间W的“直和补子空间”,定义1.7 设V 是数域F上的线性空间,V 到F的一个 代数运算记为(,).如果(,)满足下列条件:,12 内积空间,其中k是数域F中的任意数,,是V 中的任 意元素,则称(,)为与的内积。,实数!,一、欧氏空间和酉空间,定义了内积的线性空间V 称为内积空间。特别地,称实数域R上的内积空间V为Euclid空间(简称为欧氏空间);称复数域C上的内积空间V 为酉空间。,由定义1.7不难导出,在内积空间中有,与 上的标准内积。,1 内积空间的定义 Vn(F);(,) , F= R ,欧氏空间;F=C,酉空间 2 常见的内积空间: R n ;(,)= T , C n ;(,)=H , C mn;(A,B)=tr (B H A) PnX ;(f(x),g(x) )= ,长度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定理1.9 设V 是数域 F 上的内积空间,则向量长度具有如下性质:,单位化,定义1.8 设V 是内积空间,V 中向量 的长度定义为 。,3 向量的长度,(4)中等式成立,当且仅当,不等式(*)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例如它在 欧氏空间 中的形式为,Cauchy不等式,定义设V 是内积空间,V 中向量与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由定理1.9知,这样定义的距离满足如下三个基本条件:,长度导出的距离.,4 欧氏空间中向量的夹角:,定义 设,是欧氏空间中两个非零向量,它 们之间的夹角定义为,定义 设,是内积空间中两个向量,如果 (,)=0,则称与正交,记为 .,如果与正交,则由(1.6.7)即得“勾股定理”,设V 是数域 F 上的n 维内积空间, 是V 的 一 组基。对任意 ,有,5 线性空间的内积及其计算:,令,称矩阵A为基 的度量矩阵。 显然 ,并且,定理 设 是数域 F上n 维内积空间V 的 一组基,则它的度量矩阵 A 非奇异。,定义 设 ,用 表示以A 的元素的共轭复数为元素组成的矩阵, 称为A的共轭转置矩阵。,矩阵的共轭转置运算具有下列性质:,有限维内积空间中任意一组基的度量矩阵是Hermite阵.,定义 设 ,如果 ,则称A 为 Hermite矩阵;如果 ,则称A 为反Hermite 矩阵。,二、标准正交基,1 标准正交的向量组: 定义: 1,2,n为正交组(i,j ) =0 2 标准正交基 基1, 2,n是标准正交基 (i, j)=,标准正交基的优点:,标准正交基的优点: 度量矩阵是单位矩阵,即A=I =(12 n)X,=(12 n) Y, (,)=YHX = x11x22x n n,xi=(,i) 和正交其坐标 X和Y正交,坐标空间F n的 内 积,求标准正交基的步骤: Schmidt 正交化 标准化 矩阵方法讨论,正交补”子空间 (i) 集合的U的正交集: U=Vn(F ): U,(,)=0 (ii) U是Vn(F)的子空间 U 是Vn(F)子空间 (iii) Vn(F)=U U 。,U的正交补子空间,13 线性变换,一、 线性变换的概念 定义 1.11 (P.19) 要点: (i)T是Vn(F)中的变换: T:Vn(F)Vn(F)。 (ii) T具有线性性: T()=T()T() T(k)=kT( ),从一般性的角度给出的定义,例题1 Vn(F)中的相似变换T :是F中的数,Vn(F),T()= 。 特例: =1 , T 是恒等变换, =0 , T是零变换。,可以在任何线性空间中 定义相似变换!,例题2 Fn中的变换 TA:设A Fnn是一个给定的 矩阵,XFn,TA(X)=AX。 例题3 Pn X中的微分变换:,2 线性变换的性质: (i)T(0)=0 (ii) T()=T() (iii),3 线性变换的象空间和零空间 设线性变换T:Vn( F )Vn( F ), 象空间 R(T)=: Vn(F),=T() 零空间 N(T)=:Vn(F ) ,T ( ) =0 ,定义: T 的秩=dim R(T); T 的零度=dim N(T),线性变换保持线性相关性不变!,例题27 求Fn线性中的变换TA:Y=AX的象空间和零空间。,R(TA)=R(A);N(TA)=N(A),4 线性变换的运算 设T1,T2都是空间Vn(F)中的线性变换,常见的用它们构成的新的变换: (i) T1T2 Vn(F), (T1T2)()=T1()T2() (ii) T1T2 Vn(F), (T1T2)()=T1(T2() (iii) kT Vn(F), (kT)()=k(T() (iv) 若T 1是可逆变换,T1 T1( )= 当且仅当T()=。,定义,二、 线性变换的矩阵,1 线性变换的矩阵与变换的坐标式 Vn(F)上线性变换的特点分析:,定义变换T 确定基中向量的象T(i)。 定义T(i) 确定它在基下i的坐标A i 。 定义变换T 确定矩阵A=A1,A2,An,(i) A 为变换矩阵 (ii) 变换的坐标式:Y=AX (iii) 应用意义,例题1 对线性变换 : P4 X P4 X, 求D在基1,X,X2,X3下的变换矩阵。 2 求向量 在变换D下的象。,2 线性变换运算的矩阵对应: 设Vn(F)上的线性变换T1,T2,它们在同一组基下的矩阵:T1A1;T2A2 (i) (T1T2) (A1A2) (ii) (T1T2) A1A2 (iii) (kT) kA (iv) T1 A1,3 不同基下的变换矩阵 两组基:1,2,, n ,1,2,, n , (12 n)=(12 n )C T(1 2 n )=(1 2 n)A T(1 2 n)=(1 2 n)B,同一个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是相似的,B=C1AC,1,2,3,例题2 (P23, eg28),例题2 (P23, eg28) 例题3 (P24, eg29) 设单位向量u=(2/3,-2/3,-1/3),定R3上的线性变换 P(x)= x - (x,u)u, 求P在自然基e1,e2,e3下的变换矩阵。 求P在标准正交基u,u2,u3下的变换矩阵。,三、不变子空间,问题的背景: 变换矩阵的化简和空间的分解的对应关系 1. 不变子空间的概念 矩阵简化要求空间分解的特点 定义(p24, 定义1.14) 2 . 不变子空间的判别 W是T的不变子空间 W T() W。,特别:W=L 1,2,m, W是T的不变子空间 T(i)W 。,T(W)W。,P24,例题30 R3上的正交投影P:P(x)= x(x,u)u,u是单位向量。证明L(u)和 u =x :(x,u)=0是P的不变子空间。,3 空间分解与矩阵分解 Vn(F)=WU,W,U是T的不变子空间 ,,W=L 1,r,U= r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