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影像学特殊表现及临床价值1例.doc_第1页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影像学特殊表现及临床价值1例.doc_第2页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影像学特殊表现及临床价值1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影像学特殊表现及临床价值1例 【摘要】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一种较少见的胆囊急性炎症,多继发予严重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并发胆囊穿孔和急性腹膜炎。该患者临床体征无明显特异性,而B超、CT、MRI未能直观地显示其胆囊壁周围的形态变化及并发症的表现,通过开腹手术直观及取材病理检查后确诊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关键词】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价值病例影像学特殊表现 1资料与方法 患者马某,男,7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一年余”入院治疗。查体:体温36.7,患者一年前无明显感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并向右侧肩背部放射,无恶心、恶吐,无发热、畏寒,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欠佳,大便正常,小便黄染,体重明显减轻。既往身体健康,常有右上腹疼痛发作史,未做过特殊处理。 B超示:1、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填满型);2、肝内胆管扩张;3、右肾小结石。 CT示:1、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2、肝内外胆管扩张;3、肝门区结构欠清。2结果 入院给予抗炎对症支持治疗后,在连硬外膜麻醉下探查腹腔,可见胆囊粘连严重,包裹坏疽,分离粘连胆囊剖开胆囊,可见胆囊颈部巨大结石,压迫胆总管,胆总管坏死形成,胆总管胆囊内瘘,取出结石,探查胆总管下段及左右肝管通畅,冲洗胆道,放置“T”管缝合,术毕安返病房。 3术后病理检查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石症。 4讨论 4.1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由于结石阻塞胆囊管,造成胆囊内胆汁滞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炎症统称为急性胆石症性胆囊炎。如果炎症仅局限在胆囊黏膜层,只有黏膜充血水肿,称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如炎症涉及到胆囊奎层胆囊内充满脓液,胆囊因积脓极度膨胀,引起胆囊壁缺血和坏疽,即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4.2鉴别诊断:本病例应与胆囊癌相鉴别,胆囊癌是胆系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一般认为,结石引起胆囊壁的慢性炎症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据统计,尸解中胆囊结石患者有9%合并胆囊癌;胆囊癌中合并结石者,日本统计60%80%,欧美统计为80%90%。胆囊癌易直接侵犯邻近组织,向周围组织扩散。最常见受累器官是肝脏,其次是邻近胃肠道。还可经门脉、肝动脉向肝内转移,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上患者一般有长期慢性胆囊炎症状,突然恶化,出现肩、背疼痛,体重减轻,晚期出现黄疸,发烧等。CT表现:直接征象:、肿块型:胆囊腔大部分或完全消失,被实性软组织肿胀代替,与肝实质密度相似其分界不清。、壁肥厚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性增厚;、结节型:表现为从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的乳头状或菜花状肿块,单发或多发,其基底部胆囊壁增厚浸润。该病例CT平扫表现: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裂增宽;胆囊区可见约为7.7CM3.8CM稍低密度影,壁不规则增厚,其内可见两个致密影其中最大约为4.3CM2.2CM左右,肝外胆管部分扩张;肝门区结构欠清晰,上述影像表现相似于胆囊癌CT表现,由于患者自患病以来体弱,没有对该病例进行CT增强扫描,只是结合临床相关检查综合考虑后,通过开腹手术取材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诊断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石症,虽然CT对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但早期病变CT诊断有困难,有时鉴别起来CT有一定限度。必要时只有通过结合临床相关病史,进行手术取材病理检查才能得出明确的诊断。该病例表现不算典型,但通过结合临床手术治疗取材病理检查才得出准确诊断,值得各位同仁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