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12.11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_第1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12.11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_第2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12.11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_第3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12.11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_第4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12.11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3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西安二模)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培育无子番茄培育无子西瓜果树整枝修剪带芽的枝条扦插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棉花摘心A.B.C.D.【解析】选D。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培育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果树整枝修剪可以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去除顶端优势;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可以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成活;棉花摘心能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有利于侧枝生长。综合分析D选项符合题意。2.(新题预测)下列哪一组植物激素间的关系类似胰岛素和肾上腺素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158()A.赤霉素和脱落酸B.生长素和乙烯C.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解析】选A。在机体稳态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而肾上腺素可以升高血糖,二者关系表现为拮抗作用。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而脱落酸促进脱落,抑制细胞分裂,两者作用相反,A项符合题意。3.(2017杭州三模)将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的胚芽鞘尖端和其下部之间,然后给予单侧光照,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将()A.不生长B.直立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D.背光弯曲生长【解析】选A。不透水的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由燕麦的胚芽鞘尖端向其下部的运输,造成幼苗不再生长,A项正确。【知识总结】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简单方法(1)判断“长不长”: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能获得生长素:生长。不能获得生长素:既不生长也不弯曲。(2)判断“弯不弯”: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弯曲生长。4.(2017长沙二模)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三项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幼苗向光生长B.实验幼苗不会生长C.该实验可证明幼苗生长具有向光性D.实验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解析】选B。实验幼苗向光生长,A正确;实验幼苗直立生长,B错误;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与作对照,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C正确;实验是空白对照组,目的是与实验形成对照,D正确。5.(新题预测)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A.2,4-D溶液的浓度B.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C.扦插枝条生根的总长度D.扦插枝条生根的数量【解析】选B。2,4-D溶液的浓度是自变量,A不符合题意;该实验中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B符合题意;扦插枝条生根的总长度和生根的数量是因变量,C、D不符合题意。【知识总结】“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变量分析(1)自变量:2,4-D溶液的浓度;(2)因变量: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3)无关变量: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2,4-D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等。(4)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无关变量的设置要遵循等量原则。【加固训练】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扦插枝条生根数目不同B.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C.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D.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解析】选A。用处于最适浓度两侧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促进效果可能相同,A错误;芽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正确;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C正确;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便于观察,得出结论,D正确。6.(新题预测)荷兰科学家利用胚芽鞘及琼脂进行了图1的实验,得到了胚芽鞘弯曲的程度和生长素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实验及曲线的分析不合理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159()A.有无光照对该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B.AB区间胚芽鞘的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成正比C.该实验结果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BC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生长素诱导合成了乙烯【解析】选C。实验时将胚芽鞘的尖端切掉,没有了感光部位,所以有无光照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A正确;AB区间胚芽鞘的弯曲程度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正确;该实验结果只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抑制作用,C错误;高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加,又反过来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D正确。【方法规律】一般实验的设计步骤(1)明确实验目的。一般的描述句式为探究或验证(证明) (2)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实验目的中包含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的描述句式为XX(因变量)与XX(自变量)有关或XX(自变量)对XX(因变量)的影响。(3)设计实验。实验设计时要严格控制自变量,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各组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4)观察、记录、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观察因变量,记录、分析后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往往与实验目的相关联。7.(2017江苏高考)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L NAA处理插条D.400 mg/L 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解析】选D。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A项错误;图中当NAA浓度大于300 mg/L时,对插条生根率起抑制作用,B项错误;生产上应优选200 mg/L NAA处理插条,这时的生根率最高,而平均生根数也比较高,C项错误;图中NAA浓度为400 mg/L时,平均生根数高于NAA浓度为0 mg/L时的对照组,说明该浓度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项正确。【方法规律】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枝条生根的实验分析(1)实验变量的确定: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实验的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无关变量是实验试剂的剂量、插条的种类、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2)实验对照的分析:预实验时存在空白对照(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和进一步实验时各梯度组相互对照。8.某兴趣小组将某生长状态相同的植物进行不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D证明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B.实验D、E说明生长素运输抑制剂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原理相同C.实验A、B、C证明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有关D.实验A、B证明生长素促进了顶芽的生长【解析】选C。实验D说明生长素运输抑制剂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不能证明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A错误;生长素运输抑制剂抑制生长素的运输,细胞分裂素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二者作用不同,B错误;要证明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即A组;实验组去除顶芽,并在切口添加生长素进行验证,即B、C组,故C正确。9.(2017沈阳三模)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番茄花期喷洒高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抑制了侧芽生长素的合成D.在花蕾期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黄瓜雌蕊柱头可获得无子果实【解析】选B。在番茄花期喷洒低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A错误;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正确;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源源不断地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生长,C错误;当花朵处在花蕾期时,雌蕊有可能已经受粉,所以,应在花蕾前期,去雄并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D错误。1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的作用都表现为顶端优势,都具有两重性B.植物激素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但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C.同一植物细胞可能含有多种植物激素的受体D.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既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也能促进果实成熟【解析】选C。目前只发现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其他激素是否具有两重性还未知,A错误;植物激素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起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B错误;同一植物细胞上可能含有多种植物激素的受体,其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C正确;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既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也能促进果实发育,乙烯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11.(2017潍坊三模)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细胞的成熟程度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D.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是色氨酸,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解析】选A。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缺乏氧气,有氧呼吸被抑制,提供给主动运输的能量减少,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正确;植物向光生长不能够说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因背光侧和向光侧均为促进作用,B错误;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不敏感,故细胞的成熟情况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C错误;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是色氨酸,但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错误。【加固训练】(2017成都三模)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种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A.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B.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C.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D.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解析】选A。据题图分析,A曲线表示双子叶杂草,B曲线表示单子叶农作物,选择c点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既能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生长,同时又能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A正确。12.(2017全国卷)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解题指导】解读曲线信息:CTK组与对照组相比叶片衰老慢,CTK+ABA组叶片衰老速度快于CTK组而慢于对照组,ABA组叶片衰老最快。【解析】选C。分析坐标曲线图可知,施用CTK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最高,说明叶片的衰老速度最慢,A项正确;通过施用CTK组和施用CTK+ABA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比较,单独施用CTK组明显高,说明ABA能降低CTK的作用,B项正确;施用ABA组的叶绿素的含量降低明显,说明叶片衰老程度高,与CTK组相比,光合作用速率降低,NADPH的合成速率低于CTK组,C项错误;由曲线可看出,施用ABA后叶绿素的含量比施用蒸馏水组的叶绿素下降的速度快,这说明了ABA能加速叶绿素的破坏,使绿叶变黄,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共40分)13.(20分)(2017昆明三模)培养水稻次生根,当根长为10 mm左右时置于黑暗条件下,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对竖直生长的次生根进行照光处理,发现根均出现背光生长现象,且在一定范围内,光强越大根弯曲的角度越大。对处理后的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处理方式生长素(IAA)含量(ngg-1)向光侧背光侧光强:40molm-2s-1163.2426.6光强:100molm-2s-1117.2439.4黑暗(不照光)415.6415.6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生长素能调节细胞代谢,其生理作用表现出_性。生长素可以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其中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进行的是_。(2)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最可能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_;另一种可能是_。(3)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水稻次生根呈现背光生长,请据表作出合理解释:_。【解析】(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进行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进行的是非极性运输。(2)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部分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另一种可能是光照引起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3)从根对生长素敏感的角度分析: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高浓度会形成抑制作用,低浓度起到促进作用。答案:(1)吲哚乙酸两重非极性运输(2)部分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光照引起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顺序可以调换)(3)在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高,而根对生长素敏感,背光侧(处于抑制状态)生长慢,因此呈现背光生长【加固训练】(2017南京三模)杨桃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在潮汕地区多有种植。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杨桃成熟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在此期间,有的酶合成增加了,有的酶合成减少了,说明植物激素作为一种_(填“信息分子”“生物大分子”或“催化剂”),对杨桃_的表达进行调节。(2)过氧化氢酶(CAT)有防止细胞膜损伤和破坏、延缓衰老的作用。杨桃采摘后,如放置在常温下,几天后果实迅速皱缩、变味甚至腐烂,这可能与杨桃中CAT的_密切相关。(3)有人进行以下实验,以探究延长杨桃鲜果保存期的措施,结果如图。根据实验结果,应选_对新采摘的杨桃进行保鲜处理,理由是_。【解析】(1)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在杨桃成熟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乙烯。植物激素可以影响酶合成的增加与减少,起到信息分子的作用;酶是基因表达的产物,推知植物激素对杨桃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2)CAT对杨桃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其本质为酶。几天后杨桃皱缩、变味甚至腐烂,说明保鲜作用衰退,推测可能是CAT活性降低或数量减少。(3)分析曲线图可知,乙醇浓度为5%、甲醇浓度为7.5%时,CAT相对活性最高,保鲜效果最好。甲醇对人体有害,因此选用乙醇进行保鲜处理。答案:(1)乙烯信息分子基因(组)(2)数量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