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抽测第6-10题分析报告.doc_第1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抽测第6-10题分析报告.doc_第2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抽测第6-10题分析报告.doc_第3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抽测第6-10题分析报告.doc_第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抽测第6-10题分析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抽测第610题分析报告 一、对610题的评价及改进意见1、这5道选择题涵盖面较广,命题也具有典型性、生活性。就信度来看,这5小题知识分布面广,包含了对朗读、标点、文言文、成语故事、口语交际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考察,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120分制的试卷中,比分也比较合理。就难度看,6到10小题的难度分别是0.71、0.46、0.91、0.71,0.84。作为期末成绩,难度控制在0,70.8较好,有利于测量学生的真实水平。可见,第6题、第9题和第10题难度适中,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一类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第8题难度最小,平均分1.36,是这几题中最高的,标准差0.44.,是这几题中最小的,优的人数为11749,优秀率为90.63%。第7题难度偏大,得分率为46.28% ,优的人数为5999,优秀率为46.27% ,可见,我们学生对标点的使用还是比较模糊,平时得多留个心眼,关注它,理解它,从而正确运用它。就区分度看,这5小题基本能够区别优劣。一般来说,试题区分度0.4以上为优秀,0.30.39为良好,第6题、第7题、第9题的区分度分别为0.31、0.42、0.38。可见这几小题较好地区分了优差学生。第8题和第10题的区分度分别为0.22、0.21,相对来说,不能很明显的区分不同档次的学生,就拿第8题来说,优生人数为11749,差者为1214,得分比较集中。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一小题的难度系数可以适当加大一点,对于文言文理解能力相对占优势的学生而言,区分度不够明显。就效度看,第6题出示的是同一篇课文的三处句子,让学生思考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朗读这三句话,其实也就是考察学生对句子,对文章的一种理解能力,尽管这里只呈现三处句子,但它也蕴含了对整篇课文的一个记忆,一种理解。在课程标准的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就提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在第四大块的评价建议中也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的要求,因此,这一试题用选择题的形式也能够合理地考察学生对句段等内容情感的把握。第7题是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敏感度,是否能正确运用,是否能正确辨别,倘若平时多留心,能够准确理解标点的意义,掌握得比较扎实了,不管是以什么样的题型存在,都会见标点而颜开的。在课程标准的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就提出“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那么这一题也正是课标中提出的重点,我们教学的难点“顿号”与“逗号”的较量。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我们的教学效果。第8题是对文言文词句的理解,这几题都是来自小学里面仅有的几篇文言文的典型句子,用选择的形式辨别对错。虽然课标上没有要求小学教学文言文的课程目标,但是如果小学一点也不接触文言文,到了初中,文言文的突然出现,由于没有基础,学起来会显得吃力。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在第三学段安排了4篇小古文,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可以做好文言文教学的中小学衔接,故这样的试题与语文课程的衔接用意应该是相一致的。第9题的4个成语故事全部来自语文教材,此题并不是考察故事的喻意,而是故事与主人公的一个匹配辨别,这也是提醒学生用心去读每一个故事,感受这些主人公的个人魅力,避免功利性阅读。新课标第三学段中有“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的要求,因此,这一题也能真实地体现日常的教学效果。第10题是情境中的口语交际考察,属于“劝解”类。题目中的“最得体”三个字是最关键的,这与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中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也是相一致的。2、改进意见。第8题,选择文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这道题可以适当增加一点难度,因为A选项“援”的理解,没有任何悬念,作为六下教材的第一课,老师们对书上的注释都特别重视,想必学生都已经熟记于心,可以把A选项改为对学弈这篇课文当中“之”的理解,在这一篇小古文当中就一连出现了六个“之”字,学生平时就容易混淆对这几个“之”字的理解。比如:A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前一个“之”的意思是:弈秋 ; 后一个“之”的意思是:天鹅。第10题,“端午节那天,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女儿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什么。这一题的关键词就是“最得体”三个字,在这四个选项中D当然是最合适的,但是如果作为“最得体”,我觉得D还不是最佳的答案,可以稍改一下,如:“爸爸,您应该知道喝酒驾车是违法的吧,难道您不想给我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吗?再说,那么不安全,您就别开车了!”基本上也没什么大的改动,只是觉得更符合课标提出的“尊重对方”增加点说服力。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价及改进意见6到10题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指向非常明确,使改卷老师对评分尺度了然于心,可操作性强。作为120制的试卷,各题的比分也比较合理。三、得分统计、答题情况、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第6题:1、 得分统计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1.501.070.6871.1671.1628.620.710.312、 答题情况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选多选率%选留空率%19.214.1671.165.130.120.223、 典型错误从数据显示情况看,除了正确选项外,学生选A率较高。4、 原因分析选项当中的A和C答案比较接近,这也许是导致学生辨别模糊的一个原因,有些学生可能对第二句的情感把握游离不定,一直在“关切”与“不解”之间徘徊。更多的原因我想是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记忆有些淡了,想不清楚这句话是在当时怎样一个大环境中说的,单单就一个句子,自然把握不住情感的基调。第7题:1、 得分统计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1.500.690.7546.2846.2853.270.460.422、答题情况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选多选率%选留空率%8.6446.2818.0926.440.10.463、 典型错误从上面的数据反馈,除了正确选项外,本题选C率和选D率比较高。4、原因分析A项分号的运用可能学生的把握都比较大,认为应该是对的。C项的标点题型平时老师强调的较多,但有部分学生一直还都分不清楚,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学生也许清楚,但是后面还有一个分句,可能就会有所犹豫,无从判断。D项有两个学生本来就不怎么会使用的标点符号:冒号和破折号,所以相对来说,错误率高一些。至于50%以上的学生认为B项是正确的,没有选择,应该还是分不清楚顿号和逗号的用法。另外,这四个选项的句子都是来自六下语文教材里的句子,也许在平时教学时,对典型标点这些方面关注还不够。第8题:1、得分统计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1.501.360.4490.6390.639.10.910.222、 答题情况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选多选率%选留空率%90.635.212.41.440.050.273、 典型错误从上面的数据反馈,本题正确率很高,没有什么特别典型的错误。4、原因分析:本题的四个选项全都来自第三学段中仅有的几篇文言文中的典型句子,除了正确选项,选择其他选项的原因应该是平时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或者根本就不去背书的学生,但凡稍微认真一点的,此题是不会做错的。第9题: 1、得分统计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1.501.060.7170.8170.8128.950.710.38 2、答题情况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选多选率%选留空率%70.811.3726.570.920.10.243、典型错误从上面的数据反馈,本题除了正确选项外,选C率较高。4、原因分析这一题的四个成语故事全部来自语文教材,学生对这四个故事的主人公应该都有印象。尤其是“入木三分”,因为还有一个歇后语“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所以自然就会关注A和C的选项,之所以选C,我想是这部分学生对“响遏行云”和“舍本逐末”这两位主人公还比较模糊,印象可能不深刻了,在复习时,老师可能关注更多的是这些成语故事的喻意,而忽略了故事情节中的细节。第10题:1、得分统计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1.501.250.5683.5883.5816.220.840.212、答题情况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选多选率%选留空率%10.611.63.9683.580.050.193、典型错误从上面的数据反馈,本题除了正确选项外,选A率较高。4、原因分析本题是情境口语交际,属于“劝解”类,这一题型现在出现的也比较多,平时的练习一般都来写一写,答案只要符合口语交际的一般要求,都是可以的。这一题的关键词是“最得体”,所以选A的学生也许没有关注到这个关键词,没有注意到对长辈说话的语气,也许一看到A觉得还有道理,下面几个选项就直接忽略不看了,属于做题马虎型。四、改进教学的建议1、 重视朗读教学到了高年级,我们的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比较重,可能没有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另外,书面成绩的重视也导致朗读意识的淡化。我想朗读或者是口语表达与书面测试并不是各自孤立的。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很有帮助的。就像选择题第6题,其实考查的就是学生对课文,对句子的一个记忆和理解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读熟文本,读懂文意,不要让朗读流于形式。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多营造朗读的氛围,可以在课堂上采取激将朗读,表演朗读等形式,尽管高段学生普遍在课堂上显得没有那么活跃,但一颗逐渐隐藏的童心还是需要我们去呵护、激发的。另外,在课堂上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课堂时间虽然有限,我们可以对授课内容进行提炼式解读,提高课堂的使用效率。2、标点符号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标点符号虽然藏在文本的角落里,但它却是不可忽视的小资源,它的价值并不亚于一个文字。有了标点符号,文字才能眉目清爽,才能活起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把标点符号教学和阅读中的句子教学和朗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句子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运用标点帮助学生了解句子的结构层次,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加深对标点的认识。在朗读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运用标点帮助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层次,确定朗读时的语法停顿,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正确的朗读加深对标点的认识。另外,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学会正确运用,像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在作文中经常用错冒号和引号,只要用“说”字就要加上冒号和引号。像这些典型的错误,我们平时都可以结合阅读教学予以纠正。3、避免功利性阅读试题中第9题的成语故事全部都是来自语文教材,而且大部分都是被安排在每个单元的回顾拓展中的一个角落里,可能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然后划一划最后一段的喻意,多记几遍就可以了。我们在教学时,应该以此故事为契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故事的兴趣。故事篇幅虽小,我们也应该带领他们在理解情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中充分感受故事的魅力。另外,还可以巧妙地设置悬念,适时推荐相关书籍,可以策划一些阅读活动,像这些故事类的,可以拓展一些故事背景的阅读,或者故事的主题阅读。我想我们的目的也不只是说你只要记住哪个故事的主人公就可以了,而是习得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占有阅读资料。4、莫忽视口语交际每一个单元都会安排一个口语交际练习,语文课程标准每一个学段对口语交际也有明确的要求,所以我们也切莫走马观花般地把口语交际流于形式。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容易把口语交际变成口头作文 ,虽然每个单元在安排时,话题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意识到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除了每单元最后指定的口语交际,我们应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因素,如果我们有强烈的口语交际意识,我们就能够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从学生口语交际发展的角度去关注。如,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环节,也可以努力体现交际性;如,课文中的一些意见分歧,也可以通过口语交际进行讨论等。当然,如果还有课程开发意识,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创设生活中的各种口语交际情境,有意无意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说”多了,相信孩子的“得体”意识也会增强的。五、其他需要反映的情况或建议关于阅读部分的第二篇文章,个人感觉作为期末考试篇幅过长。依然是这篇阅读的27小题“请在文中找出表现沃尔特迪斯尼态度变化的词语”,第二种态度“听之任之”答案已经在了,再叫学生找出其他三个词,我觉得这个“听之任之”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误导,以为所找的词是否必须要四个字这样一种心理。另外,今年有幸参与了习作的网上阅卷,也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在我批改的三百多篇作文中,将近三分之一是就考试而论考试,可见,对提示语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大概有30多篇是写了两件事,没有审清“一次印象深刻的考试”这几个字;也有几个文笔相当不错的写成了优美的散文,没有具体的事例;在题目自拟的前提下,大多数孩子题目就是“一次印象深刻的考试”,取题不够新颖。本次习作,我想在把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