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超声检查》PPT课件.ppt_第1页
《肝脏超声检查》PPT课件.ppt_第2页
《肝脏超声检查》PPT课件.ppt_第3页
《肝脏超声检查》PPT课件.ppt_第4页
《肝脏超声检查》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脏超声检查,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 石彦,肝脏的超声解剖 (Ultrasonic anatomy of the liver),肝脏的体表投影(Surface projection ),主要位于右季肋部 部分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 肝上界与膈同高。,肝脏的形态(form of liver),肝上面隆起与肺相贴 借肝镰状韧带在表面上把肝脏分为肝左叶与肝右叶,肝的脏面,有左、右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 横沟为肝门,有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 右纵沟前方为胆囊窝,后方有下腔静脉。 左纵沟前方有肝圆韧带,后方有静脉韧带。,下腔静脉,肝脏的超声分叶、分段,肝脏分叶,四叶:左叶、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肝右叶是肝中的最大者 (与左叶之比约为6:1)。 尾状叶位于右叶的后上部,相当于第10-11胸椎位置。 方叶位于右叶的后下部。,下腔静脉,通过肝裂进行分叶,肝中裂将肝脏分为左右两叶,此裂相当于通过胆囊窝中点到第二肝门处下腔静脉左壁之连线,通过超声显像可获得正确的定位,并能在体表绘出投影图。横沟处第一肝门的门静脉、肝管的管状和圆形无回声区,亦为超声显示和定位,从而可确定横沟前方的方叶和横沟后方尾状叶。,通过肝静脉进行分叶,1.肝右静脉行走于右叶裂间内,作肝右前叶与右后叶的分界标志。 2.肝中静脉走行于正中裂的后半部和尾状叶内,是肝右前叶与左内叶的分界标志。 3.肝左静脉近端与门静脉左支矢状段行走于左叶间裂内,是肝左外叶与左内叶的分界标志。 4.肝左静脉主干经于左段间裂内,为左外叶上段和下段的分界标志。 5.肝右叶段间裂无静脉可作为分界标志。,肝脏的血管和胆管 (Blood vessels and bile duct),肝脏有门静脉、肝动脉、胆管和肝静脉,其中前三者并行,并有结缔组织包绕构成格林森氏(Glisson)系统。肝静脉在肝内的走行方向独具特点,自成系统,称为肝静脉系统。,门静脉(Vena Portae),1.门脉主干:位于胰腺颈部后方,内径最粗达1.5cm,前内侧有肝动脉伴行,前外侧有肝外胆管,三者关系较固定。,门静脉(Vena Portae),2.门脉左支:相对较长,与主干约成90度角,进入左肝后其横部穿过尾叶和方叶,转而向左、向前、向上在左叶间裂中走行左支在肝内很象“C”字形,由肝门部向左前弓形延伸。,门静脉(Vena Portae),3.门脉右支:相对短而粗,走向横沟右侧,在右肝内水平走行很短距离就分为右前叶支和较粗的右后叶支,右后叶支再分为右后叶上段支和右后叶下段支。,肝静脉(Venae Hepaticae),肝静脉分为左、中、右静脉。肝静脉向第二肝门汇集,注入下腔静脉,而靠近肝脏后面的一些小静脉可直接注入下腔静脉。,肝动脉和胆道系统 (Hepatic artery and biliary system),1.肝动脉:来自腹腔动脉分支的肝动脉在肝门部走行于门静脉前方、胆总管内侧进入肝门前分为左右肝动脉。 2.胆道系统:超声能观察到段间胆管内径约1-2mm,再汇合成左右两大肝管。,肝脏的基本切面 (The basic section of liver),肝-右肾矢状切面,沿右侧锁骨中线腋前线之间矢状切面,显示肝,右肾和结肠的关系。,肝-胆矢状切面,沿右锁骨中线或右腹直肌外鞘缘矢状切面,显示肝、胆囊、右肾的关系。,经下腔静脉矢状切面,在右正中旁2cm处矢状切,显示下腔静脉、肝、肾、胰头等结构。,经腹主动脉矢状切面,在腹正中线或正中旁1cm处矢状切,显示左肝、胃、胰体等结构。,高位肝脏横断面,肝左、肝中、肝右静脉呈放射状列向下腔静脉集中汇流。,经第一肝门横断面,横行走向的粗大门脉及其分支。由于门静脉右支与左支位置不一致(左支较高),在同一水平断面上不能同时显示。,经胰腺水平部近肾门部横断面,胰腺呈中等水平的弯带状结构,位于左肝及胃的后方,在腹部大血管(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静脉)的腹侧。,低位肝脏横断面,右肝断面进一步减小。显示脊柱前的大血管及脊柱两侧的腰大肌。,右肋缘下斜断面 (第一肝门),重点显示门脉。门脉右支向右上斜行,分成右前叶门静脉和右后叶门静脉;门脉左支经过横部,矢状部到达囊部,与其分支构成“工”字形。左支的主要分支有:左叶内门静脉、左外叶上、下段门静脉。右门脉的腹侧,可见左右肝管及其汇合点,代表肝总管近端。,右肋缘下斜断面 (第二肝门),显示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三支肝静脉不容易同时显示,但易显示其中两支。,右肋间斜切和经门脉长轴纵断面,检查肝门区有无病变并观察门脉和肝外胆管。,肝脏的超声扫查方法 (Liver ultrasound scanning method),(1)纵向扫查。 (2)横向扫查。 (3)斜向扫查。 (4)冠状面扫查。,常用的扫查切面,即扫查面与人体的长轴平行。,纵向扫查(sagittal piane),即扫查面与人体的长轴相垂直。,横向扫查(transverse plane),即扫查面与人体的长轴成一定角度。,斜向扫查(oblique plane),即扫查面与人体的额状面平行。,冠状面扫查(coronal plane),操作手法,将仪器设备调节到最合适状态后,如何具体显示病灶及图像特征等要求内容。包括:1、体位;2、探头部位;3、回声扫查切面及系统性扫切;熟悉声路“死角”及漏区、复杂区;5、辅助显示。,操作手法,体位 : (1)平卧位:最常用体位,适于显示左、右各叶大部分区域,但对右后叶、右后上段、右膈顶区等处显示不满意。 (2)左侧卧位:观察右叶最外区、后区、右肝肾区,右膈顶部、右肝静脉等重要部位。寻找门静脉主干、右支、右前支及其小分支,右后支等。,纵切扫查,由剑突下区起,直至整个右侧胸壁进行矢状切面扫查 。观察肝脏表面,边缘,左叶大小和尾状叶状态。由肝左叶外段最边缘处从左向右移动。可测定肝左叶大小,观察肝静脉,尾叶大小的及肝圆韧带。 由左乳头线(左叶外段最边缘处)依次向右纵切,可显示肝脏形态的轮廓。可显示胆总管,门静脉主干,胆囊窝和下腔静脉,以及胆囊和右肾。,右肋间扫查,右肋间扫查是探查肝脏必需的途径。被检查者左侧卧位,探头置于第7-9肋间,由上而下,由前胸壁至侧胸壁,依次扫查。显示门静脉四个分段及肝右静脉及其分支。,右肋缘下扫查,能显示右肺下部所遮盖的肝脏部分。 重点显示第一及第二肝门。扫查面向头端倾斜,可显示肝右前叶上段(S8)。右前下段支,还可见肝中静脉与肝右静脉之间的门静脉右前上支横断面。 扫查面倾向足端,显示门静脉右后段支。,正常肝脏声像图 (Normal liver ultrasonography ),正常肝脏的形态,正常肝脏呈楔形,右叶厚而大,左叶小而薄,其大小、形态因体型、身长与胖瘦而异。肝两叶下缘呈锐角。,肝脏正常测值,左半肝厚度 和长度:通过腹主动脉矢状纵切声像图作为标准切面,正常值厚度不超过6cm,长度不超过9cm。,肝右叶最大斜径:以肝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的肋下肝缘斜切面声像图为标准,测量得到肝脏前后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正常值12-14cm。,肝右叶前后径:在右肋间切面测量得到肝脏前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值8-12cm。 肝右叶横径:自肝最右外侧缘至下腔静脉右侧壁间的距离,正常值不超过10cm。,肝脏正常测值,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厚度和长度:正常人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常探测不到;当深呼吸时,长度可达肋缘下0.5-1.5cm。,肝实质(Liver parenchyma ),正常肝实质回声呈稍低的细小光点,分布均匀,有时可见稀疏、散在的略强光点及短小线状回声。,肝内血管回声,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管及其一级分支均在声像图上显示。,肝动脉( Hepatic Artery),肝固有动脉内径0.21-0. 45cm,峰值流速小于50cm/s;其分支除偶可观察到有搏动外,常无法确认或识别。肝动脉占肝脏血流总量25%。峰值流速20cm/s左右及低RI波形。在门静脉高压时,肝内肿瘤转移时肝动脉流速增高。,门静脉(Vena Portae),门静脉主干内径小于1.3cm,血流方向一般向肝性,流速峰值15-25cm/s之间。,门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较多见,可在良性及恶性病变中出现。例如:肝硬化、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新近脾切除术后以及肝癌病例。在海绵样变中,门静脉中血栓回声呈不同高低回声的多种成份在CDFI中显示较多的门静脉周围侧支小血管包绕并进入血栓内。,肝静脉(Hepatic vein),肝静脉的左、中、右支位置常不在同一平面 。肝静脉的管壁较薄,声像图上不易显示管壁回声。肝左静脉内径0.5cm左右,肝中静脉及肝右静脉内径均在1.0cm左右。,原发性肝癌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病理,大体上分四型:弥漫型、巨块型、结节型、小癌型。 组织学类型: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临床表现,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病人出现肝区疼痛、腹胀、消瘦、乏力、上腹部肿块等。 病史:常有肝炎、肝硬化史。 体征:大肝癌时,可扪及肿大肝脏及结节,腹水、黄疸均可出现。,肝癌声像图普遍表现,1.包膜:多数癌结节具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 2.内部回声(internal echo)大致可分为: (1) 低回声型 (2) 高回声型 (3) 等回声型 (4) 混合回声型,A 强回声; B 等回声; C 低回声; D 混合型。,根据肿块与正常肝实质回声强度的比较,可将其分成:,3、周围暗环(surrounding dark ring):病变区呈中等回声或较高回声,圆形,周围环以几毫米宽的无回声区声晕。 4、后方回声(posterior echo):后方的两侧常具有侧后声影。,间接征象: 局部肿大,形态失常: “角征”(angle sign)-锐利的下缘角变钝 “驼峰征”(hump sign)- 接近肝包膜的肿瘤突向肝表面,肝癌声像图的五大特征,1、膨胀性生长 2、多形性 3、多变性 4、迅速生长 5、常伴有肝硬化,肝癌的扩散及转移,1.癌栓(cancer thrombus) (1)门静脉 (2)肝静脉:可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可至右房、右室。 (3)肝管内癌栓 2.肝内扩散及侵入邻近脏器:可通过门静脉及肝内淋巴管道而造成肝内转移。 3.肝外转移:肝癌可向多处转移。,淋巴结肿大,门静脉栓塞,腹水,最大流速(Vmax)0.6ms 而R10.50应考虑为肝脏恶性肿瘤。,CDFI可检出从外周进入瘤体的动脉血流或瘤体内部的动脉血流。,小肝癌(small hepatic carcinoma),1.低回声结节: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有完整包膜,后方回声轻度增强,内部回声均匀。 2.高回声结节:圆形或不规则结节,无明显包膜,无回声暗环,内部回声不均,常具增粗光点。 3.分隔型结节:包膜较厚,有多条线状纤维隔。 4.等回声结节,弥漫性肝癌(diffuse hepatic carcinoma),肝脏明显肿大,中至重度肝硬化图形,肝内分布不规则粗亮斑点,门静脉或肝静脉内癌栓,常伴AFP极度升高。,超声彩色血流成像,1.多血管型肝癌:结节周围血管围绕,外周血管进入结节内部,结节内血管丰富,分布如树枝,RI0.50,PI0.80。 2.少血管型肝癌:结节周围见血管围绕,结节内部常无血流测及。 3.肝动脉-门静脉瘘:彩色血流呈亮色,或伴红蓝彩色相嵌,于瘘口处测及高速血流。,少见的原发性肝癌,1.原发性胆管细胞癌:多发生于中、小肝管内。声像图显示:病变区肝管内径增宽,外形常不规则。内为实质性低回声,分布均匀。远端小肝管中胆汁淤积,形成不规则液性暗区。,少见的原发性肝癌,2.肝母细胞瘤:为幼儿期肝脏恶性肿瘤,常发生在5岁以下少儿。肿块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声像图显示肝内巨大混合性占位,包膜完整,内回声不均匀,常以多房囊性表现。,肝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少见的原发性肝癌,3、肝血管平滑肌肉瘤:肝内见中、小型实质性占位,包膜光滑,内呈低回声,中心为无回声暗区,周围对称排列高回声呈放射状。,鉴别诊断,1.肝血管瘤:血管瘤边缘清晰。壁厚2mm,内部细小暗点,有小血管分支进入等特征。 2.肝腺瘤:具有完整包膜,内部回声增高比较均匀,可有散在的边缘清晰的增强斑块。少数可伴有内部液性小暗区。,3.肝脓肿:脓肿壁厚,暗区内浑浊小点状或条片状坏死组织可见。病史可做参考。 4、转移性肝癌:根据声像图上特殊表现可提示转移性。AFP阴性。,鉴别诊断,临床价值,超声显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对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肝癌治疗方针及手术方面有较大帮助。 1、根据肝癌的大小、数目,与肝内外血管间的关系,有无癌栓及有无肝硬化及硬化程度等情况,确定选用手术治疗法、保守疗法或介入性治疗。,临床价值,2、在拟行手术病例中,确定肝癌位置,与肝内血管间距离,有无癌栓及范围,肿瘤外肝叶的大小,肝硬化程度及门脉高压的估计。 3、在拟行介入超声治疗病例中,选择距离最短,最安全至肿瘤结节的穿刺途径;如行经皮门静脉穿刺,应选避开肝管入路,免受损伤。,临床价值,4、在拟行放射治疗病例中,需作体表投影定位及大小精确测量,以便随访疗效;在全身化疗病例中,亦可用以随访疗效。,转移性肝癌 (Metastatic Hepatic Carcinoma),临床表现,有原发脏器肿瘤病史。实验室检查:除生殖腺恶性肿瘤转移外,AFP阴性。,声像图特征,依原发病灶不同,在肝内转移的声像图可有相异的特征。主要图像有:肝内出现单个或多个结节,低回声或高回声;或呈牛眼征。或呈囊实性,或伴有钙化。,乳癌、肺癌转移瘤为牛眼样病灶(bulls eye sign) 牛眼的组成: 中心:圆形高回声 暗环:环无回声区 外周:包膜亮回声,卵巢、结肠、胃及泌尿系恶性肿瘤肝转移灶多为强回声结节。,淋巴瘤、肉瘤及霍奇金病的肝转移灶表现为回声减弱区。,结肠癌肝转移,卵巢癌肝转移,胃癌肝转移,超声彩色血流成像,结节周围见血管围绕,内部可有血流分布。,肝血管瘤 (Hepatic Hemangioma),病理,本病是一种血管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在0.35-2%之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小直径3mm,最大可达9cm.肝血管瘤大多属海绵状血管瘤。切面为圆形或楔形,内呈蜂窝状。,临床表现,临床上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常在体检或检查其它病时偶然发现。少数有肝区或右上腹部疼痛。极少数肝包膜下血管瘤可破裂出血而发生急腹症。,超声图像表现,1.肝血管瘤在声像图上一般表现: (1)肝内出现边界十分清晰的占位性病变。 (2)外形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3)常有边缘裂开征或血管进入、血管穿入。,2.小型(小于3cm)肝血管瘤声像图规律: (1)高回声型多见。 2cm以上者可显示边缘裂开征。 (2)低回声型少见。 常见的血管进入或者血管穿通征。,3.中型及大型(10cm)血管瘤的声像图规律。 (1)高回声型:较少 。易见血管进入及穿通征,内部小暗区亦多。 (2)低回声型:较多,边缘更厚,内部管道更清晰。 (3)混合型:为高、低回声型的各种组合。,4、肿瘤的生长速度:肝血管瘤的生长速度一般极为缓慢。 5、超声彩色血流成像: (1)中、小型肝血管瘤的外周无血管围绕。 (2)多数肝血管瘤结节内部无彩色血流显示;约17%左右可出现结节内彩点状、短线状或树枝状。,鉴别诊断,1、小肝癌:小血管瘤有边缘裂开征与血管进入。 2.原发性肝癌:肝癌伴有声晕、子结节、门静脉或肝静脉内癌栓。 3.肝错构瘤:发病率很低。 4.肝包虫病:无血管分支进入肿块内。 5.肝血管肉瘤:为血管瘤的恶变,肿瘤迅速生长并出现恶病质。,其它影象诊断,同位素血池扫描:肝血池显示明显填充。放射线积聚高于正常肝组织。但小于2cm的血管瘤结节常无血池填充。,肝囊肿 (Hepatic Cyst),病理,肝囊肿分为潴留性和先天性两大类。潴留性囊肿为肝内小胆管慢性、不完全性阻塞,常因炎症、水肿、结石阻塞或疤痕收缩所致,囊内多含一定浓度的胆汁。先天性囊肿常为多个,囊内不含胆汁。囊肿可大可小,直径1-10cm.可多可少,一个或数个。,临床表现,小型肝囊肿一般无任何症状,体检时偶尔发现。囊肿大时,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右上腹可扪及肿块。,声像图表现,1.肝囊肿的一般表现: (1)外形为球形或椭圆形,多房性可不规则。 (2)包膜薄而清晰。壁厚在1mm以下。后壁回声增强,有侧方声影。内部呈无回声暗区。 2.单纯性囊肿,3.分隔型囊肿:外形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内部由多条纤维分隔成大小不等多个囊腔。 4.囊性混浊:囊肿液性暗区内漂浮较多细小点状回声。可散在性分布,亦可分层分布,变动体位内回声可旋动。,鉴别诊断,1.小肝癌或小血管瘤 2.具分泌功能腺癌的肝转移,壁较厚。 3.肝包虫病,肝脓肿 (Hepatic Abscess),病理,分为阿米巴肝脓肿和细菌性肝脓肿两大类。 1.阿米巴肝脓肿:阿米巴原虫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于门静脉小支内发生栓塞、溶组织等作用。局部肝组织坏死形成脓肿。脓肿邻近的肝组织可呈现炎症反应。 2.细菌性肝脓肿:一般在败血症后细菌经肝动脉进入肝脏。,临床表现,发热、热度可达39-40度,常伴盗汗。右上腹疼痛。肝区叩击痛明显。阿米巴肝脓肿常有痢疾史。血象升高。,声像图表现,1.肝内一个或多个占位病变,壁厚。内壁不平整如虫蚀样。 2.肝脓肿后方回声增强。 3.肝脓肿侧壁无回声失落现象。 4.肝脓肿后方回声亦见增强。 5.周围炎症反应。 6.慢性脓肿囊壁钙化时,可见弧形强反射。,7.内部回声可为: (1)低回声,分布均匀,改变体位可见低回声旋动。 (2)粗回声,分层分布。 (3)清液状,其底部呈长条带或大片光斑。 (4)澄清液体。 8.极少数脓肿内伴产气杆菌。气体后方有彗尾征出现。,早期:(脓肿未形成) 局部回声异常 多无液性暗区 边界常不规则 血流明显增多,肝脓肿的声像图视脓肿所处阶段而异。,坏死液化期: 囊肿壁厚,可达数毫米; 内缘不平整,呈虫蚀样; 侧壁声影不明显 内容物可分层,可飘动。,吸收好转期: 肉芽组织卡入脓肿消失。,脂肪肝 (Fatty Liver),弥漫性脂肪肝,病理,正常肝脂肪含量约5%,肝内脂肪的含量增加至40%-50%,或全肝脏1/3肝小叶脂肪沉积,称脂肪肝。脂肪充盈肝细胞内可减弱其功能,易受亲肝毒物损害,形成肝硬化。脂肪沉积多为弥漫性,在小叶中心或小叶的周边,但也可呈不均匀的局灶性脂肪沉积。早期脂肪肝为可逆性,合理治疗后可恢复。,临床表现,近年脂肪肝的发病年龄趋向广泛,从年轻肥胖者至老年,患者体重多超过年龄与身高的标准,特别在肥胖儿童。多无自觉症状,或轻度食欲不振、腹胀、易疲劳等一般症状。,超声检查,1、肝脏左右叶呈弥漫性,密集的细小光点,比脾、肾回声增高,称明亮肝。肝区回声分布不均匀,前段增高,远区衰减,整个肝区透声性差,似有一层薄雾。 2、典型的脂肪肝,肝内血管明显减少,纹理不清,肝静脉门脉分支回声减弱,门脉内有点状回声。,超声检查,3、肝脏大小可正常,或轻度中度增大,质地正常或稍硬,无压痛,边缘钝,呼吸时上下移动幅度小。严重脂肪肝与相邻的,右肾分界模糊,因肝内沉积的脂肪似一“脂肪带”。 4.腹部皮下脂肪层增厚,有时增厚的脂肪层延续至肝脏的周围,呈厚0.5-2cm相对低回声层中间有网状高回声条索,似肝周“脂肪垫”。,肝脏饱满肿大 回声细密模糊,远区回声衰减 血管模糊不清,脂肪肝伴小囊肿,非均匀性脂肪肝,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局限于肝的一叶,数叶呈不规则分布。脂肪沉着区与非沉着部分复杂交错。通常右前叶胆囊与门脉右干间,或右后叶或左内叶为多。,超声检查,局灶浸润型,呈相对高或高回声,边缘清楚,但不规则似血管瘤。有时高回声占据肝的一段或一叶。 弥漫性非均匀性脂肪肝,不均匀的脂肪浸润占据肝实质的大部分,呈高回声,边缘不整,其间夹杂的正常肝组织呈岛屿状相对低回声区,常使检查者产生错觉将正常肝区误为“病灶”。,鉴别诊断,1、肝硬化 2、弥漫型肝癌,酒精性肝病,嗜酒引发酒精性肝损伤极常见,表现为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肝硬变。,病理、临床表现,酒精在肝内代谢,高浓度酒精代谢的结果消耗大量氧,使肝脏缺氧,产生大量乙醛高活性物质干扰肝细胞多方面功能(ATP的产生,蛋白质的合成排泄)造成直接损伤,并成为产生、合成脂肪酸的原料,刺激脂肪合成。,酒精性肝病的类型,1.酒精性脂肪变性 2.酒精性脂肪坏死或称酒精性肝炎 3.酒精性肝纤维化 4.酒精性肝硬化,超声检查,各类型的酒精性病、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的超声表现无明显区别。 声像图表现为脂肪肝。,肝硬化 (Hepatic Cirrhosis),病理,结节性肝硬变以肝细胞损害为主,包括坏死后大结节性(直径3mm)肝硬变和门脉性肝硬变,以及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性小结节性(直径3mm)肝硬变,或大结节与小结节混杂存在的混合型。门脉性肝硬变与慢性中毒、营养不良、肠道感染、寄生虫肝病、消化等多种病因有关。绝大多数肝炎发病后2-3个月内痊愈,少数病历发展成门脉性肝硬变,坏死后肝硬变或胆汁性肝硬变。,病理,其病理改变有:肝缩小变形,显微镜下可见结缔组织增生,正常肝小叶破坏,紊乱的肝小梁和闭塞或扩大的肝静脉窦构成结节(假小叶)。结缔组织束中新生的结节压扁门静脉、肝静脉的小支,或使血管移位,纤维组织收缩,血管扭曲、阻塞,造成肝内循环障碍。肝供血靠肝动脉扩大代偿,肝动脉与门静脉小支吻合,高压的肝动脉血流进入门静脉造成门脉高压。,临床表现,一般症状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体重减轻、低热。脾大、腹水、出血倾向。,超声检查,早期肝硬变:肝脏大小变化不明显,肝包膜尚光滑,肝实质密集较粗光点,回声普遍增高,血管纹理基本正常,无特异的声像图。 典型肝硬变: (1)肝脏大小位置;肝脏二叶缩小,小于正常值,严重者是正常1/2。缩小的肝脏向右季肋部上移,使右锁骨中线与右肋下斜径不易测得。有些肝硬变因肝动脉血流增加,或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变肝左叶可代偿性增大。,超声检查,(2)肝包膜、边角和形态:肝包膜增厚,肝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小结节状,或粗结节状,出现腹水时更清晰。肝边缘角变钝或不规则。肝横切面失去楔形,矢状切面不呈三角形,似椭圆形。 (3)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高,呈密集、较粗大小不一的点状,不规则的高回声光点,斑片条索状,透声差,肝后方回声降低。,超声检查,(4)肝内外的血管:肝内肝静脉主干变细,分支狭窄,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大明显, 对估价肝硬化程度有较大意义。肝硬化门脉高压时由于肝内静脉的扭曲、闭塞、循环障碍,肝动脉代偿性扩大,肝动脉与门静脉吻合支沟通,肝动脉血流增加,因此左叶和尾状叶可能代偿性增大。,超声检查,(5)脾大、腹水:脾脏增大程度与肝硬化严重程度一致。并伴腹水、侧枝循环形成。,超声检查,(6)胆囊:肝硬变时,胆囊壁增厚,或呈双层,但非急性胆囊炎,可能因肝纤维化血管萎缩,胆囊静脉回流受阻,胆囊静脉压增高,引起胆囊壁水肿,或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