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ppt_第1页
西南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ppt_第2页
西南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ppt_第3页
西南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ppt_第4页
西南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周 勇 军 西南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 QQ群:25543144,第5章 教师与学生,第1节 教师 第2节 学生 第3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第一节 教师,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在当代,社会赋予教师一系列重要的职业角色,教师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教师只有通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从业资格,才能成为合格的专业人员。,二、教师职业的社会的地位,三、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的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逐渐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能够信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强调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的责任;行为的表现较有弹性,较能容忍压力,具有较强适应性;具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专业工作者现代教师职业形象,1989-1992年, (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如教师培训、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教师质量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第二届国际教师教育论坛”,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仅是具体的学科教学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专业态度和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习、创新能力。2006年10月25日上午,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70多名代表和国内30个省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约200名代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上取得了以上共识。,第二届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主题定为“教师专业发展与全民教育质量”。分议题将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分议题展开: *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 * 加强校本教育研究 * 鼓励创新教学实践 * 加强教师能力建设,第二届国际教师教育论坛 中外专家研讨:教师行业亟待建立专业发展标准 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30日第2版 第一届国际教师教育论坛 中国教育报 2005年10月26日 国际教师教育论坛,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含义:“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的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 五个阶段: “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特点: 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教师自身发展的价值;由断续的教师教育转向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把教师看作成人学习者;将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强调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目标直接指向教师专业发展。,把教师工作当作专业的仅占3.1%,在教师卷中,就“您认为在中小学做教师是一项职业、专业、事业“的问题,从问卷看,表示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职业来干的占50.2%,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专业干的占3.1%,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干的占46.8%。,从上海、湖南、宁夏三个不同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越是发达地区教师的事业感越强,越是贫困地区教师的职业感越强。但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教师均缺少专业感,缺乏专业意识。 从不同教龄阶段教师对这一问题认知情况分析,刚工作的青年教师和教龄在20年以上的老教师的事业感强,教龄在6到20年之间的中青年教师的职业感强,而青年教师的专业意识比老教师强烈。链接,创新制度 提升素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 教师网联计划旨在以现代远程教育为突破口,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举办和支持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机构)的积极性,整合资源,构建以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为主体,以高水平大学为核心,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服务支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与计算机互联网相融通,学校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种教育形式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沟通,系统集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国城乡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实习支教”解农村难题长学生本领 2006年5月以来,河北师大已派出两批共1200多名在校大学生,深入农村中学开展“顶岗实习”。所谓“顶岗实习”,就是把实习时间由国家规定的8周延长至5个月,实习学生真正顶替农村中学的在岗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学生们在“顶岗实习”中安下心来做教师,其从教基本功得到了明显提高。 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16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中国教育报2006年5月19日第1版 “计划”通过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实施“计划”,是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吸引高学历人才从事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改革;是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巩固“两基”攻坚成果,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教育部要求:中职教师两年须到企业“蹲”两月,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工作任务,加快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型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日前出台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26日第1版,化解职业压力 确保身心健康,教师感言,校长贵族化,领导多员化, 教师奴隶化,学生祖宗化, 人际复杂化,加班日夜化, 上班无偿化,检查严厉化, 待遇民工化,翻身是神话。 满腔热血把师学会,当了教师吃苦受罪。 急难险重必需到位,教师育人终日疲惫。,学生告状回回都对,工资不高还要交税。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一时一刻不敢离位,下班不休还要开会。 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天天学习不懂社会。 晋升职称回回被退,抛家舍业愧对长辈。 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我们受贿。 青春年华如此狼狈。,年轻女教师上班3月后自杀,石柱县中学22岁的重点中学女教师,上班3个月后留下遗书在宿舍上吊自杀。亲人、同事扼腕叹息之余,更多的是震惊长相漂亮、工作出色,又没有情感纠葛的她,没有自杀的理由。留在她寝室的遗书却显示,不能承受工作之重致其产生了心理障碍,最后走上不归路。该中学校长呼吁,教师的心理健康亟待社会关注。重庆晚报 2004年12月01日,知名教授“过劳死”为教师健康敲警钟,程墨 .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18日第2版 被誉为中国“考试学之父”的华中师大考试研究院院长廖平胜,日前因为过度透支身体,带病坚持治学,走完了生命的53个春秋。,现象:“过劳死”虽属个别,“亚健康”仍需关注 原因:工作压力过大,健康意识不强 对策:创造和谐环境,加强健康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研究”最新结果显示: 个别知识分子的“过劳死”和“英年早逝”并没有改变中国知识分子整体预期寿命(平均年龄为70.24岁)高于普通人群的基本事实,但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指出:如果不改变工作时间过长、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七成人将走在“过劳死”边缘,随时可能因为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而丧命。 拼命加班成潜规则 “过劳死“逼近中国职场,直面“教师职业倦怠”,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开展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调查问卷在新浪网发布,总共有8699名大、中、小学教师填写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教师面临着较大压力。有轻微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86%,有中度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58.5%,有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29%! 这个调查不一定精确,但至少表明了一种令人忧虑的趋势。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27日第4版,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就感,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四。第一,职业压力感。第二,不合理的收入。第三,学校的管理水平。第四,教师个体的性格和心理因素。另外,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适应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兴趣。,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学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远离职业倦怠,教师要搞好自我心理调节,努力从工作中体验到幸福和欢乐。 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11日第8版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16日第3版 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8日第4版 中国教育报2006年5月19日第8版,【教师职业倦怠之幸福篇】 一位普通班班主任的幸福论 【教师职业倦怠之体会篇】 把教书育人当成最幸福的事 【教师职业倦怠之和谐篇】 和谐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 【感悟】客观与宽容是重要的 【感悟】珍惜自己的价值 “我的心理健康之路”征文选登:简单从教 快乐无穷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9日第4版,金忠明、林炊利.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本书从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经历出发,剖析教师职业倦怠的鲜活教例,分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外矛盾,借助西方心理学、纯熟的职业生涯和规划理论认识教师职业倦怠,从而将克服倦怠落实在完善自我的心理、生理、观念的全方位调整和自救中。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6日第8版, 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艺术 ,陈晓萍.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博士学位,国际著名的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美国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同时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客座教授。在此之前,她曾是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商学院教授。,本书作者通过八个不同角度的感受告诉读者,保持工作、生活平衡的决窍其实是心态。并通过作者的榜样告诉读者如何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修炼心态。 希望透过这些文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观察人(包括自己)和管理人的乐趣,也能体会到幽默的力量和磨练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希望这些文字让大家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和生活的美丽。,作者指出:与一般人的假设不同,研究发现在帮助员工平衡工作生活上下功夫、肯花钱的公司,往往是结果(产出)更好。因为工作生活平衡带给员工的是更高的工作激情、更清醒机敏的大脑、更能够专注的思绪、更高的忠诚度,从而带给公司的则是更低的离职率和更丰富更高品质的产出。,陈晓萍教授的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或许能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分享一位成功的女性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人生体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 张维迎,我一直敬佩陈晓萍教授的学术研究,现在更惊叹她的文采、热情和和对生活的感悟。我相信本书对所有热爱生活、渴望成功的人都有很大帮助。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 赵曙明,感悟“教师人生” ,郭元祥 .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20日第4版 “教师人生”要求教师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门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处理,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教师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教师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当然,“教师人生”还需要责任,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教师之服饰 愿我们的男教师英俊,愿我们的女教师美丽,更愿我们的教师都有高雅的气质、情趣与品位。教师之语言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唯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教师之习惯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提到“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汉书贾谊传中也有“习惯如自然”之说。教师个体的角度看,教育改革就是一种挑战习惯的活动。教师之微笑 作为教师,微笑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教师的微笑应该是善意的、会意的,发自内心的,而不应该是装出来的、无奈的。 教师之思想 赶快去读书,赶快去研究,赶快去反思,赶快去总结,赶快去提炼,赶快去合作,赶快去破除对权威的迷信,赶快去找回梦想和理想、信念和信心,赶快去成为你自己!,教育部重点课题关注教师观念转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在新课程实施中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水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于4月1日在北京开题。,“九五”期间,该课题组的一些研究人员便参与了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制定与新世纪教材编写工作,并在一定区域内进行了试验。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在新课程实施中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水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该项试验与研究的延续和深化。,从目前情况看,全国课程与教材改革已在各地相继铺开,其中如何转变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执教者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便成为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因而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在新课程实施中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水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任总顾问,中国教育资讯报牵头。 参加课题的有课程教材研究方面的专家、心理学及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和北京市海淀区二里沟中心试验学区等一批锐意改革的学校。 中国教育报2002.04.02,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本书从真、善、美的角度对教师角色形象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了全新的诠释,它从新型教师角色的定位构成的整体分析入手,进而对教师德性、教师审美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论述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培养新型教师的重要实践性问题,它是研究新世纪教师角色的时代含义及教师发展问题力作。 全书共分五部分:,“导论”:包括对教师职业内在价值的认识和新世纪专业形象的总体概述; “教师德性论”:从追问“教师德性是什么”入手,论述了教师德性的核心构成以及养成; “教师审美论”:由教师职业美的产生、表现和价值三部分构成;,“教师发展论”:则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历史梳理,对“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和机制进行了探讨; “结语”:以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课题所提供的经验为依托,对教师如何实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刘捷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本书系统地研究了教师专业化问题,对什么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运行模式,教师专业化的社会基础、教育基础和个人基础,以及,如何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的水平、促进教师教育的改革进而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与进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并结合我国教师教育实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书对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专业素质和从教能力,以及促进我国21世纪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现代教师学导论,安徽电大课程 阐述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历史使命、地位和作用;阐述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素质(包括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宽广深厚的知识背景、教育教学技能、课堂教学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更新知识和创造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人格魅力、身心素质等),以及现代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同时介绍国际视野下的教师现状和未来发展。链接,非常教师的6大特征,(美)Frederick J. Stephenson主编周渝毅,李云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1、非常教师对他们的工作饱含热情。2、非常教师知道该教什么,如何教,如何提高自己。3、非常教师擅长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4、非常教师擅长与学生交流。5、非常教师能激励学生去挖掘出自身的潜力。6、非常教师的教学效果十分理想。,这本由史蒂芬森博士主编的,佐治亚大学36位梅格斯奖(该校最高教学奖)得主对教学质量思考的36篇论文 。这些论文是由优秀教师写的,反映了教师的心声,阐明了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第二节 学生,学生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他们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体,教育者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一事实,满足学生受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一、学生的本质属性,以系统学习见解经验为主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二、学生的地位,学生的社会地位 青少年学生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是权利的主体,依法享有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三、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含义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其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的和质的变化。 一般规律 顺序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教育调查: 中学生学业成绩不良问题调查,山东省临沂市 胡凡中 刘效莉 学业成绩不良的成因有多种,有智力程度一类的素质因素;有兴趣、动机、习惯一类的人格因素;有学校、家庭、社区一类的环境因素;有视力、听力、疾病一类的身体因素。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交织在一道,共同构成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总体因素。,我们认为,学校、家庭教育因素是当前学生学业成绩不良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在学生学业成绩不良形成归因中占的比例最大。为此,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校、家庭教育归因加以分析和研究,试图为做好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转化工作提供依据。 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12日第9版,透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学会与人相处同样是一门学问。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使得大学生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最终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本期从大学生宿舍这个小环境出发,选取了几个案例并加以分析,以期对大学生如何处理与同宿舍及其他同学的关系并与人友好交往有一定启发。,他们为什么成了“孤岛”?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个案探析 5人宿舍:人际关系的问题空间 专家观点 大学生该怎样处理人际关系 我们宿舍的快乐哲学 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22日第7版,第三节 师生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特殊的社会关系 具有时代特点 存在诸多问题,师生关系困扰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侯秋霞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04期 师生关系对于教育质量、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调查发现,有59.8的学生在师生交往中感到有中等以上程度的困扰,其中,情感距离上的困扰最为突出。这对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如何真正体现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一、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现代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的、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三、师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19981999). 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总体上体现了师生间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体现出教师敬业、乐教、,爱生,学生尊师、好学,家长重教重学的特点。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就业对知识层次要求的提升,社会家庭对学生期望值的增大,,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的倾向性问题是教师高压,学生厌学,学生负担过重,师生感情产生隔膜,师生之间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而感情沟通渠道在缩小的趋势。 翟博等.今天,学校的师生关系怎么样-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之一)N.中国教育报,1999-09-01.,一、真心诚意地关心学生,为什么走不进他们的心? 二、多数教师热爱教师职业,为什么把它当专业努力钻研的不多? 三、家教赞同家访为何举步维艰? 四、教师让学生送礼、干私活等现象,为何不如人们所想像的那么严重? 李伦娥等.师生关系解读-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之二)N.中国教育报,1999-09-02,思考师生关系 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之三) 师生关系对 于教育质量、教学效益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空气对人的价值。 “政治家掌握国家的今天,教育家塑造国家的明天和后天”,师生、生生,看似简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